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爱 舌尖上的味道 中小学生作文里这样写乡愁亲情师生情

2020-11-14 06:40:02
相关推荐

故乡在你的脑海里是怎样一种记忆?高中的时候,在文理科之间你是如何作取舍的呢?在下面这些中学生、小学生的作文里也许你能找到答案。

新华社图

乡味中的乡愁

牛栏山一中高三(18)班 刘鑫鸽

游走于华灯初上的美食街,悄悄拉着父亲躲开街头喧闹的人群,闷头走进一家还算安静的东北菜馆,终于可以放下悬着的心,舒舒服服地喘上一口气。我望着点菜屏上的菜,一个一个念给父亲听,“酸菜汆白肉”“锅包肉”“血肠”“纯正东北杀猪菜”……只见父亲一如早早吃饱了的样子一个劲地摇着头,待我念完我认为值得一点的菜后,幽幽地道了一句,“做的都不是味,还是去街头那家你喜欢的麦当劳吧。”

我从小在北京长大,故乡我只是每隔几年出行一次的探亲之地。虽年少离家求学,目前人生回忆的前半程却多在黑土地上度过,谈及故乡,有太多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纯正东北菜的经历的父亲与我截然不同。普通话说得虽然和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差不离,可老乡却总能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父亲年少时也去了不少地方,尝过各个菜系,他最爱的是东北菜,可离家定居北京后,最不愿吃的,竟也是东北菜。

之前我始终迷惑不解,为什么真心思念的东西还要敬而远之,刻意不去触碰?直到后来又回到老家,平日食量不大的父亲竟酌着小酒把大娘做的一整盘锅包肉“杀了个片甲不留”,而那种心满意足的样子更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想,东北菜于父亲,便是那悬挂于故乡漆黑深夜中的一轮皎洁明月吧。家乡菜的味道在父亲心里也如月般,圣洁而美好,而随意将其从故乡的夜空摘下也只会白白地玷污亵渎了它,让美好荡然无存。

忽忆起杜少陵的那句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味之于游子大抵也都是这样。阿城虽然在《思乡与蛋白酶》中,为自己挑剔的口味找了个颇有科学依据的理由,可终是逃不开乡愁的影子。敢问没有乡愁,那些蛋白酶又是否真的特别呢?“你永远走出我的心,黄昏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没有哪位游子可以忘记故乡,没有哪位游子的心里不是满腔乡愁。

《国菜“红炒黄”》所写的西红柿炒鸡蛋,亦是乡味与乡愁的完美勾连,其所承载的情感也远超菜品本身。家家都做西红柿炒鸡蛋,各家做法不同,各家有各家的味道,但这丝毫不妨碍其与中华儿女乡愁的关系,因为“红炒黄”的味道不仅是乡味,更是国味,不仅是乡愁,更是浓浓爱国情。

乡愁就含在乡味之中,乡味也是乡愁。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已不幸和故乡远去了,乡愁早已不是少数人区别于本地人的特征符号。压抑着的情感既已喷薄欲出,便不该再被压抑,因为那乡愁是我们一生的骄傲,从来就不该被隐藏,不该被忘掉。

老爸下厨

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高二(12)班 吴雨桐

自从上了寄宿制高中,每周就周末回家,与父亲相处的时间少了,慢慢地感觉搞不懂他了。

上个月的一个周末,我一如往常地回到家,妈妈正坐在写字台前看书,“爸爸呢?”“爸爸知道你今天回家,又去采购了。”妈妈说。我皱了一下眉头,进自己屋收拾东西。从上月开始,就听妈妈说,父亲竟然放弃了电视、饭局,开始看起了我爱看的书,同时爱上了烹饪。那些所谓的食材“大闸蟹、三文鱼、海参”,听了价格都会让我心头一惊。

父亲一直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在我往日的印象里,父亲是家里的国王也是管家,精打细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父亲变了,变得如此温柔,让我有些看不懂了。

