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文《生活在树上》 可以树为满分典范吗?

2020-11-15 20:45:01
相关推荐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的争议并未随着文章的删除而消失,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争论的焦点也从该篇文章是否担得起高考满分示范作文之名,变成了对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是否存在偏差、中学作文教育指挥棒应偏向何方及学生写作习惯与思维方式的全民探讨。

8月2日,浙江外国语学院主管、主办的教育类报刊《教学月刊》杂志社,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作文。文中表示,《生活在树上》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满分作文,且是一篇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后两位阅卷老师给出55分高分,最终被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的作文。

△向上滑动可查看文章

该篇文章一经发布,引发热议无数。据微热点(wrd.cn)数据统计显示,8月3日,《生活在树上》引发网友讨论热度峰值达到53.39,热度均值为25.78。微博话题#生活在树上#的阅读量达3.2亿,讨论量为2.7万。

△ 图片来源:@微热点

有网友评论该考生用词晦涩难懂、“故弄玄虚”,乃至斥责该文佶屈聱牙、“不说人话”。为此还罗列了作文中的生僻词语,少见的用法,陌生人名和极少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术语,嚆(hāo)矢、肯綮(qìng)、玉墀(chí)……滥觞、祓魅、赋魅、婞直……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太尔、柯希莫、韦伯、维特根斯坦……达达主义、符号客体、知性的傲慢、实践场域的分野等,认为这些“不明觉厉”的字词,将这篇文章“粉饰成进阶版的八股文”,以行文的“高级感”博得了阅卷老师的激赏。

支持满分的网友声音也不少,有的认为其旁征博引,逻辑严谨,说理到位,展现了极为深厚的阅读功底。而作为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的陈建新,在对该满分作文点评称该文“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截至目前,《教学月刊》已将该篇文章删除。据报道,上述杂志社工作人员称文章来源是作文阅卷组,原计划持续发布满分作文系列,但因为考虑到浙江高考招生工作正在进行,以及一些技术原因,决定将文章删除,“以后是否继续更新现在不确定”。8月3日下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表示,已介入处理上述作文评分事宜。

△ 网友评论截图

关于《生活在树上》的争议并未随着文章的删除而消失,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争论的焦点,也从该篇文章是否担得起高考满分示范作文之名,变成了对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是否存在偏差、中学作文教育指挥棒应偏向何方、以及对考试作文与作文教育、学生写作习惯与思维方式的全民探讨。

“并不只有直白易懂的才是好文章”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提到,高考作文第一项任务就是考查学生的基本书面表达能力,即基本语言组织能力,与隐含在背后的逻辑思维,而不是文学性。“表达方式的不同,不应该是我们质疑的焦点,即便是炫技,也得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可炫。”

资深传媒人朱学东8月4日发布的文章《我为什么会给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打高分》中提到,“高考作文考什么?我想无非就是主题,围绕主题的展开的逻辑演绎,遣词造句能力等等。这篇满分作文,在这三方面是够格的,无论是主题,逻辑和文字表达。”朱学东称,“文章硬如铁,读来满嘴血。并不只有直白易懂的才是好文章……不是说每个人都要这样学,但是,出现了,罕见,更应该鼓励。这个意义上,给满分,我也不反对。”

△《我为什么会给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打高分》截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长熊丙奇向媒体表示,好的作文本来就该个性化表达,不是千篇一律。这篇文章得到高分,主要是其思想性和严密的逻辑,也确实也存在比较晦涩的问题。“近年来,高考作文强调思辨,一般学生很难有深度的思辨。”熊丙奇表示,评价作文是教育领域的专业事务,网友并非都具有这样的专业水平。因此还是要看专业教师对此的评价。

“写作教学不要轻易把满分作文当作范文”

8月5日晚,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在个人微博上,就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进行点评,并对阅卷组的评价、高考作文应该考什么发表观点,认为”现在需要沉淀一下,更全面也更专业地看待这次争论的现象”。温儒敏表示,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所引起的争论,角度不同,各有各的道理。他认为,这篇作文有特色,作者有一些理论思考,知识面较广,也接触过一些理论性较强的书,光是“套题”是写不出这样文章来的。这点应当给予鼓励。但这篇文章语言晦涩,有些句子不通,像拙劣的翻译,有些专业人士的学术论文也有类似的毛病,“不好好说话,我称之为‘翻译腔’。”并建议“写作教学不要轻易把满分作文当作范文”。

