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花木兰的简介150字

2020-11-11 22:15:01
相关推荐

这篇影片是美国迪斯尼做成的,幽默、夸张,生动、形象的再现了花木兰的英勇事迹。 花木兰是家中的长女,性格爽朗率真,父母极力想帮女儿找到一个好归宿,可是多次努力未果。此时却收到了北方匈 略的消息,朝廷召集各家各户的壮丁。木兰父亲也在名单之内,木兰不忍年迈残疾的父亲征战沙场,决定割掉长 发,偷走父亲的盔甲,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花家 先为了保护木兰,便派出了心地善良的木须从旁帮忙。从军的过程中,木兰凭着坚强意志,通过了一关又一关的艰苦训 练,她的精神也感动了所有战友。就在战 况告急的时候, 她也被发现了女子的身份。她被遗留在雪地中,而最后也是 她的及时出现,顺利协助大军击退了匈奴。 北朝乐府民歌,又称《木兰诗》,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最初录于南朝陈僧智匠《古今乐录》, 长300 余字。它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一篇优秀叙事诗。 写的是女英雄木兰乔扮男装替父从军,最后光荣还乡的故 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北方民歌《木兰辞》,这首民歌的主角是一位英勇的北方女子花木兰。这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花 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电影制作 《花木兰》原本是一部短片,叙述一个中国女孩的故事。迪士尼的顾问以及童书作者罗伯特山索西(Robert San Souci)就建议将这部短片发展成一部长篇电影,并以中国的 一首诗《木兰诗》为故事背景(也就是花木兰的传说)。于 是,迪士尼就将这两个计划合并,制成一部长篇电影。 《花木兰》的制作开始于1994 年,制作小组派出了一群 艺术家巡访中国三个星期,去当地取景拍摄,并尝试描绘当 地的景点以制造灵感,同时也可以感受当地的文化。制作小 组最后决定要将花木兰这个角色描写得更加吸引人且更拥 有天真无私的个性,并将电影中出现的场景以类似中国画和 简单水彩画的方式呈现,这就和之前注重于描写细部的两部 影片《狮子王》以及《钟楼怪人》不同。 而为了要制作同 时出现两千人左右的匈奴士兵攻击的场景,制作小组研发了 一个叫做“Attila”(阿提拉,即指古代匈奴人的领袖)的人群模拟技术(Crowd Simulation)软件。这个软件可以制造 出一个同时有几千个人在独立活动的场景。另外一个类似的 软件,叫做“Dynasty”(即中国的朝代之意)则被用在电影 结尾出现在紫禁城中的人群场景。皮克斯的“RenderMan” 软件也有用来协助制作人群效果。另外一个用来制作本片所 开发的软件是“FauxPlane”,它是专门用来在压缩两个不同 尺寸的图画时为画面增加深度的工具。虽然这个软件较晚被 开发,但是却用在了影片中的共五个场景,包括片头的万里 长城,以及片尾紫禁城中的打斗片段。而在最后木兰成功击 败单于,而全紫禁城中的人民都在向木兰鞠躬时,那个画面 的人群是由真人在鞠躬而进行动画模拟的,它是后来才被贴 至原本存在的电脑动画背景上的。 木兰祠位于虞城县城南35 公里营廓镇大周庄村,距虞城 县城35 公里,距京九铁路木兰站2.5 公里。该祠始建于唐代, 金、元、清各代曾重修。木兰祠曾占地万余平方米,有大门、 大殿、献殿、后楼和配房等。大殿内有英姿飒爽的花木兰戎 装立像和记载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凯旋而归的雕塑 和组画。 花木兰本姓魏,是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人,公元578 月周武帝宇文邕率五路大军亲征,因父年老,弟年幼,木兰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年。屡立战功。 戌边归来,隋文帝欲封她为尚书,她坚持不授。归家后,脱 去戎装,又现女儿真面目。木兰女扮男装的事情闻达皇上, 皇上非常爱慕,欲选进宫中,木兰抗旨自杀,唐初追封为? 孝烈将军?,后人为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商丘虞城县营廓镇建造了木兰祠。 木兰祠祠内有祠碑两通:一通是元代元统二年(1334 所立《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碑文载有对木兰身份、受封孝烈将军的确认及《木兰辞》全文。另一通是清代嘉庆十一 1806年)所立《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 2000 该景区兴建最早的景点花木兰祠,始建于唐于唐代,后金太和年间1201—1208 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城镇酒 都监乌答撒忽刺重修大殿、献殿各3 温倡议,募捐2500贯重修扩建。 