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有关年的味道作文大全

2020-11-05 13:25:01
相关推荐

叙事

过年是一年中的大事。以下是“有关年的味道”,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篇一:年的味道

即将到来的新年就像一锅正在灶上炖着的排骨汤,四下飘散开来的香味儿像小猫儿似的挠着我们这些馋虫的心,痒痒的,只盼着汤快点炖好,让我们大快朵颐。这一锅汤的香味儿就是年味儿。春节一天天逼近,年味儿也酝酿得越来越浓厚。

春节近了,大街两边出现了不少卖春联的小摊,大红的灯笼,大红的“福”字,大红的春联……这些跳动着的火焰,红得是那样的张扬、那样的热烈,温暖了冬天,温暖了空气,更温暖了我们的心。从那些红通通的专属于春节的物件中,我看到也嗅到了年的味道。

春节近了,乡下的农户都忙了起来,蒸包子、做豆腐、腌酸菜、做年糕……家家户户老少齐上阵,忙得几乎脚不沾地,赶着在年前备好一切东西。蒸包子的蒸笼架在锅上,火烧得旺旺的,坐在灶膛口烧火的人的脸被橘红色的火光映照着,跳跃出一片喜悦的光。站在蒸炉旁的人忙着放面食,热腾腾的蒸气缓缓上升,飘浮,弥漫,渐渐充斥了整个厨房。笑眯眯的眼睛里充满了对年的期待。从热火朝天的景象中,我看到也触到了年的味道。

春节近了,男人们都闲下来了,屋子里清晰地传出了打麻将的声音以及大声叫“和”的声音。小巷中响起了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声音以及“小擦炮”的声音……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各种声音在空中碰撞、融合,洋溢着暖暖的喜悦的味道。从这“交响乐”中,我看到也听到了年的味道。

年味儿越来越浓厚了,像一把热烈的火,烧呀烧呀,直烧到年根下。一年的劳顿在年味中释放,生命的反思在年味中梳理,来年的希望在年味中憧憬……

篇二:年味儿

最喜欢过年的味道。快到新年时,那热热闹闹的景象无处不在。大街上,更是人满为患。最拥挤的,就是各家大大小小的超市了,全是采购年货的人,商店里各类物品都供不应求,超市老板往往会趁此机会大捞一笔,但采购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每到过年,奶奶最喜欢往超市跑,有事没事就跑去转转,就喜欢那热闹的气氛。奶奶手提一只竹篮子,在超市转悠,另一只手则拿着一张广告纸“年货大减价”,在精打细算一阵子后,便跟着人流,一会儿就装了一篮子东西提回家。我总忍不住,东翻翻,西找找,一袋子零食不免让我有些失望,第二天,拿回来的都是些鱼啊,肉啊。第三天,就都是包装精美的礼品,什么红酒啊,广柑啊,盐水鸭之类的,第四天,我眼前一亮,都是一些非常喜庆的小玩意,红底金字的福字帖,可爱的玩具小金牛和小红牛,大红色的灯笼,塑料爆竹,春联,金牛的剪纸。中国结等等一堆好东西。这下我可乐坏了,马上忙活起来:窗子上贴上金牛剪纸,马上就觉得家里又多了份喜庆;大门上贴上倒福字和春联,我的脸上也是喜洋洋的;书桌上摆上一对小牛,书架上挂着一串爆竹;连晾衣架也被我挂上了中国结和红灯笼。家里,马上有了“年味儿”,我嘴里也轻轻哼着那支小曲儿《你最牛》。

和家人逛街时,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小商场,还是新店开张,都挂上了灯笼,贴上福字贴,一片热闹的红色。往往那灯笼上都写着几个金字:恭喜发财,生意兴隆。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也让我感受到了即将过年了。瞧,那边一位年轻的阿姨身穿大红底,金色花纹的旗袍,戴着中国结式样的耳环,手提一个小巧玲珑的红包,无不为这即将来临的新年增了份光彩。这被染红的大街,更是年味儿十足。

