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手机响了》情景作文指导与示例

2020-11-11 05:45:01
相关推荐

请以“手机响了”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二、思路导引

这道作文题的命制体现了我们命题情境化、生活化和开放化的命题追求。

“手机响了”这一命题作文是一个主谓短语,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又很贴近同学们的生活实际,是人人熟悉的生活场景,每个考生都能扣题写作,同时又能区分出各层次考生的写作水平。考生写与“手机响了”相关的生活(人、事、情、理)即可。选材内容和范围也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手机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手机响声可以是电话、短信、QQ、微信、歌曲、按键音、游戏声、摔落声等;手机响的时间可以是清晨、白天、深夜,或上课时、集会时、睡觉时等;手机响的地点可以是教室、寝室、家里、小区、会议室、办公室、考场上等;手机响的原因可能是亲朋好友间通报信息、交流感情等。可以写手机响之前的人和事,也可以写手机响之后的人和事,还可以对某种场景中“手机响了”的现象、事件等进行评说。考生可以从中联想,筛选与之相关的、能以小见大的、最能感染启发人的人、事、情、理来写。下面提供几种模式,仅供参考。

(1)通过介绍不同代际、不同款式手机响声的发展演变历史,反映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

(2)列举集会时、上课时、考试时等,不该有手机响声而响起了手机声的现象,分析原因及危害,提出解决办法,写成一篇议论文。

(3)通过写聚会时人们听到手机响了,各自掏出手机,乐此不疲地翻看,而疏忽了亲友间面对面的交流,引发人们思考,手机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是起到了反向的作用。

(4)通过写某位作家接到他(她)笔下人物(原型)打来的手机电话,要求作者隐去其污点,遭到作者拒绝的想象故事,反映人性的弱点。

三、知识链接

情境作文,即设置一个情境,让考生按照相应要求作文。

情境作文是由材料作文衍生出来的,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命题人提供某种现成材料并提出一定的要求,让考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的作文考查形式,大多数要求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而情境作文则是根据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某种景象、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这种作文形式对训练同学们的描写、记叙、抒情能力,特别是想象、创新能力,都具有较重要的作用。

情境作文主要有三种形式:续补式情境作文、引发式情境作文和任务驱动型情境作文。其写作内容和文体样式比材料作文更加丰富多样,可以续写、扩写、补写、改写、仿写(材料作文则不能),开放度比材料作文更大,情境性比材料作文更强。

情境作文写作的基本要领是围绕情境讲故事。写作的一般思路是:解读情境,链接生活,联想情境,再现情境,充实情境。

四、佳作展示

一)2018年湖北恩施卷的中考作文

(1)手机响了

一考生

多想再听到熟悉的声音从千里之外传来,多想再看到您发自心灵深处的只字片语。

——题记

很久没有回老家了。因为没有人居住,老家不过是座空荡荡的房子。

手机刚刚兴起时,奶奶也买了一个。因为我们在外地不能常回去看她,她为方便与我们通话买了手机。

第一次看到她笨拙地在老人机上按键时,一丝心酸涌上心头,我将小板凳挪到她边上,开始手把手地教她。不知是我这个“老师”不称职,还是奶奶这个“学生”不开窍,半日光阴,她还是没有学会。此事便不了了之。

一日,手机突然响了。陌生号码,传来的却是一个沧桑而熟悉的声音:“喂,孙女,猜猜我是谁?”我笑了:“奶奶!除了你,还有谁会叫我孙女,还有谁是我最亲爱的奶奶啊?”我们都笑了。

奶奶还是那么爱唠叨。不一会儿,我便知晓了村里大大小小的事。“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啊?树上的李子都快掉光了,再不回来,就没的吃了!”我的目光恰落到了妈妈刚从超市买回的一包李子上。“好,周末就回来,一定回来!”我快要抑制不住沙哑的嗓音了。确实,已经有小半年没回老家了,也不知道手机那头奶奶的头发是不是全白了。

周末,回到老家,看着倚在门边白发苍苍、瘦骨嶙峋的奶奶,我的眼里情不自禁地溢满了激动而稍带伤感的泪水。

此后,我和奶奶用手机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奶奶究竟是如何学会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的,我不得而知。

失落时,悲伤时,烦躁时,沮丧时,只要那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总能为我驱散乌云。

奶奶走了!静悄悄的。直到那一天,所有的谜底才被揭开。邻居家的张伯说:“你奶奶啊,为了学会用手机,可吃了不少苦头呢。我教了她半个月,她自己每天急得满头大汗,还说要早点学会了给她孙女打电话呢!”