资修祠、立碑、至20 世纪四十年代,木兰祠占地万余平方 米,各类建筑120 余间,另有祠地400 亩,住持僧10 余人。 祠围墙内外,植有柏树、槐树。大门过道两侧,各有一泥塑 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木兰闺装像,献殿内塑有木兰戎装像, 后楼塑有木兰全家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府、名人撰文、 题诗、书画及60 余通香火碑。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木兰生日, 周边的官府带领乡民前来致祭,后发飞展成连续五日的香火 古会,每日接待客人10 多万人。可惜,这座恢宏壮观的祠 宇,1943 年毁于战火。现存有元代、清代祠碑两通,碑文详 细记载了木兰身世、英迹和历代修祠情况。 文献记载 据文献记载和故老相传,花木兰故里就在这里。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朝廷募兵,木兰之父名在军册,木兰看 到父年老体弱,弟弟年幼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 一十二年,屡建功勋,无人发觉她是女流。回来后,天子封 尚书,木兰不受,恳请省亲。她带领军士返家后,脱去战袍, 换上闺装,跟去的士兵大为惊讶,认为这是自古未闻的奇事, 回报天子。天子闻讯立召木兰回朝,欲纳木兰为妃,木兰以 死上拒,撞死在金殿上。唐代,追赠她为?孝烈将军?。 在花木兰身上,汇聚了中华民族妇女的种种传统美德,她委身事群,忠也;克敌制胜,勇也;辞封拒赏,廉也;事亲 终身,孝也;久处戎役,守身不失,贞也;五德俱全。同时, 她开辟了男女平等的新纪元。木兰精神为世世代代所敬仰。 《木兰诗》对木兰形象进行了成功塑造,歆动了历代文人学 士,或撰文,或赋诗,或歌颂,或作史事考证。明清以来, 以木兰为题材制作的戏剧、电影、小说、绘画等各种艺术作 口层出不穷,还被翻译成多种外交流传到海外。五十年代, 毛泽东主席曾用四十一行篇幅,亲笔手书《木兰诗》全文, 成为毛泽东手书古诗词中罕见的长卷墨迹。音乐界有人以 《木兰诗》为基础,创作了一部富有浓郁的中原地方特色的大型民族交响乐《木兰颂》。武术界,木兰拳、木兰剑,在 河南、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大为流行。1999 年,美国迪 斯尼公司投资5000 万美元创作了卡通片《花木兰》,在世界 各国播映后,全世界形成了?木兰热?美国迪斯尼公司仅此片 就赚了5 亿元多美元。 花木兰,在我国历史上最位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抗敌御侮的巾帼英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木兰并非姓花, 而是姓魏,这在元代所立《孝烈将军祠像辩证记》碑中有详 细记载。明代剧作家徐渭编写戏剧《雌木兰从军》,为了人 名好听,根据木兰花,采取移花接木,将魏木兰改成了花木 兰,后来就流传了下来。 为了进一步弘扬木兰精神,虞城县政府聘请高级专家制作了重修花木兰故里旅游景区的详细建设规划,占地160 总投资5050 万元。景区内有花木兰祠、花木兰故居、花木 兰花园、花木兰文化广场、花木兰武馆武校、花木兰陵园 景点。现已投资350 万元,建成了花木兰祠、花木兰文化 广场、花木兰陵园对游客开放。商丘市政府决定,每两年举 办一届?中国木兰文化节?,现已举办4 届,每届前来参加木 兰文化节的中外游客达数十万人。国家邮政部还于 2000 花木兰故里旅游景区,于2001 年被商丘市人民政府批准 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兰是一位忠教、刚烈的巾帼英雄。千余年来一直为人民所敬仰,但木兰故里在哪里却众说纷纭。其实通过具体分析, 是不难弄清真面目的。 《中华活页文选》合计本第五期徐鹏注《木兰辞》时说:?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后世有多传说:有人说她是谯郡 人,人有说她是宋州人,有人说她是黄州人,有人说是商丘 人。?1984 22日《羊城晚报》绍铎文章说?木兰并不 姓花,而是姓魏……亳州人。?1985 日,新华书店报道:延安建成《木兰陵园》时说:?相传木兰为延安府尚 义村人氏?等等,可以看出,这些报道的籍贯不外于宋州、 商丘、亳州、谯郡、黄州和延安六处。 1、上述报道的六处地方,除黄州、延安之外,四处都是指虞城营廓这一个地方。营廓并未迁移,只是因为朝代不同, 归属不同的缘故。大家知道,谯郡、亳州都是指亳州这一个 地方。宋州、商丘也是指商丘这一个地方。营廓,在古代属 于亳州,所以在古书上记载:?木兰乃亳之谯人也?,这是事 实。但宋代以后即划归宋州睢阳郡,即现在的商丘县,所以又有人说:?木兰乃宋州人,或商丘人?,也是事实。为什么 又说她是虞城县人呢?这也是历史变化形成的。1951 政务院批准,从商丘县东南划出八个区,新建一个谷熟县。营廓属于商丘东南的黄冢区,随之划归谷熟县。到 1954 又经国务院核准,谷、虞两县合并为虞城县,撤消谷熟县,营廓镇自然归属了虞城。这已是四十多年的历史了。 