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与诗同行13??陶渊明诗ppt

2020-11-13 05:45:01
相关推荐

爱问共享资料高等教育频道提供与诗同行13??陶渊明诗.ppt文档免费,数万用户每天上传大量最新资料,数量累计超一个亿!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陶渊明诗歌章会垠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解题本诗是体现陶渊明躬耕思想的重要诗篇。“庚戌岁”即公元年(晋安帝义熙六年)这年陶渊明四十六岁是他弃官彭泽令归田躬耕的第六年。“西田”就是《归去来兮辞》中所说的“西畴”大约在渊明“园田居”的西边。题中“早”字可能是“旱”字之误(丁福保《陶渊明诗笺注》)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诗歌起始即指出:人生的终极归依是道(《荣木》谓:“匪道曷依”。)而衣食则是人生之道的开端。起笔两句把传统文化之大义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衣食并举意义很不寻常:一方面士固然要“志于道”但另一方面陶渊明从切身的“饥冻”中体认到生存需要的满足乃是人生之道的前提、开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然而如何获得“生生所资”的衣食却是一个可以用来观察士的品性的途径。《归去来兮辞序》中曾明言“耕织不足以自给”而“尝从人事”但这种“口腹自役”的生活终于令其体认到“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毅然归隐。可见陶渊明退隐躬耕显然不是为着经济上的目的而是为了内心的安宁!通过躬耕来追求内心的安宁并非缘木求鱼不可思议这在中国文化史上并不少见中国诗人把农业生产的意义从经济层面拓展到心灵层面耐人寻味。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从开春就下田从事耕种到秋天终于有了一番还算可观的收成。“常业”:农业生产从春天播种到夏天管理再到秋天收获年复一年并无多少变化故谓“常业”。“理”者从事也。此字用得很郑重显示诗人对待农业生产的态度十分严肃。诗人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躬耕中得来的收获不仅令诗人倍感自豪还令诗人体验到自然之道的真实无欺。平淡的语言蕴涵着的欣慰之情是多么真实、淳厚。参读:陶渊明《劝农》其五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饥寒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儋(dàn)量词。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重量单位斤为一石。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回顾一年的劳作可谓有苦有乐。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就下田劳作日落时才扛着农具回家。“微勤”谓其虽勤苦却因身份的卑微而无人挂怀(非谦言其劳作的辛苦)。《归园田居》(其三)亦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其实是农民的基本作息时间。《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诗人相信:自食其力乃是连神灵也无法改变的法则。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此二句关合题目写眼前收稻之时节已曲曲道出稼穑之艰难。从春到夏至秋终于盼来了收获。收获的喜悦与劳作的辛苦俱存。山中气候冷得早些霜露已多。农历九月中正是霜降时节呵。四十六岁的渊明已感到年岁不饶人。“饶霜露”、“亦先寒”的表述不仅写出诗人躬耕的辛苦还包含着对天下农夫的同情同时潜藏着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几多悲辛体验。(陶渊明作为儒学之士本不该成为一位农夫。)以上四句下笔若不经意却概括写出一年春种秋收的苦辛。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田家岂不苦”一句以诘问句总结前文意味深长:“田家”的劳作可不是一种“休闲”正是在躬耕过程中诗人不仅对“田家”产生了同情更产生了尊重正是这些大地之子以他们的辛劳养活了人类创造了文化!“田家”兼指农夫和诗人自己。诗人以“田家”自居可见其在思想与情感上已经视自己与农夫为平等。因为深感田家苦诗人深知田家都有摆脱此种苦难的愿望。然而一般的农夫只能接受其作为农夫的天命而陶渊明作为农夫则是其自我选择的结果其实这乃是不得已的选择亦是诗人的天命!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诗人之不得不退隐躬耕不是因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而是因为深知“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异患”指人生本不应有的忧患与祸患。魏晋以降时代黑暗士人生命没有保障。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何晏司马昭杀嵇康以及成都王司马颖之杀陆机、陆云皆是显例。陶渊明时代以刘裕为代表的执掌权柄者更加残忍。所谓“异患”首先即指这种旦夕莫测的横祸。再说即便免遭杀身之祸而为五斗米折腰在“质性自然”的渊明看来也是一种“异患”。渊明意识到在这黑暗时代唯有退隐躬耕才能免于异患。