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中作文浅谈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之我见2300字作文

2020-11-10 09:15:01
相关推荐

阅读理解分数在考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内容大多数是课外的。不少的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因为文段练习,也就是阅读理解失去了分数,栽了跟头,而且还栽得不轻呢。其实呢,解答阅读理解也并不难,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即可带领学生进入另一番美妙的境地。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带着问题,有的放矢,这样读一遍短文过后,有的问题可能有答案了。如果一遍不行,再“梅开二度”或“三度”抑或“多度”。再带着问题阅读短文,这样,反复读,让答案无藏身之处。乖乖出来投降吧。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二.节节把关,概括节意。以上说的是从问题入手,现在倒过来,先阅读短文,写出每节节意,再根据节意把紧密相关的内容综合起来。即平时所说的段落大意,由此列出文章的提纲,明确了作者的浅层的写作目的,再作深层次思考作者写作主旨。在这样的感悟下再回答文后的问题,也就容易得多了,如以记叙文来说,问题文中的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那么就在文中交代的这件事处多多扫描几下,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根据自己的深刻理解,迎难而上,这样离该题的满分也就不远了。当然,在考试中,有时还考到了这样的基础题目,如,找出中心句,过渡句;找出故事发生的原因的句子,或者写出说明方法,并找出例句,再说一说这样写的作用。这样的题目就要体现出学生的“语文写作修养”。在平常的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加以适当的点拔;什么是中心句、过渡句,记叙文的六要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文章的表达方式,还有修辞及其应用。在日常的教学中是忽视不得的。要反复讲,反复练,但根据学生的水平举一反三,并强调复习以前在什么地方,哪一课遇到了同类型的问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动之以情。那么在讲到同类型同一模式文章中,我要求学生根据以前的训练,能否提出问题,如中心句、双关语等,并让学生回答,学生立即反映出来,说明达到了教育目的。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各年级的教育大纲要求,按学生年龄接受程度,找一些故事情节强的或者富有教育意义强的小文章,编一些由易到难,很有层次感的问题,让学生来解答(当然,这也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老师再加以适当的鼓励,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激发下,在乐中求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三.注重讨论,综合归纳。讨论,即在语文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共同对一些疑难问题的研讨。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同座位讨论,小组讨论,自由结合讨论,学生与教师研讨等等。这种阅读的训练,有利于师生交流信息,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能起到集思广益、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作用。采用上述之法进行阅读训练,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要有一定的准备。如果学生事先没有准备,很可能造成“冷场”局面,从而就难以收到预期的实效。二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提得适当。讨论的问题难易,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并且这些这些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般说来,这些问题应该在所学的知识范围之内,学生经过一番思考能解答为宜。三是在讨论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当学生思维和话题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回到所要讨论的问题上来。当讨论无法深入进行时,教师不妨及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新的疑难问题或观点加以讨论(这点特别重要,也较为新颖)。总之,语文教师事前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要作好充分的估计和准备,才能保证讨论顺利、有效地进行。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时,教师可以递根“拐杖”明确告诉该生在某节找答案。我想,在学生的努力搜寻下,必定有所“发现”。心理学表明,这时学生产生了成就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与分析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此时学生认为文段练习,多么益善,形成了良性循环。综合归纳,既是语文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也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讨论后的总结评价。有讨论而无总结,学生的阅读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综合归纳的作用在于教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这种训练的方式有:列提纲训练,即在阅读后要求学生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画图表训练,即要求学生画出文章内容的结构图;缩写训练,即对某些句、段或全文,要求学生抓住主要内容进行缩写,或对段落、全文概括出段意或中心;总结归纳出某些问题的思考角度的训练,这点颇为重要。如:针对某一个问题,你是从文章的中心这个角度去思考,还是从文章的结构这个角度去思考?你是从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个角度去思考,还是从作者运用手法这个角度去思考?等等,从而总结归纳出一系列的思考答题规律。当然,任何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在于老是掌握学生对短文理解的程度,依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再加上刻意训练那么学生一定会取得打开文段大门的钥匙,去欣赏里面的旖旅风光。 下一篇: 上一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父亲节祝福语作文 迎国庆贺中秋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渴望什么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一幅画作文 写一篇关于新年的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四百字 西湖游记作文400字 新年感悟作文600字 关于写人的作文五年级 关于诚信的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好开头 可爱的小狗作文100字 河源的变化作文 2050年的地球作文 今年吉林高考作文 难得这样作文600字 走进大自然作文600字 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作文 我有一个梦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450字 快乐春节500字作文 母亲让我自豪作文 写去哪里玩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什么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今年中考的作文是什么 关于冬的作文600字 有关科学技术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