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曾国藩轶事一

2020-11-11 23:10:01
相关推荐

曾国藩轶事(一) ●曾国藩遗嘱四句话:告诫子孙不要当兵或做官 ●张宏杰:曾国藩与李鸿章的进退 ●凡人曾国藩:成天道貌岸然●曾国藩遗嘱四句话:告诫子孙不要当兵或做官 ●张宏杰:曾国藩与李鸿章的进退 ●凡人曾国藩:成天道貌岸然 也为钱发愁 ●曾国藩左宗棠交恶的导火索:争论洪秀全之子是否已死 ●曾国藩曾日夜盼着死:害怕亲眼目睹大清王朝覆灭 ●曾国藩的为官原则:办大事,找替手 ●曾国藩 学做圣人 :发誓不靠升官发财 ● 励志帝 曾国藩:从 愤青 到 官场达人 ●曾国藩治军方略:毛泽东与蒋介石都推崇的治军之法 也为钱发愁 ●曾国藩左宗棠交恶的导火索:争论洪秀全之子是否已死 ●曾国藩曾日夜盼着死:害怕亲眼目睹大清王朝覆灭 ●曾国藩的为官原则:办大事,找替手 ●曾国藩 学做圣人 :发誓不靠升官发财 ● 励志帝 曾国藩:从 愤青 到 官场达人 ●曾国藩治军方略:毛泽东与蒋介石都推崇的治军之法 ●《曾文正公手书日记》的价值所在 ●曾国藩 quot;灭欲 quot;:与女子说笑话后自责 quot;与禽兽何异 quot; ●青年毛泽东曾是曾国藩的 粉丝 ● 曾国藩的官场厚黑术:想跳龙门先钻狗洞 ● 凡人曾国藩:成天道貌岸然 也为钱发愁 ● 既清又浑的总督曾国藩 ● 曾国藩一生五次耻辱:从 愤青 历练到 老奸巨猾 ●序:从细节中发现的曾国藩 序:从细节中发现的曾国藩 曾国藩遗嘱四句话:告诫子孙不要当兵或做官 曾国藩遗嘱四句话:告诫子孙不要当兵或做官 曾国藩 本文摘自《818 你不知道的晚清》,刘继兴著,万卷出版公司,2011.10 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 晚清第一名臣 、 官场楷模 。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 同光中兴 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 三不朽 的理想境界,被誉为 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曾氏家族更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一百多年来没有出现过 败家子 ,曾国藩继承发扬儒家教育思想取得了巨大成功。 《清史稿 曾国藩传》说: 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 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再度复兴儒学的 大师 ,事业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说曾国藩: 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 盛不过三代 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 四条遗嘱 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十二日,六十二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的搀扶下散步,他说: 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 忽然,他连呼 脚麻 ,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大意如下: 我做官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十分惶恐惭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一般的人生下来,都得到天地之理以成心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体,我和民间万物根本是同出一源的。如果只知道谋求私利,而对百姓不知道宽仁,对万物不知道爱护,这是和同出一源道理相违背的。至于高官厚禄,高居在百姓之上,就有拯救百姓于水火、饥饿之中的责任。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 欲立立人,欲达达人 这几句话。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 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倘若农夫织妇终年勤劳,才能收获数担粮食数尺布,而富贵人家终日安逸享乐,不做一事,却每餐必是美味佳肴,穿必锦衣绣袍,高枕而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赞同的。这样怎么能长久呢?古代的圣君贤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心竭虑,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为天下人考虑,一定要使自己饥饿,自己陷于水火之中,把民贼强盗不被擒获视为自己的过失。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墨子摩顶放踵以有利于天下,都是极俭朴以修身、极勤劳以救百姓的实例。所以勤劳能使人长寿,安逸能使人夭亡;勤勉则人尽其才,安逸则无能而被人抛弃;勤能够广济百姓,而神灵敬仰,安逸对人无好处,鬼神也不羡慕。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 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的遗愿,倘若曾国藩九泉有知,也定会捻须颔首微笑的。 