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9高考作文太“想不到”中考作文已经呼之欲出

2020-11-14 12:10:01
相关推荐

回溯历史,紧跟时事,弘扬正能量,注重青年责任,2019年高考题目一出,大家纷纷感叹:题目太“正”了。虽然考什么没有悬念,但现在的材料及呈现的方式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样也就做到了新颖。全国3卷的漫画更是让很多人惊呼好像在哪儿见过,边写边哭。高考作文就是这样在预想之中,但又在意料之外,体现了命题的艺术和水平。

今年是建国70周年,我们的中考作文也一定会出现相同的命题趋向:历史和时事,主题没得跑。既然如此,话不多说,赶紧准备起来吧!

(点评人:肖刚)

本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包袱材料”——“复兴中学”,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背景材料”,希望考生们能注意到并挖掘充分——我们正处在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征程中,每个人都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而实现梦想,唯有劳动!唯有热爱劳动且从我做起!这个“包袱”可以大大提升考生写作的代入、参与意识,以避免置身事外的泛泛而论。

关于本题的写作角度,其实比较丰富,既可以写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劳动是个人幸福的依凭,是国家民族进步的源泉;也可以就对劳动的错误认识(不参加劳动、不尊重劳动)等现象,进行破立结合的分析阐释;还可以“角色交换”反思青年学生不正确的劳动观是家庭、学校、社会错误的教育取向造成的;更可以特别就人工智能这一特定背景,阐述如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自2016年以来,全国一卷作文保持了很好的稳定性,无论是2016年的“奖惩观”、2017年的“中国观”、2018年的“未来观”,还是2019年的“劳动观”,基本不在审题环节“伤害”考生,话题也贴合考生实际并直指当下,个人比较赞赏一卷的命题思路,60分的高考作文,不仅仅考查审题,更需要考查考生的思考表达、价值判断、社会参与、甚至是眼界情怀。

“自我”是近年中考作文命题关注的核心。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提示着要写“自我”,并且表现出关注自我成长的特点。再解释时代特点、自身修养等方面来考察。

写作角度一:自我

中考练笔:①精彩的一节课;②美丽的家园;③我热爱劳动;

写作角度二:新时代,新发展。

中考练笔:①新时代,新青年 ;②初心

写作角度三:自我修养,素质教育

中考练笔:①那一刻,我懂了;②传承中国精神;③我越来越

写作角度四:体现家国情怀,见证走向“新时代”的祖国及成长中的自己

中考练笔:①见证你的成长;②同一成长;③用我们双手创造未来;

写作角度五:传统美德不能丢

中考练笔:①传统文化优秀品质;②父母溺爱缺乏锻炼;③科技进步,人的惰性越来强;

(点评人:王安卫)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也是,这是时代的需求。不管社会如何变迁,那是精神的根脉,是中国人的精神坐标。

除了把各时代对应的精神气质体现出来之外,还需要谈一谈“个人”“国家”之间的关系,小河有水大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是先实现社会价值后自我价值,还是先自我价值后社会价值?如何让自己的发展融入追梦强国的时代大潮中去?天下兴,匹夫责!

写作角度一:热会热词,热议话题(五四运动、新时代精神等)

中考练笔: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②少年强,中国强;③我眼中的中国;④美丽的祖国;⑤家与国;

写作角度二:技以修身,强国有我

中考练笔:①我爱你中国;②中国梦;

写作角度三:青年使命,激情担当

中考练笔:①今年我中考;②青春的使命;③ ,是我的责任;

写作角度四:责任与担当

中考练笔:①有志青年用青春、智慧和生命谱写中国的发展;②爱国意识与个人成就;

(点评人:庄照岗)

今年的全国Ⅲ卷不再是文字式的材料作文,而是采用漫画的形式,形象生动,言简意赅,既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也给了考生很多思考和联想的空间。在主题表达上,更隐性也更个性。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和意外,似曾相识又倍感温暖。

相比于宏大主题和家国情怀,今年的全国Ⅲ卷则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成长实际,注重引导考生关注自我,认识自我,关注身边的人事,关注内心真实的情感,思考人生,思考新时代师生关系,要有爱心,知感恩,记深情。今年的的全国Ⅲ卷则真正回归情感、诗意与审美,让学生在语言的理解、赏析和思辨中,去传递美好情感、审美情趣、生命魅力。

总之,这是一道充满时代温情的作文题目,贴近学生实际,又可引发很多联想和感悟,相信学生有很多话要说。

写作角度一:师生情

中考练笔:①老师,谢谢你;②我的老师;③最后一课;