我坐在书桌前,不安疑惑,以至于无法安心读书。我静待着父亲回家。忽然,我听到客厅门被推开了,伴随着塑料袋“沙沙”的摩擦声。“儿子,回来啦!我买了好多你爱吃的菜。”父亲兴奋地喊道。我并没有站起来身来出去迎接,也没有做出任何表示。他在门口踌躇了一会儿,说了一声“儿子,等着我给你做好吃的。”接着就走进了厨房。一会儿,厨房传来刀和锅的响声,我躺在床上听着听着,不知不觉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听到妈妈叫我吃饭了。开门一看,客厅布置一新,餐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一眼望去,绝不是普通的家常便饭。有鱼还有虾……我很是疑惑,妈妈从厨房出来了,一番话击碎了我的不安。妈妈说道:“儿子,我沾你光啦,你不在家的时候,你老爸是不下厨的。”“那么好的东西当然要做给儿子吃。”父亲笑着说。席间又向我展示,最近读书的成绩,一边推荐着自己爱看的《大秦帝国》,一边分享我所爱的东野圭吾的小说。

看来,我喜欢的书,父亲都一本本、一字字读过了。老爸床头柜上的书是否都翻得半旧了呢?想着想着,眼前浮现出爸爸坐在窗前沙发上看书的场景。夕阳透过窗户玻璃照在他的脸庞,阳光洒在他的眼角和眼镜框上,发着金光。我注意到那翻书的手指尖上没有反光,它们满是老茧,流光渗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我才发现,岁月无情,不知不觉中皱纹已经悄悄爬上他的额头和眼角。

我才懂,老爸的重重关爱,不过是因为我外出上学,与他相伴的时间少了,他的爱才更加浓郁。

我才懂,他所喜欢的是我喜欢的,他努力去爱我所爱的,这似乎不符合他父亲的权威和身份,却又符合父亲的真情和爱意。

这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能一直被父亲爱着!

东西大碰撞

人大附中早六(2)班 尹政达

我家三口人,平常因为爸妈都上班,而我上学,有时晚上再上个课外班,所以我家的开伙时间不多,不是叫外卖就是吃食堂。

年前,爸妈都休假了,这回可有时间捣鼓美食了,每天他们俩人齐动手同上阵,共同做出一桌子菜。老爸家在大西北,在南京读了大学,认识了东北人的老妈,老爸和老妈的结合可以说是东西大结合,在饮食习惯上他们是有很大不同的。

西北以面食为主,而东北一般以米饭作为主食。东北人喜欢吃小葱蘸大酱以及黄瓜、萝卜、甚至茄子等生吃蘸酱,而西北人喜欢土豆、粉条和羊肉。每天我家餐桌上就这样上演着西北人和东北人的饮食大碰撞。这不,今天的晚餐老妈煮了一锅高粱米饭,炖了几个土豆和茄子,茄子撕成条,土豆捣成块,弄上一把小葱,洒上了那个东北大酱,哎呀妈呀,那个高粱米饭我没吃都觉得咯嗓子,那个大酱的颜色让我简直一口也不想吃。好在老爸理解我,给我烤了一个大羊腿,洒上椒盐孜然辣椒粉,美味极了。可是我又不能得罪老妈,硬着头皮也吃了一碗高粱米饭和土豆茄子拌酱菜,结果发现这个饭菜吃起来也挺香。

让我惊奇的是,小葱蘸大酱老爸也吃得咣咣的,而老妈吃着羊肉也是甘之如饴。我可是清楚地记得老妈经常和我说她在嫁给老爸之前对羊肉闻着都恶心。第一年跟老爸回奶奶家过年,大年三十,东北人过年都是做一大桌子菜当年夜饭,而西北的奶奶家是煮一大锅羊骨头,然后用一个硕大的盆装着端上桌,家里人就都围着那个大盆啃骨头喝酒,再没有别的菜。老妈当时都气哭了,现如今咋变了呢?

我想,我现在爱吃西北菜也爱吃东北菜,而爸妈共同生活这么多年,也早已彼此习惯互相的饮食了,我们三个人这样和谐,我知道一定是我家的餐桌上的不论是西北菜还是东北菜,每一道菜里都搀杂了一种特殊的味道,而这特殊的味道一定是叫做爱的味道!

