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名师微课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

2020-10-22 14:15: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名师微课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二、故事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三、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二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仿佛若有光

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今义:似乎,好像。

3.屋舍俨然

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4.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5.率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6.来此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7.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8.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

9.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隔绝不通音信。

今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三一词多义

1.出

不复出焉动词,出去

皆出酒食动词,拿出

2.寻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3.之

忘路之远近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具答之代词,代指对方的问题

处处志之助词,不译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4.舍

便舍船离开,动词

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5.为

捕鱼为业作为,动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介词

四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2.复前行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3.欲穷其林

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4.此中人语云

名词作动词,告诉

5.处处志之

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分别省略主语“小口”“武陵人”

②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其中”后省略主语“人们”

③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分别省略主语“村中人”“渔人”

2省略宾语

①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问”“要”后省略宾语“渔人”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后面省略宾语“之”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后省略宾语“渔人”

3省略介词

林尽水源。“尽”后面省略介词“于”

六成语积累

1.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2.豁然开朗:比喻对某一问题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3.怡然自乐:形容和悦而得意的样子。

4.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

七名句积累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五、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①: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②、③: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感受。

第三部分④、⑤:渔人再访桃花源“不复得路”和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六、问题归纳

1. 开篇对桃花源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图景作铺垫。

2. 作者是怎样描绘桃花源的?有怎样的用意?

为了突出主旨,作者从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两方面描绘了美丽祥和的桃花源。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作者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的生活图景,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

3. 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是什么?交代这个原因有何作用?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交代了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战乱的厌恶、痛恨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暗写了作者对秦汉以来,特别是对东晋黑暗腐朽社会的否定。

4. 如何理解桃花源人的“叹惋”?

渔人讲完秦末以来的历史及当前社会状况,桃花源人为外面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5. “处处志之”与“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不矛盾。作者这样写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安定和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作者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罢了。

6.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结尾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样写并不多余。结尾写刘子骥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探访桃花源没有成行,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社会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一、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

点拨:本题意在要求同学们读懂课文,并背诵全文,具体来说,即掌握文章的故事情节,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而不仅仅是翻译全文或简单地记忆。

参考答案:东晋年间,武陵郡有个渔夫,一次,他出去捕鱼时划着船迷路了,遇见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他走到桃林的尽头,发现了一个山洞。他下船从洞口进去,来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富足欢乐。桃花源的人见到渔夫很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夫向他们详细地述说了自己的见闻,并受到了款待。渔夫在那里逗留了几日便告辞离开了。他在回去时,沿途做了记号。回到城里,他便向太守禀报了桃花源的事情。太守派人随渔夫去寻找,却没有找到。

二、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有所不同。默读课文前两段,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

点拨:本题意在引导同学们比较桃花林的自然景色描写与桃花源中的社会生活景象描写的异同,并体会这两种景象给人的感受。

参考答案:桃花林的景色:一条清澈的小溪向远处流去,溪水两边是大片美丽的桃花林。桃林里绿草如茵,花朵芬芳馥郁,一株株桃树像娇艳的少女,柔臂细腰,随风轻扬的花瓣如同漫天春雨,纷繁美丽。

桃花源中的景象:田地平整宽阔,房屋整齐有序,一丛丛翠竹迎风摇曳,一排排桑树伸展出绿油油的枝叶。往前走,那映着天光的田地、纵横交错的小径,一直蔓延到黛绿的山下。远处,白墙灰瓦的村落上空炊烟缭绕, 一阵阵孩童的嬉闹声传来……仰望天空,天是那样蓝,白云在蓝天上悠悠地飘着。

感受:美好、宁静、温暖,是理想中的家园。

三、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2.诣太守,说如此。

(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点拨:本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理解课文内容的省略部分,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及写作艺术特色来理解。

参考答案:

1.渔人“具言”的内容是桃花源外社会的状况:朝代不断更替,战争连年不断,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灾难深重。 桃花源中人“叹惋”的原因: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安定、富足,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们感慨外面的世事变迁,对遭受战争祸害的百姓深表同情。

2.“如此”包含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桃花源的经历和见到的种种。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2.便舍船,从口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3.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中“一词多义”词语的掌握,回答本题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或句子的意思来回答。

参考答案:

1.动词,作为。介词,对。

2.动词,舍下,放弃。名词,房屋。

3.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4.动词,寻找。副词,不久。

五、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它们在句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常用义的区别。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点拨:本题意在考查对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的把握,回答本题一定要结合词语所使用的具体语境来推断古今意义的不同。

参考答案:

1.鲜美: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瓜果、菜肴滋味好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

仅指运输事业

3.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

4.无论:古义:不要说, 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

果都不会改变

六、结合课文及下面节引的《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讨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相命肆农耕①,日入从所憩②。

桑竹垂余荫,菽稷③随时艺④。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⑤王税。

荒路暧⑥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⑦,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⑧欢游诣。