花木兰故里在河南虞城,自唐代已有定论。在河南省虞城县营廓镇,不但有唐、宋、元、清历代修建的祠堂,而且至 今仍存在元清两代的记事碑,详细记载着木兰的故里、英迹 及历代修祠情况,木兰被逼自尽,唐追赠?孝烈将军?,并立 祠纪念。到金泰和年间(1201——1208 年即南宋嘉泰年间) 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城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刺,在此重 修大殿、献殿各三间,至元代元统二年(1334 年)睢阳府尹 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又大修木兰祠三节,山门、 大殿、献殿、配房100 余间。大殿内塑有木兰闺装像,献殿 竖有戎装像。并立《孝烈将军祠像辩正记》碑(今存),详 细记载着木兰身世、英绩、故里等,改?昭烈?和?孝烈?,改? 娘娘庙?为?木兰祠?,从此改正了俗误,以正芳名。每年四 月八日(木兰生日),府、县官吏率领耆老邦民前往致祭, 后来沿袭成四月初八前后三天的香火大古会,豫、皖、苏、 鲁交界百余里的群众,近数十万人纷纷赶会进香,农贸交易,千余年来延续至今不衰。 清代嘉庆十一年(1806年)对祠堂又进行大修,并立有 《孝烈将军辩误正名记》碑(今存),记载了木兰的故里、 身世等,进一步晓喻为?孝烈将军祠?,以?扫尽一世之讹误, 以显我孝烈将军之青天白日?。到四十年代,经历代翻修, 殿房已增至200 余亩,有和尚六、七位,祠地400 里古木参天,碑石林立,有历代文人的记事碑和火香碑40 多通,是一座相当闻名的大祠院。题诗碑有多通,现录三首 如下: 题木兰庙 唐杜牧 可惜该祠1943 年抗日战争时毁于兵火,三节院落,几十 通石碑大部被毁。但还幸存有元、清石碑两通和部分殿堂。 80 年代初修了配房和碑楼,九十年代重修了大殿、木兰像、 木兰墓和大批名人题字碑等。现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3、历史名人著作和各地《志书》的记载与虞城元代碑记载略同。如明万历进士吕坤在《闺范图说》云:?木兰,商 丘人,父病不能从军,为有司所苦,木兰代父戎边十二年, 人不知其女也。?明天启宰相朱国桢在〈涌幢小品〉中说:? 孝烈将宫,安徽亳县人,姓魏,名木兰,化装成男儿,替父 从军……乡人为她立庙,每年四月八日,在她生日时,向她 致祭?等,可以看出在三百六、七十年前,这些历史古人就 已有明确记载。清刘澎年的〈三十二兰诗钞〉云:?木兰姓 魏,亳地人。?现代学者徐鹏、骆铎在报章杂志上发表文章, 都说?木兰姓魏,亳地人。?雍正〈完县志〉载?将军亳州人 也,姓魏,木兰其名?等等。这些记载,在语词上虽有某些 不一致,但在基本事实上是一致的。他们的记载都与虞城的 元代碑记载是相符的。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早有定论,不是今 人才认定的。而营廓镇地处商丘县东南 40 公里,虞城县南 35 公里,亳州北 23 公里。在宋代以前,属亳州或谯郡、亳 地等,宋代以后即划归商丘。这个地方,在建国初已从商丘 11 县划规了虞城县。 4、近300年前的省、府、县三层志书,均有一致的记载。 清初〈河南通志〉说:?木兰,宋州人,姓魏氏……唐封孝 烈将军。?雍正〈归德府志〉云:?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 兰……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天子嘉其 忠勇,除尚书郎,不受,释戎装,衣其旧裳……欲纳官中, 不从,遂自尽。追赠:将军,谥?孝烈?。今商丘营廓镇,有 庙存,盖其故家也。雍正〈商丘县志〉更有其详细记载,不 再赘述。 5、在极其精练的〈木兰辞〉中,还有三处可以说明,木兰是营廓镇的情况。(1)辞讲?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在隋、唐时代,黄河中下游大致是从封丘一带流向东北入海 的。从虞城到黄河边,100 公里左右,土官带领骑马士卒, 当天是可以赶到?黄河边的?。那么,如果黄州今湖北黄陂 有个花木兰,她早晨从长江边辞别了爷娘,在当时的交通条 件下,他用什么办法能?暮宿黄河边?呢?(2)从木兰出征 路线看,也是符合木兰故里在营廓的情况:辞讲?朝辞爷娘 去,暮宿黄河边?、?朝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 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可以看出他出征的路线是: 家乡—黄河—黑山—燕山。当是由黄河南边不远处出发?暮 宿黄河边?,再由黄河边出发,?暮至黑山头?,这是合理的。 黑山,在黄河北不远处,就有多年黑山。据《元和郡县志》、 12 《水经注记载:在河南境内黄河北岸几十至百公里处就有三 处黑山。所以,朝辞黄河去,晚上是可以到达?黑头山?的。 太行山古代亦称燕山。所以在黑山的某处闻道?燕山胡骑声 啾啾?是乎合理的。(3)当木兰胜利归来时,有?爷娘闻女来, 出廓相扶将?句,这个?廓?字,就是特定名词,他和徐诗?远 廓东南孝烈祠?的?廓?字是一样的,都是指的营廓镇,爷娘 闻女荣归,而相扶着走出营廓迎接归来的女儿。