饭店这段日子生意也格外兴隆,请客吃饭大出血已经是家常便饭,饭店天天爆满,老板乐得合不拢嘴。大过年的,年夜饭尤为重要,儿女在外工作一年,难得回趟家,吃团圆饭自然不能含糊,找一家好饭店,办得热热闹闹的,那是在所难免。要订好饭店,还得抓紧时间,晚了,就只能在家里吃了,有些人甚至几个月前就订好位置了。在爆满的饭店里,那花样百出的菜名,如“五福临门”、“牛气冲天”等,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年味儿”。

“年味儿”是过年不可缺少的调味剂,让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篇三:年的味道

过年啦!过年啦!

第一声新年的钟声悠扬地敲响,劳累了一年的人们开始蠢蠢欲动,出门的脚步变得轻快,脸上的笑容变得灿烂。

不知何时起,大路两旁悬起了通红的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好像枝头上沉甸甸的苹果,用扑鼻的香气祝贺人们新春快乐!金黄的灯笼穗摇头晃脑,好像在和我们挥手问好。夜晚的灯笼分外耀眼,一眼望不到边,圆圆的大肚子里闪闪发亮,好像天边的一抹彩霞。妈妈高兴地说:“有了灯笼才真正有了年味。”

看着容光焕发的街道,商场也不失时机地把门面装点得五光十色,走进热闹非凡的商场,震耳欲聋的《新年好》迫不及待地钻进我的耳朵,抬眼望去,高高的货架上货物鳞次栉比,选购的人们抢着把中意的物品放进手推车,好像不多买些东西对不起自己鼓鼓囊囊的钱包。这可忙坏了收银台前的“小姐们”,等待结账的顾客排成长龙,都站在队伍当中翘首期盼,忙得她们焦头烂额。

过年怎么少得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路边很快设立了“烟花爆竹销售点”,各式各样的烟花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下子,家属院里闹开了锅,鞭炮声不绝于耳。兴奋不已的人们点燃一挂挂鞭炮,随手一丢,顿时火光冲天,震耳欲聋,随着鞭炮逐渐化为灰烬,爆炸声也渐轻渐弱,最后只留下一股浓浓的爆竹味和一地喜气洋洋的红纸片。公园里,漆黑的天空照如白昼,一朵朵灿烂的烟花直冲云霄,在月亮身旁绽开了笑脸,乐得围观的孩子拍手叫好。

团聚的人们更是兴奋不已,面前的桌子上摆满了大鱼大肉、瓜子点心……家家欢聚一堂,欢声笑语,共同欣赏2012年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

声声爆竹迎新春,句句祝福庆新年!在此,祝广大博友们合家欢乐、龙年吉祥!

篇四:年的味道

新年来了,新年来了!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各样的味道!

一、喜气洋洋的味道!

要过年了,人们都急着买年货,大包小包的拎着。超市里的各种应节食品堆积如山,人们你挤我拥,把东西都往自己的购物车里放。各家商店前都摆上了一盆盆金桔,菊花,金桔一个个又大又漂亮黄澄澄的,让人觉得很喜庆。街道两旁的路灯,都挂上了一串串火红的灯笼。各家各户的门前都贴上了,我家贴的是:“内外平安好运来,合家欢乐迎新岁”。

二、消烟的味道!

大街上的小贩们卖着各种各样的炮,比如:砂炮一扔在地上,就“怦”的一声,这是小小朋友最喜欢玩的。有一种烟花拿在手里玩,火花闪闪发光,像天空中闪烁的星星,这更是小小朋友喜欢玩的。还有一种不知名的炮,一点着就会转圈,发出“噼哩啪啦”的响声,发出绚丽的光芒,这是胆大孩子的最爱。当新年钟声敲响的一刹那,半边天空闪着光芒,烟花一个接着一个,炮声一个比一各响,在蓝色的天幕,有金黄,橙红的菊花,粉红的杜鹃,紫色的蝴蝶兰,红色的绢花……烟花时而像一颗导弹飞向天空,时而又像一位仙子在空中舞蹈!听,这是鞭炮的响声,有的像小老鼠“吱,吱,吱”有的像炸弹一样“怦”的一声……半边天空都弥漫着浓浓的硝烟。

三、年夜饭的味道!

