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钱塘潮”命题作文 千古谁能夺魁首?

2020-11-16 00:20:01
相关推荐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是号称世界三大涌潮之一的钱塘潮的观潮胜日。这一天,钱塘潮潮头可高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自唐宋以来,这一自然界的胜状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为之吟诗作赋,相关的作品不胜枚举,俨然形成了有关“钱塘潮”的命题作文大赛。在今年的观潮胜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不妨来做一回阅卷老师,看看历代那么多的咏潮作品中,谁才堪称NO.1

首先交卷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他的作品名为《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诗云: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作为开篇之作,孟浩然此诗写得气势凛然,颇见功力。不过,强中自有强中手,孟诗固然不错,比起随后交卷的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来,似乎又略显不如了。李白的诗作《横江词》是这样写的: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怎么样,真不愧是诗仙,端的气势宏阔,出手不凡!

紧随李白之后,刘禹锡也交卷了。刘同学名气虽然没有李白大,但他的咏潮诗如单论气势,比之李白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请看他的这首《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第四个交卷的是白居易。白居易是聪明人啊,一看前面几个都在玩“气势”,而且都玩到了简直无以复加的地步,那我还怎么玩?干脆,另辟蹊径吧,我走“小清新”路线!白诗人略一沉吟,一首清新自然的《忆江南》跃然纸上,令人击节赞叹: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之后,陆续又有姚合、李廓、罗隐等人先后交卷。姚合的诗名《杭州观潮》:

楼有樟亭号,涛来自古今。

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

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沉。

鸟惧多遥村,龙惊不敢吟。

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

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

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

啰哩啰嗦写了一大通,但看过后跟没看过一样,没有留下丝毫深刻的印象。倒是李廓的《忆钱塘》诗中还有两句神来之笔,可圈可点。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当然,就整体而言,李廓的那首诗艺术水准也流于一般,不妨传阅下:

往岁东游鬓未凋,渡江曾驻木兰桡。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桂倚玉儿吟处雪,蓬遗苏丞舞时腰。

仍闻江上春来柳,依旧参差拂寺桥。

至于晚唐罗隐的《钱塘江潮》一诗,就更加等而下之了: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复向平流。

狂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似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向阳候。

看来唐诗就如罗隐生活的朝代一样,也快走到尽头了。下面,是该轮到五代和宋的文人们交卷了。打头上来的一位不是普通人,竟然是帝王之尊,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缪!这位钱武肃王的《钱江借取筑钱城》诗云:

天分浙水应东溟,日夜波涛不暂停。

千尺巨堤冲欲裂,万人力御势须平。

吴都地窄兵师广,罗刹名高海众狞。

为报龙王及水府,钱江借取筑钱城。

钱镠是武人出身,平心而论,这首诗的艺术水准确属一般(当然,比之后世的张宗昌辈还是要高出太多),惟胜在气势不俗。当然钱镠是不会在乎我们评阅的,他之于钱塘潮,更出彩的还在于诗外“钱王射潮”的行为艺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恶补下详情,在此不赘述。

钱缪之后,真正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咏潮佳作终于出现了。这就是北宋初年著名词人潘阆的《酒泉子之十》: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多么传神的现场描写啊,简直就像一幕新闻特写。无怪乎去年G20杭州峰会的新华社通讯稿都要借这头一句来作为标题。

潘阆之后,范仲淹老先生也来交卷了。他倒没有填宋人更擅长的词,而是写了一首洋洋两百字的长诗《和运使舍人观潮》。好不好,大家自己看吧。

何处潮偏盛,钱塘无与俦。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

万叠云才起,千寻练不收。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

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腾凌大鲲化,浩荡六螯游。

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子胥忠义者,无覆巨川舟。

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堂堂云阵合,屹屹雪中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