他庆幸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躬耕有苦也有甜非亲历者不能体验。收稻归来已是宁静的黄昏。洗手浴面在自家屋檐下以充实而安宁的内心面对秋日夕阳下厚实的田野丰收的稻谷休息饮酒很是惬意开心。“散襟颜”一语极富表现力:不仅是面露笑容一切的苦辛、忧愁都烟消云散仿佛从未出现。这幅图景或可称为“田家乐”吧!有了这一份生活的自由、内心的安宁诗人的辛劳该是有了回报!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不过渊明毕竟不仅是一位农民他仍然是一位为传统文化所造就的士人。他像一位农民那样站在自家屋檐下把酒开怀可是他的心灵却飞越千载尚友古人。沮、溺是春秋时代的两位隐士。《论语·微子》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从这一记载看沮、溺之心意乃有三点:一“滔滔者天下皆是”言时代黑暗。(滔滔本意为大水弥漫引申为社会混乱)二“谁以易之”言无可改变。三“岂若从避世之士”言应当归隐。相似的时代相同的追求将相隔千载的两颗心灵连接在一起。陶渊明的同道者似乎都在那遥远的古代。《饮酒》其二十:“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现实中的诗人是孤独的。正如易卜生所说的“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最孤独的人”。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诗题是“于西田获早稻”但从全诗看诗人最大的收获乃是收获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安。诗人“求自安”的愿望没有落空。所以诗的结笔郑重言道:“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诗人惟愿长久地保有这一份内心的安宁自食其力自由自在虽然躬耕辛苦也无怨无悔。诗人立定心志坚如磐石。渊明的心灵经过躬耕的锤炼与深沉的省思终归于圆融宁静。认识价值此诗夹叙夹议透过收稻之叙说发舒躬耕之情怀。语言平淡是一如既往意蕴则无限深远。渊明自幼爱好六经敬仰孔子。孔子教导士人以天下有道为己任积极入世。渊明选择了长沮桀溺式的人生道路这意谓着与先师孔子发生一定的疏离。这在渊明有一个矛盾痛苦的心态变化过程。事实上在最终抉择弃官归田之前他曾经历了十三年的曲折反复。而此诗则说明即便在归田五、六年之后他的心灵里也并不总是那么平静。认识价值此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表现了渊明经过劳动的体验和深沉的省思所产生的新思想。这就是:农业生产乃是衣食之源士人当然应以道为终极关怀但是自食其力正是合道的表现。尤其处在一个个体无法改变的乱世只有弃官归田、躬耕自资才能保全人格独立自由沮溺之心有其现实意义。而且躬耕虽然辛苦乐亦在其中。这份喜乐是体验到自由与劳动之价值的双重喜乐。渊明的这些思想见识在晚周之后的文化史和诗歌史上乃是稀有的和新奇的。诗中所耀动的思想光彩对人生意义的坚实体认正是此诗极可宝贵的价值之所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孟夏初夏。长江流域初夏时节草木葱茂百鸟繁育早晚时分凉爽宜人。农业生产以田间管理为主并不忙碌。风调雨顺既耕且种希望在前内心充实安宁正是甚宜读书的时节。大自然的生机是多方面的但诗人以“草木长”来作为大自然生机的见证十分恰当:植物的生长繁茂为动物提供了繁衍的基础。“长”字写出了初夏的生机畅茂“绕”正是“长”的结果“绕屋”显示出自然的生机与人的生活的紧密关联以及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万物春天复活夏日繁茂。感谢大地之神为众鸟提供了枝叶茂盛的大树作为栖身之所感谢大地之神为人的安居奉献了一切所需(土地、庄稼、茅屋、植物、鸟儿…)。“众鸟欣有托”见证万族皆有托这是万物各得其所的宇宙性道境的喻示“吾亦爱吾庐”表明诗人的生存乃是此种宇宙性道境的一部分。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从“众鸟”到“吾”并非简单的修辞层面的喻指而是意谓:万物如不能得其所则诗人不能独得其所。这是因为以道家的话语来说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人与自然乃一体性存在以基督教话语来说人乃是万物的管理者与守护者。(《圣经·创世纪》)陶公所安居的其实不过是茅屋。《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然而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所说:“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与黄金下栖身。”(转引自周国平《精神的故乡》)或如孔子所谓:“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爱吾庐”一语总写出诗人圆满自足的生活情态并引出下文。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诗人的诗意安居首先即表现为躬耕:“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躬耕非仅为生之所资亦且深化了诗人与土地的情感和心理的认同以及对大地之母的神秘与神圣的体认进而强化“托体同山阿”的万物一体感。诗意安居还表现为“读我书”。这是一种非功利的阅读功利性阅读是对心灵自由的束缚非功利阅读与之相反它拓展诗人心灵时空将诗人从现实的有限世界救拔出来。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诗意安居还表现为安贫乐道。“穷巷”即陋巷。