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高考满分作文出炉:这篇引发语文届“地震”的文章 你给几分

2020-11-14 04:45:01
相关推荐

01

我是海棠。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自己当年的高考作文写的什么内容?

就在昨天,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出炉,题目为《生活在树上》。

这篇文章一发布,便引发强烈热议,甚至被中青报时评人曹林评价:

侮辱了语文教育,侮辱了汉语表达,侮辱了语文老师!

在贴出满分作文之前,海棠先做一个合格的课代表,给出以下词语解释:(看完就知道多余不多余)

嚆矢:hāo shǐ 比喻事物的开端或先行者。滥觞:làn shāng 比喻事物的起源或开端。振翮:zhèn hé 形容人志向远大,努力奋发向上,或经济正在高速发展。肯綮:kěn qìng 比喻关键的地方。孜孜矻矻:zī zī kū kū 形容勤勉不懈怠的样子。祓魅:fú mèi 驱魔。觇:chān 偷偷地查看。玉墀:chí 朝廷。婞直:xìng zhí 倔强、刚强。

以下为满分作文,大家可以先看看(内容可能会引起对自己的强烈质疑,请谨慎阅读)。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看到第二段就看不下去了?

整篇文章连标点符号不到一千字,却用了近十个生僻字,九位哲学家、诗人的名字:

“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泰尔”“柯希莫”“尼采”“陈年喜”“切斯瓦夫·米沃什”“维特根斯坦”……

而这九位名人大咖中,不知道你们认识几个,海棠只知道卡尔维诺和尼采!

整篇文章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看不懂”,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

正如网友们所感慨的:

“四个字:不说人话”

“看完了,挺好的,我把压箱底的字典拿了出来,拍了拍上面的灰层”

“第一段就好几个字不认识,上一次发生这种情况还是小学三年级读名著”

“研二了,看不懂”

就是这篇文章,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而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被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

为什么能得满分?

作文审查组给出了以下点评:

“文字的老道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度与稳当俱备”“这样的文字,较易让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说明我们阅卷老师还是能识别作文好坏的”

说这话的老师,言外之意是第一位老师没看懂,没识别这是一篇满分作文吗?

0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语言开始追求词藻的堆砌,好像一篇文章没有几个名言名句,不引经据典,就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

拿这样的文章当做满分范文,是在倡导什么呢?

把“堆砌辞藻”当做“文采斐然”?

把“佶屈聱牙”当做“颇有深度”吗?

当然,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我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点评,难道比阅卷老师还懂?

就比如这位网友所说:

到底是谁给本科率不足10%的微博网友们底气在这指指点点?

海棠觉得,语言文字是用来交流和传播的,而达到这一目的首先是让人能看懂,觉得没有阅读障碍。

所以,真正的好作品应该是通俗易懂、饱含真情实感的,就像好的音乐,很多人不懂乐理知识,但并不影响他们欣赏乐曲中的感情,从而引发共鸣。

想起来一个故事。

1896年,在母亲的“逼迫”下,17岁的陈独秀头一次进考场。

他自己是很讨厌科举制度的,之所以去参加考试,完全是为了“敷衍母亲”。

因为母亲总是唠叨他要为一辈子没能中举的父亲争光,而且说着说着就流泪了。

当时,院试的考题为“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的截搭题(旧时考试将经书语句截断牵搭作为题目,叫截搭题)。

陈独秀是怎么答的呢?

他“对于这样不通的题目,就用不通的文章来对付,《文选》上所有鸟兽草木的古文和《康熙字典》上荒谬的难字,不管三七二十一,牛头不对马嘴上文不接下文地填满了一篇皇皇大文”。

然而没想到,这么一篇文章竟然让他考取了第一名。

厉害不厉害?

讽刺不讽刺?

在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中,骗子声称只有圣贤才能看到这件神奇的衣服,愚人是看不见的。

于是 ,大臣、官员、全体随从无不夸赞: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真是美极了啊!

当考官看到陈独秀的文章,会不会觉得:这家伙写的字我一个不认识,但若说不认识,不会显得我不博学吗?

于是,陈独秀得了第一名!

同样,这篇高考满分作文,那些给满分的阅卷老师,也许会想:你们这些凡夫俗子怎能懂里面的深意?

于是,这篇文章成了满分作文!

也许一开始,这篇作文让我们产生一种“写的这么华丽这么高深不懂一定是我的问题”的错觉。

所幸最终,大多数人都能像《皇帝的新装》中的小孩一样,坦诚而真实!