所以才有? 出廓相扶将?之句。如果在黄山或?尚义村?有个木兰的话, 她爷娘只能 ?出山?或?出村?相扶将了,怎能说?出廓相扶将?呢?这就是一个印证。目前当地称呼大伯或者伯父为大爷,可见爷娘就 是爹娘的意思. 6、木兰故里在虞城营廓,这个事实,早已为大家所共识。如1981 年出版的〈中国名胜记号典〉,把?木兰祠?作为词条 已列入?词典?,注明其故里在虞城。1990 年出版的〈中国测 绘地图册〉,在虞城西南部清晰的标着:木兰祠。1991 南省社科院学者王大良的文章指出:?木兰祖籍在豫东?。1993 月河南社科院教授任崇岳在〈郑州晚报〉发表的考证文章,题目就是?木兰祖籍在虞城?。1993 南大学教授朱绍候?赞木兰?的诗就有?巾帼英名留虞城?句。1993 月在?木兰文化研讨会?上,六十多位专家、教授、学者,一致认为:花木兰故里在河南虞城!并建议把?花木 13 兰?戏中木兰籍贯改为?我乃宋州营廓人氏?。复盖全国、影 响世界的〈人民日报〉于 1998 28日以?木兰故里展 新姿?为题大量报道了虞城发展变化的文章,〈中国妇女〉海 外版向世界报道了〈木兰故里在河南虞城〉的,并配有 木兰像、木兰祠、木兰陵园彩照等。 目前京九铁路专门设 有木兰车站,济广高速商丘南段专门设有木兰出口. 至于木兰故里其他说,有的只凭一个传说,有的物在前,人在后,有的在黄河的大北边等,都是牵强附会,站不住脚 一说?黄陂有木兰山,有庙在木兰乡,因而有人说木兰是黄州人,完全是牵强附后。?宋〈太平环宇记〉载:?木兰山, 黄陂县北六十里,旧木兰县,取此为名。?明嘉靖〈黄陂志〉 也载:?木兰山,在县北七十里……传尝产木兰,隋曾以此 山名为木兰县,故有木兰将军亦因此名。其墓即在此山以后, 一邑之名山也。?这两处都说是因为有了木兰山,才取名为 木兰县的,黄陂人说木兰为唐初人,就是说在有木兰之前许 多年,早就有了木兰山,与木兰是无涉的。而〈汉阳府志〉 记载的更清楚。说:?〈隋书.地理志〉开皇十八年臵木兰县, 则木兰自是山名,盖因山名县,而非因人名山也。?这里, 明白天误地否定了因人名山的说法。那么,当地的〈县志〉、 〈府志〉都作了明确的否定,上述说法自然就不成立了。 14 二说?清代〈黄陂县志〉的记载最清楚。?清康熙〈黄陂志〉说:?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假男子代父西征…… 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等。假如黄陂真有这位?代父西征? 的将军,应当说她不是我们要论证的戎守河北、征战燕山的 木兰将军了。略有点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从黄陂?代父西 征?,只能是越陕西,过甘肃,或到达青海,或去四川北部? 征战?,是到不了燕山的。既然不去燕山,就用不着跨黄河、 越黑山了。再说她身在祖国的大西北,怎么能听到?燕山胡 骑声啾啾?呢?有的说,?西征?、?北征?可能是笔下误,其 实不然,〈黄州府志〉、〈明一统志〉说到此事时,都是记载 的?代父西征者?。决不会层层志书都?笔下误?。并且〈汉阳 府志〉对黄陂旧志说法早就纠正说:?旧志谓‘山以古乐府 所云代父从军之的木兰得名。木兰世居于此,姓朱氏,唐贞 观人。考之传籍,一无所据。〈隋书.地理志开皇十八年臵木 兰县,则木兰自是山名,盖因山名县,而非因人名山也’。?明确 否定了黄坡旧志的不正确说法。这是这个?考之传籍,一无 所据?的女子,到了清同治时期,黄陂的修志者却用一个神 话故事,把木兰从儿时到九十寿终写成了小传。该志说:? 木兰将军,黄陂西人也,姓朱,父寿甫,母赵氏,无子祷于 今付汝家……二十年后,当显于世’遂妊娠,如期生女,是为木兰。?又说:?木兰儿时状貌端凝……为男子装,代父北 15 合围突厥于阴山,遂大破其众,还朝策勋,除木兰尚书,木兰曰‘父母存亡未卜,愿乞归省?……木兰卸戎装,理旧装, 自是承欢膝下……寿九十,以疾终于家等。大家知道,神话 故事只是启蒙儿童的读物,根本就没有参考的价值,写入志 书已不严肃,怎么能当作历史依据呢? 花木兰是北朝时河南省虞城县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旋而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 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 修建花木兰祠。 作品简介:《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叙述了古代英雄木兰代父从 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北朝:《木兰诗》南朝:《孔雀东 南飞》 乐府诗和乐府辨析字词(见课件) 代父从军征战沙场 建功受封 辞官回乡 找一找诗中出现的各种修辞: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 16 辞手法,是指一联中的两句词语意思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 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手法。