张宏杰:曾国藩与李鸿章的进退 文 张宏杰 2011 年 10 月 21 日 12:19 来源:《文史参考》 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 年第 6 期,转载请注明来源 曾国藩一生爱传帮带,提拔下属不遗余力。然而,这也很容易造成一种难堪的局面:过去的部下一旦独当一面,必然在饷源分配、兵力调拨等方面与曾国藩产生种种利益冲突。如何处理这种冲突,可以看出每个人心性品格上的不同。 曾李之间的冲突,自然也是从李鸿章独当一面开始的。李鸿章建立淮军之初,曾国藩不但把曾国荃部中最能战的大将程学启、黄翼升借给他用,还特意把自己最能战的两营亲兵送给他,做为 赠嫁之资 。李鸿章对曾国藩确实感激涕零,多次在信中表示 实感师门与沅丈厚赐 。 然而时间一长,建功立业的雄心使他也试图与曾国藩分庭抗礼。当曾国荃被围于天京城下万分危急之时,曾国藩调程学启军前去支援,李鸿章却以种种借口拒不放人。曾国藩知道他立功心切,只好不了了之,只是在给左宗棠的信中隐讳地叹息说: 吾弟未尝不私怨阿兄,坐令彼得一人而强,此失一人而弱。 不久之后,曾李之间又发生了拒调黄翼升一事。同治二年(1863 年)五月,曾国藩因大局需要,调黄翼升由扬入淮,攻打周家口。李鸿章却因为此时正处进攻苏州的紧要关头,拒不同意。曾国藩忍无可忍,以 参办 为威胁,李鸿章仍不为所动。曾国藩终于无计可施,只好作罢。两次索将之争,都以曾国藩的退让结束。这反映了曾国藩的一贯风格:他在与人交往之中,习惯采取守势,不到迫不得已,不会选择决裂。这也是他始终能团结众人,使湘军集团整体上形成合力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忘恩负义,此时的李鸿章似乎算得上榜上有名了。但是与沈葆桢左宗棠不同的是,李鸿章意见虽坚,绝大多数时候表面上却总是 吾师 不离口,反复摆困难,讲形势,低声下气,一面顶撞着曾国藩,一面却又说什么 吾师海量盛德,求勿以此纤芥,致伤天和 。这高帽子一戴,让曾国藩没有脾气,只好高姿态地放他一马。李鸿章的情商,实在高出沈左十倍以上。 所谓合作,就意味着妥协。而妥协不可能总是单方面的,李鸿章在与曾国藩的合作中,也不全是得利一方。在关键时刻,他也能作出重大牺牲。比如曾李的军饷之争。 曾国藩派李鸿章到上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获得上海丰厚的饷源。然而李鸿章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供给曾国藩军饷远比预期的少,曾国藩不得不在信中这样讽喻李鸿章: 女富则肥及外家,叶盛则粪及本根。 则安庆乃公之外家,而庐、巢(木分)社实公之本根也。 李鸿章能深体曾国藩的难处。收到曾的信件后,他决定竭尽全力先满足曾国藩的要求。同治二年三月间,因曾国荃部缺粮,曾国藩要求李鸿章想办法提供八万两白银。李鸿章在淮军已经出征苏南、饷项同样紧张的情况下,仍在一个月左右凑足六万两及时送去,使曾国藩发出 枯旱得雨,众苗勃兴,感荷何极 的感谢之辞。知道退步,顾全大局,这是李与沈左的最大不同。 至于李鸿章拒不进攻金陵,更是他的情商之高的具体体现。曾国荃为了争得平定太平天国的首功,早在同治元年(1862 年)就孤兵挺进南京城下。然而直到同治三年,南京还是没有攻下。 清廷等得着急,命李鸿章会攻。李鸿章当然知道曾国荃不愿与他人分享这一 首功 。所以他软磨硬抗,甚至不惜装病(他奏称 感冒风湿,眠食顿减 ,即行回苏 就医 ),拖延会攻金陵达数月之久,使曾国荃顺利攻占金陵。曾国藩对此深为感激。金陵城攻下后不久,李鸿章前来拜会,曾国藩亲自出城到下关迎接。李要行参见大礼,曾国藩上前用手挽起说: 愚兄弟薄面,赖子全矣 。 曾李一生,有冲突,也有合作,高明之处在于,他们都懂得有进有退。经过全面考察,曾国藩决定抽身退步,将衣钵传给李鸿章,把李鸿章推到了大清王朝最有权势的位置上。而李鸿章则 终生事曾国藩如严父 ,晚年言必称 我老师 如何如何。二人关系可谓有始有终、有情有义、火尽薪传、珠联璧合。 凡人曾国藩:成天道貌岸然 也为钱发愁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钟慧 2011 年 09 月 09 日 14:17 来源:《南方日报》 今年是曾国藩诞辰 200 周年,9 月 3 日,首届海峡两岸曾国藩学术研讨会在曾国藩的家乡湖南双峰举行,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曾国藩的纪念活动。 从百姓口中的 曾剃头 到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口中的 汉奸侩子手 ,在大半个世纪里,曾国藩一直顶着骂名。直到唐浩明的历史小说《曾国藩》畅销,让据说早已被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的曾氏开始 咸鱼翻生 ,声名再度显赫,有关曾国藩如何赚得封侯拜相的 成功学 与权术、风水、命相之说,也因此转眼间成为街头巷尾永不过时的谈资。 在 曾国藩热 的背后,穿越一个世纪的时光,我们应如何重新发现这位晚清重臣?带着这个问题,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曾国藩》作者唐浩明,《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作者张宏杰,曾国藩研究会副会长、湘潭大学历史学教授王继平,中南大学教授、曾国藩的同乡孟泽,逐一撕下附在曾国藩身上一个世纪的标签。 标签一:曾剃头 他对 纲常名教 的敌人绝无悲悯之情 2007 年,南京曾考虑在莫愁湖复建曾国藩纪念牌坊,但南京博物院一位专家却对复建牌坊持谨慎态度,原因是 涉及曾国藩的历史评价 ,最终这件事不了了之。 在南京的许多论坛里,流传着一篇帖子,名为《曾国藩的南京大屠杀》,指出太平天国 天京之战 中,曾国藩的湘军日屠杀量甚至超过了日军,而曾国藩也由此被冠上了 曾剃头 、 曾屠户 等称号。