我在奶奶的床头找到了那部老人机,键盘上的数字、字母都已经模糊不清了,旁边还有一副老花镜和一本《新华字典》。此时我终于明白了奶奶学手机的缘由和艰辛,也终于明白逝去的人不再来。

夜晚,泪水打湿了枕头,床头边,传来一声接收信息的提示音。

点评:

本文紧扣“手机响了”,描述了“我”教奶奶用手机却未成功,奶奶吃尽苦头学会用手机,奶奶一直用手机和“我”保持联系等往事片段,突出了奶奶与“我”之间彼此牵挂的浓浓亲情。语言朴实流畅,情感真挚动人。手机键盘上模糊不清的数字、字母,床头的老花镜和《新华字典》——画面式的细节呈现让读者产生共鸣,唤醒人们的感恩之心。开头用题记提示下文,中间设置“奶奶如何学会用手机”的悬念,结尾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2)手机响了

一考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是写老师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的名句。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是我们的太阳,是我们的第二任父母……可老师也有犯错时,对此,我们该如何看待?

语文课之流星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们沉浸在《蒹葭》一诗中,正想象着那优美、动人的“伊人”。

“等不到双子座流星雨洒满天际,先点……”语文老师急忙将她的手机抽出来,奔到阳台接起电话。而我们呢,既不沉浸在古诗文中,也不再想象那“伊人”的模样,而是开始讨论这首歌,歌手是谁,是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有两个同学还差点因此吵起来。

一会儿,老师进了教室,看见我们如此吵闹,便开始了她的教诲。我们在下面只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苦哉,难道真的全怪我们吗?

数学课之苹果铃

“好,同学们,我们先设A为x,B为10x……”数学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述着一道有点难度的二次函数题。突然“铛铛铛铛铛铛铛……”数学老师的苹果手机响了,瞬间将我们从美妙的数学世界里拉了出来。尽管数学老师很快将铃声关闭,但我们的思路还是被打断了。几个爱研究手机的同学,都在猜测数学老师用的是苹果几,低声讨论着苹果又出了几款新手机。对此,我深表无奈,像这样我们还怎样学习,怎样发展。唉,只希望以后考试失利了,不要全怪我们不努力。

物理课之筷子音

物理课是初中的重要科目,所以我们非常重视。我们非常尊敬我们的物理老师,因为他知识渊博,和蔼可亲。

“这个电流表和电压表不能同时安装在这个电路里,因为……”物理老师突然不讲了,仿佛是在等我们将这个“高深的问题”回答出来,于是我举起手回答道:“因为……”“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温暖我的心窝……”顿时全班哄堂大笑,严肃、井然的课堂氛围在筷子兄弟的手机铃声中瞬间化为飞灰。

作为学生的我无权要求我的老师必须干什么,但是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衷心地希望老师们能在上课时将手机调至静音或者不带手机,给我们一个和谐安静的教室!

点评:

本文用“语文课之流星雨”“数学课之苹果铃”“物理课之筷子音”三个小标题,串起语文课、数学课和物理课上老师们的手机铃声影响同学们上课的三个场景,其间穿插议论抒情,结尾点明主旨。全篇紧扣题意,选材精当,构思巧妙,以小见大,观点鲜明,立意深刻,发人警醒。

二)学生习作

(1)手机响了

贾易民

“叮铃铃……”

“同学们,我们来看这道题……”老师站在讲台上不厌其烦地讲解。突然,几乎是在同时她的口袋里再一次传来了那阵熟悉的电话铃声。

这已经是她这节课第二次来电话了。

老师熟练地掏出手机,接听了那一通电话。

“喂?……”

“……”

“哦!没错没错,是的是的……”

老师一边说,一边大步走向教室外。

老师前脚刚出门,同学们紧接着又习惯性地闹了起来。

“这是谁呀?连着给老师打了几个电话!”

“谁知道呢,会不会是某个重要人物?”

……

此时,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看见同学们这么闹,瞬间变了脸,同学们也都知趣地安静了下来。

本以为又会是一通劈头盖脸的大骂,可老师今天却出奇的反常,装作不知道的继续讲课。讲着讲着,老师的手机再次响了起来。“喂?”

“……”

谁也不知道电话那头的人是谁,也没有哪位胆大的同学敢去问老师。

点评:

本文短小精悍。作者只选了上课期间发生的一个精彩片段作了真切的描写。文章开门见山,从电话铃声写起。对老师接听电话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学生的反应都作了画龙点睛的描绘和评论,语言干净又不失神采。

(2)手机响了

陈雅雯

元旦的如期而至,并没有使我感到更多的兴奋和激动——总归是一个人待在家里。唯一值得期待的是妈妈将会给我打电话。这使得我对平淡无奇的生活也充满了向往。

爸爸昨天就对我提起了这件事,晚上,我干脆就把手机放在了床边,生怕因自己的原因而错过了聆听手机声音的时机。那个手机辐射什么的早已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只有那一份期待永远挥之不去。一向爱睡懒觉的我竟然早晨八点不到就已醒来,可我立刻发现家里却是出奇的安静和空荡。爸爸已经上班去了,我心中一黯,便重新躺在床上。然而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没有落地,躺下去没几分钟便又爬起来了。洗漱完毕,嘴里不觉腾起一团白气,瞬间又从我的眼前消失了。但我心中除了期待,又多了一份焦急。

