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屠呦呦新材料作文

2020-11-10 00:30:01
相关推荐

屠呦呦,女,1930年12 月30 日生,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 药学家,中国 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 开发中心主任,作文素材——屠呦呦。198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 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 年本文来自:Www.bdfqY.cOm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1955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该院 1952 年年底自北京大学独立建院,2000 月回归北京大学,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1971 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 有效提取物,1972 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1979 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 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 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 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 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 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 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 高级大奖。 表彰她在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 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 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 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 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 这样一个例子。 屠呦呦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考大学时,屠呦呦选择药物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与工具。1951 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 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 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 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 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 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 (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开始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当时,正值初创的中医研究院工作条件差,设 备简陋,科研人员不足。但是,党的“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宝库, 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遂成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奋斗 目标。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屠呦呦增添了力量和信心。 工作伊始,屠呦呦主要从事生药学研究。1956年,全国掀起防 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 l.var.lanceolatabge.)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 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由于 她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1958 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 极分子。 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 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在2 年半的学习中,她不 但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参加过临床学习。通过这次学习,屠呦 呦深深感受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她还根据自 己的专业,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 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 量,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作文素材《作文素材 ——屠呦呦》。 分享好文以后,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 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 之一。该书广泛收集全国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炮制经 验,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1978 年,该书获卫生部 医药卫生科技大会成果奖。 通过一段时间的生药和炮制研究,屠呦呦体会到,中药研究还必须重视中药内含物质与药效之间的关系,而有效成分的研究又 是掌握中药疗效规律的必然途径。屠呦呦和同志们经过多年不懈 的努力,先后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1978 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 奖”;1979 年,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奖。1984 年,青蒿素的研 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 35 年以来 20 项重大医药科技 成果”之一。由于屠呦呦在科研工作的出色成绩,1987 年,世界 文化理事会授予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2011 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 万人的生命。”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 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 1955 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 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 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 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 “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 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 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 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 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 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 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1971年10 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 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 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 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 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 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 多种方药中整理出 一张含有640 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 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 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 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 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 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成功,在190 次失败之后。