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老子思想之我见

2020-10-22 16:40:01
相关推荐

论文导读:

摘 要:老子,中国哲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致虚守静、上善若水、以百姓心为心的观点。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本文主要结合现实生活,就老子的思想从修身、处世、治国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析,进而领会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善”的真谛,端正价值取向。 关键词:致虚守静;上善若水;以百姓心为心 一、致虚守静的修身之道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虚”“静”乃道之根本,要想达到虚无、宁静之境,就应该抛弃执着,一切顺其自然,决不强求,始终保持平静、宽容、恒定之心,宁静致虚,达到大通、大化,使认识主体在内心深处上升到一个新的精神境界。在这里老子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并非宗教传统中所谓的“天堂”或“净土”,而是超越生死,以现实为基的一种追求体用不二、圆融无碍的至上境界。世间万物,生生不息,自行运转,各自有道,不管它是循环反复、千姿百态,还是千变万化,终究要回归自身本初状态,正如落叶终归根。而人的生命禀道而生,故人的生命之根本也在于致虚守静,顺应自然之道,树欲静而风不止,面对生命的向下坠落,人类祈求保有健全生命力的追求又何去何从呢〔1〕 (一)致虚 致虚,道之根本。人就如电脑硬盘一般,当内存占满、崩溃时,自然就无法继工作,无法续承载任何事物了,甚至导致死机,变得一无是处。正所谓人自满则败,事过满则损,在这喧嚣的尘世里,我们更应该学会放下,只有学会舍弃,才能真正得到。哲人曾说,生活是一种心态,;而佛语有云“境由心造,诸烦恼皆由心生。”致虚也可以说是心态的一种范畴,在同一情境中,心态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不同的结果。心态的失之毫厘,结局却足以谬之千里。心态,一种生活的态度,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目标追求,打破了人们内心的平静,生命短暂,难道你真的甘愿一生忙碌吗?所谓无求品自高,我们何不学学老子,潇洒人生呢。 (二)守静 守静,即淡泊宁静、戒骄戒躁,一种心静自然凉的修身之法。在现实中,当我们沉迷于物质追求的时候,是否曾真正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恍然大悟的发现真正的快乐是源于自己内心的安详。随遇而安的态度、潇洒的对待一切身外之物的心境,无疑不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切的渴望与追求。世间一切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功名利禄,无不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犹如昙花一现,我们何不放开怀抱,博爱天下,用一颗包容、豁达的心坦然面对世间一切。俗语有云,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即禅的最高境界,胸怀雅量,心容天下。真正懂得宽容的人,才会懂的人生的真谛,享受人生的乐趣,宁静致远。天空的收容了每一片云彩,不管它是丑陋还是美丽,最终成其广阔无垠。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管它是巨大还是渺小,最终成其雄伟壮观。 二、上善若水的处世之道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认为自然界天地万物中,水德最接近于“道”,他也曾高度称赞过水,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千变万化,随地形变化,适应环境挑战,随时调整姿态策略,方圆均可。水本身滋润万物、利于万物生长,为一切生命不可或缺,为其提供生机、活力。他把最高品德比作水的品德,从水的若干品格自然谈及人生行为举止的哲学启迪,诠释高尚的品格、美好的情操、远大的理想就应像水一样,即水能滋养人类、造福万物、与世无争、洁身自好、温良谦让、广泛施恩、不求回报、诚实有度、持平正衡;求觅机会、顺时而动、应时而止的自然顺世、处世原则〔2〕。 (一)居善地、事善能、动善时、正善治 人只有将自己安居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发挥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正如姜太公在周朝有胜任宰相之能,在商朝却连一个小小官吏都做不好,不得不“溜之大吉”。而那些善于溜须拍马、才干平平,贪污受贿的人,却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如鱼得水。这无形中折射出人生价值观的相容问题。在商纣王昏庸无道,生活奢华的现实中,正直、胸怀大志的姜子牙注定仕途坎坷,倒不如独善其身,寻找合适自己的位置,投身于贤明君主麾下,把握时机,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以图大业!这一事件从另一角度告诉我们要树立“善”的价值观。而柏拉图也曾经说过:“真实的善是每个人的心灵所追求的, 是每一个人作为他一切行为的目的”。可见,正确价值观树立之举足轻重! (二)与善仁、言善信、心善渊 人之交往,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在待人处世中,学会心存善念,尊老爱幼、尊师重道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始终坚持用一颗怜爱的心关心弱者,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坚守“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的高尚情操。同时诚信乃立身之本,无信则不立,在坚持仁德的同时坚守承诺,树立良好形象,提升个人“似水”的人格魅力。当然,在追求高尚品德过程中,不能过分强求,顺其自然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保持一颗平静的心,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使其境界在无形中获得提升与淬炼。 老子的这七个排比句,字字珠玑,千言万语归结为一句话:为人处世的要诀,即“不争”,凡事顺其自然,方圆结合,刚柔并济,像水一 样面对不同的环境 ,采取不同的策略,不同的生存方式,或阳或阴,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在逆境中“屈”,委曲求全,保全实力,在顺境中“伸”,乘风万里,扶摇直上。 三、以百姓心为心的治国之道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认为,圣人没有自己的 和追求,总是与百姓心连心,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而圣人恒无心,他们只会以百姓的思想为中心,而百姓的心是无常的,千变万化的。正如中国国 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关人性的作文 落叶作文300字 英语作文自我介绍大学 关于关注的作文 写关于校园的作文 我真快乐作文400字 描述猫的作文 元旦节作文400字 美丽的校园作文400字左右 翻过那座山作文600字记叙文初三 心存善念作文800字 作文秋天的故事 高考作文1000字 有关理性的作文素材 一袋麦子作文 细节描写作文300字 以凝聚为话题的作文 邂逅春天作文 关于感谢同学的作文 美丽的西湖作文 四年级六单元作文 劳动与分享作文 写老师作文300字 我的作文450字 养乌龟作文 关于火烧圆明园的作文 去海边玩作文800字 学习计划作文300 春天校园里的景色作文 如何写介绍自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