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华师附特级教师解读“中考作文”并附上写作思路!

2020-11-14 20:55:01
相关推荐

今年的作文题和往年一样也是二选一

1.题目:历练

历练,就是经历世事,得到锻炼,炼就意志与品质。历经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杜小康经历了放鸭的孤独,让自己走向成熟;莫顿·亨特经历悬崖历险,领悟了人生哲理……亲爱的你,经受过哪些历练,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呢?请完成下面的作文。

2.下面几则材料带给你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选择其中一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1)生活给我一团乱麻,我还生活一件毛衣。

(2)宏大的理想都有一个微小的起点。

(3)志在山顶的人,不会贪恋山腰的风景。

华师附中执行校长、特级教师王益名老师认为:

(一)好的作文题要让考生有话可说。

“历练”,就是经历世事,得到锻炼,炼就意志与品质。

这个题目对于成长中的初中生来说,应该是有事可写、有话可说的。相信,孩子们在类似的作文也会写过,只要略加回忆,就能获得经验。当然,如果能够梳理一下九年学习、生活的点滴,并能捕捉最容易与“历练”吻合的事件,拿个切入分,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中考作文题,需要“亲民”,玩深沉,玩文化,玩玄幻,看起来很“改革”,但剑走偏锋,势必失去“民心”,纵观重庆市近三年的作文题,无不保持着这类“有话可说”的“平民”特色,又能略加开掘,进入佳境。

(二)好的作文题要呼唤考生内心最真实的事件或感受。

看到题目相当一部分人“无从下笔”,这样的题目肯定不是好题目,至少不是好的“考题”,让绝大部分人有话可说,或者说,能够通过题目唤起记忆,就是好题目。

“妄度”一下,命题人应该是受今年疫情的启发才命题“历练”的,我再“妄度”一下,今年35万考生应该有相当数量的考生会写到疫情下自己的历练,的确,考场中“情急之下”最容易想到当下,只是有点担心,选材相同的情况下,容易“撞脸”,什么网课,什么网课下的自律,什么独学的孤独,什么“加长版”寒假的煎熬 似乎话题有些沉重或者老套 ;但是,只要是“真情实感”,再有细节的刻画,还是能独辟蹊径的。

(三)区分度

中考,还承担着“选拔”的功能,所以中考作文题“不设审题障碍”不等于没有审题要求。并且,好的作文题是暗含一定的思维要求的。该题的区分度有两点,一在于“历练”之“历”;二在于“历练”之“练”。“历”是经历的意思,如果只写一件事,该文恐怕很难“优秀”,当然,也可以写成一件事的几个阶段的“历练”。“练”呢?一定是有一定难度的困难,不是轻易就能克服的,还有“练”还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这个过程越细腻,文章越精彩。所以,“历练”一定是具有一定难度系数的事件,在自己反复的克服下成长的过程。

当然,如果能写一个群体,乃至如疫情下一个民族所经历的“历练”,从而呼唤民族的复兴,那将是一篇“宏文”。写成议论文,谈古论今说“历练”也将冲出个人的圈子,从而展开一轴宏伟的画卷。

(四)作文题“提示语”充满着“诱导”。

虽然“历练”这个词还是成用词,但较之“训练”“练习”“经历”而言,还是有一点深度的。

命题人深谙这一点,不仅给出了解释,还以孩子们阅读视野内的名著《草房子》和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去再一次提示,这段“提示语”很有温度。也会提示考生回到两部(篇)作品中,获得一些写作的提示。“提示语”也是一把“双刃剑”,也会受此约束,从而未能展开,让自己的才情止步于“提示语”,所以考生是思路,要源于“提示语”,尤其是在考场思维“短路”的情况下,异于“提示语”,用“提示语”打开思维的阀门,让潮流奔涌!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提示语中有“经受过哪些历练,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呢?”这一点很重要,有人会写事,但不要忘记事情要围绕“感悟”去写,虽然,我反对“记叙+议论”的结构方式,但我并不反对主题的突出。主题是“线”,无“线”则散。

(五)能记叙,能议论,还能写成抒情文。

相比那些作文题是长句子,本次题目就有两个字,文体选择的余地就大了,首选是记叙类的文章,可能也是大部门考生的选择,也最容易拿到切入分。如果一个作文题本身就限制了文体,如,我经历的一件事。那对于擅长其它表达方式的考生来说就不公正了。

