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满分作文在树上引热议:高考作文怎么写才对?评分要对大众负责?

2020-11-14 20:35:02
相关推荐

最近“教学月刊”上的一篇,浙江满分作文系列稿件之一《生活在树上》引发了全网的热议。

出于好奇,于是找了原文,和各种“好、中坏”等声音的名家、大众点评对照着看:

比如作为浙江省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教授认为“好”的点评是,“它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

而作家马伯庸则算“中”的评论称,“此文很难用‘满分作文’或者‘烂文章’来简单地评价。因为文章虽然用了一大堆生僻典故以及袚魅与赋魅,实践场域的分野、理想期望范式等学术语句,但其实都用对了地方。问题在于,没这个必要......”以上,总结起来的意思,其实就是辞不配位。

最后之所以引起全网大众热议的“差”评价,大致集中在文中那些极其晦涩,“看不懂”的用词(矢、肯、孜孜矻等)、引用的“名家”(海德格尔、麦金太尔、卡尔维诺等),以及通篇一看有点不知所云的“炫技”、故作高深的部分。总而言之,就是觉得“不配”得到满分。

“教学月刊”截图

而这篇作文其实一开始的分数不是这样的,最初阅卷老师给的是39分,而后复阅时,暴涨为55分,最后组长一锤定音,给了一个60分的满分。

何以会这样?

真如各方热议的那样,是一种故作高深的“炫耀”?

还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涉猎广泛”的最好应用?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从“实际”的角度看,也就是把这篇作文以一篇高考应试作文的标准去评价,才比较合理。

我想之所以这篇作文引热议,还是因为它是“满分作文”。

而历届高考时,全网大众热议的,或者是“能”热议的,也只有偏主观化的作文了。

因为“主观”,所以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感受,议论;

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作文的好坏,分数的高低,是没有绝对“公平”,完全让各方满意的,再好,再差,总有人“不喜欢”,觉得“不配”。

所以,其实这个满分作文的热议,不管好坏,我认为都归到这几个问题:

高考应试作文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怎么写该被“规定”?

它的内容,评分等应不应该为大众负责?

高考应试作文的“意义”与评分标准“逻辑”

高考,是一项带有选拔意义的应试,而语文卷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作文,大致占据总分的三分之一左右,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一般来说,考生们的语文水平基本都是“及格”的,而语文这一科“主观”的部分,是很难把握标准的,尤其是作文。

但既为应试考试,那么为了照顾“大多数人”,一定“透明”的评判标准是绝对有的。

于是技巧的应用就成为必然,也就是那些被长久诟病“不知所云”的阅读标准答案,其实之所以“作者本人都答不对”,是因为它需要一个可以被大多数人理解的,“对”的判分标准。

所以高考应试作文的“意义”,其实本质上就是为了拿高分,要知道在语文考试里,想要得到高分,尤其是那种可以拉开距离的高分是很难的。

以150分总分的考试为例,一般人考个及格偏上90分到110分左右,努力一下还是可以的,但要想拿到120分到140分这种比较高的分,就很难的。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占60分的作文的好坏,就像这篇作文一样,从39分升到60分,21分的差距,很可能就是一本、二本这种“人生大起大落”级别的大差距。

而这篇《生活在树上》的满分作文在本质是拿高分的“标准”看来,起码思路是赌“对”了。

因为从全文的“难易程度”上看,起码它的水平是平均以上的。

内容的话,如果真的对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学作品有所涉猎的人来看,至少作文引用和理解思想方面基本是没有问题的,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对作文题的解读是“对”的。

至于被大众诟病晦涩,硬凹生僻词汇和“化用”很大部分“名家”观点理解的部分,其实是一场“赌运气”的孤注一掷。

这么说吧,既然明知道作文的判分是主观的,那么去揣摩一下阅卷者们的喜好,或者说去猜测一下“全部考生”的基本水平,然后试着去根据这些,实行什么样的“策略”,然后能脱颖而出,拿高分,真的是错的?

这位考生只不过在试着剑走偏锋,用大概率的“广发涉猎”去赌一个可能的高分而已。

问题就在于他真的赌对了,至少,在这一届的考生中,他的水平是被认可的,是高出平均线很多的,拿个高分不应该?“运气”满分很过分?

所以它被热议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它被当做了“对”的高水平作文范本,被展示给大众“炫耀”,才被或好、或中立,或差地被评价。

其中还有一项被大众热议的就是前后三次39分到55分,最后到60分评分的问题。

(ps:我试着以数年帮助老师阅卷的经验说说其中评分标准的“逻辑”,如此大概能为被喷到删文的这篇“报道”做个主观的解释。)

首先其实从阅卷老师的角度去看的话,这篇作文至少是切题且立意不错的,基础分加拔高分,给39分,是一个适当的及格稍高的分数。

至于之后暴涨的55分,最后定下的60分,从复阅的角度来看,我猜想的逻辑应该是站在整个浙江省的高考作文的“全局”上的考量,因为作文的评价本身就是主观且看“运气”的。

试想一下,你是一个带着“每日达标任务”的高考普通作文阅卷的老师,那么看一篇作文的阅卷时间,大概应该在一分钟到最多的十分钟左右。

首先看字,好的加分,再继续,然后切题,再来就是立意和全盘等,总之其实作文的阅卷是快速且根据个人“经验”去下意识判分的,所以初看这文章,“什么都有”,打个高及格分,是正常操作。

