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孟子》有感精选5篇

2020-10-22 15:45:01
相关推荐

读《孟子》有感(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琅琅上口的《三字经》,作为每一代华夏子民的启蒙读物,不知浸润了中华文化多少年,可你们又是否知道?这连牙牙学语的孩子都能诵上几句的质朴文章,却隐藏着一位大思想家的思想精华,而这位大思想家,正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 孟子。

同是贵族,比不得孔子,贵族落魄的现在进行时,孟子俨然定过去完成时了。他少年家贫,由寡母抚养成人。《三字经》中也有记载: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就是这样严苛的,让孟子成为后来的一代大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想孟子也不能免怀,但他又是不同的。他在由家贫而导致的现实的性格中,还蕰藏了那么一丝让人动容的天真。

开头我们讲《三字经》,说它里面有孟子的思想精华,指的便是他的 性善论 ,而我说孟子天真,就是从 性善论 中发现的,为什么呢?我们来细究一下, 性善论 中强调,人性是本善的,只不过有时人们处事并不能完全符合仁义标准,所以要用品德修养来进行约束。而问题就出在这。不是我思想黑暗,试问现在谁能说用品德修养就能使坏人变好,好人更好。如果真那样,还要警察干什么?而现在都是这样,更遑论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国时代了,今晚想着扩充领土,士大夫们想着争权夺利,就连普通人,也醉心于那蝇营小利无法自拔,谈品德,谈修养,那真的是个笑话,怎能不让人感叹孟子的天真呢?

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正是由于他的天真,才突出了的良善,才彰显了它的美好,才能使它成为一朵 出淤泥而不染 的莲花,在历史长河一遍遍的洗刷中,获得后人的敬拜与推崇。

因为只有他,谈及 亦有仁而已矣 ,只有他,奉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也只有他,才能护佑心中的良善之光并天真的相信别人也能做到。

突然想起一句话,用来昭明孟子之志到正好:

虽千万人,吾亦往矣!

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梦想。

读《孟子》有感(2)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学说的最重要的资料。说《孟子》枯燥无味的那也有几分道理,谁能每天捧着满是文言文的书摇头晃脑着看: 有趣 但如真有心细细的品,也定能从中寻得几分趣味这 仁,义,礼,智,信 五常之道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这难以参透的道理,却被 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 这句话说了个大概。

这便是《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明白接受。孟子在讲述他心中的教育之道时,便将这由事说理的本事发挥的淋漓尽致。《孟子 告子下》中说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 。 教亦多术 反映孟子主张教育,要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注重差异,因材施教, 不屑于教 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不屑于教,亦是教之。 不屑之教 奥妙在于,我之所以不屑于教诲也,是让他羞愧而奋发向上。也就是说。不屑于教诲只是不循规蹈矩,不一味的从正面讲道理,而是故意冷落,疏远被教育对象,从反面激发他的自尊心,促使他改变自己,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当正面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不失为一剂 良方

《孟子》一书中还写道:君子有三大快乐,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为其中一条。他认为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英才,是教育者的育人之乐。作为教育工作者,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是教师理应具有的精神境界,也是教师应该追求的人生快乐的最高境界 。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他就用朴素的语言,真切的说理打动你们的心门,讲述他心中的教育之道。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典籍,阅读它,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阅读它,可以启迪心智提升境界。

与经典为友,与圣贤神交,不失为人生一大 乐事

心智,提升境界。与经典为友,以圣贤神交,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

读《孟子》有感(3)

向孟子踏近一小步

千年的岁月,转瞬即逝,时间的车轮依旧向前滚动,无数的英雄豪杰,峥嵘岁月已成往昔,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已化作尘土。人,匆匆的来到这世上,又匆匆离去,或许留下了些什么,又或许是赤裸裸而来,又赤裸而去,幸运的是,孟老夫子有先见之明,留下了《孟子》一书,让我们得以看到他一生的精神财富。

孟子是一个富有使命的大丈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是他的为人之道,身处战国乱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仁政思想辅佐诸侯统一天下,然而现实的残酷,却让他无路可走,但他没有自暴自弃,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他仍以天下为己任, 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谣辞,以承三圣 ,从而匡正世风世俗。这样有目标、有理想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终有其伟大之处。

曾经有位作家,他从书中看见了 吃人 二字,自此,中国文学就涌入了一股正气浩然的劲流,流进了千万人的心中,他就是鲁迅,一位以笔为武器的战士,仿造他的方法,从孟子的书中,我也得到一字 顺 ,是顺变的 顺 ,是顺从的 顺 ,是顺流而下的 顺 。

在儒家思想的发展史上,孟子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孔子死后,孔门弟子曾子和孔子嫡孙子思都曾当过继承与传播儒家思想的重任,然而从春秋时代到战国时代,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发展,建立新的儒家思想体系,对儒家思想进行新的诠释已是势在必行。于是孟子顺应了时代变化,提出性善、仁政、王道一系列思想,从而维护了儒家发展, 天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孟子的顺变是儒家思想兴起的重要因素。

在他的思想中,提升个人修养是关键。所以他提出了性善论, 人之初,性本善。 是故,人的行为要顺应本心,顺应胸中的恻隐之心,从而学会 仁、义、礼、智 的君子精神,在政治领域,他提倡仁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提倡君主应顺从民心,顺从民意,同时也要百姓如同对待父母一般,顺从君主。如此,国家的强大也就如水一般顺流而下,无可阻挡,由此观之,孟子的思想确实是关于 顺 的。

《孟子》中有许多哲理性的。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人,治于人者食于人。 这句话看似现代社会的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不让人敬佩吗?