整个上午,就这样“混”过去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干了些什么。

简单地午饭过后,我抱着“电暖宝”懒洋洋地趴在书桌上,胡思乱想了几分钟后,开始与“作业君”做“艰苦”的斗争。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心中那颗焦急的种子仿佛得到了滋养,开始“茁壮成长”。看着天色越来越暗,心里却萌发出一个可怕的想法:妈妈今天该不会把我忘了吧?我终于按捺不住,拿起手机,准备“主动出击”,可脑海里却忽然现出一丝轻念:不行不行!她今天可能很忙,暂时没空。如果……真忘了,那就证明她……我不敢再朝下去想了。我要看看,她还不记得,今天是个什么日子!虽然我知道我这样做算是有点胡闹。

夜幕沉沉。我现在已经知道比上学忘记带家庭作业更焦急了。又到晚上八点了,12个小时都过了啊!我开始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但却对什么节目都没有兴趣了。

“应该是她真忘了吧!”我苦笑着,一番自言自语。

“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忽然,手机意外地发出了我最熟悉的旋律,这是歌唱家李谷一一段最深情的演唱,也是珍藏在我心底的妈妈的声音,此刻,再次让我聆听,它依然是那么悦耳,那么深情。

“雅雯,元旦快乐!”那个甜美而又高杨的声音从遥远的天际传来,从那个熟悉的地方送来,却滋润了我整个的心房。

快过年了,妈妈也快从深圳回来了。希望这一次,他不要让我等得太久。

点评:

“看似平淡最奇崛”,是读了本文后给人最大的感受,而这又恰好应证了“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句朴素的文道。本文所有的文字都在写一个“等”字,而文章前面大部分文字都在大量的铺陈中极力渲染内心中的一份期待。从内心的“充满了向往”到“出奇的安静和空荡”,再到焦急的“茁壮成长”,从一片彷徨,矛盾到到“更焦急”,最后在高亢的铃声中又平静收场。起初“轻拢慢捻”却分明有了曲调有了情。当手机响了之时,小作者又像居功不自傲的君子抽身而退,给人回味无穷美好享受。

(3)手机响了

陈安淇

不知道人们对手机的定义是什么?玩游戏的APP ,聊天的平台,娱乐的寄托……似乎无所不能,它,就成了人们的精神寄托。

我有两个奶奶,一个是在我居住地的湖北奶奶,她是我妈妈的妈妈;另一个是我远在贵州的奶奶,她是我爸爸的妈妈。

“叮……咚”一道信息提示音从奶奶手机里发出,我疑惑地朝那边看了一眼,但本着“戒机”的原则,我还是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可谁知,奶奶接过手机一看,便大吃一惊。我连忙凑近一看:你奶奶腿摔断了!原来是我好久没有联系的贵州奶奶。我连忙问奶奶接过手机,用不停抖动的手开始拨出贵州奶奶的电话“嘟……嘟嘟——”

我从未觉得手机的铃声有这么刺耳,这么漫长。

过了一会儿,电话挂断了,我和奶奶不安地对视了一下。世界如此寂静,也让我从未觉察到。

过了一会儿,又突然响起了一阵欢快的铃声。

“手机响了!是手机响了!”我连忙接通。是贵州奶奶那熟悉的精气神儿:“怎么了,安淇?”

“奶奶,没什么,明天新年,想打个电话祝您生日快乐!”

“好好好!谢谢我的孙女啊!”电话那头随即传来了一片爽朗的笑声。

“奶奶,听说您的腿摔了,没事吧?您要好好养一养,一定要注意身体啊!”我也笑了笑,又略带关心的问。

“好!……奶奶记着了。谢谢我的大孙女的关心!”一连串的问题显然让奶奶也糊涂了,过了一会儿,她略带笑意地说。话毕,便挂断了。

记得我每次跟贵州奶奶打电话,她总是先挂了,随后手机便传来她专属的欢快曲子。我曾问过她为什么要挂了再打,她总是说“怕我的话费不足,就用我的”,而且每次通话不超过十分钟。

每到周末,手机依然会不停地响着,而我最期待地还是那个欢快的铃声。

点评:本文写了一个异地祖孙的手机情缘。一个“戒机”的孩子,本地奶奶一个惊奇的表情,便架起了异地祖孙牵挂的桥梁,然后又燃起了外地奶奶的浓浓深情,再现了朴质中的人间自然真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作文小草 作文家乡的端午节450字 游泳作文600字 我眼中的高中作文 蚂蚁作文500字 以什么为乐的作文 友情作文题记 最美环卫工人作文600字 我想当老师作文600字 描写秋雨作文 断舍离 作文 老师不在时作文 有母亲陪伴的日子作文 围棋选手小柯作文800字 难忘的什么之旅作文 有关人的作文600字 一次爬山的经历作文 雅思小作文图表题 作文题目空几个格 关于学习的作文500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二单元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300字 青春恰自来作文800字 爱国事例作文 写做菜的作文 面对灾难作文 写辣椒的作文 作文我的老师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大全 我与什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