但另一方面,曾国藩却被青年毛泽东嘉许为 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 对于同一场战役,却有着截然相反两种评价,这在历史上当属罕见。 一个多世纪后,我们当如何重新看待 曾屠夫 ?孟泽说, 曾屠夫 并不完全是曾氏被妖魔化以后的命名,其实也表明了他所谓的 霹雳手段 、 乱世重典 在今天看来的反人道性质。曾氏虐杀李秀成,他的老友刘蓉在四川 凌迟 处死石达开,在很多时候,他们对于在绝望的饥寒中以血肉之躯作为抵押来抗争的人们,并无恻隐之心,对于他们所认定的 纲常名教 的敌人,他们也绝无悲悯之情。然而,我们所在的世界,或者说我们所乐于认同的世界,已经不是需要通过 名教纲常 来维护的 家天下 了。 但心狠手辣,帮助满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能否成为曾国藩的一大症状?孟泽和张宏杰都强调,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称曾国藩为 汉奸侩子手 却全无道理。对于曾国藩的评价与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仿佛是两个磁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太平天国都代表 中国革命史 的重要一环,站在对立面的曾国藩也不得不被树立成 魔头 的形象。 如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资料稍有涉猎,就会发现,如果太平天国真正统一了中国,洪秀全真的引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那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因此, 汉奸 的评价只是那个时代、那种政治氛围的产物,如果范文澜活到今天,估计他也会推翻自己的结论。 张宏杰说。 标签二:清官 他自身清廉,却用公款请客送礼 张宏杰在《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中为曾国藩算了一笔经济账。在现存的资料中,他找不到任何一笔曾国藩把公款装入自己腰包的记录。 他终身生活俭朴, 夜饭不荤 。晚年位高名重,其鞋袜仍由夫人及儿媳女儿制作。 及至身后,曾国藩只剩下两万两存银,在晚清时代算得上相当清廉。 曾国藩官拜两江总督,这个职位在历史上还有一个更加通俗的称呼 天下第一肥缺 ,但曾国藩的起居却穷得像个京官。外国人戈登在同治 2 年见过曾国藩,让他惊讶的是,曾国藩 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 曾国藩的幼女曾纪芬曾回忆道: 先公在军时,先母居乡,手中竟无零钱可用。 孟泽曾经到过离湘乡县城 80 公里的乡间参观曾氏故居 富厚堂 , 那是一所在乡间算得上宽大的房子,却也想象不出当年的奢华,院墙是土夯成的,所有的房间几乎没有任何装饰的痕迹 。然而,当时身为封疆大使的曾国藩,却为弟弟花钱七千串修建如此的府第而感到自责,自以为无颜面对父老乡亲,而曾国藩真正的出生和成长地是 白玉堂 和 黄金堂 ,那更是名不副实的乡间普通住宅而已。 一种类似于禁忌的文化自律让曾氏位极人臣却渴望与百姓保持相同的简朴俭约,除此之外,对他来说显然并不存在别的约束。 孟泽说。唐浩明也认同这个观点: 他没有受贿过 。 但正如老话所说,水至清则无鱼,如同海瑞那样清廉得一尘不染的官员只能被当成是道德模范让人顶礼膜拜,但却办不了实事,也注定成不了大事。《曾国藩的正面与反面》作者张宏杰说: 曾国藩的佚事中缺少 囊橐萧然 、 贫不能殓 这样容易涌动人悲情的极端化情节。 张宏杰形容曾国藩不比海瑞,他不是 自虐狂 ,在曾国藩为官的终身,对官场的明规则和潜规则都十分的尊重,庆吊往来,礼数周到。 他晚年成为总督后,和当时大部分的官员一样,送礼请客,很多时候用的也是公款。 应该说他是一个很能干的人。 唐浩明这样看待曾国藩这个 非典型清官 ,他把钱都用在了公务上,而非进了自己口袋。 历朝历代,皇权政治的坍塌,往往是从贪开始的。从这一点看,曾国藩堪称 补天 之人。 孟泽说。 标签三:完人 他成天道貌岸然,但也为祖父生日筹集 份子钱 在晚清乃至民国时,曾国藩俨然被捧至 教主 的地位,之后又被视为 屠夫 ,再到现在铺天盖地的 曾国藩热 。在一个世纪的时光里,曾国藩一直都似京剧脸谱,不是大奸便是大恶。对于这股热潮,孟泽表示: 是举国若狂的唾弃或者膜拜,那只是说明时代及其观念的混乱与不知所措而已,并不是冷静和理智的状态。 200 年后,曾国藩如何再次还原为 人 ?于今年增订完毕《曾国藩全集》的唐浩明说: 我们增订了 50 万字,主要是奏折。要从这点新发现的东西去改变人们对曾国藩的看法是不可能的,只能说,通过这些增订的奏折,补充丰富了人们对他的理解。 而张宏杰的感受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普通人对于曾国藩的看法: 最初接触曾国藩时,他不过就是个挺没趣的老头儿,长得土头土脑,不抽烟,不喝酒,不玩女人,成天道貌岸然,正襟危坐,写过一大堆絮絮叨叨无比唐僧的家书,仅此而已。 但真实的曾国藩不可能只是一本励志的成功学故事,更不可能是一个内心无比强大的 完人 。 我发现,细节中的曾国藩,其实挺有意思的,比如他很少洗澡,经常几个月才洗一次脚。他做穷京官时,成天为钱发愁。 张宏杰讲了一个关于曾国藩的小故事:为了在即将到来的祖父生日宴会时多收一点 份子 ,他未雨绸缪地加大了社交力度,随份子随得很多, 分资较周到 。可是事后想起自己还要做 圣人 ,又对自己的小算盘 批判 不止。 标签四:成功学范本 他是个现实主义者,更是理想主义者 一个天资平平的 中人 ,最终却做到了传统知识分子 立功、立言、立德 的最高境界,让一个萎靡涣散的王朝又延续了半个世纪。