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顺风与逆风》作文审题立意

2020-11-13 23:55:01
相关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国画课,教授说:“画柳,要表现顺风的美;画松,要表现逆风的美;画牛,要顺风而走;画马,要逆风而奔。”

“那么画人呢?”学生问。

教授说:“王维低吟‘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时以顺风为佳;文天祥高歌‘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时的浩然之气以逆风为好。”

学生问:“有没有又顺又逆的?”

教授说:“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前一句逆风,后一句顺风。”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审题立意

1.材料主要是写一个学生与一位教授在国画课上的对话,对话以学生提问、教授答问方式展开。综合考虑,学生的问题应该是:如何通过风向(逆风、顺风)的选择来表现绘画对象(动物、植物、人)的美?教授对此作了辩证的回答,教授认为:风向选择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要根据绘画对象的不同来决定。

从这一角度,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立意:

(1)寻找合适的最佳(风向)角度;(2)(风向选择)不受拘束,灵活变通;(3)(风向选择)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抓住事物(绘画对象)的特点,把握事物(绘画对象)的规律。

2.材料虽说是写学生与教授的对话,但教授应该是材料的主体,教授的回答应该是材料的主要内容。从教授的回答看,两个关键词“顺风”“逆风”反复出现,还有一个关键词“美”以近义词“好”“佳”的形式反复出现。另外,材料中学生问的一句“那么画人呢?”是一处转换,必须关注。

从这一角度,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立意:

(1)人生顺风有顺风的美;(2)人生逆风有逆风的美;(3)人生又顺又逆也很美。

三、材料出处

材料出自台湾著名作家、画家刘墉的一篇文章《顺风与逆风》,原文如下:

上国画课,教授说:“画柳,要表现顺风的美;画松要表现逆风的美;画牛,要顺风而走;画马,要逆风而奔。”

“那么画人呢?”学生问。

“王唯的‘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以顺风为佳。”

“文天祥的‘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以逆风为好。”

“有没有又顺又逆的?”

“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前一句逆风,后一句顺风。”

“人在顺风和逆风的表现,有没有当然的道理可以依循?”

“风大时,要表现逆的风骨;风小时,要表现顺的悠然。”

仔细比较作文材料与刘墉《顺风与逆风》原文,不难发现材料基本照抄了原文大部分文字,只在称谓上作了适当的增加使得材料更加文从字顺,连贯清晰。但在结尾处,材料却省去了原文两句话,即“人在顺风和逆风的表现,有没有当然的道理可以依循?”和“风大时,要表现逆的风骨;风小时,要表现顺的悠然”。

殊不知,这两句话看似字数不多,但实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若没有这两句话,文章谈的就是“作画”的道理;而有了最后两句话,文章主旨就有了超越,由“作画”而“做人”。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文化作文 我的天空作文 七年级作文600字 同学情作文 写长城的作文 打扫卫生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怎么写 七年级600字作文 故乡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70词 最喜欢的动物作文 坐飞机作文 做手工作文 放假作文 天安门作文 我长大了的作文 万里长城作文 英语建议信作文 一年级作文100字 假期作文400字 中国文化作文 关于书籍的作文 春节作文200 研学之旅作文 写食物的作文 关于美景的作文 传统文化英语作文 一封家书作文 春天的美景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