1971 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 191 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 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 年,针对青蒿素成本 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 效为前者10 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 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 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 现代科技的芬芳。 月,屠呦呦出现在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预言性地公开指出, 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医科学家值得获得诺贝尔奖。 饶毅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很大,事实上,她获得这个奖甚至比获得诺贝尔奖更厉害。” 共有超过300 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 80 位在后来获得 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关于青蒿素研究的争议,已持续多年。屠呦呦获奖的消息传出后,业内也不乏异议。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称,关于青蒿素研究的争议已有30 年,早期甚至“状告”至国家科委现科技部奖励办。“屠 呦呦既不是最先发现青蒿提取物抗疟作用的人,也不是首先分离 到抗疟有效单体的人,这些研究成果也不是在她指导下取得的, 将功劳全归给她一人,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事实不符”。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1967年就参加“523 项目”, 并在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中作出关键贡献。她透露,这一发明此 前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并获香港、泰国等奖项,“但都是颁给集 “泰国的奖,屠呦呦也以个人名义申报了,但在评审时还是给了集体,可能美国特别强调个人的作用,所以给了个人。”李英认 为,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证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 贡献,但屠呦呦对其他发明环节很难出力。 对于屠呦呦获奖引发争议的问题,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表示,经查证原始资料,尤其是军事科学院此前保密的材料,最后 确定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中的关键作用,所取得的成绩无可争议。 饶毅同时也提出,如果屠呦呦获国内广泛认可、甚至世界肯定,大家不要简单地英雄崇拜,更不应否认其他人的工作,在这背后, 还有一群“无名英雄”。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 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 、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 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 程和细节描写。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 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 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中 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 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 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 出,又要尽量正反结合。 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因为吸食冰毒,零点乐队两名成员被北京警方拘留,其中包括零点乐队的吉他手大毛(李 从歌手谢东、满文军到著名导演张元、张一白,娱乐圈里的明星吸毒事件频见报端。这 一社会问题不禁引起人们的深思:娱乐圈为什么会不断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发现,每一次类似事件的发生,都只能成为娱 乐圈的短期热点,让人见怪不怪了。但我觉得,明星吸毒的负面 效应还是不可忽视。 (表明立场)(批评式) 明星吸毒,而使得又一个偶像的轰然倒塌。可是,我要说,倒下的绝不仅是一个谢东, 一个满文军,一个零点乐队,坍塌的是整个影视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随着一个个偶像从神坛的跌落,使原本坚实的偶像基座 也变得动摇起来,终而导致偶像群体的塌陷。明星吸毒已 经造成了对演艺环境的玷污和严重的社会影响,让人们对影视圈的名人们的言行举止产生了一定的不信任。 (主体论证部分: 论证“为什么”明星吸毒的负面效应还是不可忽视的。 论据1, 影响整个娱乐圈形象) 明星吸毒,滋生出社会恶习的毒瘤。身为明星,举手投足备受人们关注。这些公众人物, 成为人们追捧和仿效的时代先锋。年轻一代对偶像们的一切行为都推崇备至。因此,明星吸毒,会给青少年们以错误的认识导 向,甚至让“粉丝”盲目效仿、追求快感、进而不惜铤而走险。 倘若明星们对自己的生活玩世不恭,则会使人产生认知错位,使 粉丝们价值迷失,纷纷效仿,进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使整个 社会道德出现滑坡。 (主体论证部分:继续论证“为什么”。论 据2,滋生社会恶习的毒瘤) 明星吸毒现象的发生,暴露出他们内心世界的空虚,缺乏支撑自己不断追求的人生大厦。 一旦自己被带上了众多的光环,他们反而会迷失了自我,道德上出现了失范,人生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和目标。 (主体论证部分: 继续论证“为什么”。论据3,迷失自己,道德失范。) 要维护明星们的偶像地位,需要明星们洁身自好,树立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做德艺双 馨的从艺者。须牢记,只是做“一时之星”,没有来自内在的光辉,终究难以光照世人。很多明星是凭借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在一 夜之间走上了被人顶礼膜拜的神坛的。但是,如若你从此以明星 自诩,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道德准则,那么,总有一天,你 会金剥泥落,摔下神坛。 很多如田华、孙道临等老一辈德艺双馨的明星和艺术家们之所以为大众所敬仰,正是因 为他们的身上有着道德的光辉和正义的力量。只有每一个明星高擎起道德大旗,建构人格大厦,才能重塑娱乐圈的整体形象, 使娱乐圈富有较高的道德纯度。 (主体论证部分:论证“怎么样”。 论据3,现在与过去明星的对比论证) 因此,笔者真诚地期待,作为明星,应当洁身自好,保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在追求艺术 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的人格魅力的提升,真正成为粉丝们追崇的道德楷模。 (结尾:重复开头的表明的立场,提出建议, 结束全文。这是建议式的结尾。) 八十而荣屠呦呦孤独的大师 月24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 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 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81 岁的屠呦呦,以 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 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 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引材料) 这是一份迟到了四十年的国际认证,因为早在1972年屠呦呦研 究小组就提取出了青蒿 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古诗句里的这句名句仿佛就是为屠呦呦和青蒿而作,戏剧性的巧合也为这位81 岁的老科学家镀上 了神奇的浪漫色彩。