“散伙饭”

北京市第171中学高三(8)班 李靖涵

老黄满腹“经纶”。

他一定是肚子里头能撑船的人,没准连航母都能塞下,不仅因为他无数次看到我在化学方程式底下藏的作文纸笑而不语,更因为他能笑脸相对旁边抱着笔记本电脑看国安球赛直播的同学。

抱着肚子上课可能是他最大的特点,每次配平啊、算焓变啊、写反应原理啊、讲科学家的故事啊……不论讲什么,他都要先揉揉肚子,然后才能在黑板上“鬼画符”,就好像真的是把肚子里的知识给倒出来了似的。

刚上高中的时候,我是下定决心要学好化学的。老黄那时给了我极大的助力,他能解答我的一切问题,甚至我的问题都不需要问完--

“浓硫酸不是强氧化性吗?怎么……”

“啊!我就知道你要问这个,是这样的……”他抱着肚子笑眯眯地说了下去。

可阴差阳错,我最终还是决定要去学文了。学文,就意味着我注定要和老黄分别了,也对,所有的相遇都要有分别,我不过是比仍坐在教室里的其他人早走了一两年而已。但我坚持到了高一那个暑假结束,听他讲完高考化学的所有知识点。

最后一节课的课间,我照往常一样,去楼下甜品店买了一袋泡芙,四个,蔓越莓味的,拳头大小。我和同排坐了近一年同桌的两个同学一起吃掉了三个。

剩下一个。塞给谁谁都不要,倒不是不好吃,只是感觉吃一个就饱了。

“你给老师吧。”她们眨眼示意。

老黄似乎早就准备好了,他一直盯着这边的战况,脚尖朝外,按刑侦剧的说法,他这是随时准备着从讲台走出来。

“老师您吃吗?”

“那就给我吧!”

我话还没问完,老黄就乐呵着回答,然后踱着轻快的步子,朝我过来。

“谢谢你啊。”老黄叼着泡芙,又迈着轻快的步子,回到他讲台后面的椅子上去,肚子一颠一颠的。

“你这是和老师的散伙饭啊。”同学打趣道。

我接着这话茬说:“老师啊,以后您上课就见不着我了。”

老黄嘴里还含着没咽下去的泡芙,点点头,模糊不清地说:“是啊,不过我教这么多年书,你还是头一个选了学文以后还来学化学的,挺特别的。你啥时候还想学化学了,找我。”

我也点点头,眼圈有点红。 指导教师 晏辉

说“钉子”精神

牛栏山一中高三(17)班 王浩然

“钉子”一旦钉入墙壁,它便固守一方,永不动摇,除非你用蛮力使其脱离原位。钉子的这种固守一方的精神,把它移用到人的身上,那么钉子精神就意味着一个人对职业的执着坚守,丝毫不受外界的诱惑,耐得住寂寞,这种职业精神毫无疑问,值得敬重。

偶然看到一档文化体验节目《非凡匠心》--宣纸传奇,了解了制作一张宣纸,竟然需要108道工序,且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匠手工操作。从晒滩到碓皮、捞纸、晒纸等环节,没有个几年时间,你是很难学精每一道工序的。捞纸大师周东红从事捞纸工作31年,交出了近千万张纸的成绩,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纪录。他加工的纸成为了韩美林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可以说,周东红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工匠。从事一道工序31年,期间的枯燥与寂寞可想而知,周东红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执着坚守的钉子精神的可贵,更看到了不为喧嚣的外界所打扰的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的钉子精神的可贵。

执着地坚守,耐得住寂寞,何止周东红一个人。其实在各个领域都有这样的拥有钉子精神的人,杨绛先生就是楷模。

晚年的杨绛先生,失去了至亲的人--爱女、爱人。她没有被残酷的命运所击倒,深居简出,依然坚守在她的文学、翻译事业中;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在翻译界的地位,毋庸赘言;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的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位耄耋老人,以与人无争的态度行在人生的边上,笔耕不辍,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杨绛先生对文学和翻译事业的执着,甘于寂寞,不就是对钉子精神的最好诠释?

