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四川省凉山州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真题卷

2020-11-02 09:15:01
相关推荐

本试卷分为 A 卷(100 分)、B 卷(50 分),全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A 卷 (100 分)第 I 卷 (选择题共 21 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A.取缔.(tì)冲.耳不闻(chōng)B.酷肖.(xiào) 念念有辞.(cí)C.黝.黑(yǒu) 浑身解.数(xiè)D.恫吓.(xià) 眼花了.乱(liáo)吊.以轻心(diào) 迫不及.待(jí) 义愤填膺.(yīng) 谈笑风声.(shēng)寒喧.(xuān) 仓.桑(cāng) 涣.散(huàn) 视查.(chá)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我校组织部分老师担任交通疏导员,拥堵现象便戛.然.而.止.B.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到了,我校师生欢聚一堂,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歌舞晚会, 大家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C.如果我们不会自行减压,学习效率往往会事.半.功.倍.。 D.班会课上他口.若.悬.河.,出众的口才让大家都很佩服。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同学们热心的帮助下,使小明改掉了许多坏毛病。B.2018 年 3 月 1I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并表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C.能否摆正心态,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D.4 月 8 日,博鳘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开放共创繁 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演讲。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B.“小明,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妈。”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5.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 130 篇,被鲁迅誉为“史家 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在我国古代作品中,常用“汗青”“桑梓”“婵娟”“裰褓”来指代史书、家乡、月 亮和不满周岁的要孩。 C.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其中我 们学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契诃夫的《变色龙》。 D.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如“河阳” 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汉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二、文言文阅读及古诗文积累(25 分) (一)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 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 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 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 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 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 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 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6.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无敢哗.者:喧哗 B.既.而.儿醒,大啼:不久,紧接着 C.妇抚儿乳.,儿含乳啼:乳房 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即使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A.“少顷”“未几”“俄而”这三个词语都表示时间极短。B.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是: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到睡,失火救火。C.文中前后两次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在结构上叫做首尾呼应。D 文章采用正面描写的表现手法,用观众的反应来表现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第Ⅱ卷 (主观题 共 79 分)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 分)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二)张良奇遇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 分)A.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尝: ▲B.有一老父,衣褐C.良因怪之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 分) ①父去里所,复还,日:“孺子可教矣!” ▲ ②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 11.结合张良的奇遇,概括分析老人这样做的原因。(3 分) ▲12.古诗文默写。(6 分) (1)蒹葭萋萋, ▲ 。《诗经·兼葭》 (2)《望岳》中表现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理想远大的句子是 ▲ , ▲ 。 (3) ▲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刘禹锡的“陋室”环境之雅,雅在: ▲ , ▲ 。三、作文(60 分) 1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 分) 美好是值得咀嚼的回忆,是积极向上的追求,是内心纯洁的境界,更是富有诗意的憧憬。 请以“美好”为话题,写一篇 600 字至 800 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 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 分) “寻常”是我们日常生治的常态,在寻常的生活里,只要我们细心去体悟,你会感触到 处处留存的真情。那是人与人之间最温馨的慰籍,是触动我们心灵的最真挚的感动。 请以“不是寻常无真情”为题目,写一篇 600 字至 800 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B 卷 (共 50 分) 四、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 17 题。(共 15 分)秋光里的黄金树 ①这里就正是秋天。 ②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 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 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③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 ④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 ⑤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⑥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 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⑦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⑧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 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 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 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⑨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 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 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 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磐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 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⑩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 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 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 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 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 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11 但是树有过忧伤么? ○12 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13 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 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14 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 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 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 更大的奢望。