(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 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 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复沓,又叫复唱,语出:《庄子田子方》,指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 艺术表现手法;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 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等效果。 顶针句:顶针也叫顶真,它是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的一种修辞方法。就好像我 们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成语接龙“一样,下一个词的第一个 字是第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字! 顶针句:17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对偶句: 如何理解“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翻译:到东边的集市买来骏马,到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鞭和马鞍下的垫子,到南边的集市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到北边的 集市买来长长的马鞭。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 18 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作用: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木兰战前准备的紧张忙碌。 排比渲染了家中的欢乐气氛。 原指难辨雌雄的兔子,比喻辨认不清男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课堂讨论:一千多年来,木 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琵琶协奏曲,乐曲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历史故事,热情歌颂了这位巾帼英雄的勇敢坚强和爱国主义情操。 花木兰:琵琶协奏曲。顾冠仁据北朝民歌《木兰辞》而作,于1980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此作品在全国第三 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获三等奖。 呈示部“木兰爱家乡”的主部主题来自五四时期广泛流传的爱国歌曲《木兰辞》(白宗魏曲),质朴委婉,富于民歌风 19 味。琵琶施以推、拉、吟、揉等技法,使之更为柔美,表现 了木兰温柔的少女性格。副部主题是活泼的小快板,由琵琶 与乐队不断呼应发展着,表现了木兰练武时的飒爽英姿。主 部主题再现时,乐队全奏,琵琶在高音区用摇指重复呼应, 出现了呈示部的高潮,抒发了木兰对家乡的热爱。 “入侵”段以乐队强烈的不协和和弦开始,低音管乐器吹出凶暴残忍的侵略者主题,然后琵琶以散板奏出一连串先宽后 紧的音型,刻划木兰闻敌入侵的不安心情。接着乐队全奏出 高亢明亮的大调旋律,表现了木兰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 坚强意志。 “出征”段在急促的马蹄声中展开,琵琶以“凤点头”的技法,描绘出战马奔腾、由远渐近的出征场面。 “拼杀”段是全曲的高潮,琵琶用传统武曲中并弦等技巧,并通过与乐队的快速竞奏和频繁的转调,展现出木兰浴血沙 场的壮阔画面。 再现部“凯旋回家园”,一开始就鼓角齐鸣,描绘乡亲父老欢迎木兰凯旋归来的热烈场景,然后琵琶奏出变化了的主部 主题,细腻地刻划了木兰重整女装时的喜悦心情。 尾声中又出现了“出征”的音调,表达了花木兰随时准备重跨战马的坚强决心。这部协奏曲在如何运用和发展民族乐器 的传统表现手法并使它与西洋音乐形式及作曲技法相结合 20 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顾冠仁,琵琶演奏家、作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1942 日出生于江苏海门,7 岁开始向上海丝竹名家瞿东生学习琵琶演奏。 1957 年考入上海民族乐团任琵琶演奏员。1961 年改任专职 作曲,并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师从黎英海、刘福安。1965 年结业回团从事专业音乐创作。