①相命肆农耕:桃花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

②憩(qì):休息。

③菽(shū)稷(jì):泛指粮食作物。

④艺:种植。

⑤靡:无。

⑥暧(ài):遮蔽。

⑦俎(zǔ)豆犹古法:按照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

⑧斑白:头发花白,指老人。

点拨:本诗意在引导同学们在赏析《桃花源诗》的局部内容时,对“世外桃源”中表达的理想生活图景进行进一步理解 ,并了解作者描写世外桃源生活的用意。

参考答案:“世外桃源”吸引人的地方 :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俗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应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民追求和平安乐的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填空题

1.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2. 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语是世外桃源,现在用来比喻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美好的世界。

二、解释下列词语。

1.缘溪行(沿着、顺着)

2. 芳草鲜美(新鲜美好)

3.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

4.复前行(又)

5. 欲穷其林(尽)

6. 林尽水源(尽头)

7.才通人(仅仅、只)

8.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9. 桑竹之属(类)

10.悉如外人(全、都)

11.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12.黄发垂髫(指老人)(指小孩)

13.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14.乃大惊(于是、就)

15.鸡犬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6.具答之(详细)

17. 便要还家通“ 邀” ,邀请)

18.咸来问讯(全、都)

19.率妻子邑人(率领)(妻子和儿女)(同乡的人)

20. 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隔绝、不通音讯)

22.乃不知有汉(竟然)

23.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2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详细)

25.皆叹惋(感叹)

26.延至其家(邀请)

27. 此中人语云(告诉)

28.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不必)

29. 便扶向路(沿着、顺着)(先前的)

30. 处处志之(做记号)

31.及郡下(到)

32.诣太守(拜访)

33.遣人随其往(派)

34.寻向所志(寻找)(标志)

35. 欣然规往(打算,计划)

36.未果(没有实现)

37.寻病终(随即,不久)

38.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39.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

40.遂迷(终于)

41. 后遂无问津者(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 渡口)

三、原文填空。

1. 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见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 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 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 文中陆游《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 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7. 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间隔之久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 表明桃花有人甘愿过隐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扰的句子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9. 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别有洞天的总体感觉的句子是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10. 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 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豁然开朗。

12. 描写渔人初见桃花林感受的句子是渔人甚异之。

13. 表现桃花源人民生活安定恬适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语句,文中与此相似的句子是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15. 介绍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语句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6. 写渔人辞行,村中人叮嘱的句子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17. 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的结果是遂迷,不复得路。

18.“无人问津”这一成语出自本文的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

19. 与“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别”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0. 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四、问答题。

1. 《桃花源记》一文以时间为线索。以渔人进入桃花源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到再访桃源一线贯之,串连全文。

2. 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3 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

外界变化大,社会黑暗,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长时间与世隔绝。

4. 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想让外人知道,打扰了他们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

5. 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桃源人居住在与世隔绝的地方,过着平等,自由,安定,富足的生活,不愿饱受战乱之苦。

6. 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让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7.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之苦。

8. 文章最后写到刘子骥去找桃花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事情真实可靠,这样进一步渲染了作品真真假假的气氛。

9.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理想的社会?

与黑暗现实对立,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是整个封建社会人民共同的理想。

10.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桃花源社会?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反映了作者主张和平,向往安定、美好的生活,寄托了他的政治抱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表达了他对封建社会的评击和批判。

11. 文中第三段写“桃源人”初见渔人,“乃大惊”有何用意?

写出了桃源人见生人惊异,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

12. 你学过本文之后,如何评价渔人?

有好奇心,背信弃义,追名逐利。

13. 你认为武陵郡太守和刘子骥寻找桃花源的目的一样吗?

不一样。太守是为了夺取桃花源,而刘子骥是为了欣赏和追求理想社会。

14. 作者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把桃花源写的变幻莫测,忽隐忽现,试举例说明,作者写了哪些现实?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始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的身份,结尾写刘子骥,使虚构的桃花源发生的一切事情变得好像是真实的。

15. 依据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应具备哪些条件?

自然环境美好,社会生活宁静,物产丰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过着美好宁静、幸福的生活。

16.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寄托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否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理想?

陶渊明的理想社会: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民风淳朴,宁静,自给自足。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17. 作品的思想反映作者的思想,通过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是一个看不惯社会的黑暗,厌倦了官场的斗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真实故事作文 三年级比赛作文 写幸福的作文 幸福的作文600字 尺子作文 写作文的素材 专升本语文作文 三年级人物作文 6级英语作文 修身 作文 作文攀登 出发的作文 感动500字作文 写温暖的作文 作文坚持600字 河北中考作文 萤火虫作文 童年500字作文 欲望作文 作文加赏析 作文校园欺凌 作文游记500字 写人作文500 人物作文500字 关于友情作文 致自己作文 青春500字作文 修身作文 生日礼物作文 小猫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