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来了 2022市州中考作文名师解读(怀化 衡阳)

2020-11-14 14:30:01
相关推荐

湖南2020年中考作文真题(怀化卷)

请按下面要求作文。

国富则民强,国是伞。抗洪一线、边防前线,军人是伞!疫情袭来,最美逆行,白衣天使是伞!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母亲是伞!伴我寒窗十载,青丝成白发,老师是伞!同呼吸,共悲欢,朋友同学是伞!······你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让我欢唱,伴我成长,来,我们共同分享“伞”下那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请以“在你伞下,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到答题卷上;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章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得抄袭,不能套作;⑤不少于600字。

试题解析:2020怀化中考作文命题解析

文/刘琴(怀化市四中,怀化市鹤城区初中语文首席名师)

一、关于命题:

1.紧扣时代脉搏,有情怀。

眼下,洪水正在长江中下游肆虐,人民子弟兵正在宵衣旰食,奋力抗洪。前不久,加勒万河谷中印对峙,中国军人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地抗争,不让祖国一寸土地受损。再往前一段时间,北京抗疫,武汉抗疫,全国抗疫,都是这个不平凡的庚子年,中国遭遇的重大挑战。初中升学考试的作文题,引入这种与学生紧密联系的时政题材,既唤醒学生的爱国精神,又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值得赞颂与提倡。

2. 紧扣语文课标,有根据。

作文材料引用了(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 》一文中部分文字,并借鉴冰心的形象比喻,把所有为国奉献、为民族担当,奋力拼搏、帮助别人的人都喻之为“伞”,这使得作文题目与语文课文学习紧密联系起来。符合课标倡导的作文教学策略,有根有据。

3. 紧扣学生生活,有文采。

初中学生,毕竟生活单调,主要是学校与家庭的体验,所以,作文素材特意提醒,老师的培育,父母的关爱其实都是遮蔽风雨的“伞”!这使得学生有材料可写,不至于无话可说。同时,命题人将命题材料用散文诗一样精妙的语言描述,显得文采空灵,学生也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激发创作灵感。

二、关于写作:

1.精准转换,烛照熟悉生活。

今年命题,是半命题作文。我经常把命题作文比喻为“戴着镣铐跳舞”,那么,半命题作文就是把“镣铐”解开了一边,这样,既有限制,又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难度,但学生只要学会精准转换,这作文就不难。伞,是一种形象比喻,但学生要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转化为形象思维,是有难度的。所以,学生必须把自己的真实生活与这种形象思维联系起来,然后转换成平时的常规写作语言。其主题语言可以转换为:

①. 在你的伞(护佑)下,我们国泰民安。写解放军或医生的护佑下,国人享受的安逸生活。

②. 在你的伞(教育)下,我已脱胎换骨。写家长或老师的苦心孤诣教导,我终于彻底蜕变。

③. 在你的伞(呵护)下,我已走出阴霾。写家长或老师的精心呵护,使我心灵的天空阳光灿烂。

④. 在你的伞(帮助)下,我将鲲鹏展翅。写自己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立下宏图大志。

⑤. 在你的伞(启迪)下,我将凤凰涅槃。写自己在老师或同学的启迪下,浴火重生,勇猛顽强。

2. 巧妙修辞,坚持形象思维。

上面所说“精准转换”,主要解决学生面对“伞”这个意象而不知所措的问题,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但文章标题的前半部分用的是形象语言,如果前后配套,语言更显得和谐一致,不然,半阴半阳,一半形象,一半直白,有不得体之嫌。因此,为了标题和谐,可以把标题后半部分也用配套的形象语言。可以拟题为:

①在你的伞下,我(温暖如春)。写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

②在你的伞下,我(风雨无忧)。写童年的无忧无虑。

③在你的伞下,我(蓄势待发)。写现在的淡泊明志。

④在你的伞下,我(享受无限阴凉)。写友情伞下的舒适。

⑤在你的伞下,我(迎霜傲雪)。写励志伞下的艰辛奋斗。

3. 浓墨重笔,突出“伞下”精彩。

主题确定以后,请在写作中落实材料中“我们共同分享‘伞’下那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一句重要的提示语。它告诉我们,你的写作:

第一,应该写故事。也就是应该重点记叙自己经历过的具体事情,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故事,但应该表现同一个主题。

第二,应该写正能量故事。只有正能量故事,它才会动人,才会感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文中需要反复强调,是因为在“伞下”,所以故事才精彩。

怀化中考下水文

在你的伞下,我风雨无忧

文/向满花(怀化市四中)

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写道:“老师,你在课堂上说起童年时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你能给我们讲讲你的童年吗?”这勾起我无限回忆,回想在父母护佑下风雨无忧的童年,我不仅热泪盈眶。

在你的伞下,我的童年就是蓝天、白云、青草和牛背

因为胆小,又因为有一段寄居姑婆家的生活,所以,我特别珍惜在爸爸妈妈身边的日子,因为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踏实,而哥哥姐姐的呵护,又让我倍感温馨。我如同风雨中奔跑的小鸡,终于找到了能躲雨的大伞。