○15 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本能的回忆和依恋。 ○16 荒野是那么寥廓; ○17 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18 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 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 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 ○19 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 ○20 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 ○21 人类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 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22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 复了。我只是觉得,树在中国北方像流窜深山的小股残匪一样悲惨。 ○23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 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 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 新一页。 ○24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25 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 司那样。(节选自《周涛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记》,有改动) 14.认真阅读文章,用词语概括“秋光里的黄金树”的特点。(2 分)▲ 15.文中第⑩段划线句“这一刻就会消失”中的“这一刻”指代什么?为什么会消失?联系全文分析作者此时的情感。(6 分) ▲16.分析第吵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3 分) ▲17.本文文尾有一句“对树充满敬意”,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从生命或自然方面写出你的 理解。(4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 21 题。(共 15 分) 翻开动漫书还要关上“翻开动漫书要关上”这话的第一层含义,即读书要有选择。我们不反对俗文化,但特 别强调要读经典,什么才叫经典呢?圣洁的、美感的、雅致的、庄重的、忧郁的、悲悯的东 西,使是经典。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便是经典。经典常 常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经典走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 或多种文化时留下的足迹,也就是说,它们穿越过也正穿越着时间和空间。当然,语文教材 的文章是经典,教育部规定的 30 部中学生必读书是经典。阅读经典,是为了体会人类生命 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阅读经典,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阅读经典,是为了鼓舞我 们的智慧和心灵。那么,什么又不叫经典呢?卡通书和动漫书大约不叫经典。当红影视明星写的书不是经 典。正吵得火爆的书难成经典。而据说一读就可变得聪明成为天才考到高分,这样的书肯定 不是经典。同学们却偏爱读这些书,也不能全怪同学们,社会是这么浮躁和功利。文化也要 快餐,道德也要速成,这是急功近利的毛病,是脚痛医脚的错误。思想贫乏、情感苍白,几 乎是人文上的不治之症,是癌症;词不达意、语言千瘪,终将成为同学们发展道路上跨不过 的铁门槛!所以,要读经典,要宁静而从容的阅读,要沉醉而投入的阅读。“翻开动漫书要关上” 第二层含义就是,确保读书的充裕时间和安宁心境。媒体的多元和出版业的发达,有时也是 坏事。我们的眼球和脑半球常常被换来换去的频道控制了,或者,是网站,是卡通动漫书, 是时尚的花花绿绿的书。我们消遣,感到快捷和轻松,却也感到乏味和无聊,轻浮和浅薄。 所以,打开电视还要记得关上,开机上网还要记得关上,翻开动漫书还要关上。于是,读书 就有了时间和空间,有了心境和氛围。我常常怀想一些境界,像叶灵风在《书斋趣味》中说 的,“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子上翻着白天买 来的新书,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像冰心女士在《寄小读者》 中说的,“夜渐长了,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愿隔着地球,和你们一同在晚餐后用功”。像林 语堂先生说的,“或在暮春之夕,与你们的爱人,携手同行,共到野外读《离骚》《诗经》; 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哲学经济诗文,十数本狼籍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取之,取 而读之”。我自己也常常庆幸,自己少年时双手不是操作遥控和鼠标,而是翻开发黄或洁白 的书页,行走在唐诗深处,融化在宋词里边,曾在《三国演义》里金戈铁马,曾在《红楼梦》 中陨泪齿怀。以上,我谈的是要读经典和宁静读书的问题。 同学们,人间的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阅读经典,宁静读书,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 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我们不负读书,读书终将不负我们。(选自《诗文选粹》有删改) 18.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翻开动漫书要关上》在文中的具体含义。(3 分)▲ 19.在文中作者用了三个名人的话来论证,这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 分)▲ 20.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划线句“我们不负读书,读书终将不负我们”的理解。(3 分)▲ 21.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6 分)▲ 五、诗歌签赏(6 分) 22.阅读《鲁山山行》,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这首诗描写的是何时的景色?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3 分)▲ (2)这首诗的尾联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3 分)▲ 六、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14 分) 23.名著阅读(4 分)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后者,也 就是那只螳螂,立刻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态度。接着,反应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种让人感到特 别诧异的姿势,使得那只本来什么也不怕的小螳虫,此时此刻也充满了恐惧感。以上文字节选自(人名)的《该书被誉为“24.西昌市很多单位和小区都配有废旧衣物回收箱,经调查情况如下图:请认真读图,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该图的主要信息(不得出现数字)。(4 分) ▲25.综合·探究(6 分)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和欣赏,带动全员重温学过的古诗 词,从古文化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材料二: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上海复旦附中 16 岁女生武亦妹最后胜 出。对于古诗文她是发自内心喜欢,中央民大副教授蒙受评价武亦姝:“诗歌的真善美是渗 透到她心里去的,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材料三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热播,激起了民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 情,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王白云:在诗词大会上,比的并不是对诗词美的感受和品味,而是 九宫格、干扰项,在语文老师眼里,简直就是一场标准化考试。 网友 Q 爱谁谁: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不赞成以这种方式来接触理解古诗词。 (1)读完以上材料,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 分)▲ (2)《中国诗词大会》在传承中国文化方面不失为一档好的节目,但仍有网友不赞成以这种 方式来接触理解古诗词,如果让你来设计,你会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法?为什么?(3 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劳动最光荣作文600字 关于家乡的作文500字 动物作文100字小狗 说说心里话作文400字 关于雪的作文200字 关于责任的作文800字 家乡的大秧歌作文 厚积薄发的作文素材 开心的一天作文500字 感谢阅读作文 一键生成作文的软件 父亲的背影作文600字 珍贵的礼物作文600字 雪中即景作文500字 什么也是一种美作文 春天的作文100字左右 消防演练作文300字 四级作文书信格式 五一见闻作文500字 美好的端午节作文 我的家人作文450字 写人的作文500字左右 舍与得作文800字 高考语文作文优秀素材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 海南语文高考作文 我有一个想法作文300字 高考作文万能开头结尾 北京旅游作文600字 冬天的雪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