而在拉斯克奖之前,另一个极负盛誉的国际 奖项——— 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也奖给了 她,真是“八十而荣天下知”。 不过,“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一幕,也恰恰反映出了大师的寂寞,以及寂寞背后的深层 屠呦呦早在数十年前就名动学界,但那时集体主义的观念远远盖过个人主义,作为团队 中的核心人物,也不过是团队的成员之一,在个人权益位卑言轻的思维下,屠呦呦的寂寞是注定的。而今天,屠呦呦老人被国 际认可,很快在国内卷起各种震撼,也蕴含了时下公众、 主流思维对她个人的高调认可,因为我们毕竟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再宏大的集体主义也掩盖不了个人与生俱 来的权利和利益。(挖根源1) 另一方面,屠呦呦名动世界,乃至被高调认为是极有实力角逐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还有另外一种寂寞,那就是多少年来,我们 本土成长起来的被国际科学学术界公认的科学大师,还是凤毛麟 于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 人才——— 再一次叩击着国人的心口,甚至还要沿着钱学森之问 继续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土壤难以生长出与政治、经济国力匹配 的科学大师?(挖根源2) 从这些思考转个大圈,走到问题的另一面,不难发现与严肃的反思相悖的很多学术现象:造假风波不断、剽窃事件连连、权钱 交易多发、急功近利泛滥,一些搞科研、做学问的地方甚至难以 看到一张岿然不动的冷板凳,难以找到一颗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执 著的心。不要说某些假恶丑只是少数,即使只有十分之一,它们 对学术的伤害、对科学的玷污、对精神的污染、对规则的破坏也 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当下种种浮躁、功利之风,才能反衬出屠 呦呦们的宁静致远。 是啊,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经受得住多达190 次的失败打击,还 有多少机构单位能忍耐科学家多达 190 次的无功而返,还有多少 财政拨款愿意投放到一些基础研究和短期难以出成果的领域?要 知道,屠呦呦小组青蒿素提取的成功,正是来自第 191 次尝试。 (联系现实,做对比) 因此,八十而荣的屠呦呦获得国际性声誉,犹如一个多棱镜,既折射出老一代科学家在追求学术真理道路上的专业精神,也折 射出当下科学领域的某些功利浮躁的问题,更折射出回答和解决 “钱学森之问”的紧迫。 不要让真正的大师总是成为孤独的行者。(作结论,作呼告)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荣获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尽管长达 10 多年的青蒿素研究是协作攻关的集体结 晶,但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之所以把奖颁给屠呦呦,所依据的是三 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 523 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 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实验。 以“第一”论英雄,也是其他国际科学奖项所遵循的共同原则。以“第一”论英雄,并不是推崇“个人主义”、否定其他参与者的 功劳,而是旨在强调第一发现者在科学研究中独一无二的贡献。 只有尊重“第一”、崇尚首创,才能激发更多的勇者不畏艰难,向 着光辉的顶点执着攀登。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 活,贴近社会主流思想,注重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I“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材 料作文、全国新课标卷“谁是当代最具风采的人”材料作文、 重庆卷“小男孩让公交车司机等残疾母亲”材料作文等。这道题 目也是有关时代热点的材料作文,与上述几道高考作文题目的命 题思路一脉相承。 要写好材料作文,就要认真分析材料,弄清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这则材料的关键内容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依 据,其关键词是“第一(或首创)”,写作中可围绕着关键词选择 其中一个角度来谈,也可以多角度展开。 以下角度可供参考:(1)创新才能成功。何为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便是创新。创新是支持一个人精彩生活的支柱,是 支撑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推动一个时代被尊崇的荣耀来 源。(2)勇争第一。世界之大,人才之多,不去争取,是不会轻 易得到出人头地的机会的。一个人没有永争第一的激情,很可能 会被埋没于人群之中。(3)敢为人先。第一颗破土而出的种子, 最先看到春天的美好;第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儿,最先拥抱广阔的 蓝天;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最先尝到了人类征服太空的喜悦。 正是有了敢为人先的勇气,人类才能不断探索神秘的未知领域, 社会才能不断进步。(4)竞争与合作。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生活 在社会中,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又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 力。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人们在为屠呦呦获奖欢呼的同时,也有一些质疑 的声音出现。对于这些热议,我认为应尊重首创,将首创进行到 尊重首创,能够使个人有所成就。从古到今,首创精神一直都推动着个人的进步与发展。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他的诗篇风格 悠然;罗贯中首创章回体小说,他的巨作流传千古;郑板桥独创 “板桥体”,他的书法别有韵味;邹承鲁研究出人工合成胰岛素, 他的贡献载入科学史册?这些人能够在各自的事业中取得巨大成 就,正是首创精神给予了他们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索,不断 地进步,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由此可见,首创能够使人有所成 就。尊重首创,对人走向成功十分重要。 尊重首创,能够促进团队的进步。对于一个团体来说,首创精神是推动团队进步的源泉。在这种精神的推动下,整个团队能形 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从而促使团队不断进步。闻名于世的贝尔实 验室,正是充分发挥了首创精神,其科研人员有权利研究属于自 己的课题,因此揽获多项诺贝尔奖,取得巨大成就。创新是实验 室的灵魂,同时也是实验室前进的动力,“贝尔”的成员们正是秉 持着追求首创、一切从基础研究开始的理念,在自身进步的同时 也推动着团队的进步。 尊重首创,能够提高国家的竞争力。赵武灵王首创“胡服骑射”,一反传统的宽大战袍,使赵国国富民强;安徽小岗村首创“包产 到户”,拉开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袁隆平首创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而今天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发展 中国家,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可是却仍旧面临着美国等大国的威 胁,所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首要之责。因此我们要尊重首 创,提高国际竞争力,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屠呦呦获得诺奖这一事件,折射出的不只是奖项颁给个人还是团队的中西方文化冲突,更重要的是在提醒我们首创的重要性。 威?布莱克曾说过:“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对此,我 也想说,尊重首创才是科学创新的本源,要将首创进行到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本领作文 思维导图作文 夕阳作文 勇敢的作文 邻居作文 生日小作文 风 作文 博物馆作文 价值作文 作文帮 科学作文 作文写事 英语作文怎么写 美景作文 大学作文 有关作文 范文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作文600字 给女朋友写的小作文 家国情怀的作文素材 传统文化类作文 我爱秋 季作文 作文 说明文 我的家庭英语作文50字带翻译 夜空中最亮的星作文600字初中 走过那一个拐角600字作文 彼岸并不遥远作文600字 howtokeephealthy英语作文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300字三年级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