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切记:不能再让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带偏中国教育

2020-11-14 12:20:01
相关推荐

——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再次把中国的应试迷宫教育推向极致,目前语文教学远远落后于时代!

引言:笔者本来有极重的学术业务在身,近百万字的《策划学第七版》才交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目前正在准备由Cengage Learning(世界三大教材出版公司之一)翻译英语版的工作;根据本人的另一本书《时间的终极问题》撰写的论文投到世界权威刊物后已经修改几次,正在配合编辑修改,所以一直强忍没有在该作文出来的时候发言,但今天实在忍不住挤出时间来发表我的看法,主要原因是我在去年9月在各大平台发布了一篇文章“这4大问题决定中国未来”,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被各大新闻媒体及中文系朋友圈霸屏

自从浙江公布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以来,笔者的订阅号消息及朋友圈已经被此话题刷屏。

尤其在国内排名靠前的几大中文系毕业的圈子盛传,包括北大、复旦、人大、北师大,自然也包括笔者的川大,并有这几大中文系毕业的学子或在职任教的教师发表了很多观点的文章。

本科后,为了减少近亲繁殖,总是互相推荐自己的得意弟子读硕、博士,这几大名校中文系的弟子们自然关系错综交叉,所以有关专业的文章能快速在圈子互相传递。

尤其8月3日一位微博“云中上师”标明北京大学的高手,找到了该作文中每处的原引并进行深入地本义分析,“云中上师”一看就是学贯中西,非一般人能做到,确实不愧为中文北大第一的实力显示。

最后他得出“浙江高考评分组的评语和给出的满分不仅自爆其无知,属于集体性脑短路,更是严重失职。通过这篇评分,不难想象其他无数作文会有怎样的遭遇。这种 collective stupidity 才是中国教育出问题的根源之一。”

国内各大新闻媒体也是争先恐后:

8月3日新京报“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被指晦涩难懂,阅卷组长:得分‘恰如其分’”

8月4日光明日报“‘生活在树上’,配不配满分?”

8月5日封面新闻“特级教师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不会鼓励学生仿效”

8月6日南方周末“浙江阅卷老师谈争议满分作文:别让引用‘艺术’走向极端”

8月6日侠客岛“好的文章,怎能‘生活在树上’?”

……

◆其实很多人没弄清问题的核心:主要是因为该作文的“学术化”表达才得到的满分

此篇作文能得满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用了非一般高中生能用到的词语,显示阅读广泛。正如作文组浙大副教授陈建新组长的总结中提到:“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因为文中用到了“嚆矢(hāo shǐ)、振翮(zhèn hé)、玉墀(yù chí)、婞直(xìng zhí)”等,就是几大名校中文系、古代汉语功底扎实的本科毕业的学生也不完全认识和理解这些字、词。

第二,旁征博引,引用了很多名人名句,显示阅读广泛。可以看出该学生至少能说出这些书名、能背这些书中的名言,但无法知道是否认真深入阅读过作文中列出的著作。因为本身有很多为应付高考而汇编名著名言、概要介绍的书。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作文组陈组长评语中提到“而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

这才是此篇作文能得满分的核心和关键。

而前二点只是前提,得到第三结论才是关键。

◆用晦涩、生僻的词语以及引用一些名言就是好作文吗?

其实这种方法笔者早在初中也有此想法,只不过没有幸运遇到象陈组长这样的伯乐。要是遇到了,可能早改变本人的命运了。

我上小学的时候,才开始写作文,总觉得没有一些词语可用,当时农村也没有提升作文的书,老师就说要去阅读《新华字典》,最好能背下其中的一些词汇,当时真按照老师说的去做过,在写作文时有意加入一些课本中没有的词语,但最终还是觉得作文不行。

上初中的时候,老师说作文里面要多加入成语,我就买了一本《汉语成语词典》,并真的花精力去背过。

特别至今笔者还记得比较清楚,初一当学过朱自清的《春》时,老师让我们也写一篇有关春天的作文,笔者就在其中加入了很多华丽的词藻及一些成语,心里暗自欢喜,等待上作文课老师当范文来读,可结果无任何反映,我就去问老师,老师说“作文并非要堆积华丽的词藻或成语,而是要用词贴切、精炼,并且越普通的词语越好,你看《春》整篇课文中都是极其普通的词语。”从那以后我才知道好文章并非靠背字典和词典能得到。

只是笔者的初中语文老师的水平肯定不能与国内一流大学的教授相比!

◆再来看此作文的关键“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

◎什么是学术化表达?