写作角度二:个人情感

中考练笔:① 老师?母亲?; ②那一刻,我很感动; ③老师好

写作角度三:感恩

中考练笔:①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教诲之恩;②成长之路给予帮助的人;

(点评人:王德山 方小中)

今年北京卷作文第一题,要求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因为前有解说,后有提示,故而审题难度不大。在写作上,关键是要从“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选准一个自己能写得出,写得好的角度来组织成文,泛泛而谈,面面俱到,则很难得高分。这是要注意的第一点。

第二,“文章合为时而著”,作为时代青年,应该关注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关注国际风云的变幻,关心国家的命运。中美贸易纠纷愈演愈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刚刚落幕,这些,都与解说语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有关。从文化的深度与高度,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着眼于国家发展的命运,对考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命题人用心良苦,考生写做此题,也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写作第二题“2019的色彩”,有一个难处,就在于考生要明白,在我国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红色,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的是吉祥、喜庆,在革命文化中象征的是革命、牺牲;其他如紫色,象征着高贵,神秘,绿色,象征着环保,生机,粉色象征着温馨,浪漫等。写作此题,写不出一种色彩当然不行,对于某种色彩的象征意义解说不当,当然也不好。

另外,还需强调,这篇作文只能写2019年的一种色彩,这也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最后,还要注意“思想健康”的要求,最好要写出世界的“大色彩”,祖国的“大色彩”,写出2019年时代进步的“大色彩”。

第一题中考练笔:

①文明也是一种力量;②坚持;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④传承的力量;

第二题中考练笔:

①我的家乡;②未来还未来;③弘爱国之心,立青春之志;④我的祖国;⑤祖国的“大色彩”

(点评人:龙祖胜、梁莉)

面对2019年这样一个极具纪念意义的年份,天津高考作文命题人一改近年来天津卷生活化、多元化、“小题大做”的命题特点,转向“爱国”“奋斗”这样宏大的时代命题,试题通过选取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三位重要人物的经典话语,从不同侧面引导考生用心感受中国的发展历程,思考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在体会民族振兴、国家进步的同时,从历史的纵深、代际传承以及面向未来的愿景中,更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进而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贡献个人力量。

具体分析,该作文题目立意的角度比较丰富:(1)追梦时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2)笃步前行,奋斗不止。(3)扬奋斗之帆,逐复兴之梦。(4)奋斗铸造美好。(5)初心不改,奋斗正当时。(6)时代精神决定时代命运,青年一代要传承爱国精神,争做时代弄潮儿。(7)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争做建设美好家园的追梦人。(8)弘扬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争当时代先锋,勇做时代排头兵。(9)迎向时代奔跑,接力祖国圆梦。(10)新时代,新起点,新青年,新梦想。

近几年的中高考作文,大部分都是主旋律类的作文,弘扬爱国情怀为主,今年中考有很大可能也与这一主题相关。

写作角度一:追梦时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中考练笔:①祖国强大,我自豪;②厉害了,我的国;③奋斗的青春;

写作角度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

中考练笔:①牢记历史,居安思危;②我向英雄学习;

写作角度三:弘扬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争当时代先锋,勇做时代排头兵。

中考练笔:①奋斗创造美好生活;②争;③拼搏

写作角度四:少年心,爱国心

中考练笔:①新时代的爱国奉献精神;②国与家的关系;③爱国精神与个人成就

(点评人:杨帆)

今年上海卷的高考作文题,文化视野更宏大一些。关注人与世界(社会,自然,自我,他人)的关系,希望考生能够立足自身,打开眼界,全面辩证地去看待问题。

命题给出的材料,一眼看去,门槛并不高,但“寻找‘中国味’”仅仅是表层,如何由现象到道理,由道理再来指导我们认识世界,这才是命题者在第二段材料给出的重点:“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

只有见过他国异域的风格特色,领会了世界的多姿多彩,才能明白“中国味”——中国特色是什么。寻找中国味,当然要立足传统,植根中国,也需要放眼世界,求同,存异,在这样的过程中,自身独有的“味道”才能彰显。

所以,这个题目的写作思路,可以按照材料的提示引导,层层推进:

音乐的“异国味”与“中国味”

其他领域的“异国味”与“中国味”