“历练”还可以写成议论文,什么是“历练”,为什么要“历练”,如何去“历练”,也会写出有思想的文章。抒情类的散文,有点困难,但也能写成小品类的散文。

二、作文思路

历练

第一:“谁”经历磨练

文章主体可以是人:面对挫折的自己、匠心不改的家人、有技能的陌生人(中药店伙计、京剧角儿等)、名人或者名著中的主角;也可以是物:反复泡煮的茶叶、千锤百炼的刺绣纹样。

第二:经历“什么”磨练

具体磨练的事件即是此文章的选材:

①技能类,孩童时听到的数九寒冬四功五法(京剧/昆曲)、看到的清丽脱俗蜀绣技法(刺绣)、嗅到的落纸如漆水墨丹青(国画)、尝到的匠心凝注百草五味(中药)都是学生可以从中提炼出“人生需要磨练,终将辉煌”主题的传统文化素材。

②名著&名人类,《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历尽磨难不改初心,成为精神上的强者;书写《病隙碎笔》的史铁生在命运乖舛中成就无双美誉;归国贵子梁思成苦行三十载成就中国建筑神话......一帧帧血泪浇筑的杰作都是“孤独人生路上的磨难”所成就的。

③学习&生活类,一次克服缺点的改变、一次顶住压力的比赛、一次困难重重的活动,抑或一次“虽千万人吾亦往矣”的挑战,都能成为“人生路上的财富”。

选择范围极广,可以利用三年所学的素材,进行最大程度上的自我发挥和蜕变。

第三:“怎样”经历磨练

此文章适合对比式结构,在“历练”前后进行对比。“历练”过程使用细节描写,关注人物心理动态由浅入深刻画,笔墨着重在“历练后”的感受不同。

第四:如何“眼前一亮”

本作文题亮点除了选材,还可以在主题段落中加入大量的环境描写,侧面体现人物的心情起伏变化,比如粉墙黛瓦的江南庭院、质朴古韵的老宅风光等。结尾段升华之际,多使用名人名言和诗词引用,比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等。

以上这些也都是不错的思路及切入点。

【第二题】

【材料作文解析】

重庆材料作文第一次选用名言式材料,此题目类似于近年的高考作文题,但命题人并没有让学生通过三句话的比较来提炼主题,在题目中明确要求只选择一则即可,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此题目的分析难度,所以三句话可以进行分别思考。

解读一:自信为先无畏惧

材料第一句话“生活给我一团乱麻”将生活中的一些不利因素比作“乱麻”,恰恰反映着每个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荆棘密布,但“我还生活一件毛衣”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识别出人生道路中的荆棘,还能将其理顺,说明了人的能力是无穷无尽的,无论什么样的境遇都可以逆风翻盘,成功的路上需要这份自信。

解读二:脚踏实地有所成

材料第二句话“崇大的理想”指已经实现的成功,“渺小的起点”指迈出的第一步,这句话是说任何宏大辉煌的成功之路,都是从最简单的第一步开始,只有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漠视起点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成功。

解读三:志存高远斩荆棘

材料第三句话中“山腰的风景”指的是成功道路上的诱惑,可能是懒惰、也可能是阶段性的成功,但为了“山顶的风光”,也就是初心不改的目标,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路,该当舍弃的绝不流连,取舍得当才能取得辉煌。

写作角度:

这三则材料虽然各自有表达的侧重点,但总结到一起,其实是取得成功的三个要素:自信、脚踏实地、志存高远,而且都是属于主观的认知,不因能力高低而有分别,只要人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就可以成功,文章立意选其一即可。看完以上解读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的思路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了解更多升学咨询、学校选择、中考政策,志愿填报估分指导、中考真题解读等问题都可以随时留言call我。一站解决你的烦恼!

4-6年级学习交流群、中考社群,家庭教育群 。更多社群持续开放中...期待你的加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开学作文400字 迎新年作文 日记作文300字 春节的作文400 校园一角 作文 九年级英语作文 小学生作文300字 三年级优秀作文 时间作文 三年级300字作文 九年级作文 成功的作文 科技作文 50字作文 作文四百字 高一作文优秀范文800字 开学第一天作文500字 新年愿望作文300字 温暖的记忆作文600字 最美的时光作文600字 少年风采作文600字 我的愿望作文400字 中考满分作文500 新年习俗作文 藏历新年作文 去游乐园玩的作文 走亲访友作文 抽阴作文 介绍春节的作文 皮影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