但是,我们也要有这样的认识:当你的现实情况不允许你坚守时,那么你就得学会果断地放下,华丽转身,否则,你可能会成为阻碍发展的“钉子户”。姚明曾是中国男篮的领军人物,因为伤病原因,不得不在火箭队的主场宣布退役。相信姚明的退役,也曾一度让国人扼腕叹息。但是姚明尊重客观现实,理智选择离开挥洒汗水的赛场,避免做拖后腿的“钉子户”。适时地退出,华丽转身,而今挑起了中国篮协的大梁,这就是姚明的理智抉择。

我们既要有甘于寂寞、执着坚守的钉子精神,也不否定因为实际情况而选择果断退出的明智抉择,无论怎样,这两种精神态度都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拜个文化年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三(18)班 肖和

大年初一一早,我和老爸带着金玉满堂、蝴蝶兰两盆花,去邵燕祥爷爷家拜年。

邵爷爷十三岁发表处女作《由口舌说起》,十六岁在新华广播电台参加工作,十八岁出版个人诗集《歌唱北京城》,是文化界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噢!

不巧,邵爷爷独自一人出门散步去了,老爸和奶奶聊了一会儿天,准备回家时遇见了正弯腰取报纸的邵爷爷。几年前,邵爷爷在送我的《闲情》上为我题过字:“肖和小朋友:快快长大!长大以后,希望你爱书,这本书没有多大意义,偶尔挑你喜欢的题目翻一翻,知道曾有个比你大75岁的老爷爷祝福你!邵燕祥2013年6月1日儿童节。”

这次,邵爷爷又为我题字了两部大作:《闭门日札》:“读书,还要继之以思索,联想越多,思考得越深入。就像电线接通了多处,把丰富的信息融会贯通。这就是所谓发散式思维吧。光读书,不思索,没有联想,没有融通,按题写作,也只能重复别人,毫无创建。这就成了两脚书橱,书袋(呆)子。前者是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后者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赠言给肖和小友,邵燕祥戊戌人日。”这应该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吧!另一本是《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邵爷爷写道:“肖和:什么时候你学中国史,到了1945-1958这一时间段,可拿此书作为参考之一。此书因以个人为线索,缺乏更广泛的眼光,如第一页历数1933年大事时,就遗漏了年初希特勒上台。依此类推。读史时,别忘了找一本国内历史年表、一本世界历史年表对照着看,至少是一段时间的大事记,不仅开阔思路,而且饶有趣味。”这是邵爷爷希望我“腹有诗书气自华”吗?我早就背过苏轼的《和董传留别》呢!

拜年前,我特意带上了自己的学习小本,小本上记录了我摘抄的《诗经》名句。邵爷爷细心地看了我在扉页上写的话:“诗海拾贝,肖和敬录。”并在本内夹一纸条:“2016.6.13,小雅摘句,再校一遍,有误否”这是我2016年6月13日背过的《诗经·小雅·常棣》,摘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真是要谢谢邵爷爷的提醒,和大学问家对话,于我心有戚戚焉。邵爷爷,明年再来给您拜年!

来源:猜你会好奇

编辑:TF003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景色作文200字 与众不同的朋友作文 林鸣作文素材 我做的梦作文 以预测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中学的作文 一节什么的课作文 我们的一天作文 温暖作文300字 一碗阳春面作文 童画作文 一个有趣的人作文600字 家乡的变化作文五年级 八单元的作文 关于殷墟的作文 珍惜友情作文 未来作文350字 关于射击的作文 军训的意义作文 作文未来的衣服 国庆高中作文 骆驼祥子作文 描写狗狗的作文 刻画人物作文 美丽的瞬间600字作文 逛商场作文600字 玩具越野车作文 2017年考研英语二作文 欣喜若狂的作文600字 高二作文800字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