曾国藩被网友戏称为清朝的 励志哥 ,而他的人生也被当作是一个成功学范本被广为宣传,各种诸如 跟曾国藩学管理 之类的教材也风靡一时。 200 年后,曾国藩对于当下的意义是什么?是那些官场权谋?显然不是。 曾国藩的身上集中了传统精英的某些最优秀的品质。他以并不缺少悟性的刻苦和执着,重新体验和阐述了迤逦数千年的天人之道、伦常之理。曾国藩不止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更是一个以自胜胜人、以圣贤自许的理想主义者,他甚至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标高,一种让人可以仰望的方向。 孟泽如是说。 在张宏杰看来,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 陶冶变化 ,可以成为超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把自我实现定位了最高的需求,而曾国藩直接把目标锁定在做 完人 。他认为,这一目标实现了,其他目标就自然而然地能达到。他在给诸弟的信中说,不必占小便宜: 做个光明磊落、神钦鬼服之人,名声既出,信义既着,随便答言,无事不成,不必爱此小便宜也。 也就是说,如果做成了光明磊落的伟人,建功立业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古往今来,立志之人比比皆是,但是真正实行的人,却是凤毛麟角,曾国藩的真正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脚踏实地地实践了自己的志向。 张宏杰说,曾国藩对自己近乎苛刻,通过这种自修方式,逐一检出自己身上近乎所有的缺点毛病,在几乎所有细节中贯彻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因此他的进德修业,才迅速而有力。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 毋揠毋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曾国藩左宗棠交恶的导火索:争论洪秀全之子是否已死 曾国藩左宗棠交恶的导火索:争论洪秀全之子是否已死 本文原载于《书屋》2011 年第 7 期,原题为 曾左交恶为公不为私 曾国藩对左宗棠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提携,左宗棠很可能一辈子终老桑梓默默无闻。左宗棠在曾国藩麾下的幕府生涯为今后他纵横官场积蓄了足够的资源,不论是人脉也好,人气也罢,都是非常重要的。按照那个时代的惯例来说,曾国藩就是左宗棠的老师,说两人有师生之谊并不为过,而且从很长一段时间来看,左宗棠也一直把曾国藩当作自己的老师看待,恭敬执弟子之礼,非常尊敬,很少敢冒犯。 左宗棠素有湖湘第一才子之美誉,翰林院侍读学士潘祖荫在向咸丰皇帝的奏章中说: 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可见左宗棠当时多么有声名。他的眼界非常高,在他心目中,除了林公则徐和曾公国藩,其他人他基本上都是不屑一顾的。可是,到了后来,他把和自己一向尊敬的曾公国藩的关系也闹僵了, 自太平天国之后,即与曾氏交恶 (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第 53 页)。多年来一直没有来往,只是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才低下傲慢的头颅,给自己的恩师送了一幅挽联: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表达自己对恩师的尊敬,字里行间也表达对恩师的歉意和懊悔。 不少清史研究专家都认为曾国藩与左宗棠的交恶源自于左宗棠的性格太过于霸道,目空一切, 左宗棠负非常之才气,出自幕府,不二载而封疆圻,骄纵一世 (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曾国藩对此忍无可忍,才导致两人分道扬镳,其实这种看法比较片面。因为就曾国藩的性格来说,他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 。如果曾国藩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早就对左宗棠不客气了。 宗棠向喜与国藩争,国藩尝礼下之 (郭嵩焘语),正因为如此,曾国藩向咸丰皇帝力荐左宗棠,说他 刚明耐苦,晓畅兵机,当此需才孔亟之时,无论何项差使,惟求明降谕旨,俾得安心任事,必能感激图报,有裨时局 。 先看看两人交恶的时间。据历史考证,曾国藩与左宗棠交恶的时间在在 1864 年 6 月南京城被清军攻破后不久,这一点可以从很多史料中得到证实, 左文襄公自同治甲子与曾文正公绝交以后 (薛福成:《庸庵笔记》卷二),同治甲子就是公元 1864 年; 曾左交恶相传始于金陵既克 (徐一士著:《亦佳庐小品》),从种种文献资料看来,曾左交恶的时间基本可以确定在太平天国灭亡的那年,之前两人的关系应该还是不错的。 再看看两人交恶的直接事件。据说,两人交恶的直接导火线是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洪天贵福有没有死的问题。曾国荃天京攻陷后,众将领为了邀功,向大帅曾国藩报告说贼首洪天贵福已死,曾国藩听信众将所言,认定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已死于乱军之中,江南匪焰将熄,于是向朝廷奏报克复金陵,所有悍贼被一网打尽,并特别指出,城破后,伪幼主积薪于宫中,举火自焚。但是,因为左宗棠得到了比较确切的消息,知道洪天贵福已经逃出了天京城,并且还知道他向江西方向逃跑,因此左宗棠没有跟恩师报告,就直接向朝廷上了一道密折,称据金陵逃出难民之供认,伪幼主洪天贵福于同治六月二十一日由东坝逃至广德,被太平军将领黄文金迎入湖州府城,想借伪幼主名号,召集太平军余众。