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 命题特点 命题趋势 热题预测 必看!

2020-11-15 01:10:01
相关推荐

命题特点与趋势

一 2016-2019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选材及命题实质对比

2016年

Ⅰ卷

选材:

漫画四连张,“高分学生小退步挨耳光、低分学生有进步获奖励”

命题实质:

材料作文里的漫画作文,回归教育和学校,关注学生成长

Ⅱ卷

选材:

提升语文素养的三个途径

命题实质:

典型的“任务驱动”之优选型题目,回归校园与教育,关注教育热点话题,考查思辨能力

Ⅲ卷

选材:

小羽新式花茶的创新、打假、引领与致富之路

命题实质:

新材料作文,关注创新精神、打假、榜样及奔小康的时代问题,考查审题立意能力,可多角度写作

2017年

Ⅰ卷

选材:

“中国关键词”,要求根据时事关键词向外国青年呈现中国

命题实质:

着眼时事,任务驱动。是在去年的漫画作文之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回归,并作出了形式更加新颖的探索;同时,作文内容更紧扣了时事热点,要求考生对当下时事有广泛及深入的理解

Ⅱ卷

选材:

名人名言,要求从6个古诗句中选取2到3个,并自行立意

命题实质:

关注传统,勇于创新。紧扣了新考纲对于加强文化常识考查的要求,同时,在作文考查的创新之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Ⅲ卷

选材:

要求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命题实质:

崭新形式,有所探索。紧紧把握住了时事与创新的脉搏。今年的全国Ⅲ卷作文,在高考40周年之际,要求考生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这体现出了全国Ⅲ卷对当下热点的关注

2018年

Ⅰ卷

选材:

根据“世纪宝宝中国梦”精选7个年份,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

命题实质:

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的重大规划,又精准对接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与民族、与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感受“四个自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

Ⅱ卷

选材:

根据“幸存者偏差”材料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

命题实质:

“幸存者偏差”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考生可以通过聚焦思维方式来立论,如全面地、综合地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理性分析;跳出思维惯性,以逆向思维挖掘被隐藏的事实真相等

Ⅲ卷

选材:

根据“改革开放三部曲”三条标语口号作文

命题实质:

“改革开放三部曲”以三条标语口号浓缩改革开放不平凡的40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的演变和发展方式的变迁

2019年

Ⅰ卷

选材:

写作演讲稿,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命题实质:

考查学生在科技发达,社会逐渐人工智能化的新时代语境中对勤劳这一传统美德的思考。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劳动的内涵也有了新的发展,需要学生深入思考

Ⅱ卷

选材:

从5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年份中选择一个,以青年的身份写信或演讲稿

命题实质:

5个中国的标志年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与民族、与新时代的深刻关联

Ⅲ卷

选材:

漫画“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命题实质:

材料作文里的漫画作文,回归教育和学校,关注学生生活与师生情感世界

二202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特点及趋势预测

(1)选材方面:

①关注传统,着眼时事。2017年作文着眼于时事热点和传统文化两大领域,并在形式上作出了较大的探索,使命题形式更加多变。这些改变,不但给人以眼前一亮的体验,而且也有了更加明确的任务性,这样就更加难以选材、难以套作,这无形中对全国卷的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也暗示着高考作文命题内容更加关注传统与时事,命题形式不断创新的一种命题趋向。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快速发展的40年,2018年又是步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一年。这一届考生,绝大多数感受到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看到了通向幸福之路的“中国梦”,2018年全国Ⅲ卷正体现了这一特点。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年高考作文考查了对“勤劳”这一传统美德在当下的新思考,还考查了考生站在历史重要年份的青年身份写作。2020年高考作文将继续关注传统,着眼时事。

②突出立德树人的导向。站在这样一个历史的时代的关口,刚刚成人的青年学子没有理由不将自己置身于时代的大潮,立志肩负起国家发展的使命和责任: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和Ⅲ卷作文以及2019年Ⅱ卷作文都将青年和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2020年也将进一步突出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方向,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考查,形成在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语文的教育功能。

③贴近考生生活实际。2018年和2019年全国卷作文3道题在整体布局上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注重思想性和语文性的统一,力求将彰显宏大主题与贴近考生实际相结合,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观而巧妙地反映时代精神,正面而策略地传递价值观念,在考查、区分考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有效落实对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测评。高考作文试题选择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现实、贴近考生实际的材料,从考生熟悉的题材或社会文化热点切入,引导考生激活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写自己的所见所思,写出真我风采。

(2)形式方面:

①注重任务驱动元素。为了更好地落实高考改革的要求,2015年高考的作文试题明确增加了任务驱动因素。2017年全国Ⅰ卷提出十二个“中国关键词”,并要求考生从中选取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认识的中国,这一作文无疑是在去年的漫画作文之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回归;2018年全国Ⅰ卷要求根据“世纪宝宝中国梦”精选7个年份,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2019年高考Ⅱ卷要求从5个年份中选择一个写信或演讲稿或观后感。2020年作文备考时要继续关注任务驱动型作文。

②注重思辨性。至于思维能力的考查,早在2014年9月,《国务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正式颁布,其中就有“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一项,因而这两年讨论得最多的就是思辨性问题,包括2016年的“巴掌和吻痕”、2017年的“中国关键词”,都体现了考生的联想和思考能力。2018年作文加大了审题和语言组织的思维力度,更加注重材料文字表述内容及含意的广度与深度,尽量让不同学习风格和思维习惯的考生发挥最佳的思辨和写作才能。2019年高考作文考查学生在新时代对劳动的辩证思考。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要继续注重思辨性的训练。

(3)体裁方面:

掌握多种文体的写法。近年来全国卷多采取议论文为主,特别是“任务驱动型”议论文,当然也不排除记叙文体裁。还有书信、演讲稿、发言稿等格式,2020年高考备考也应该多加训练。

(4)立意方面:

重视多种能力的考查。由于高考新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越来越注重考查考生的多元性和思辨性思维,关注考生语言表达的核心素养,重视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考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引导考生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深度探究。因此,考生在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和写作时,立意应该尽量选择那些新颖角度;进行论证时,选择那些能够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素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作文假期生活 五百字优秀作文 描写龙的作文 学校的操场作文 六年级写事作文 题目自拟作文 潮汕美食作文 想象作文六年级 印象深刻的事作文 读书的作文400字 三年级过年的作文 太阳花的作文 游上海作文 发现春天作文 四级作文结尾 周末作文600字 有趣的一天作文 语文作文素材积累 最美的什么作文 玉兰花的作文 关于光的作文 青春成长的作文 写景类作文 数学作文400字 写夕阳的作文 乒乓球比赛作文 中考作文500字 初三英语作文范文 勤劳的妈妈作文 作文好开头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