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语文作文阅卷标准&如何积累运用作文素材

2020-11-15 12:30:01
相关推荐

正值高考复习黄金时期,茫茫题海,不知你作文准备如何?

时下,在高三师生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素材锦囊能解考场之急。这说法本无问题,可问题是这些锦囊里藏的是什么。如果都是些陈旧的例子,那么这些锦囊也许能解考场之急,却又有“难得高分”之虞。笔者多年参加湖南省高考作文评卷,发现考生在素材选用方面有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是千人一面,面目可憎。......二是贪图便捷,袭旧“炒古”。.....三是为求平稳,不敢用“新”。....

其实,要解决素材陈旧的问题是有“捷径”可寻的,那就是多关注新近发生的热点时事。自古以来,文人写作都有去陈言、求新意的风尚;而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也明确要求高考作文要“有创新”“材料新鲜”。既然如此,同学们何不大胆一点,明智一点,弃陈旧事例,用鲜活素材。果真如此,善莫大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料相同。要论中国,则让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刘翔、汶川大地震中的人们上场;若言西洋,就派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贝多芬、海伦.凯勒挂阵。如果年年如此,狂轰滥炸,我敢说,评阅者不是脑残就是心伤。材料的陈旧与单一,反映出学生积累的贫乏,文化素养的浅薄,那么,为之奈何呢?也许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话给考生一些启示:“文章之道,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没有遗憾,但并不代表没有隐忧!在学生们的举例中我读到最多的是身残志坚的司马迁与贝多芬,不断发明创造的爱迪生与居里夫人,不会摧眉折腰的李白和陶渊明,总觉得我们的学生好似生活在遥远的另一个时空中,忘却了自己已然是21世纪的青年!然而这些永远应该铭记的伟大的人,在考生的叙述中更多地就是文字符号,更多的就是一个事例,而不是影响自己的一座座精神的灯塔!在谈到“巨晓琳”“季羡林”“暴走妈妈”或其他“感动中国的人物”时,学生更多的也是停留在了“他们成功了”、“他们是伟大的”等口号式的分析上。文字中间多了平白的叙述而少了些许的感动与深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家的猫作文 幸福一家人作文 四年级国庆作文 期待作文600字 一件事作文500字 幸福时刻作文 五年级作文写人 有小标题的作文 大雁塔作文 英语六年级上册作文 写物的作文怎么写 家庭生活的作文 遗憾作文600字 高中作文题 4年级下册作文 海棠花作文 写景作文冬天 夏天的雨作文 剪纸英语作文 关于奶奶的作文 友谊作文800字 写日出的作文 记事类作文 我生病了作文 难忘的生日作文 800字高考作文 道歉信英语作文 值得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是什么 思辨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