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双抢”旧事 你还记得那段艰辛的岁月记忆吗?

2020-10-22 22:35: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双抢”旧事,你还记得那段艰辛的岁月记忆吗?

炎炎暑日,大白天不敢出门,整日无所事事。而那曾经的、刻骨铭心的“双抢”,却时时浮现在眼前。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记忆中绝不会忘却“双抢”季节。

所谓“双抢”就是抢收早稻、抢种晚稻,而那抢收、抢种正值酷热的夏日,此时田野里的早稻已成熟,黄澄澄的、一望无边,眼前承载着种田人一年的希望,看着沉甸甸的稻穗颗粒饱满,估算着一年的收成,大人们充满着丰收的喜悦。

而对于刚放暑假的中小学生来说,却不得不皱起眉头,因为那将是每年都无法绕开的一段艰苦生活的开始。

天刚亮,戴上棕丝斗笠,拿起镰刀,无奈地跟着大人们赤脚走向田野。 弯腰,面向稻浪,背负青天,挥舞起镰刀,将稻子一蔸一蔸割倒,一堆一堆整齐地码在田里。 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割了一会儿,就会感到腰酸背疼,高温天气下更是汗流浃背,但是却没有任何理由退却,只有无可奈何地去“忍”。 站着割累了,就蹲着割,蹲着割也累了,干脆一只腿跪着割。 看着眼前金黄色的一大片,真象是苦海无边。

为激励自己继续战斗,有时将斗笠往前一扔,给自己一个目标,割到斗笠那儿,就给自己放一会儿假,或到田埂上坐一下,或到井里捧点水喝。休息后回来,再将斗笠向前扔去,在不断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完成大目标。有时为了提高战斗的趣味性,不循规蹈矩一块一块地割,干脆就在成片如画的稻子中间横平竖直画图形、挖战壕,向左割几米,再前进几米,再向右……

在生产队里割禾时,大人们有时会分任务给我们,谁先完成,谁先休息。当然,我一定是最先休息的哪一个。

一块田的稻子被成片割倒了,就得开始打稻。那时我们老家打稻就是用那种脚踩的滚筒式打稻机,用这种打稻机打稻,分工较为明确,最重要也是最辛苦的岗位就是边踩打稻机边打稻,一般都是两个人同时进行,一方面脚要用力踩,以保证滚筒有一定的速率,同时双手还要不断从打稻机的机箱上取稻把,轻放在滚筒上,且要不断左右转动,确保稻穗上的稻粒能全部打干净,打完后抛出稻草,再继续取稻把…… 我大约读初中时才开始打稻,随着打稻机齿轮“轰隆,轰隆”的节奏声,熟能生巧地快速从稻箱上分出一定数量的稻把,在滚筒上滚动,这倒也不乏乐趣,只是脚踩打稻机是个力气活,烈日当空下挥汗如雨,体力往往跟不上,只能靠意志去支撑。 这种高温下高强度的劳作实在是种煎熬,但那时无路可退,民以食为天,人要活着,就要靠脚下的这块田地和这块田地上的稻子。

记得念小学时,大约六、七岁吧,我所能做的只是拿禾卡子,也就是将割倒的稻把两三堆并在一起,然后用双手抱起来,放到打稻机机箱上。这活虽用力不大,但也不轻松,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水田里来回奔跑,泥巴溅满了裤腿,甚至溅到了脸上。撸稻把的速度不能慢,要跟上打稻的速度,保证打稻机机箱上不断货,一天下来,精疲力尽,臂腕上也常被稻把割出一条条伤痕,有时刺疼,有时奇痒无比,既不能抓又不能挠,只得忍着。

除了拿禾卡子、打稻,还要有专人从机舱里装稻,装稻前要将稻舱里的杂草抖落干净,再将稻粒装进稻箩里挑回家,或装进蛇皮袋里用板车去拉。

稻子打结束后,还有一件事做完才能收工,就是要将打过稻的稻草进行捆扎,扎成一个个小人似的,这活可不简单,要有一定的技术,还要有很好的手劲。就是要拿起几根稻草,然后在草堆里取出若干稻草,在稻草头部三下五除二几下一绕,几秒钟就这么给捆紧了,然后将捆好的稻草往那一站,等晒干后就可在田埂上或挑回去堆草垛。

在那个年代,稻草是个好东西,舍不得丢,可以垫床铺,还可以用来引火烧饭,更是老牛度夜过冬必须的食料。

说完打稻,再来说说晒稻子。 稻子打出来挑回家后,还得在晒谷坪上摊开来去晒,晒的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用竹扫把或木耙子不断清出剩余的杂草,晒干后还要用那种专用的木制风车扇去空稻壳(瘪谷和其他杂质,留下颗粒饱满的纯正稻粒。 那时候,晒稻子也挺费力的,晒的过程中,为保证稻子能均晒干,每隔一段时间要去翻转,或用铲板一块一块去翻,或用耙子,或赤着双脚在摊开的稻子上划出一条条横沟,起到翻稻子的作用。 为防止鸡或麻雀偷吃,家里的小孩童和老人就派上用场了,拿一根头部扎着破油纸或废布料的竹杆子,坐在阴凉处,看见鸡和麻雀就挥舞竹杆去驱赶,在那时也算是沉闷乡村一道熟悉的风景了。