清政府看到左宗棠奏报后,对曾国藩大为不满,直接下旨要曾国藩解释。曾国藩平生以忠君为本,假如按左宗棠所言,则曾国藩的行为无异于欺君罔上。于是曾国藩上折反驳左宗棠,称洪天贵福已死,而黄文金为纠合太平军余众伪称洪天贵福还活着,无非是要借洪的名义当作一种号召而已。言外之意,左宗棠虚张声势,哗众取宠,有邀功请赏之嫌。左宗棠看到此奏后,具疏自辩,洋洋数千言,辞气激愤,指斥曾国藩有欺君之嫌。事情一下可就闹大了,两人一时之间你来我往,大打口水战,曾左二人的关系已不可挽回,十几年的交情付诸东流(这也正是朝廷所希望看到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左宗棠所说是正确的,为此朝廷虽没有过多地指责曾国藩,却大大地表扬了左宗棠的公忠正大,称左宗棠 为一代名臣 。其实,由于南京城破之日,太平天国守军几乎全部被杀,城内十室九空,火光冲天,加上湘军数十万军队蜂拥入城,按照常理来说,洪天贵福于绝望中自杀是完全有可能的,曾国藩本人应该没有半点欺骗朝廷的意思,只是为了邀功而匆忙上奏有点操之过急。当然,就伪幼主洪天贵福死与没死这件事来说,两人都没有私心,只不过曾国藩是主观认定,而左宗棠也有些考虑欠妥,以致酿成了断袍割席的结局。 然后看看两人交恶后的交往情况。 左文襄公自同治甲子与曾文正公绝交以后,彼此不通书问 。也就是说,从 1864 年太平太平天国被剿灭后到 1872 年曾国藩逝世的八年时间里,两人之间没有书信的来往,更没有见过面,按照一般来看,两人也真算得上彻底决裂,老死不相往来了。但是,从很多文献资料来看,两人之间还是有很多默契的地方,特别在公事方面,曾国藩对左宗棠还是非常关照的,只不过这种关照是暗中进行的。譬如左宗棠在陕甘任上,曾与幕僚谈及自己的顾虑: 我既与曾国藩不协,今彼总督两江,恐其扼我饷源,败我功也 (《南亭笔记》)。可是事实上曾师为宗棠西征筹饷,始终不遗余力,又选部下精兵强将交宗棠统率,毫无芥蒂,而且还高度评价了左宗棠的维护国家统一之行为,称之为 天下第一 。宗棠得以肃清陕甘,曾国藩襄助之功实不可没。曾国藩不但为左宗棠西征筹饷,而且推荐自己最得力的湘军将领刘松山随之西征,左宗棠在陕甘、新疆建功立业皆赖此军。左宗棠在出征胜利后,给清廷的奏章中也表示对曾国藩的感激之情: 臣与曾国藩议论时有不合,至于拔识刘松山于凡众中,信任最专,其谋国之忠,知人之明,非臣所及。 从曾国藩不遗余力暗中帮助左宗棠的情况来看,虽然两人表面上关系破裂,但实际上在大是大非有关国家民族利益面前,曾国藩还是有相当气量的,无怪乎清政府给曾国藩立传时给予他这样高的评价: 国藩事功本于学问,善以礼运。公诚之心,尤足格众。其治军行政,务求蹈实。凡规划天下事,久无不验,世皆称之,至谓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无以过,何其盛欤!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荐举人才为己任,疆臣阃帅,几遍海内。以人事君,皆能不负所知。呜呼!中兴以来,一人而已 (《清史稿 曾国藩列传》)。左宗棠在一些事情上也暗中力挺曾国藩,譬如,1871 年(同治十年),曾国藩奏《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提出在美国设立 中国留学生事务所 ,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荐举刘翰清 总理沪局选送事宜 ,左宗棠也上奏朝廷大力支持曾国藩,所以说,两人之间虽然没有来往,但是还是惺惺相惜,曾国藩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 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这也可见曾国藩的心胸和气量。 最后看看左宗棠对曾国藩的后人的关照。1872 年曾国藩病逝,左宗棠闻讣 甚悲之 ,除致币百金料理后事外,还亲写挽联云: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又写信给儿子左孝威,指出挽联所言, 亦久见奏章,非始毁而今誉 ;嘱孝威 丧过湘干时,尔宜赴吊,以敬父执;牲醴肴饶,自不可少;更能作诔衷之,申吾不尽之意,尤是道理 。左宗棠在信中还专门谈到与曾国藩生前的矛盾: 吾与侯有争者国势兵略,非争权竟势比。同时纤儒,妄生揣疑之词,何值一哂耶! 左宗棠为曾国藩所作挽联及与其子孝威的这番话,堪称肺腑之言,同时也很好的诠释了两人之间的矛盾。不久,左宗棠又立下了收复新疆的不朽巨功,拜相封侯,其地位和影响在曾国藩之后无人能及,就连太后老佛爷也很买左季高的面子,甚至发布上谕, 三十年不准参奏左宗棠 ,虽然左宗棠权倾朝野,但是还是非常留心曾国藩后人的生活。 左宗棠在给李勉林的信中说: 吾辈待其(曾国藩)后昆,不敢以此稍形轩轾。上年弟在京寓,目睹栗诚苦窘情状,不觉慨然为谋药饵之资,殡殓衣棺及还丧乡里之费,亦未尝有所歧视也。 栗诚是曾国藩第三子曾纪鸿,左宗棠对曾国藩的儿子照顾如同自己的儿子。后来,因为清朝驻俄大使崇厚与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被国人斥为卖国条约,承办者崇厚定为 斩监候 。当时曾纪泽在英国办外交已经有些名气,左宗棠力荐曾纪泽出使俄国担任大使,全权负责与俄国的外交事宜。曾纪泽不辱使命,1881 年 2 月 24 日,曾纪泽与对方改签中俄《伊犁条约》,并改订《陆路通商章程》,代替崇厚签订的条约、章程。根据这两个条约,中国收回伊犁和不再割让帖克斯河流域。曾纪泽圆满完成任务,博得朝野的好评和西方外交界的尊重,左宗棠内心也非常欣慰,在今后政治生涯中,曾纪泽一直得到左宗棠的关照和庇护。1883 至 1884 年,曾纪泽在巴黎就越南中法战争事务与法国政府进行谈判,立场强硬,但由于越南战事不利清廷,上层意图主和,1884 年 4 月曾被解除驻法公使的职务,1885 年 6 月卸任驻英俄公使职务。