1991 月起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先后率团赴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 台湾、美国旧金山演出(旧金山“上海周”活动之一)。1994 月,香港演艺学院于学院音乐厅举办“顾冠仁作品音乐会”,由作者本人任指挥。1995 月乐团改制,任艺术总监。1997 月在香港文化中心指挥香港中乐团举行(古韵回响)音乐会。同年2 月在香港参加“中乐发展国际研讨会”, 发表论文“努力发展民族乐队交响性功能及交响性创作手 法”。10 月指挥新加坡华乐团在新加坡世界贸易中心礼堂举 行题为“亘古通今”的音乐会。1998 年初参加台北作曲研习 营,作专题讲座,介绍琵琶协奏曲《王昭君》的创作。7 指挥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同心曲通过卫星联播,参加庆祝香港回归一周年大型演出活动。1999 月在香港演艺学院举行第二次“顾冠仁作品音乐会”,由作者本人任指挥。2000 月,辞去上海民族乐团艺术总监的职务,为上海市文化广播21 影视管理局艺术创作中心签约作曲家。主要作品有:琵琶协 奏曲《花木兰》 (1979)《王昭君》(1995);琵琶独奏曲《变奏曲》(1979);合奏《东海渔歌》(与马圣龙合作),《春天》组曲、《星岛掠 影》、《将军令》、《大地回春》、二胡协奏曲《望月》;中阮协 奏曲《塞外音诗》;弹拔乐合奏《三六》、《驼铃响叮当》、《喜 悦》、《畅想》、《林中小憩》;江南丝竹《春晖曲》、《绿野》; 小合奏曲《京调》、《苏堤漫步》;音乐与朗诵《琵琶行》及 《兵车行》等。 《花木兰》是顾冠仁1979 年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的 意境而创作的一首琵琶协奏曲。它描写了在遭到外族入侵的 情况下,花木兰毅然替父从军,奔赴疆场,英勇杀敌,凯旋 而归的生动故事。全曲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木兰爱家 乡”,在短小的引子过后,琵琶呈示主题,恬静优美,然后 不断加花变奏,从各个侧面来描写木兰。第二部分“奋勇杀 敌顽”,乐队强烈的前奏,预示着乐曲进入展开部,琵琶运 用多种组合手法,如凤点头、扫轮等,以急速的节奏,塑造 了木兰奔马飞驰追击杀敌的生动形象。同时运用琵琶传统的 大幅度推挽手法,以突出木兰女子的妩媚。第三部分“凯旋 回家乡”,简短的再现主题后,在新调上,又出现了急速节 奏的追击形象,给人以木兰还在追杀顽敌,然后在银幕上渐 渐消失的意境。 22 《花木兰》琵琶协奏曲。顾冠仁创作于1979 年。乐曲 以我国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叙事诗《木兰辞》为背景,根据 辛亥革命时期白宗巍创作的乐府原词歌曲的曲调为素材,描 写了木兰传说姓花从军的故事。在北魏年间,可汗征兵, 民间女子木兰因父老弟幼,乃假扮男装,代父应征,驰骋疆 场十年,立下辉煌战功。胜利班师时,不受朝廷封赏,“愿 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要求,重返故里。原诗塑造 了热爱家园,不图荣华富贵的光辉女子形象。乐曲分为三段; 第一段“木兰爱家乡”,在短小的引子后,琵琶呈示了歌曲的 主题,恬静而优美。然后不断地加以变奏,从各个侧面来描 写木兰富于童趣的情调,同时,也透露出她坚强性格的一面。 第二段“奋勇杀敌顽”,乐队的强烈前奏,预示着乐曲进人展 开部,琵琶运用多种组合手法,如凤点头、扫轮等,以急速 的节奏,塑造了木兰奔马飞驰追击杀敌的生动形象。同时, 运用琵琶传统的大幅度推挽手法,以突出木兰女子妩媚性格 的特征。第三段“凯旋回家乡”,在简短的再现了呈示主题后, 在新的调性上,又出现了急速节奏的追击形象,给人以木兰 还在追杀顽敌,然后在银幕上渐渐地消失的意境。似乎千百 年来木兰从军的故事,一直连绵不断地在民间流传着,为人 们所称颂。 琵琶协奏曲,乐曲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历史故事,热情歌颂了这位巾帼英雄的勇敢坚强和爱国主义情操。 23 花木兰:琵琶协奏曲。顾冠仁据北朝民歌《木兰辞》而作,于1980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此作品在全国第三 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获三等奖。 呈示部“木兰爱家乡”的主部主题来自五四时期广泛流传的爱国歌曲《木兰辞》(白宗魏曲),质朴委婉,富于民歌风 味。琵琶施以推、拉、吟、揉等技法,使之更为柔美,表现 了木兰温柔的少女性格。副部主题是活泼的小快板,由琵琶 与乐队不断呼应发展着,表现了木兰练武时的飒爽英姿。主 部主题再现时,乐队全奏,琵琶在高音区用摇指重复呼应, 出现了呈示部的高潮,抒发了木兰对家乡的热爱。 “入侵”段以乐队强烈的不协和和弦开始,低音管乐器吹出凶暴残忍的侵略者主题,然后琵琶以散板奏出一连串先宽后 紧的音型,刻划木兰闻敌入侵的不安心情。接着乐队全奏出 高亢明亮的大调旋律,表现了木兰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 坚强意志。 “出征”段在急促的马蹄声中展开,琵琶以“凤点头”的技法,描绘出战马奔腾、由远渐近 “拼杀”段是全曲的高潮,琵琶用传统武曲中并弦等技巧,并通过与乐队的快速竞奏和频繁的转调,展现出木兰浴血沙 24 场的壮阔画面。 再现部“凯旋回家园”,一开始就鼓角齐鸣,描绘乡亲父老欢迎木兰凯旋归来的热烈场景,然后琵琶奏出变化了的主部 主题,细腻地刻划了木兰重整女装时的喜悦心情。 尾声中又出现了“出征”的音调,表达了花木兰随时准备重跨战马的坚强决心。这部协奏曲在如何运用和发展民族乐器 的传统表现手法并使它与西洋音乐形式及作曲技法相结合 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挥:瞿春泉 /P P花木兰:琵琶协奏曲。顾冠仁作曲。 乐曲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历史故事,热情歌颂了这位 巾帼英雄的勇敢坚强和爱国主义情操。 顾冠仁据北朝民歌 《木兰辞》而作,于1980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 此作品在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获三等奖。 /P P 这部单乐章协奏曲采用了奏鸣曲式结构: BR 呈示部“木兰爱家乡”的主部主题来自五四时期广 泛流传的爱国歌曲《木兰辞》(白宗魏曲),质朴委婉,富于 民歌风味。琵琶施以推、拉、吟、揉等技法,使之更为柔美, 表现了木兰温柔的少女性格。副部主题是活泼的小快板,由 琵琶与乐队不断呼应发展着,表现了木兰练武时的飒爽英 姿。主部主题再现时,乐队全奏,琵琶在高音区用摇指重复 25 呼应,出现了呈示部的高潮,抒发了木兰对家乡的热爱。 BR 展开部“奋勇上战场”包括三个段落: BR 侵”段以乐队强烈的不协和和弦开始,低音管乐器吹出凶暴残忍的侵略者主题,然后琵琶以散板奏出一连串先宽后紧的 音型,刻划木兰闻敌入侵的不安心情。接着乐队全奏出高亢 明亮的大调旋律,表现了木兰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坚强 意志。 BR “出征”段在急促的马蹄声中展开,琵琶以“凤 点头”的技法,描绘出战马奔腾、由远渐近的出征场面。 BR “拼杀”段是全曲的高潮,琵琶用传统武曲中并弦等 技巧,并通过与乐队的快速竞奏和频繁的转调,展现出木兰 浴血沙场的壮阔画面。 /P P 再现部“凯旋回家园”, 一开始就鼓角齐鸣,描绘乡亲父老欢迎木兰凯旋归来的热烈 场景,然后琵琶奏出变化了的主部主题,细腻地刻划了木兰 重整女装时的喜悦心情。 /P P 尾声中又出现了“出 征”的音调,表达了花木兰随时准备重跨战马的坚强决心。 这部协奏曲在如何运用和发展民族乐器的传统表现手法并 使它与西洋音乐形式及作曲技法相结合等方面作了有益的 尝试。 《花木兰》是顾冠仁1979年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的 意境而创作的一首琵琶协奏曲。它描写了在遭到外族入侵的 情况下,花木兰毅然替父从军,奔赴疆场,英勇杀敌,凯旋 而归的生动故事。全曲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木兰爱家 26 乡”,在短小的引子过后,琵琶呈示主题,恬静优美,然后 不断加花变奏,从各个侧面来描写木兰。第二部分“奋勇杀 敌顽”,乐队强烈的前奏,预示着乐曲进入展开部,琵琶运 用多种组合手法,如凤点头、扫轮等,以急速的节奏,塑造 了木兰奔马飞驰追击杀敌的生动形象。同时运用琵琶传统的 大幅度推挽手法,以突出木兰女子的妩媚。第三部分“凯旋 回家乡”,简短的再现主题后,在新调上,又出现了急速节 奏的追击形象,给人以木兰还在追杀顽敌,然后在银幕上渐 渐消失的意境。 琵琶弹拨了千年的岁月灵秀琴声承载了悠扬的民族传奇琵琶协奏曲《花木兰》将两者完美融合 《花木兰》是顾冠 仁创作于 1979 年的一首琵琶协奏曲。乐曲以我国南北朝时 的一首乐府叙事诗《木兰辞》为背景,根据辛亥革命时期白 宗巍创作的乐府原词歌曲的曲调为素材,讲述了“花木兰替 父从军”的历史故事,热情歌颂了这位巾帼英雄的勇敢坚强 和爱国主义情操。 此曲于 1980 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 演。作品在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获三等 在北魏年间,可汗征兵,民间女子花木兰因父老弟幼,乃假扮男装,代父应征,驰骋疆场十年,立下辉煌战功。胜 利班师时,不受朝廷封赏,“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的要求,重返故里。原诗塑造了热爱家园,不图荣华富贵的 光辉女子形象。 这部单乐章协奏曲采用了奏鸣曲式结构: 27 一、呈示部“木兰爱家乡”。在短小的引子后,琵琶呈示了歌 曲的主题,恬静而优美。主部主题来自辛亥革命时期广泛流 传的爱国歌曲《木兰辞》,质朴委婉,富于民歌风味。琵琶 施以推、拉、吟、揉等技法,使之更为柔美,表现了木兰温 柔的少女性格。副部主题是活泼的小快板,由琵琶与乐队不 断呼应发展着,表现了木兰练武时的飒爽英姿,也透露出她 坚强性格的一面。主部主题再现时,乐队全奏,琵琶在高音 区用摇指重复呼应,出现了呈示部的高潮,抒发了木兰对家 乡的热爱。二、展开部“奋勇杀敌顽”。