晒稻子最怕的就是突发暴风雨,经常在午后,发现有一方天空黑下来,可能就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这时候就得凭经验来判断,胆小的赶紧收稻子,胆大的等等看,但很多时候暴风雨说来就来,全村人要与暴风雨抢时间,这时没有晒稻子的邻居或路过门口的村里人,都会来帮忙,往往稻子刚收回家,天空就一片漆黑,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几十分钟后又日出云散,天气凉爽,老天爷仿佛经常捉弄庄稼人。不知为什么,那时“双抢”季节突发暴风雨现象特别频繁,记忆中,稻子来不及收回家被雨水冲走现象也偶有发生。

那时的粮食产量,每亩双季稻在一千斤左右,除了上交国家一百五十斤左右,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了,我们就是靠这些稻谷养大的。

说完抢收,再来说说抢种。 抢种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在我的记忆里,当时犁田、耙田,主要靠牛拉,这个活大多是大人来干,我们能做的就是到秧田拔秧,再挑到田里甩秧,然后再去插秧。

每扯一把秧,借捆秧时可以站起来缓解一下腰酸,只是最怕那蚂蟥了,吸在腿上、脚上,滑溜溜的,得用手把它拉出来甩出去,也有没被及时发现的,吃饱血了,自己滚落下来,这时腿上被咬处就会出现一大片血迹,痒痒的,更多的蚂蟥闻血腥而来,这地方将是下一步重灾区,得重点提防。为防止蚂蟥被甩出去后再来伤人,有人就用一根小细枝将蚂蟥整个翻过来,血乎乎的,丢到田埂上暴晒,好象有点残忍。

插秧还得要有一定的技巧,想把秧插齐、插匀还真是不简单,需要师教,需要经验积累方可插出水平。我插秧速度很快,就是有点毛手毛脚。

“双抢”大约在八月初基本结束,历时一个月左右。几乎占完了一个署假。“双抢”结束了,脱了一层皮,手脚早已伤痕累累,捡起那轻飘飘的书包又走进学堂。

“双抢”是一段难忘的历史,作为亲身经历者,更多的感觉是艰辛、是无奈,所以也不想用更多的华丽词藻来勾画那一幕。

如今回忆起来,感觉那段岁月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为重要的人生积淀,虽是苦难,也是财富。

那时在农村,大人教育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发狠念书,长大后吃国家粮。这句普通的言语道出了当时农村人对下一代的期望,也在孩子心里种下了努力走出农村、改变命运的种子。在当时的夏天,在“双抢”时节,看到村子里偶而走来一两个穿着长裤、鞋袜的城里人,那可是发自内心的羡慕。

我的“双抢”经历,占据了我从小学一年级起的全部学生时代署假。历经了生产队,分田到组,分田到户的生产方式。 参加工作后,回家少了,且再也没有参加过“双抢”,转眼三十年过去了,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机械化程度也比较高,收割基本上不用人工了。但种田的人也越来越少,昨天回了趟老家,原本有二百五十多亩稻田,今年只种了十多亩且均为单季。

今日闲坐家里,就着空调,写写“双抢”,不只是想留住那段艰辛的岁月记忆,更多的是为了思苦感恩。

“双抢”这个词,即将被历史尘封。

今天,我为此哼上一曲民谣。

稻子熟了 改自水木年华的歌词

数数碗里的大米

数着定数的一生

我用时间的酒杯

饮着母亲的心疼

说说那野麦芒

饥饿时我感谢你

天天看望的稻子

一夜之间就金黄

原谅我在稻田打滚的青春吧

原谅我转眼之间两鬓斑白

我对城市的伤口有着农民的爱

稻子成熟了

而我要离开

摄影:四木土子 文字:如如不动、四木土子

你可能想看

3.东安花桥镇赶大圩!很热闹!(航拍 照片)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游记作文300字 欣赏作文结尾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作文 爸爸戒烟作文 勤劳的爸爸作文 雷锋在我心中作文400字 幸福的滋味作文500字 中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高中作文素材名言 大爱作文 中考优秀作文500字 班级建设作文 写溜溜球的作文 贵州黄果树瀑布作文 在海边玩的作文 公交车让位作文 作文漫画老师500字 倒叙的作文500字 告知信英语作文 有关困难的作文 挫折 作文800 炒糖豆作文 考试结束后作文 高考万能作文英语 春节前奏曲作文 二三事作文600字 关于六年级的作文 感悟亲情的作文 篮球比赛作文500字 我变小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