说到“学术化”,当然就能唬住很多人,“学术化”就是“专业化”,一般是“专家、学者”的表达方式及专业用语。一般人包括非学者的作家也不具有此方面的功底,因为文学创作与学术化表达完全不同。

此方面笔者也有发言权,至目前有近千万字左右的学术著作及论文,即20多本学术著作及多篇论文,并且笔者的求学经历及研究方向横跨了语言、经济和自然科学,所以能从这三者对此说明。

那么究竟什么是“学术化表达”?

在人文社科里面简单地说就是:对一些复杂、深奥的学术问题要用准确、专业、精炼、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在经济学里面因为涉及很多外来理论,很多术语是翻译过来,比如在经济学里人们通常的“买卖”,而专业术语却是“营销”,与“国外做生意”,专业表达则是“国际贸易”,“做独家生意”专业表达则是“垄断”。

在自然科学里面,学术化表达更为严谨和抽象,一般都用公式、数字、符号,尽量减少语言的表达,因为语言在表达、理解、传播上往往有误差。

所有的学术化表达很多时候区别于普通性语言表达,并非是越复杂、深奥越好,也不是为了追求与普通表达的不同而故意设置阅读、理解障碍,相反有共同的宗旨和遵守的准则:表达准确、精炼、简短、尽量能够让更多的人通过语言的表达能够理解所阐述的专业知识。

很多顶级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对此都有明确地规定:“浅显易懂”,不允许出现长句子都有规定。比如由于笔者研究策划经济学所投论文的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和研究时间理论所投论文的Science 及Physical Review Letters对语言表达都有类似规定。

笔者的论文目前还没有在这些顶级发表,还不是所研究的内容不行而更多是语言表达问题,多位编辑明确指出。这些论文很多是国内高手翻译,当然不是翻译的问题,而是翻译对这些专业论文本身的理解,然后笔者最后再必须进行高度地审核并准确地表述,但笔者当前的英语水平无法胜任此工作。

所以笔者的研究是通过国内出版然后由国外权威出版社翻译出版,其中的语言关通过翻译及多道编辑把关。而这些顶级出版社能够翻译出版丝毫也不亚于权威的学术期刊对内容的要求,同样经过了高水平的审稿过程。又所以难道一大本原创性理论的著作整理成更小容量的论文还不能发表?显然不是论文本身的问题而是语言表述过不了关。

◎此篇作文的表达是学术化吗?

此篇作文不属于科学理论及技术方面的文章,也不属于探讨研究古代生僻词语用法的文章,或研究现当代文学用词探究的文章,谈何学术化表达?此文属于文学创作类,那么故意用一些生僻、晦涩的词语、引用很多名著中的名句,这还是文学创作范畴,并非有学术化的表达,最多属于文学创作中增加“文采”,但增加文采也不是靠故意用很多人看不懂的生僻词语、古意表达?

◆此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再次把中国的应试迷宫教育推向极致

去年9月我在各大平台发布了一篇文章“这4大问题决定中国未来”,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其中第四大问题谈的是:各种现象表明中国教育越来越陷入一种“迷宫模型”!

“迷宫”很多人玩耍过:就是一种人为的、故意设置的游戏,有意设置成与现实中正常的路径不同,而让人们去体验其中的乐趣,其实能否走出这种迷宫与自然生活中正常的行走毫无关系。

因为“迷宫模型”就是人为建立的、虚拟的模型,比现实要复杂得多,需要针对这种模型的技巧培训才能更好通过,一旦了解并掌握这种技巧就非常容易通过。

一个人通过一段正常的行程的思维方式、解决办法与在公园里面设置的通过迷宫路段完全是两种方式。

有人说中国的科举模式太伟大了,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采用,通过考试促进学习然后选拔人才,这种方法是对的,但如果进入一种极端模式:“迷宫模型”则完全变样了。

我国教育的迷宫模式体现:本来教育的功能是通过学习增长知识,然后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疑难,并不是故意、人为设置成迷宫类型。高考数学要考三四条辅助线,而此次这种奇葩类型的作文被作文组奉为珍宝,再次把中国的应试迷宫教育中的作文推向了极致。

语文专家声称还要加大语文的考试总量,就是有意让部分学生不能完成,这些目的和作用就是违反正常的教育功能,设置成迷宫模型有意难为学生,然后让教师、学生花很多精力去搞题海战术、进行各种补习,去解开这些迷宫型考试题。

一方面是出题者要加大迷宫的难度;另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去追逐找到解决的办法,进行一场永远不会停止的追逐和博弈,使迷宫模型越来越复杂,而远离、忘却了正常教育的本质。

然而学生高考后基本无用,因为真实世界的模式和解决方法完全不同,真实世界本身没有这种虚拟加之穷尽一切手段建立的迷宫模型,本身是一种智力游戏。等高考后,才发觉这种迷宫教育其实是远离现实的教育,而现实中根本不是这样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当过了这段路后,回到正常的路以及需要正常的走路方式后,不会再有那种虚构的迷宫模式,很多人反而不会走路或要重新适应,所以很多学生高分低能。最终的理论基础就是这个“迷宫模型”。