所以说,《孟子》在今天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

读《孟子》有感(4)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滴水不能把石头穿透;一粒沙不能把海填满;一根木桩不能撑起整个房屋。同样,一个孟轲也改变不了整个战国。然而水依然选择触碰石头,沙依然选择融入大海,木庄依然选择驻立在屋檐之下,而孟轲依然选择把一生付诸于战国。

为何你明知前方荆棘满布,却依然选择前行?

那是因为你善养浩然正气。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面对暗波汹涌的战国,你坚持心中的那方高地,持道义而不倒。然在这个随波逐流的时代,又有多少人能像你一样?他们不过是整天为了生活而 生存 ,做不到 贫贱不能移 ,经不住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他们 信仰 的是名利,而你为匡扶战国风气,用一个个深深的脚印去向人民展现你的浩然正气,去引领人民们走向正气之路。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你出身贫寒,幸得孟母 择邻处 断机杼 的谆谆教育,你学会了在梁惠王污辱性称你为 叟 时的不转身就走,你明白了孔子在被困蔡国时的淡然接受,也许命运不待人,可是如果原地待命,死亡来得更快。

那是因为你有不忍人之心。面对居民成灾,尸首遍地,哀叫声连连不断的现象,你选择入世传仁。你将你的赤子之心投注到这个破败不堪的战国,你劝那 望之不似人君,就只不过其威 的梁惠王施仁政,救济灾民。可又有多少君王深得人心,你守着自己的仁,独自走在钢钉板上,每一步都鲜血直流。

那是因为你昂首不屈膝。即使你的 民贵君轻 不被接受,即使身着破布踡缩茅屋,即使被君王拒之门外,你依然挺直身板,不向世俗屈服,你有你的尊严,你锐利而直率,不因君王的权威而禁声,不因身无分文而伸出双手。即使现实如此残酷,你还是抱美好幻想 天下太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百姓安居乐业。

也许战争的潮流你无法阻挡。可是你想往战争的河流中撒一些阳光。让在河流末端的人们能感到一丝温暖。

谭嗣同说: 不流血的革命不能称之为革命 。于是你用在寒冬中最后一丝温度离去的尸体去血祭整个战国,来清醒君王的头脑。孔子之后,也有许多儒士用生命去赎回太平盛世,现在加上一个你,也许还不够,但你知道,倒下一个你,还有千千万万的孟轲站起,最终可以赎回太平盛世!你带着这一夙愿,隐没在黑夜之中。

读《孟子》有感(5)

征程

孟子一贯的形象:机智、尖锐、善辩,一开口便是排山倒海般大气磅礴的言论,字字为营, 请君入瓮 ,君也不得不入。

可一句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道尽了多少无奈。雄辩并非目的,只是无可奈何的手段,士人都讲道理,讲抱负,讲修身治国平天下,他亦有他的鸿浩之志,可惜生不逢时。

世衰道微,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众多人渴望攻城掠地,渴望称霸称王,一统天下,于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所以注定这场为理想而奔赴的征程走得无比艰辛。

他心中的仁政,大同,实在太过遥远。他也对诸侯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就像一杆秤,左边千斤,右边无物,千斤固然必胜无误,可能不能提起,也是个问题。事实上,他也并没有提起。即使他花了半生的时间,千斤之物也丝毫不为之撼动,倒是蹉跎的岁月。

三宿而后出昼,是他最后一点希冀,可奈何齐王不追,你是浩然有归志。尽管他如何如何高风亮节,如何如何矢志不渝。但现实就像面包,一捏便尽是碎渣。理想到此时也只能希冀于心矣。不是不为,只是不能。

这可望而不可即的,如同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前,太过美好又太过虚幻。

可纵使在颠沛流离,终其一生,为理想而赴的征程也未断过;纵使理想之船已经搁浅,然而心中的夙愿也从未变过;纵使时代使然,为了权势名利,用悖逆理想的方式换所谓理想的人太多,不胜枚举,他依旧无怨无悔,其灵魂纵使落地,也必铮铮有声。

所以纵使最后山穷水也尽,他也可宁静,也可心安。至少不曾辜负你,不曾辜负岁月。

于是,便以一本《孟子》作为这场并不浩大却刻骨铭心的征程的终结,那内里包裹着的,使他无限的希冀与期望,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够看见王诸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是风霜雨雪洗蚀不去的信念与理想。

可像如今,虽然人道: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可若 初心 尚不知为何物,又哪来的 方得始终 呢?那些纸醉金迷的,充斥着奢靡,那些灯红酒绿的,充斥着堕落,让理想又何处栖身呢?它毕竟清高、傲世,拣尽寒枝不肯栖,是从它只能蜗居在拳尺大小的心间吗?

这些是不为,还是不能呢?为一场夙愿与理想而奔赴的征程,如今,何时才能开始呢?

《》出自: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18495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同学友谊的作文 英语作文天气预报 钓鱼作文结尾 关于人生经历的作文 精彩人生作文 蜗牛的作文300字 初一英语作文100词 静水流深作文 关于变革的作文素材 受到启发的作文 一次尝试作文600字 开学了作文600字 可爱的小仓鼠作文200字 写龙猫的作文 关于转身的作文 我为学校添光彩作文 羞羞作文 作文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热爱阅读作文 如何批改作文 英语六级满分作文 作文写景800 九月校园作文 秋景作文50字 搭积木作文二年级 我喜欢的一篇文章作文 关于思维的作文 那一双手作文 秦始皇陵的作文 扶贫脱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