回国后,曾纪泽任海军衙门帮办、户部右侍郎、总理衙门大臣,也是得力于左宗棠的推荐。就在左宗棠逝世之前一天,还上奏老佛爷请设海防大臣,并且保荐曾纪泽能当海防重任。除了对曾国藩的儿子特别关照外,左宗棠对曾国藩的女婿聂仲芳也非常重视,聂仲芳本 官运不佳 ,左宗棠任闽浙总督时,委其为营务处会办,第二年,提升为上海制造局会办。 由此可见,左宗棠对曾国藩的后人确实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给予了极大地关照。如果两人真是出于私人交情上的反目,左宗棠也就不会这样尽心尽力帮助曾的后人了。 曾国藩与左宗棠的交恶留下一段说不清道不完的公案,但是透过历史的迷雾,我们还是可以窥斑见豹,大体上可以知道两人的交恶不是私情上的琐碎事情。 曾国藩曾日夜盼着死:害怕亲眼目睹大清王朝覆灭 曾国藩曾日夜盼着死:害怕亲眼目睹大清王朝覆灭 本文摘自《历史的裂痕》,雷颐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时已晚清。 如果不是曾国藩回乡组织湘军拼死镇压太平军,不是他开启引进西方 坚船利炮 的洋务运动,晚清不可能出现所谓的 同治中兴 ,清王朝可能更早就寿终正寝了。然而,尽管曾国藩对清王朝忠心耿耿,效尽犬马之劳以保其江山社稷,但与机要幕客赵烈文的一次小小论辩,看得出他开始忧虑清王朝究竟还能支撑多久、其寿命到底还有多长。在《能静居日记》中,赵烈文详记了他与曾的这次谈话及此后曾国藩对清王朝命运的思索。 只要没有紧急繁忙的军政事务,曾国藩晚上往往喜欢与幕客聊天。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即公历 1867 年 7 月 21 日,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与赵烈文聊天时忧心忡忡地对赵说: 京中来人云: 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祼身无袴。 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 赵烈文回答说: 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就是说,现在天下统一已经很久了,势必会渐渐分裂,不过由于皇上一直很有权威,而且中央政府没有先烂掉,所以现在不会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但据他估计,今后的大祸是中央政府会先垮台,然后出现各自为政、割据分裂的局面;他进一步判断,大概不出五十年就会发生这种灾祸。 听了赵烈文这番话,曾国藩立刻眉头紧锁,沉思半天才说: 然则当南迁乎? 显然,他不完全同意赵烈文的观点,认为清王朝并不会完全被推翻,有可能与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政权南迁后南北分治、维持 半壁江山 的王朝一样。对此,赵烈文明确回答说: 恐遂陆沉,未必能效晋、宋也。 他认为清政府已不可能像东晋、南宋那样南迁偏安一隅,恐将彻底灭亡。曾国藩反驳说: 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 赵烈文立即回答道: 君德正矣,而国势之隆,食报已不为不厚。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 赵的谈话确实非常坦率,他实际上否定了清王朝得天下的道德合法性。清军因明亡于李自成、吴三桂冲冠一怒大开城门而入关,所以 创业太易 ;入关后为震慑人数远远多于自己的汉人而大开杀戒,如 扬州十日 、 嘉定三屠 ,所以 诛戮太重 ,这两点决定了清王朝的统治缺乏 合法性 。而清王朝后来的君王 可能他心中所指为康、乾、嘉 君德 固然十分纯正,但善与恶并不互相掩盖弥补,何况 天道 已给他们带来了文治武功的 盛世 ,作为十分丰厚的报答,因此这些后来君主们的 德泽 并不能抵消清王朝开国时的无道,仍不足补偿其统治的合法性匮缺。 对赵烈文从清王朝得天下的偶然性和残暴性这两点否定其统治的合法性的这番言论,曾国藩并未反驳,沉默很久后才颇为无奈地说: 吾日夜望死,忧见宗祏之陨。 祏 是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屋, 宗祏之陨 即指王朝覆灭,曾国藩也预感到清王朝正面临灭顶之灾。 当然,在一段时间内,曾对此问题的看法仍十分复杂。虽然有时承认现在 朝无君子,人事偾乱,恐非能久之道 ,但有时又对清王朝仍抱某种希望,认为现在当朝的恭亲王奕为人聪颖、慈禧遇事 威断 ,所以有可能避免 抽心一烂 、 根本颠仆 的结局。而赵烈文则坚持己见,认为奕 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 ,慈禧 威断 反将使她更易受蒙蔽。要想挽救颓局,像现在这样 奄奄不改,欲以措施一二之偶当默运天心,未必其然也 。 默运天心 颇有些神秘主义色彩,但在此更可将其理解成为一种 天道 、某种 历史规律 。现在局面如此不堪,如无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仅靠现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修修补补,实在无济于事,而奕、慈禧均非能对体制作出重大改革之人,所以清王朝难免分崩离析的命运。 曾国藩的为官原则:办大事,找替手 雪珥 2011 年 04 月 14 日 10:30 来源:《中国经营报》 办大事,找替手, 你办事,我放心。 此乃鸿章所总结先师曾国藩的为官原则。曾师曾说: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后人多以为 找替手 乃是找替罪羊,这实在是一知半解。替手者,接班人也,继承人也。西谚云 权力之本质在于影响力 ,宦海浮沉,风云难测,维持 影响力 之根本,便在于这人事根基。 