包括三个段落: 乐曲以乐队强烈的不协和和弦开始,低音管乐器吹出凶暴残忍的侵略者主题,然后琵琶以散板奏出一连串先宽后紧 的音型,刻划木兰闻敌入侵的不安心情。接着乐队全奏出高 亢明亮的大调旋律,表现了木兰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坚 强意志。 2.“出征” 音乐在急促的马蹄声中展开,琵琶运用 多种组合手法,如凤点头、扫轮等,描绘出战马奔腾、由远 渐近的出征场面。 3.“拼杀” 此段是全曲的高潮,琵琶用传 统武曲中并弦等技巧,以突出木兰女子妩媚性格的特征。通 过与乐队的快速竞奏和频繁的转调,展现出木兰浴血沙场的 壮阔画面,塑造了木兰奔马飞驰追击杀敌的生动形象。 三、再现部“凯旋回家园”。一开始就鼓角齐鸣,描绘父老乡亲欢迎木兰凯旋归来的热烈场景,然后琵琶奏出变化了的 主部主题,细腻地刻划了木兰重整女装时的喜悦心情。 28声中又出现了“出征”的音调,表达了花木兰随时准备重跨战 马的坚强决心。 这部协奏曲在如何运用和发展民族乐器的 传统表现手法并使它与西洋音乐形式及作曲技法相结合等 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琵琶协奏曲《花木兰》顾冠仁曲,汤良兴琵琶独奏协奏,中国中央交响乐团 胡炳辉指挥。乐曲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 军”的历史故事热情歌颂了这位巾帼英雄的勇敢坚强和爱国 主义情操。顾冠仁据北朝民歌《木兰辞》而作,于1980 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此作品在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获三等奖。这部单乐章协奏曲采用了奏鸣曲 式结构:呈示部“木兰爱家乡”的主部主题来自五四时期广泛 流传的爱国歌曲《木兰辞》(白宗魏曲),质朴委婉,富于民 歌风味。琵琶施以推、拉、吟、揉等技法,使之更为柔美, 表现了木兰温柔的少女性格。副部主题是活泼的小快板,由 琵琶与乐队不断呼应发展着,表现了木兰练武时的飒爽英 姿。主部主题再现时,乐队全奏,琵琶在高音区用摇指重复 呼应,出现了呈示部的高潮,抒发了木兰对家乡的热爱。展 开部“奋勇上战场”包括三个段落:“入侵”段以乐队强烈的不 协和和弦开始,低音管乐器吹出凶暴残忍的侵略者主题,然 后琵琶以散板奏出一连串先宽后紧的音型,刻划木兰闻敌入 侵的不安心情。接着乐队全奏出高亢明亮的大调旋律表现了 木兰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坚强意志。“出征”段在急促的 29 马蹄声中展开,琵琶以“凤点头”的技法,描绘出战马奔腾、 由远渐近的出征场面。“拼杀”段是全曲的高潮,琵琶用传统 武曲中并弦等技巧,并通过与乐队的快速竞奏和频繁的转 调,展现出木兰浴血沙场的壮阔画面。再现部“凯旋回家园”, 一开始就鼓角齐鸣,描绘乡亲父老欢迎木兰凯旋归来的热烈 场景。然后琵琶奏出变化了的主部主题,细腻地刻划了木兰 重整女装时的喜悦心情。尾声中又出现了“出征”的音调,表 达了花木兰随时准备重跨战马的坚强决心。这部协奏曲在如 何运用和发展民族乐器的传统表现手法并使它与西洋音乐 形式及作曲技法相结合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花木兰》是顾冠仁创作于1979年的一首琵琶协奏曲。 乐曲以我国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叙事诗《木兰辞》为背景, 根据辛亥革命时期白宗巍创作的乐府原词歌曲的曲调为素 材,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历史故事,热情歌颂了这位 巾帼英雄的勇敢坚强和爱国主义情操。 此曲于1980 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作品在全国第 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获三等奖。 在北魏年间,可汗征兵,民间女子花木兰因父老弟幼,乃假扮男装,代父应征,驰骋疆场十年,立下辉煌战功。胜利 30 班师时,不受朝廷封赏,“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摘抄作文大全 感悟大自然800字作文 关于水灾的作文 游神仙居作文 雨后景色作文 描写海豹的作文 意外的收获满分作文 脸作文 我的中秋节作文300字 坚持自己的立场作文 摘杨梅作文400字 内心的呼唤作文 朋友作文300字 感谢妈妈的英语作文 温州乐园作文 真实的自我作文 跨进十二月作文 2019年全国二卷作文 我真想笑作文 在合作中成长作文 看图写作文一年级下册 我有一个梦想高中作文 以小见大优秀作文800字 三年级语文300字作文 作文我的发现450字 新疆的四季作文300字 向青春致敬作文 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件事 快乐的暑假作文500字 作文回忆往事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