并且被这条利益链上获利的一些机构或个人编一些故事,嘲笑国外正常的素质教育荒废了孩子的时间,使他们的竞争输在了起跑线,而世界杰出理论、重大贡献却不见我们的身影。

“迷宫模型”导致中国的教育进入一种虚拟的游戏模式无端浪费了大量的精力。

当然有的人会说,这些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然而,这种为了解决虚拟的“迷宫模型”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与现实世界无关,而人一生的精力有限,中国教育把人一生最美好的小学到高中时代如果都用于此,就自然减少了正常的知识学习、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种浪费是非常大。

◆目前语文教学远远落后于时代甚至根本没有找准方向

◎语文教学首先应该记住语言的最大功能是交流

语文教学首先不应该忘记语言的最大功能是交流,交流又分口头交流和书面语言交流。然后才是其他功能,比如文学作品中的教育功能、诱导功能、审美功能等。当现在文学已经失去政治功能以及作为升官发财的一种途径时,语文教学培养作家的目的早已经被淡化而只是作为个人爱好。甚至当今的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也已经转化成商业的娱乐或阅读休闲。

◎与应试迷宫教育配套的是语文考试和教学完全走向歧路

阅读考试的碎片化、答案的莫名其妙,就连作者本人也无法正确答对这些阅读考试题目,而出题者却恨没有把学生难住,提出还要用更复杂的迷宫式的考试来增加难度。

◎语文教学一些让人难以费解的现象

如国学教育,从小学开始另外单独开设或作为课外辅导,国学教育无非是古代诗词或古文,但这些不是课本上已经有了。如果觉得份量不够,可以再加入,或者加入进同时发的课外辅读本呀?何必再另外让每个学生再买一本封面标明“国学”的书?并且让学生课外再进辅导班学习?并且让孩子们产生迷惑:课堂上学的语文又叫什么?难道是非国学?

国学早已经是一个古老的概念,而且相对当时闭关自守、科技落后时代的产物,而如今又被一些学者拾人牙慧,但却增加了中国应试迷宫的难度,牺牲了多少孩子本应该有的正常的玩耍、学习的机会。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忽视了一个最大的功能:科技语文教学。

◎当今科学理论和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与科学理论和技术发展相关的语文无处不在

科学理论文章及论文、科技产品说明书、科技论文、科技普及文章、项目说明书以及相应的翻译文章等等,这本来应该是目前语文教学紧跟时代的教学功能和任务,然而目前在我国基本是空白。

◎学术创作所耗精力远超文学创作

以笔者近千万字的学术著作和论文的经验来说,学术创作的劳动量远超文学创作,除了都是原创性外,学术创作必须保证严谨性,而且还要经得起同行的审阅,特别如果作为教材传授给学生们更要经得住检验。

除了要求作者的原创,还必须查阅大量同行研究的文献资料,必须了解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只能在他们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的创作。

查找和阅读这些大量的文献资料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文学创作只需要埋头做自己的工作。

◎本应该紧跟时代的语文教学却是空白,却沉醉于迷宫模式教育以及炒作一些陈旧学说

所以生活中出现一个说明书让人无法看懂,就是标注在一些产品上的简单文字注解也让人难以理解,这已经是司空见惯。

一些科学理论论文、科技文章,从基本格式到正规表述都不清楚,从本科到硕、博士,已经是大多数现象。

究其原因,是我国从小学到高中阶段根本没此方面的教育,重点和精力全用到了去应付、破解越来难的语文迷宫的中考及高考了。

由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正好看到了当前语文教学的现实:玩弄语文考试的迷宫游戏;故意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去跟随一些人提出的为了项目资金或学术教条增加的一些概念、伪学说;没有让语文教育紧跟科技时代的发展。

正好从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得到警醒:改革中小学的语文教育,走出迷宫模式,这是当务之急。

2020.8.8成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值得600字初中作文 鸡鸣阁作文 韩语小作文 我的学霸同桌作文 我的好朋友和我英语作文 筷子英语作文 我想飞作文 写雪的作文 作文做家务 收获幸福作文500字 我要好好学习作文 享受快乐作文600字 四年级小学生优秀作文 童年记事作文 字典的自述作文 我的学校作文600字初中 消防安全的作文题目 我的家乡小作文 信念为题的作文 我的零花钱作文 介绍山西的英语作文 气象作文 美好瞬间作文600字 家乡变了作文500字 我喜欢的歌曲作文 再见了老师500字作文 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 玩溜溜球作文 妈妈作文800字 高中语文作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