我们所有大大小小的人都到大伯家吃年夜饭。我看到餐桌上有红烧肉、油焖虾、甜莲藕、大鲤鱼、白切鸡……好香啊!好丰富啊!大人们在互相敬酒,互相祝福。我们小孩就在客厅里追逐打闹,一会儿剥颗糖吃,一会儿喝杯饮料。好不容易等到大人们吃完,我们排好队领红包:奶奶的、大伯的、大伯母的、二伯的、二伯母的、姑姑的……好多红包啊!我捧着一堆的红包,好开心啊!

这就是我们孩子所期盼的过年的味道——领红包!团圆的味道,亲情的味道,喜庆的味道……人们把一年来所有的味道做成了一个叫“年”的精灵,让她带着人们一起奔向新的幸福生活。

篇五:年的味道

“金风送喜来,紫荆花已开,二月大地春雷锣鼓敲起来……恭喜恭喜中国年,五谷丰登笑开颜……”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就知道,年到了!你知道年是什么味道的吗?年的味道怪怪的,让我品一品在给你细细道来。

年,是欢乐的;是喜庆的;是和睦的年,对于我来说是甜到心头的。屋外二月的寒风呼呼地刮着树枝,干枯的树枝上挂着几片摇摇欲坠的枯黄的树叶;风也毫不留情地刮过人们的脸庞。可人们洋溢着幸福欢笑的脸颊,火辣辣的,成群的男孩按动着打火机,从里面一下子窜出火红跳动的火苗,红光映在人们的脸上,笑容更加甜蜜。“噼里啪啦”鞭炮声清澈的在耳边回荡,绽开的不仅是绚烂的烟花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花。一大家子人围坐在圆桌周围,汤圆、饺子、抄手、面条……还有色香味俱全的各色中国菜:香肠、腊肉、夫妻肺片、京酱肉丝、鱼香茄子、麻婆豆腐、春卷……旁边的电视中正在播放着喜气洋洋的春晚,而围坐在桌子边的人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香菇炖鸡汤美美地品尝,一口接一口,浓香四溢,安抚了每一个人一年以来疲惫的心,这种感觉只有在过年才感受的到,其乐融融、欢声笑语,年的味道是甜的。

年的味道是辣的,贴倒“福”、对联、门神、窗花;挂灯笼、中国结、红辣椒;放鞭炮、舞龙;还有“领红包”!……一片红色映入眼帘,过年就要喜庆,就要热闹,就要红火。中国年让你在冬天丝毫感觉不到寒冷,只有火辣。

年的味道是酸的,每天清晨我会一边吃饭,一边听广播。“儿子长大了,一年到头就回一次家,人是回来了,可是留的住人却留不住心。”这是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一封信。父母老了,儿子大了,好不容易回了家,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如同开心果一样逗父母开心、帮父母做事。只是一味地玩着手机看看电视,对于父母的嘘寒问暖也爱理不理。这个年,父母盼回来了深爱的儿子,可儿子的心却早已停留在了别处。父母的心是酸的,年的味道也是酸的。

年的味道是苦的,过年时是小偷、骗子、火灾肆虐的高峰期。努力了一年的积蓄被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的盗贼偷走,被油嘴滑舌的骗子诓骗,甚至被一把无情的大火吞噬……妻离子散、亲人离别,就在这普天同庆之时,事故给予人的打击是空前悲惨凄凉的。这个年是苦的。

年的味道不是能一语道破的。各自有各自的区别,酸甜苦辣一应俱全,就像一台鲜活的戏剧而或一支谱写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歌曲,要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心感受。