在农村,干农活是少不了的。因为是家中年龄最小的,所以父母从不让我干重活粗活,平时就负责放牛。我家就在机场附近。每次放牛,我都会把牛牵到机场边,那儿的草坪很大,草也长得很茂盛。我只要把牛往那儿一放,便可以自由自在地玩儿去了。那儿的放牛娃很多,大伙儿便聚在一块儿做游戏。那份逍遥与快乐,真让人怀念不已。空闲下来,我最喜欢的就是躺在软软的绿草坪上仰望天空,那时的天可真蓝啊!那么纯净,那么澄澈,白云悠悠,变幻莫测,着实令人心醉。

当夕阳将最后一抹余晖洒向大地时,我便衔着一根青草,骑在牛背上,哼着小曲儿回家了。

时光荏冉,那蓝天、白云、草地、牛背,逐渐定格成童年乐土中永恒的记忆。

在你的伞下,我的童年,那花衣最美,那糖最甜

在我小的时候,物质条件很差,能有套干净衣服穿就算很幸运了。而我又是家中的老小,专门负责“接收”姐姐们穿过的衣服,所以我的衣服永远是破破烂烂的,只有在过年时,才有可能得一套新衣服。所以童年的我特别期待过年,期待那种穿上漂亮衣服的幸福感。因此,每到过年,父母无论如何都要为我做一套新衣服,哪怕自己十年不买新衣。因为有父母这把世界上最宽大的伞,我从来不怕风雨。因为有花衣等待的童年无限幸福!

糖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另一种奢侈品。我记得特别清晰,那时一颗糖只要一分钱,然而在当时,我就是连一分钱也拿不出。所以,我就只好天天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时家里才会准备糖果,让馋了一年的我大饱口福。父母知道我对糖的偏爱,总是在门角落那个坛子里藏着我最喜欢的“白兔奶糖”!因为对糖的渴望,当时我甚至还萌生过一个奇怪念头——以后嫁人一定要嫁个开糖坊的人。唉,现在想来,如果没有父母这把世界上最厚实的伞,我的人生会怎样,是不是就会早早地嫁给卖糖的人呢?

在你的伞下,我的童年,就是门前的那条小溪,欢快地奔向远方

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确,虽然小时候我们的日子很苦,但作为小孩,我们永远都能找到自己的快乐。

在我家门前不远处,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弯弯曲曲,静静地从村子中穿流而过,终年不息。我们常常会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块儿玩捡石子、跳方格、丢手绢,或者去水塘里游泳,甚至去水田里捉泥鳅……天有多大地有多宽,我们的游戏天地就有多宽多大。它承载着我美好的童年记忆,欢快地奔向远方,奔向未来……

岁月有痕,我已沧桑。童年的记忆,为什么那么美好?因为在父母的伞下,我从来不知道忧愁为何事。现在,我已经成为儿子的大伞,但愿我的伞,也像我的父母的一样,能护佑儿子的风雨人生。

湖南2020年中考作文真题(衡阳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看着小时候的照片,我发现自己和从前不一样了;父亲回来了,家里的“团圆饭”不一样了;就将离开熟悉的校园,去往新的学校,那里的风景也定然不一样。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不一样的情。在不一样的体验中,我们一天天成长.....

请你以“不一样的 ”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文体不限(诗歌、喜剧除外);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学校。

试题解析:2020衡阳中考作文命题解析

文/张莉(衡阳市第十七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长)

纵观衡阳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基本上以“引文+命题或半命题”的形式出现,2020年衡阳中考作文题为《不一样的 》,延续了以往的命题风格,出题形式为“引文+半命题”。

这次作文可以说是“意料之中”,考前许多同学就这次中考作文是否会涉及今年的“新冠疫情”询问过我,考虑到中考本身结业与选拔功能的双重性,加之中考作文着重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树立志向、培养品格。因而中考作文的辐射范围一定不会太窄,涉及“疫情”自然在情理之中,却不会是中考作文的全部。

首先,本次作文贴近生活实际,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生活。引文部分选择三个场景,在场景中展现自我的成长、情感的变化、环境的改变这些生活中出现的“不一样”。随后从生活中存在的人、事、情三个方面的“不一样”提示学生写作的角度,引导学生在这些生活体验中有所感悟,在感悟中有所成长,在成长中更珍惜生活。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体现了“真语文”的理念。

其次,选材的丰富性、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这次作文采取了半命题的形式,所填的中心词完全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进行“私人定制”。丰富的选材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感可发、有理可悟。本文可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把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进行多种组合,在描写中也可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这些与统编人教版教材对写作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契合的,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依托”的原则。

再次,题目引导学生关注“变化”,注重文章立意的思想性。题目中心词前有修饰词“不一样”,“不一样”三个字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文章的范围。这就要求学生能关注“变化”,小到自身的变化、群体的变化,大到社会的变化、国家的变化。发现变化从而分析变化,分析变化从而认识变化,认识变化从而判断、评价变化。随着思考的推进,文章的立意就会更深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处处皆语文,这次中考作文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文章犹如溪流,若想溪流昼夜不息,惟愿守住生活这一泉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恐怖作文 我的玩具作文 我的幸福 作文 作文大纲 约定作文 作文我想对你说 我的幸福作文 勤劳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的作文 跑步的作文 作文批注 作文300字四年级 日常生活作文 乒乓球作文 逆境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 后悔的作文 动物园的作文 青春600字作文 分手作文 励志作文素材 的自述作文 的那一刻作文 作文好题目 展望作文 母亲节 作文 作文好的开头 初一下册作文 沙滩作文 成长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