替手 越多, 替手 越强, 影响力 至少可保两代,便能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 官场中人,大多不解个中奥妙,大权在握时,鼻孔向上,颐指气使,将他人的逢迎巴结,当做效忠亲近,待到风雨袭来,方觉四边不靠,竟是孤家寡人,悔之已晚。有些大员,将属下谋士幕僚视为私产,得心应手之余,不忍外放,却不知不仅埋没人才,更是自断手足。民谚所谓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党同伐异固不可取,但 君子不党 却亦足令 君子 势单力孤,甚或顶戴难保,想做 君子 而不得。找替手、培养接班人,实在是官场修习之第一要务,亦是衡量官员才干高下之第一标杆。 如今鸿章年逾古稀,回首来路,方觉曾师 找替手 之论意味无穷。世人论及鸿章,多以为勋名功业或在曾师之上,誉满天下,谤亦满天下。但鸿章自忖,仅办大事选替手一节,鸿章即与曾师有天壤之别。曾师之 大事 ,有鸿章为 替手 ,鸿章之 大事 ,又以何人为 替手 ? 耳提面命 曾师比鸿章年长一轮,同属羊。民俗皆曰属羊命苦,虽是野叟村言,倒也几分贴切。曾师与鸿章虽然功勋彪炳,位极人臣,却极为辛苦,竟俱是劳碌命。比鸿章再年轻一轮的圣母皇太后慈禧,亦是属羊,操持费心,劳碌终年。或许,此可谓 生于忧患 。 曾师与家父李文安同中进士,鸿章遂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 年得以 年家子 受业曾师门下。其时鸿章入京投父不足一年,入京之初雄心勃勃,曾作诗曰: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孰料科场失意,名落孙山。蒙曾师不弃,耳提面命,日夕相处,如父、如兄、如友,传道授业解惑,得益匪浅。恩师时年三十三,正是羽扇纶巾、雄姿英发之壮年,鸿章则为二十一岁,韶华青春。三年后,鸿章金榜题名,入翰林院。 时曾师病卧报国寺,此乃前明大儒顾炎武之故居。曾师遂以亭林顾炎武号亭林自喻,于 义理 、 辞章 、 考据 之外,另加 经济 经世济用,作为治学之标准。鸿章与曾师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并编校《经史百家杂钞》,蒙曾师谬奖,与同年进士郭嵩焘、陈鼐、帅远铎等共称 丁未四君子 1847 年是丁未年。 自此至曾师谢世,三十余载,鸿章与曾师纵不朝夕相处,也是羽书不断。鸿章一生之事业,实奠基于曾师之助,扶上马,送一程,这一送竟是一生一世。 鸿章自入仕途,晨钟暮鼓,按部就班,只觉得宦海之中浪打浪,起伏漂流,无处是岸。若如此熬资历,拼耐性,穷困于京城之内,骈死于槽枥之间,不只愧对造我育我之上苍,亦愧对多年苦读之圣贤书。 未几,洪杨太平天国乱起,星星之火,居然燎原,半壁河山,竟已易帜。当此危急存亡之秋,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之际,鸿章久已不甘蛰伏,此时如蒙春雷惊蛰,主动请缨,终得以随同乡党、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回乡筹办团练。曾师丁忧在藉,亦奉旨练兵抗敌。我师生投笔从戎,舍 笔杆子 而改握 枪杆子 ,这 杆子 显见比那 杆子 粗壮有力,一生功业,俱奠基于此。 从戎之初,战事不利,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鸿章追随吕贤基,贤基兵败自溺而死。曾师乃荐鸿章于江忠源安徽巡抚、湘军大将门下,孰料忠源亦兵败自溺而死。鸿章改投福济新任安徽巡抚麾下,却受排挤,竟致兵权被夺,只得奉母避居,远赴南昌,投靠瀚章兄长。 瀚章此时,在湘军任 总理 粮台报销。鸿章虽有心投奔曾师,但曾师以为鸿章志大才高,终非池中之物,此间局面狭窄,勉强为之,反而彼此两误。曾师帐下一众旧友,如陈鼐等,亦竭力为鸿章周旋,曾师游移再三,方破例准鸿章入幕府。 自入曾师幕府,由师生而主宾,鸿章耳濡目染,竟是焕然一新,但觉从前所辅佐诸帅,茫无指归,此处则如同指南针。曾师亦对鸿章青睐有加,赞曰 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之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 。 曾师有意栽培鸿章,由幕僚而外放领兵,先是统带淮扬水师,安庆克复之后,鸿章奉师命筹练淮军,获曾师倾囊而授统兵之道、驭将之术。 互为犄角 互为犄角 练兵之初,鸿章尚以为淮军无非湘军分支,日后方知,这实在是曾师为将来所设的绝大 替手 。淮军之设,一则可以广添兵源,补湘军人数之不足;二则可以解上海之围,为湘军护持东南膏腴之地作为粮饷之源;三则可以分曾师及湘军之势,为日益位高权重、忧谗畏讥的曾师稀释嫌疑;四则为曾师日后裁撤湘军、急流勇退预作退路。凡此种种,可谓深谋远虑,苦心孤诣。 鸿章自此别树一帜,淮军亦与湘军并驾齐驱。未及两年,鸿章已统兵数万,官至江苏巡抚。投桃报李,乃以上海之膏腴,源源接济湘军之粮饷。克复苏州、常州之后,朝命催促鸿章合围南京。曾九曾国荃攻城已经年余,滴水穿石,即将见效,此时鸿章岂能争功,遂勒兵不前。南京光复,洪杨荡平,论功行赏,鸿章加太子少保、封一等肃毅伯,勋名几与曾师比肩。 继而曾师急流勇退,裁撤湘军,自解兵权,淮军遂成官军主力。及至剿捻,曾师奉旨率淮军北上,成败利钝,艰难曲折。其间,鸿章致信曾师,称颂其为 中流砥柱 。曾师回函颇可玩味: 来示谓中外倚敝人为砥柱,仆实视淮军与阁下为转移。淮军利,阁下安,仆则砥柱也。淮军钝,阁下危,则仆累卵也。 曾师说话,向来曲里拐弯,如此坦率,倒是少见。淮军、鸿章、曾师,三位一体,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此乃大实话。有作为,就有地位;无作为,就无地位。胜仗方是硬道理,政绩才算升官符,如今世道,就是这般务实。无怪乎鸿章初次独掌兵权、进军上海之前,曾师谆谆教诲: 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 。