《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诗人的草庐位于陋巷故人寻找不易而往往无功而返。这使得诗人能够免于俗世之搅扰故“穷巷”对于诗人的隐居可谓一个保护这好比桃花源需要一个保护以防止外部世界的侵入。此可与《饮酒》中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相互佐证。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陶公的诗意安居还表现为饮酒。与宣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曹操不同这里陶公之饮酒乃是因为心境的“欢然”而其“欢然”心境源自前述诗意安居的方式。“酌春酒”是“欢然”的结果而非原因可见陶公亦是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陶公的醉翁之意乃在于万物得所的道境沉醉。不过“酌春酒”确然强化了诗人的沉醉感。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海子宣称:“从明天起关心粮食与蔬菜。”陶渊明从昨天起就已经实行了:粮食与蔬菜生之所资皆出自陶公的躬耕。“园中蔬”新鲜而富含营养来自大地之神的赐予不惟滋养身体还能引人安居道境!“我园”与前文“我书”“我”字的两度使用表明诗人确然乃其诗意王国的王者:一个圆满自足的王国一位骄傲的王者!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诗意的安居离不开大自然对人的恩赐。作为一个诗人和农民对风调雨顺的祈盼与感受尤为强烈。“微雨”与“好风”对举则“微雨”也是“好雨”。它们好比一对孪生姊妹俱从东来共同化育大地生灵植物、庄稼、蔬菜、飞鸟、家禽皆生机盎然大地乃转化为人类与众生共有的家园。“好”字兼具价值判断与情感认同包含着诗人的一份感动与感恩。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论季节为春为夏“好雨”的特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润物细无声”。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承前文“读我书”《周穆天子传》与带图画的《山海经》正是诗人常读的书籍(当然“我书”应不限于此)。陶公宣称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此“泛览”、“流观”即予佐证。陶公之读书非学究式的皓首穷经。“览”、“观”二字已然表明诗人乃是宇宙、历史、社会、人生的观察者而非参与者如《庄子·齐物论》所谓“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而“泛”、“流”二字的使用更是突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审美姿态。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诗人“少年罕大事游好在六经”如今晚岁“读我书”乃是以超越现实与世俗为特征的“杂书”突破了“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学传统而与道家、道教游仙之说相接驳。在如此超迈的纵览中宇宙的奥秘被洞察人生的有限被超越。《穆天子传》叙述周穆王驾八骏西游并与西王母相会宴饮的故事表达了人类对仙界与长生的向往。《山海经》则集古地理与古神话为一体可引领读者进入远离现实的异域。山海经地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俯仰终宇宙”一句可作两解:一是谓陶公通过“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而在俯仰之间就纵览了古往今来的一切时间(宙)与空间(宇)如陆机《文赋》所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如此则后文之“乐”乃为阅读之乐。另一解谓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如俯仰之间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谓“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如此则后文之“乐”乃为一种“为乐当及时”的人生态度。一生大概杜树棻:“读书是观大意亦借以陶情适性耳。渊明无日不饮酒亦无日不读书。务本业之外唯此二事。…观此诗可以见先生归田园后一生大概。”“欣”、“爱”、“欢然”、“好”、“乐”这样的字眼贯穿全诗确然可见诗人归隐后的那种灵魂的欢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北京升旗仪式的作文 描写人物表情的作文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450 姐姐变了作文 真情作文100字 魔方玩具作文 苏州中考作文 难忘那次掌声作文 描写江苏的作文 夏天里的什么作文 七年级英语作文范文 美味佳肴作文 我爱冬季作文600字 那年的秋天作文 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作文 去春游的作文200字 描写活动场景的作文 又见春天真好作文600字 关于防火的作文600字 作文上学的路上 下雨了200字作文 关爱作文结尾 五年级小动物作文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文 生活越来越好作文 三年级下册写人的作文 我的同学作文女生 话题作文感恩 美丽的滨江长廊作文 我会骑自行车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