如何发现彼此的不同

确立寻找“中国味”的方法

推而广之,认识事物的方法是什么

在这一过程中,认识自我与认识他者的关系

当然,文无定法,这只是一种角度,一条思路,仅供参考。

关注人与世界(社会,自然,自我,他人)的关系,希望考生能够立足自身,打开眼界,全面辩证地去看待问题。

写作角度1:中国味

中考练笔:①你眼中的中国;

写作角度2:认识事物的方法及认知过程中的思考

中考练笔:①原来如此;②对不起,我错怪你了;③正确的答案

写作角度3:文化是软实力

中考练笔:①传统文化(如诗词歌赋)对我生活影响,继承优秀传统文化;②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精神

(点评人:肖学军)

可以只选择某一具体的物来写,重点突出物的特征;比如:梅兰菊竹;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之美;书法(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之美,中国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之美,强调做自己;也可以由物写起,由物及人,由实到虚,写出自己的感悟。也可以结合个体、社会,谈自己对个体价值观的理解,既可以观点新颖深刻取胜,又可扬理性思辨之长。

参考立意:(1)追求(保持)个性之美;做自己,保持本色之美;尊重个性发展;(2)个性与共性,圆融与变通;(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4) 君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写作角度一:包容、尊重、欣赏

中考练笔:①做人要有“气度”;②告别狭隘之心;③尊重不同的性格和表达;④不同的个性组成多彩的世界;⑤生活需要宽容;⑥个性与共性

写作角度二:体味生活

中考练笔:①生活的滋味;②让______充满味道;③____,使生活更精彩

(点评人:郭青松)

与去年的相比,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题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由“家国情怀”到“生活情怀”的转变。“浙江精神”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引导考生更深入地认识群体价值观,突出的是“家国情怀”,可以说,偏向“务虚”。而今年的考题则更“接地气”,“如何对待你的‘读者’”属于一种“生活现象”,引导考生关注自身,关注生活,处理好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突出的是“生活情怀”,可以说,偏向“务实”。

二是由“理解、阐释”到“抒写心灵”的转变。去年的题目材料中,明确了“浙江精神”的内涵,相比较而言,考生更需要做的是谈自己对“浙江精神”的理解,并对其进行阐释。而从今年的材料来看,命题人更强调的是引导考生“抒写心灵”,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自己的看法。如何对待你的“读者”?相信每一位考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看法。甚至可以说,几十万考生就有几十万种看法。虽然会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总能有一些独特的地方。这样一种转变,也让考生在写作时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大的自由抒发感受的空间。

三是由“重人文思想”到“重生活思辨”。要写好“浙江精神”,需要考生熟悉浙江历史上的人文思想,需要考生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而要写好如何对待生活这本书的“读者”,则需要考生回望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的心灵,理性反思。虽然大家对待“读者”的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前提,比如都应该要善良、宽容等等。考生在写作时切不可片面、偏激。

角度一:体现思辨性

这几年河南省中考作文命题有一个趋势:将体验性和思辨性交融,尤其强调思辨性命题。

写作角度1:被忽略部分的重要性

中考练笔:①那些你忽略的事;②“小”的力量;③因忽略而珍贵;④不要忽略

写作角度2: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考练笔:①真相;②追本溯源;③釜底抽薪;④最重要的才是最主要的;⑤有效的防护

角度二:关注自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近年中考作文几乎都是围绕着“自我”而展开,通过自我与社会、人生、自然等方面的关系,考查同学们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

中考练笔: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渍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总的来说,中考趋向思辨性,高考趋向人文性,但核心都是阅读积累。

不管是中考作文还是高考作文,老师们不约而同提到阅读积累的重要性。而没有阅读,是现在中学生作文的核心问题。

中考作文和高考作文对一线教师的引导就是,你得逼着学生去阅读。现在的作文命题推动着老师和学生去注重思维能力的开发。

所以,阅读吧,孩子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秋天的作文300字 为什么要学英语作文 劳动最光荣作文结尾 春节里的一件事作文 参加俱乐部的英语作文 勿以恶小而为之 作文 小学生作文批语 秋天的家园作文 一次小实验作文300字 玩摩天轮作文 作文竞赛简报 作文运动会题目 挑山工精神作文 我喜欢的一天英语作文 网球比赛作文 师生之间作文600字 好暖作文 以夏天为主题的作文 生日聚会英文作文 那个人改变了我作文 暑假活动英语作文 梅花作文450字 我以书本为知己作文 关于介绍自己的英语作文 与读书有关的作文 精彩半命题作文 遇见你真好作文600字 荡秋千作文 付出与分享作文 与什么交朋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