篇六:年的味道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它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些传统文化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在这条岁月长河中消失殆尽。有的却经人们的历代相传保留了下来。这里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中国的旧历新年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歌谣时常在我嘴边念着,仿佛就是要告诉我们腊八节一过,就要过年了,就要开始准备过年用的物资了,打扫尘除,买新衣,腌鱼腌肉,贴窗花……可我记忆中的新年要从姥爷家那一缸缸香甜的黄酒开始的。

无论你是自家宴客还是走亲访友都离不开吃,而这一桌桌丰盛的佳肴,自然离不开美酒,而自家酿的美酒更是香甜。我姥爷家做的黄酒在当地就小有名气。这一古法做的黄酒传到我妈妈这一代已记不清有多少年了。现在我就来说说我们家的酒。酒虽好喝,但酒劲十足,就连我爸爸都要忌惮三分呢!

旧历九月九是传统的酿酒日,早在前一个星期,姥爷酒开车进到山里的认识的农户家,把头年定好的糯米拉回来。姥爷说:“山里的空气好,气温低,糯米成熟的晚,也就长得好,好米才能酿好酒。”再把酿酒用的器皿洗净晾干,如果做酒的过程沾上油,哪怕是一点点油渍都会使酒变质。头天把米洗净,在水里泡上一天一夜,这是让米发胀,蒸出来的米就不会反生,发酵就更彻底。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第二天到来。

九月初九这天一大早,姥爷把泡好的米,放进木桶里隔水蒸上半个多小时,熟透,再倒进大盆里,散开透气,晾一下,每次都会蒸上几大桶。每当这个时候,姥姥就会给我和哥哥捏几个大大的糯米饭团,沾上糖,好吃极了,这也是我和哥哥喜欢在这天主动帮忙干活的原因。米晾到半凉,就要拌酒曲了。酒曲是一个个比乒乓球小一点的白色圆球。拌之前,要把酒曲碾碎成粉末状,再把酒曲均匀地拌进一盆盆熟糯米中,这个过程是个力气活也是精细活,记忆中,每次都是妈妈在进行这项重要的工作。拌好以后,在慢慢加进一点凉水,这时糯米饭就会拉出粘稠的糖丝,把这些能拉出糖丝的糯米四周码好,按实,中间掏空,盖上盖子,包上厚实的棉被,放上十天左右,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叫热发酵过程。姥爷说,这个过程很重要,就像好的钢铁要经过火的淬炼。人要成才也要经过各种历练,中间不能放弃,要有耐心和恒心,就像酒在热发酵期间不能随意揭盖一样,十天后就要收酒了,这里说的收酒不是说就可以喝了,酒要能喝还早呢,还要把酒用大量的凉开水收进装酒用的大缸里,进行冷发酵,这需要三个月的时间,等过了冷发酵期酒就做好了,那时满屋子都散发着酒的香味,也就到了年跟前了。用自家的酒招待远方来的亲朋好友,别有味道,这就是我家年的开始。

家家的传统文化都不同,但是家家的年味却是一样的,快乐的心情是一样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多彩多样,但传承的精神是一样的。我也要将我家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使我家的年味更加浓郁。

篇七:年的味道

哇!过年了!时间飞逝,转眼间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除夕之夜,我们的村子非常热闹。家家户户门口早就挂上了大红灯笼,贴上了红底金字的大幅对联;门窗里都飘出年夜饭的香味;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村子里尽情的追逐着、嬉闹着,有的在放着各种各样的礼花和鞭炮。

我们家的门上,贴上了我写的春联。我今年写的春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岁新年新景”。横批是:“春意盎然”。

晚上,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客厅的茶几上放着鲜花、水果、点心、瓜子和糖果。我们全家团团圆圆。我们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等着看春节晚会。爸爸、妈妈今天显得特别高兴,爸爸端起酒杯,首先感谢妈妈一年的辛苦,祝贺我取得了好成绩,又被评为三好学生。我也端起杯子说:“祝爸爸、妈妈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生活得快快乐乐、踏踏实实”。我们全家都碰了杯,我们都喝的是饮料。