但是,到复阅就不一样了,复阅本身的功能是一种“平均”,或者说是一种“公平”。

这个阶段首看“特殊”作文,比如分数极差的,分数极高的,有争议的等等作文,是否存在“运气”偏差的不公平(合理),且这一块应该是站在“全局”的大致水平上,予以的复阅。

所以这篇《生活在树上》,应该是从浙江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出发的角度去复评的,也就是说,它在阅卷者们的眼里,在“全体”应届考生中水平是拔尖的。

好比对一个运动员的评价,他可能在村子里,县里是第一,但是到省里可能就只能排前十,然后再与全国所有运动员放在一起,结果究竟是怎样的,谁也说不好。

所以说实在话,一个中学生可以如此涉猎广泛,且大致理解,运用正确,是非常难得的。

很多网友之所以大呼晦涩和“看不懂”,本质上还是因为没有读过这些“大拿”的文章和观点等,而人的认知(知识)是真的有“壁”的,每个人在不同的知识上,理解都是不同的。

不能因为你“看不懂”就觉得不好,因为写作文也好,看文章也罢,主观理解因素太重要。

高考作文该怎么写?它的内容,评分应该对大众负责?

其实,每每看到网上流传的“满分作文”时,总会想起当初的自己。

读书时,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因为“水平”稳定,作文突出,每每考试后,会被拉去帮助初判,所以很能理解阅卷者们和考生本人的心态与站在两种角度的“标准”。

语文高分不好拿,作文高分更难,重点在于摸清“评分标准”。

高考的应试作文也是一样,它的写法一样有自己的逻辑,怎么写,写什么内容,关键看题目,也看当下的“社会氛围”。

这么说吧,大家可以看,不同时期的高考,出的作文题目一般大概率会被当下“社会氛围”所影响的,所以很多时候各地的作文题目,在当地或者外地人看来会有些“奇怪”,而从中体现的难易程度也一定会引发热议。

就像2020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算是一道在“中规中矩”里,角度好发挥的,相对中等的难度,但有点契合当年“社会氛围”的“好题目”。

大致上,只要切对角度,立意明确,比如《生活在树上》所表达的核心“个人选择”就十分符合题意,至于怎么在八百字里安排层层递进的行文,加亮点,前后呼应地点题等等,就很考验考生本身的“储备”和在考场上的发挥。

说句“秀”的,我当年高考也是选择这种“赌”的尝试策略。

因为我的储备也是偏外国文学的,所以在考试时,会根据题目,或着重“炫技”赌高分,或用“高大上”的立意去压高分,更有甚者,会尝试一番诸如仿文言文体,些特殊字体,以及写一些戏剧、书信体以及日记体等等的特殊文体去“拿”高分。

要知道,作文阅卷是很枯燥且烦的,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都是字。

一手清楚,整洁的好字自然占便宜;文章框架简明,分段看起来舒服的也占便宜;再来就是切题和立意明确的,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好词好句的,文章类型新颖的等等也是占便宜。

所以这种“被热议”的评分标准,是与一般写作文要求的通俗易懂,简练,情感抒发直白等等普遍“认知”是相反的,这么说吧,如果一篇直白,简练,立意好,感情表达到位等等的高考作文,打分是很一般的,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

但这有“用”吗?

不,从高考应试作文的角度看,这篇作文是没“用”的,因为拉不开差距,在成绩上也起不到太大作用,所以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就很重要了。

以我为例,我在整个高中阶段,拿到的十个满分作文,都是“特殊”的,里面有“剧本”议论的杂合体,有书信体,有仿文言文的议论体,甚至还有被很多同学说是“不知所云”的魔幻现实体等等。

之所以最终被判定为满分作文,最重要的就是“特殊”,不管有炫技嫌疑的,有人无我有诟病的,还是被喷“哗众取宠”的,说到底,这些都在本质上决定了我语文是110分还是140分的“排名”,以及总分上的排名,严重点,甚至决定了奖学金的“归属”。

放到高考上,就是211、985,一本、二本、三本等的“人生未来”区别。

所以,在我看来,大众可以对满分作文议论,但不希望呈现一面倒的批评或者表扬,也不用上升到对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质疑”上。

因为说实话,高考作文的内容和评分带来的影响,是不需要为大众负责的。

试想,如果真如大众们所愿,用普遍的“好标准”去影响高考作文的评判,那么高考作文的“意义”肯定会被打折扣,因为这样更难写。

试问,有几个人能如那些“文豪”一般,可以把作文写的通俗易懂又立意好?

最后:

讲真,我认为把这种满分作文当做“范文”,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公平”,很显然,有了这种“标准”的出现,会给考生们一个看得见的写作方向,而不是如从前那些通俗易懂,立意感情佳的“好作文”一样,没有一个肯定的标准。

因为高考,最终目的是选拔,分数决定一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懂我的那个人作文 打屁股机器作文 中考优秀作文800字 什么让我陶醉作文 开学的打算作文 myschool英语作文 那些温暖的时光作文 劳动使我快乐作文 史铁生作文素材 介绍长城的英语作文 犯错作文600字 什么的那一刻作文 过年作文250字 有关创新的作文素材 我的乐园作文600字 大扫除作文500字 校园生活类作文 学位英语万能作文 写人作文我的妈妈 我的兴趣爱好作文 重庆之旅作文 我的偶像老师作文 我读懂了什么作文 成长真好作文 幸福就在身边作文 英语二大作文模板 我的妈妈作文100字 给父母的一封信 作文 我的假期计划作文 秋天作文600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