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道德经76章 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2020-11-01 15:20:01
相关推荐

道德经76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76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大李员外

百家号06 2217:32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人出生的时候,柔软无力;到死亡的时候,身体僵硬。

柔与弱,是两个字,合在一起说,说明柔往往伴随着弱。人之生也柔弱,是指初生的婴儿,同时伴随柔弱两种特点。

柔,有一个东西能任意揉捏的感觉。柔的反义词,就是刚,也就是没有弹性、僵硬,如金属。

弱,表示小而无力、不受力。本义:力小、不受力,容易弯曲;弱小与强大是相对的。

其死也坚强:其实,不光是死亡的时候身体僵硬;身体有病的部位也往往表现为僵硬,没有柔软和弹性。

这是老子观察人的情况。孩子生下来都是柔弱的。从无形的气质看,是抟气至柔能婴儿乎,饱含了浑朴未散的气质;从形而下看,是骨弱筋柔而握固。随着婴儿、孩子、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一直到死亡,他的朴逐渐散开,朴散则为器,气质与形体都逐渐僵硬而不再有婴儿的柔弱。到了死亡的时候,与婴儿的形而下的柔弱形成对比,变得僵硬。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草木春天萌芽的时候,柔软鲜嫩;到了秋冬凋零的时候,枝叶干枯。

柔脆:柔软而鲜嫩多汁;枯槁:失去水分而枯萎。

枯、槁同义,缺少水分的意思,如枯水季节等。

故:所以。

草木也好,人也好,在初始的时候,生命力旺盛,气质形体都柔弱,都是最好的;而到了接近死亡的时候,生命力在不断衰竭的,气质形体都变成坚强、僵硬。老子从中抽象而得出一个通用性的结论。从现象之中抽象而升华,这是老子的立言风格。

坚强者死之徒:僵硬而没弹性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

气质僵硬、言行僵硬,就必然是走向死路的,或者就已经在死路上了。死之徒十有三:这种人占了十分之三。

柔弱者生之徒:柔软而不受力的东西属于生存一类

气质柔弱、言行和气,就自然在生路上。生之徒十有三:生活之中这种人占了十分之三。这是老子对他那个时代人的大致统计。

那么我们这个时代呢?比起老子那个时代,是多了还是少了?反观我们自己是柔弱的?还是坚强的?是在生之徒?还是在死之徒?还是在动之死地上?还是在动之生地上?

为什么柔弱者生之徒呢?其实人与人之间,形而下的物理上的伤害很少;人与人之间主要言语上的伤害,而背后是无形的气质的僵硬带来的相互抵触和伤害。这种伤害多了,神气上自然就受伤了,最终会兑现为形而下的伤害,最终,“强梁者不得其死”,“坚强者死之徒”。

假如能学习老子的思想,逐渐走出坚强,化为柔弱。那么就会“人之死,动之生地”,转危为安。变化气质为柔弱气质,要靠读经,内心逐渐明,自然逐渐感应,而自然逐渐变化。

要求别人随自己,抱着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无形的气质就是僵硬的,没有灵活变通的。多读老子,自然知道万物皆有他的自然,行随嘘吹强羸培堕,所以无法去要求别人,只能是修己,去甚去奢去泰,那么气质也就自然逐渐化为柔弱无伤。这个时候柔弱的气质自然就逐渐渗透,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反而效果很好。

是以:因此。

兵强则灭:军队强大了就走向灭亡。

盛极而衰是自然的道理。因为企业也好,国家也好,往往在最强盛的时候,开始僵硬,开始教条,走向各种形式,失去其中生生不息的机制,失去新意,所以就走向了灭亡。

婴儿为初生。要注意到:生。没有生出新东西的机制,就必然走向僵硬,最终走向灭亡。僵硬而不灵活,是不能再有新的东西出来了,是走向灭亡的征兆。

反观历史上的各种强大武力,以及当今世界大势,是否也印证了老子的观点呢?

木强则折:树木长大了就容易折断。

树木长大了,变的刚强,就容易折断。有树大招风之意,也有树木成材之后就要被砍伐做成各种器具的意思。这是自然现象,所以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做人也要懂得低调内敛深藏,功遂身退。老子《道德经》通篇崇尚柔弱。柔弱是现象,也是本质。

所以,从社会现象也好,自然现象也好,老子得出最终结论是。

强大处下:强大反而是在下位的。

柔弱处上:柔弱才是居于上位的。

气质刚强的,反而不好,是处于下面,被管理的;气质柔弱的,反而好,处于上面,能成为领袖。

联想66章:“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百姓乐推而不厌”。气质柔弱、心态谦下,必然会得到人民的拥护而成为人民的领袖,领导人民前进。这是人心向背的气化规律。

所以我们修身家乡注意柔弱、谦下,自然会无往而不利。当然道术并进,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业技术能力的积累,这样才是双重(读重视、重量的重)。没有强大的实力的柔弱终究还是虚弱。这就是老子的积累篇的奥义。人间也要讲究实力,才能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大李员外

百家号最近更新:06 2217:32

简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

作者最新文章道德经78章,柔弱胜刚强,以自然之道为德,勤而行之06 2308:0406 2217:2906 2012:21相关文章今古浮沉06 17小云说星座06 22骑猪看世界06 20芸芸爱娱乐05 10兵兵快报KBA06 02??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窗外作文高中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君子兰作文三年级 白玉兰花作文 长城作文200字 怎么交朋友英语作文 敢于担当作文 风景这边独好作文指导 关于爱的作文五百字 渡口作文 美好的回忆作文450 我的自传作文400 动物作文400字左右 体罚打屁股作文 校园的冬天作文800字 我的兴趣日语作文 我喜欢的歌作文400字 写人的作文400字爸爸 观音莲的作文 以感动为题写作文 小猫和老鼠作文 我的优点作文600字 童年作文300字左右 牵挂作文200字 高中作文素材书 作文立意是什么意思 我的姐姐三年级作文 作文我这个人400字 我对书的感受作文 剪纸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