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八年级数学随笔

2020-10-24 18:30:01
相关推荐

八年级数学,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那八年级的数学随笔应该怎么写呢?来看看第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八年级数学随笔,你就会有收获。

八年级数学随笔篇一

整个的解题过程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怒、哀、乐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其间他既品尝了失败的苦涩,又收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他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均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八年级数学随笔篇二

一、对数学教学理念的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改变?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因而要求课堂教学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过程。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表演者,实践证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是目前数学课堂上较受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教师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应用的体现,就是是否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的形成。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有以下的转变:1、由过去重“教”转变为现在重“学”;2、由过去重“结果”转变为现在重“过程”;3、由过去重“问答” 转变为现在重“对话”;4由过去重“讲解” 转变为现在重“引导”;5、由过去重“程式化” 转变为现在重“个性化”;6由过去重“强记” 转变为现在技能的拓展。总而言之,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改变,不仅要看教师讲课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仔细考察学生学会和会学的程度以及学生的精神状态。

二、对数学教材运用的反思—— 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教具、拼图图案、实物模型、小白板、幻灯片、多媒体及生活实践案例等多种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枯燥的教材生动起来,淋漓尽致地展示数学课的魅力。

三、对数学教学设计的反思——是否以为学生的发展,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是有效地上好每节课的必需环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设计课堂,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在设计时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获得结论;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总之我们要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原则,精心设计好课堂,只有好的设计才有可能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探究和创新。

四、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是否做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初中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现象或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1、商场购物时:一家打折,一家返卷,一家给予积分并有抽奖活动,另一家赠送礼品,如何选择?2、房贷的问题,怎样计算每个月要还的贷款。3、买彩票中奖问题等,对于已有的这些经验,如果教师能在讲授新知识前用问题形式提出来,学生定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习劲头定会高涨。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教师要把生活、数学、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盎然生气。学生只有尝试到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他们的切身经验体会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五、明确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让反思成为一种教学习惯

1、教师要不断加深教学变革与拓展创新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数学教学最优化;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我学习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学习诊断、纠错、创新。

2、重视课堂反思。在课堂学习中,在教师的主体性率先得到发展的同时,让学生主体性更要充分发挥。要将发展教师与发展学生相统一,反思不仅要“照亮别人”更应“完善自己”。

八年级数学随笔篇三

现代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五花八门。教学的对象个性迥异,教学的观念也层出不穷。作为初二的一名数学老师,针对教学的这一特点,本学期我加强了对“学、探、议、练”教学实践。

其实数学是开启科学知识的一把钥匙,培养学生创新很重要。初二学生的特点是求知欲强,特别是对新鲜事物接受快,但不喜欢抽象的乏味的知识,所以好多同学不喜欢数学,因为他们从课堂中感受到了乏味的计算、严密而难于理解的推理,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的知识灌输,而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提高学生智力的关键。然而传统的数学课的教法,使数学学习乏味无趣。

那么怎样才能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第一,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学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数学和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推动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新教材数学知识的学习力求从生活实例出发,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

第二,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

第三,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在学习中探究,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发现的,有一种科学家创造发明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知识的成功感,故在新知识传播时用这种方法更有效。

总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究,使学生由原来受动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厚,才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所以对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的栏目,不能只流于表面,、流于形式,要做好、想透彻和议透彻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童年趣事作文400 我运动我快乐作文 端午节作文 500字 作文精彩片段摘抄 爬山作文500字 写人的作文六年级 游记作文450字 我的快乐作文600字 励志作文400字 有意义的一天作文 游记作文200字 作文上的红双圈 信任作文600字 家风作文400字 大扫除英语作文 节约用水英语作文 温暖的时刻 作文 写物作文600字 描写故宫的作文 信封格式作文 假期的收获作文 四年级上册400字作文 关于沟通的作文 话题作文题目大全 雪景作文400字 400字作文纸 励志作文300字 我被感动了作文 直面挫折作文 有你真好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