枪杆子在手,笔杆子在胸,两杆子抓得稳、抓得紧、而且还得抓得巧,才能逢凶化吉。 曾师信奉 厚藏匿锐 ,此中根本,在于 锐 字,而非 藏 字。 凡做大事者,易于善始,难于善终。有 锐 而不藏,刚而易折,即使不折,风吹雨打下,自然也易于生锈。而倘或没有了 锐 ,即使不藏不匿,亦无非一个四面光的琉璃蛋,任人搓弄,一碰就滚,一摔即碎。 厚藏匿锐 ,掩饰的并非 锐 ,而是 锐气 虽不形于色,内里却风骨依然,棱角犹在。 曾师、鸿章位高权重,而终能平安降落, 锐 为根本, 藏 为手段。而 厚藏匿锐 之关键在于 替手 。 替手 实在就是最锐之 锐 ,无论藏匿与否,有此 锐 护驾,何患鼠辈?此可谓荣辱与共、互为犄角。 心照不宣 心照不宣 替手 之选,首重心照不宣,所谓 响鼓不用重锤 也,点到为止。 曾师幕府中,有一四川中江人李鸿裔,才华横溢,倜傥而不拘小节,深得曾师喜爱,视如子侄,可以出入曾师秘室。彼时曾师幕府罗致宿儒多人,号称 三圣七贤 ,曾师厚待之,却不假以事权。 一日,曾师与李鸿裔于秘室坐谈,正好有客来访,曾师出陪。李鸿裔独坐秘室,翻几上案牍,得《不动心说》一首,为 三圣七贤 中某老儒所撰。文中有句: 使置吾于妙曼娥眉之侧,问吾动好色之心否乎?曰不动。又使置吾于红蓝大顶之旁,问吾动高爵厚禄之心否乎?曰不动。 李鸿裔看到这里,便援笔题其上说: 妙曼娥眉侧,红蓝大顶旁,尔心都不动,祗想见中堂。 题罢,掷笔而出。 曾师送走来客后,返秘室,看到李鸿裔题字,遂令中军官持令箭即刻追拿李鸿裔。李鸿裔拿到之后,曾师厉声告诫他: 此辈皆虚声纯盗之流,言行必不能坦白如一,吾亦知之。然彼所以能获得厚资者,正赖此虚名耳。今汝必揭破之,使失其衣食之资,则彼之仇汝,岂寻常睚眦之怨可比,杀身赤族之祸,伏于是矣。 李鸿裔悚然受教,自此遂深自敛抑。 和光同尘,韬光养晦,实乃曾师宦海秘诀。曾师绝非泥古不化之 道学先生 ,或 理学大师 ,而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其外表之道德文章,无非雨天一领蓑衣而已,避避风、遮遮雨。倘或拘泥守经,其何来杀人如剃头之 曾剃头 大名? 只不过,官场之内,许多事情做得说不得,又有许多事情说得做不得,彼此默契,心照不宣,此实乃 替手 所必备之第一要义,否则,何以 你办事、我放心 呢? 雪珥,澳大利亚华人,职业商人、非职业历史拾荒者、中国改革史窥探者,著有《大东亚的沉没》《绝版甲午》《国运 1909》《绝版恭亲王》等。 曾国藩 学做圣人 :发誓不靠升官发财 本文摘自《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张宏杰 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2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曾国藩在写给弟弟们的家信中说: 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道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 发出这样一番誓言的背景,是入京为官的曾国藩以 学做圣人 作为人生目标,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自我砥砺。道光二十年入京为官,不仅是曾国藩仕途上的起步,也是他一生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起点。 在唐鉴、倭仁等理学大家的影响下,在三十岁这一年,曾国藩立下了精研理学、 学做圣人 之志。然而 学做圣人 也是一份可怕的条约。签订了这份条约,就意味着一个人必须经由理学设定的路径,在生活中时时与 欲望 交战: 天理人欲,决不两立。须得全在天理上行,方见人欲消尽 。 明清两代的官场有一个特殊现象,那就是清官大部分都是理学家。比如明代著名清官薛瑄就以理学名世,他一生直节不屈,被称为 光明俊伟薛夫子 、 铁汉公 。他的名言是只有 见理明而不妄取 者,才是真正的清官。而另一清官海瑞则深受王阳明心学影响,强调心口如一、知行合一,终身活在天理与世俗的交战之中。 清代清官多出于康熙朝。著名清官陆陇其 笃守程朱 ,被尊为清代理学第一。熊赐履、李光地两位清官,也都是著名的理学名臣。其它清官如张鹏翮、蔡世远、陈鹏年等无一不是理学精深之士。而康熙朝正是清代理学大兴之时。 这种现象自然并非偶然。薄俸制的精髓在于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能塑造出这种不吃草的马儿的只有理学。因为理学家的快乐就在于与欲望为敌,用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来彰证意志的强大。我们看史书所载明清两代清官形象,实在令人鼻酸: 明代的著名清官轩倪 寒暑一青布袍,补缀殆遍,居常蔬食,妻子亲操井臼 ;秦弘 廉介绝俗,妻孥菜羹麦饭常不饱 。 清代名臣张鹏翮 居无一椽,食无半亩,敝衣布被,家计萧然 四壁空虚,一棺清冷,贫宦与老僧无异也 。 名臣于成龙因长年舍不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夏秋冬的作文300字 初一期中作文题目 教师现场作文大赛题目 意外作文 精彩的一天作文400字 中秋情的作文 游白塔公园作文 关于自救的作文 马云的事迹作文素材 我爱我的奶奶作文 给爸爸妈妈一封信作文 吃西瓜作文600字 爱家乡的作文 这就是他作文 我的榜样作文400字 身后的目光作文500字 差的作文评语 人性的光辉作文800 树叶剪贴画作文 我们的学校作文300字三年级 滚床单作文 学车作文 龟兔赛跑后续作文 高考作文加点评 我的表妹作文 难忘的你作文 关于爱的作文200字 作文评语结尾 一篇写景的作文 班集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