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要获得高分 必须强化文体意识!

2020-11-16 00:45:01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文体不限”是给学生选择文强化文体意识,加强写作基本功体的自由,而不是任由考生随意地创造文体。高考作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考生下笔时不思考自己究竟写的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作文时常常随兴而至,有感慨就立刻抒发议论,想到一个场景就急切地花大力气去叙述、去表达。如此这般的作文像碎片一样,缺少统率全文的结构力量,是写作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评卷也开始强调文体意识,那些学生自创的语言华丽的“四不像”文章已经逐渐缺少了生存空间。文体是文章的体式、体裁,是文章的类型和文种,什么样的文体适合什么什么样的内容,要心中有数,始终有“文体意识”。

高考作文命题平衡感性和理性指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学生文体意识的一种途径。作文命题通过材料将问题或明或暗地提供给考生,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迫使学生进行分析,个人选择的文体不同,写法和写作内容就有差别。如2008年湖南卷:材料围绕韩愈的诗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展开,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成一记叙文或议论文。这样的高考作文命题不仅具有理性指向,又保留了一定的抒情性和审美诗性,兼顾了各层次考生的认知和写作特点,实现了感性和理性指向的兼容。感性思维比较丰富的考生可以选择记叙文或散文等文体进行写作,在文章中抒情达意;擅长理性思考的考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所看所想,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展开论述,发表自己对于矛盾或问题的看法、立场,这也是符合要求的。

写作教学要解决学生“愿意写”、“写什么”、“怎么写”这几个问题,文体等基本功的训练就是针对学生“怎么写”这个问题的。中学生写作尚处在打基础阶段,强调文体意识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品格,而且直接关联着写作思维和操作行为,所以高中生作文的文体意识不能丢弃。叶圣陶先生在《文心》中根据功能和手段的不同,将文章写作分为三类:习作、应用之作、创作。习作只是法则与手腕的练习,应用之作只是对付他人和事物的东西,创造才是发挥自己天分的真成绩。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校里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即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作文是写作练习,这就要重视写作基本能力的训练。同是形式,一些文体不纯的高考作文极重视辞藻的华丽,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文章组织结构极为混乱。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逻辑结构反映的正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文章反映出来的正是学生文体意识的缺失。文体等形式的训练是写作的基本功,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规范化写作。

当然,规范不等于禁锢,“文体意识”不等于“文体模式化”,如果将鲜活的思想湮灭在僵化的形式里,这是对学生天性的压抑。“体”是“意”的表现方式,能自然通畅地准确表达自己意见的就是好文章。但这一切都以练好写作的基本功为前提,只有掌握了各文体的规范表达,写作时方能了然在胸,运用起来灵活自如。学生尚未掌握各文体的基本写法,就盲目追求“变体”,不是因为它适合于表达自己的真实内心,而是由于功利性的学习观在作祟。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训练。

文体是写作的模式、体制,古人说:“天下之事,莫不有法。”元人乔梦符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所谓“无法”,并不是对“法”的否定,“文体不限”也不是对“文体”的否定。中学生学习写作,既需要一定的文体知识,又需要突破文体的限制,不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法”,写作便不能入门;而不突破死板的法,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纵观整个写作发展的历史过程,正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演化、变革过程。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强调“文体意识”,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操作,掌握不同文体的文体特性,按典型文体作法写作入门,最终目的在于达到“法而无法”的效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谢同学作文500字 百字作文大全100字 乡村的黄昏作文 如何写写景作文 我和祖国共成长作文300字 作文捉迷藏 与朋友争论作文600字 真诚可贵作文600字 描写迎客松的作文 以秋色为题的作文 有关配角的作文素材 作文在逆境中成长 兴庆公园的作文 童年的生活作文300字 节约用水的作文800字 有关读书的作文450字 家乡食物作文 写事作文300字优秀 四季校园作文400字 我最喜爱的书英语作文 描写长白山的作文 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作文 教师节小学作文 空气污染作文600字 写人的作文好句 中国上下五千年作文 人与自然的关系作文 菊花的作文400字左右 作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 描写秋叶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