刚吃过晚饭,我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去敲邻居姐姐的门,和她一起放烟花。随着导火线的点燃,“啪啪”几声“霹雳”,响彻夜空。我的手随着烟花一起抖动,是激动,是兴奋……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烟花里“储存”着的几十朵花一朵接一朵飞上夜空,慢慢扩大又慢慢散去,那种五光十色、绚丽缤纷,足以组成最美丽的画面。特别是许多人一起燃放各种烟花时,那种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却又精巧细致、玲珑剔透的美让人陶醉其中。我那颗欢乐的心也随同烟花一起绽放在深邃的星空中。

放完“窜天猴”,我们又冲到大街上,点燃“星火棒”。自由自在地跑着,手中“怒放”的“红色火花”,依照我们的奔跑路线,画出一幅幅新春图。还有每一颗星火都是一声问候,一丝祝福,一片温馨,一份快乐……美好的愿望尽在不言中。

到了晚上十二点,晚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门外也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们全家都来到大街上看热闹。我的烟花放没了,但是我的心里却还有一束美丽的烟花。

那满天的礼花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一直延续了好久好久。那幸福之花,既是对美好一年的告别,又是对新的一年欢庆,它开在天上,开在地上,也开在大人和孩子们的心中。

想到自己又长了一岁,心里不免涩涩的;但又想到明天可以走亲戚,收压岁钱了,心里又不免美滋滋的。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除夕之夜!

篇八:年的味道

华灯初上,灯火通明。早春的花街上,人头涌动。叫卖声,砍价声,欢笑声在明朗的夜晚交织成了一部和谐的交响曲。大街上,麦田边,华丽绚烂的烟火带着人们美好的祝愿飞上天空。在空中尽显它那美丽的舞姿。今晚,人们将彻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的第一声钟响。

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浓的;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亲的;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

踏上归途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天还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归家的旅程。从东莞到我的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里的距离吧,我们大概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

经过了漫长的车程,我们终于在次日的14点到达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爷爷奶奶便开始忙活了起来:老家的气温只有几度,而我们只穿了几件单薄的衬衫。于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炉给我们。爷爷拿出了一大卷火红的爆竹,走到了门口。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我们回到了老家。

去访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亲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说是家中的男性都要去祖堂给老祖宗上柱香,我还从未去过祖堂呢,于是便兴致勃勃地与父亲去了。

走在村中那条唯一的水泥路上,我听见前方的鞭炮声接连不断,走到祖堂,便发现这儿烟雾缭绕,地面上铺满了鞭炮碎屑。祖堂内,有许多村民络绎不绝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让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个头,上三炷香,再磕三个头。这是我们老家的传统习俗。祖堂的里墙上挂着一张捐款明细表,上面写着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的金额。我看到父亲捐的款是全村最多的。父亲看到我在看那张表,对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不能忘本。”

吃年夜饭

每一家过年年夜饭总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我的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的父亲讲究健康,所以今年的年夜饭不免多了几盘绿色食品。在我的家乡,猪脚和猪蹄膀是绝对必不可少的东西。餐桌上,众人举杯共庆新年,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绉绉的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几分豪爽之情。

终要离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终于要离开家乡,回到东莞了。这次家乡之旅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但却给了我许多深深的回忆。

我带着这份回忆,开始了新一年的学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温暖400字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范文 优秀的作文素材 井冈山作文 抗疫人员作文 作文获奖感言 五百字作文初中 作文优秀片段 老师教我作文 茶花的作文 种树的作文 保护自然作文 冬天风景作文 一件事英语作文 优秀作文精选 快乐的作文300字 风景的作文300字 150个字的作文 让人感动的作文 新材料作文 游玩作文300字 保护动物的作文 选择作文 高中 写我的爸爸的作文 毅力的作文 初中八百字作文 叙述作文 一篇作文200字 随笔作文600字 小青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