03

那么,怎样的文章才能称其“好”呢?

《墨客挥犀》里称:

白居易每做一首诗,都要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念念,老太太能听懂的,就要,听不大懂的,就改,改后也听不懂的,就不取了。

所以,他诗歌的语言特点是浅白易懂。

比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顽强坚韧、生生不息的特点立刻浮现在眼前。

再比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一看就知道是邀请老朋友来饮酒叙旧!

文章大家,都擅以最简单平实的语言写精致细腻的情感和故事。

所以,真正好的文章,一定要通俗、言简意赅,用最简单的文字,阐述最深刻的道理。

周敦颐说的“文以载道”也是这个道理。

其次,好的文章一定是饱含作者的情感在里面,没有太多华丽词藻、表达技巧在里面,而是“朴素到一剑封喉”。

记得二冬有篇文章题目是《文笔等于零:我妈妈写的》。

他说,他的妈妈从来没受过什么诗词歌赋的训练,也没被老师迫害教过作文。

表达激动时,她不会用“像两只小鹿一样乱撞”这样的比喻,更不会引经据典。

她写出来的故事,全靠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运用过的,最基础的语言。

高兴就是高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疼我就哭,哪有那么多修饰,脸红心跳羞愧埋怨,都干干净净的,和儿童画一样“真”。

正因如此,他妈妈的文章《回忆我的丈夫》,看的很多人泪流满面,称为“情人节最大的感动”。

再看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声律启蒙》《三字经》等,没有一个是因为词藻华丽晦涩难懂而经久不衰。

相反,这些作品读起来朗朗上口、诙谐有趣,却暗含深意。

04

再回到这篇满分作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问题并不在我们的孩子。

还记得那篇《赤兔之死》吗?

当年,南京十三中高三学生蒋昕捷的这篇古白话作文轰动一时。

同时,这也是高考历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蒋昕捷因此被称为“高考作文满分第一人”。

尽管他的古白话文谈不上标准,有跑点题,还把年份搞错了,但这些瑕疵并没有冲淡给阅卷老师带来的惊喜,于是这篇文章成了满分作文。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这篇作文成了高考的风向标。

老师们给学生分析,作文培训班给学生套用各种模板,大家纷纷效仿。

经济学上有一个原理: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举个例子,越南河内政府曾经颁布过一条法令:

一个人每交出一只死老鼠,政府就给他发一份钱。政府这样做本来是想控制鼠灾,没想到人们为了领到钱,却开始养殖老鼠。

同样,《赤兔之死》引起了全国学习古典的文学热潮,不少人把《赤兔之死》的作者称为“作文状元”。

慢慢地,为了在高考中获取更高的分数,考生们纷纷效仿,一味求偏求异,以求独占鳌头。

所以,这篇《生活在树上》作者可以这样写,但阅卷老师满分不能这样给,或者说,高分可以给,但不能这样大肆宣传。

因为这样就是鼓励学生们不说人话,会起到示范和风向引导的作用。

另外,对于文章的作者,海棠也是无比欣赏的:

首先,他的文学储备量丰富,一看就是读过很多书的;

其次,他够胆大,能在高考作文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剑走偏锋,列纲行文,赌上自己的前程,勇气可嘉;

最后,《生活在树上》这个题目一看立意就很好,特别是文章的最后一句“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点明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令人回味无穷。

所以,海棠也希望大家能够看到该考生身上的优点,不要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一个孩子。

他的起点一定比我们高很多,并且未来有足够的时间通过自己的人生阅历去修缮自己的文字。

最该反思的应该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语文教育,我们的考核体系!

如果你同意海棠的观点,别忘了转发给更多人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海棠学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复兴之路作文 研究报告作文350字 禁毒心得作文 读书伴成长作文 这样做值得作文500字 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结尾 玩泥巴的作文 作文传统文化 听的作文 坚持志向的作文 作文家乡美食 一件小事作文怎么写 假如我是班长作文500字 关于方位的英语作文 我就这样长大作文 春暖花开作文700字 写景作文秋天 作文优秀600字初中 班级不良现象作文 生活给我的启示作文500字 构建和谐校园作文 遇见挫折作文 英语写人的作文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作文300字 暑假的见闻作文500字 煮饺子作文400字 小树林作文300字 作文父爱300字 拖地作文200字 最敬佩的人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