涌若跤龙斗,奔如雪雹惊。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

对于老范这种正襟危坐的作品,生性幽默的苏东坡肯定是不以为然的。他交上的咏潮诗就是一首游戏之作,名为《催试官考较戏作》。据说写作此诗时,苏轼正任杭州通判,他同情那些望眼欲穿等候科举成绩的考生,写成这首《催试官考较戏作》,希望阅卷官挑灯夜战迅速批出考卷,好让考生们轻松愉快地去欣赏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涌潮。诗云: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虽然只是游戏之作,但东坡先生的功底在那儿摆着,“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两句足见笔力不凡,更可贵的是诗里那种体恤下情的人性关怀,是我们应当为之点赞和加分的。

对于家近钱塘江畔,又是高产诗人的陆游来说,自然不会对钱塘潮胜状熟视无睹,他也交上了作业《观潮送刘监至江上作》:

江平无风面如镜,日午楼船帆影正。

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

涛头汹汹雪山倾,江流却作镜面平。

向来壮观虽一快,不如帆影青山行。

嗟余往来不知数,惯见买符官发渡。

云根小筑幸可归,勿为浮名老行路。

对于这首诗,我个人的观感是:假如没有最后四句,还勉强算得上一流作品;有了最后四句陈辞滥调,陆游骨子的那种酸儒清客相就显现出来了。真是狗尾续貂啊!

陆游之后,一代词宗辛弃疾发话了:你们怎么搞的?一个个都在写诗,不知道我们宋人更擅长填词吗?你们都不填,那就我来!说罢,辛大词人就填就了这首《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

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

朝又暮。悄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

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向,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

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

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这首词或写景,或用典,无不生动自然。由观潮想到令人痛心的历史往事,再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国家的命运,辛词的特色可谓一览无遗。

辛弃疾之后,又相继有元代诗人张以宁、钱惟善、仇远,明代诗人高得旸、王在晋,清代诗人屈大均、阮元、王荫槐、汤金钊等写过众多的咏潮诗词,但那些作品无论是立意还是诗境,似乎都难脱前人窠臼,创新出彩不够。其中惟有明代朱淑贞的《海上纪事》一诗,描述了钱塘潮带来的海难惨状,还算是发前人所未发,给人以较深的印象:

飓风拔木浪如山,振荡乾坤顷刻间。

临海人家千万户,漂流不见一人还。

此外,明清易代之际的词人曹溶所填《满江红钱塘观潮》也颇见气势,可堪一观:

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

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

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

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笑,堆成雪;

鲛人舞,圆如月。

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

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

是英雄末死报仇心,秋时节。

到了现代,吟咏钱塘潮的诗作依然时有出现。茅以升写过《别钱塘》一诗:

钱塘江上大桥横,众志成城万马奔。

突破难关八十一,惊涛投险学唐僧。

“天堑茫茫边沃焦,秦皇何事不安桥”。

安桥岂是干戈事,同轨同文无浪潮。

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

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茅以升是著名桥梁工程学家,对于这首诗,我们当然不能以文学家的标准加以苛求。“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两句是反映抗战期间为了阻隔日寇进军,茅以升亲自挥泪炸断自己所设计建造的钱塘江大桥的故事,堪称史诗。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也写过《钱塘江观潮》,诗云:

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

二十万人争一瞬,群龙腾跃怒潮来。

很难相信,如此气势雄豪的诗作竟然出自慈眉善目、温文尔雅的朴老之笔。而要说下面这首毛泽东的《七绝观潮》,那才是真正的文若其人: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检阅了上述这么多的历代咏潮诗词,到底谁才能夺得“钱塘潮”命题作文大赛的桂冠呢,亲爱的朋友,你有答案了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借物抒情的作文300字 海边作文200字 获得启发的作文 一般将来时作文 作文《我的烦恼》400字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作文600字 写广场的作文 青春材料作文 关于柴犬的作文 诚信的重要作文 作文素材精选 描写夕阳西下的作文 作文校园的一角300字 五段式英语作文 邀请信英文作文 成语故事作文200字 生活因什么而美好作文 秋季作文500字左右 南海影视城作文 生活如诗作文700字 终点也是起点作文 我的理想作文怎么写 作文污 浙西南革命精神作文 跪射俑作文 二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中国成就作文 有你在我身后作文700字 放假了作文400字 学期计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