文笔不是高考作文的第一要义,但文字表达应当清晰通达。温儒敏认为,高考作文和普通写作是有区别的,这是特定情境下的规定性写作,属于“不完全自由”的写作。许多争论忽略了这一特点,往往拿一般写作、或者拿文学创作的标准去评说高考作文,这也是容易引起“无意义争论”的原因。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韩晗对媒体表示:“我认为,高考作文反映了一代人的世界观,当然个中不乏有个别为了‘求奇不奇’的弄巧成拙者。今年浙江考区这篇充满争议的作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韩晗提到,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我们允许年轻人尝试,可能他们致敬的对象完全不值得致敬,但我们理应对这种现象抱以警惕,并有责任引导他们去欣赏、学习更好的文风。

传媒人曹林于8月3日和4日连续两日发布评论《浙江这篇高考满分作文侮辱了语文》和《让我目瞪口呆的是那些力挺争议作文的功利理由》,认为“作文就得拿文本说话,脱离文本本身谈作文,都是耍流氓。作文评分,就得按作文的标准,而不是其他标准,那些奇怪的辩护理由,多脱离了文本本身”,并提出,“不真诚是影响语言清晰的最大障碍,清晰、直接的写作远比文体华丽的写作更费力气”。

8月3日,作家马伯庸在微博评论称,作文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实、朴素的词句来组织,信息一点不会损失。四个字来总结就是:辞不配位。他认为,真正的问题,出在阅卷老师身上。这位作者有阅读量,有知识面,也有表达能力,战术上选择也没问题,未来必有前途。只是在战略上,千万不要觉得这么写是一条好的出路。

“允许剑走偏锋,切莫为文不诚”

另外,有多家媒体评论关注这篇满分作文可能引发的次生效应。

人民日报评论《这篇高考作文,你给打几分?》提倡“有真意”的作文——允许剑走偏锋,切莫为文不诚。文中提到“对于网友的担忧,毋宁理解为一种避免晦涩成风的未来提醒:如果为了争取阅卷人的评阅时长,好为艰深之辞,故用生僻表达,则背离了作文的本旨。文固无定法,修辞立其诚。”

新京报评论《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你看得懂吗?》表示,为了避免《生活在树上》可能造成的单一性示范效应,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组不妨公布更多的高分作文、满分作文,让大家知道好作文不应该只有这一条路。“我们并不反对引用冷门的作者、学说,但应该出于必要,而非为了引用而引用,要避免以辞害意。文章归根结底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制造阅读障碍的。”

交汇点8月3日发文称,个性表达不是文字炫技,穿靴戴帽式语言也并不值得提倡。文章评论提到,“写文章要‘辞达而已矣’,文辞是为意义服务的,修辞太过就会‘以辞害意’。我们在肯定文章作者阅读量大,钦佩作者能在时间极度紧张的考场上写完这篇充满典故与晦涩词汇的同时,也要承认他在语言表达上的局限,以避免这类‘险怪奇涩之文’被其他考生模仿。”

附:浙江卷2020作文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那些年曾引发热议的高考作文

△ 甲骨文高考作文《熟悉》。四川一位考生用似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所写。

△ 《赤兔之死》为2001年高考(全国卷)江苏满分作文。

综合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京报、澎湃新闻等整理报道

本文编辑:刘颖

-阅读推荐-

以“贝壳”之名,与中国经济破浪前行——新京报贝壳财经全新上线

“围剿”TikTok:美国无法容忍网络文化主导权流失

新京报电商平台“小鲸铺子”正式上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给自己画张像作文 英语作文固定句型 那天如果作文600字 初二必考作文大全 英语作文mydream 令我开心的一件事作文 我被同桌那个了作文600字作文 文艺唯美作文题目 关于过中秋的作文 天晴了作文600字 以坚强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12年语文高考作文 有关清明节的作文 感同身受作文 法制安全作文 关于元旦的英语作文 夏之美作文 初中作文评语 游桃花源记作文 以动物为题的作文 乡情作文600字抒情初一 关于钢笔的作文 不能缺席作文 难忘的暑假200字作文 家乡的景色作文400字 特殊的鲜花作文 教师节作文500字 贪吃的国王作文 生活中的音乐作文 写校园景色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