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写作的目的是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来记录资讯

2020-11-16 10:30:02
相关推荐

写作的目的是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来记录资讯、表达意向,也是人类表现无穷创作力的方法之一。笔者以为,写作的目的就是"写意"。这种"写意"在表现手法上与写意中国画有别,但两者的目的却有着一致性,那就是注重物象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感意趣。因此,文章的写意追求与中国画的写意追求是异貌同质的艺术创作。依此而言,陈玉佩和朵拉两位学者对马来西亚的"书画心路之集注"的写作方式虽不同,但她们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对书画家"心路"的论述。

陈玉佩对马来西亚华文书法家的集注采用个体聚集成群体的方式,即通过将马来西亚华文书法家分成三代人的办法来进行华文书法家"心路"的研究,把繁杂量大的群体有效地分割组合,为探索华文书法家的"心路"提供了合理途径。如陈玉佩划分的三代华文书法家为:第一代书法家,是指1900-1957年书法的启蒙与孕育期的书法家,大都五体皆善。北马区槟城的陈郁之、汪其予、孔翔泰、管震民、周曼沙、崔大地,中马区吉隆坡的欧阳雪峰、林德辉、黄实卿、李达庭、李占如、陈兰生、江岳南,南马有马六甲的王序文、麻坡的陈人浩;新加坡有黄韵吾、张瘦石、俞龙孙、陈景昭、黄载灵、蔡梦香、施香沱等。

第二代书法家,指1957-1980年华文书法发展处于低迷与沉寂时期的书法家。有郑一峰、黄石庵、伯圆上人、苏伯瑶、彭士鳞、潘煌、孙萃农、竺摩上人等。第三代书法家,是指从80年代开始至今,是华文书法发展的繁荣与蓬勃期的书法家。第三代书法家因处在发展和繁荣时期,年长者有,年轻者也有。

年长的有北马的林思曼、吴超亮、陈君信、蓝光、邓山等;中马的雪兰莪、吉隆坡两地有黄崇禧、谢锡宋、余斯福、夏振基、黄金炳等,森美兰州有陆景华、李德达、吕顺清、林荣光等;南马的马六甲有沈慕羽、林源瑞、林书甫、蔡喜保等,柔佛有郑天炳、黄逢荣、杨福贻等;东马沙巴有范孝宋、陈湘荣,砂拉越有许长南、陈立惠、陈瑞麟、王振东、汪义英、张嘉兴等。年轻的书者有槟城的王山野、骆平山、尤泽义、吴锦棋等;中马的赖全合、郭温和、李乾耀、谢豪杰、刘创新、陈韵森、谭浩然等;南马马六甲的黄田明、林清忠、李金财等,柔佛的黄田方、李国忠、杨金荣、刘敬双、张财;东马沙巴的薛君毅、许兼逢以及砂拉越的刘志汉等。

笔者以为,陈玉佩将马来西亚华文书法家划为三代,不仅便于她总结书法家的书风,也便于她结合每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文化背景来总结。陈玉佩的马来西亚华文书法研究成果集中于她这两篇学术论文上。她为读者清晰地论述了马来西亚华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这一百余年的华文书法发展历程,跨度之大、史料之多、划分之细、论述之深,让笔者叹服。与陈玉佩不同,朵拉对马来西亚华人书画家的集注并没有采用特别方法,而是用常规的人物传记的方式。

她通过对书画家的生平、生活、精神的描述,记述了不同书画家的"心路"历程,解读"心路"中包含的文化特质和深层精神。读者可以通过朵拉《心路》之书名和作者流畅文笔下的每篇文章,悟到受访的每位书画家追求书画艺术之"心路",悟到每位书画家的书画理念、创作主张和情感表现。因而,朵拉不仅写出了艺术家们的"心路"、马来西亚华人书画艺术的"心路",也写出了她走向马来西亚华人书画家的"心路"。由此可见,朵拉对书画家"心路"的探究并没有停在个人层面上,而是以个人成长之史来论明人之成长所需注意到的一些规律。这样的探究十分有意义、有价值。

在第一部受访的34人,几乎都是马来西亚华人美术界、书画界中的佼佼者,有的甚至是文艺界的瑰宝、一代大师。而在《心路Ⅱ》受访的45位艺术家中,每位美术家、书画家都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心迹历程、创作心得、艺术思想和艺术家的品质与精神,都各有成就,各领风骚。在两部书受访的79位书画家,大致可以分为油画、水彩、水墨画、书法、峇迪画和版画等几类。

当然其中很多是多个画种均精通的大师。在油画方面有范友卓、张耐东、刘昆文、谢有锡、蔡贵荣、邱瑞河等三十几人,水彩画有谭绍贤、杨仁龄、谢文川、杨六南、钟耀才、周吉祥等十几人,水墨画有钟正山、郑良树、谢忝宋、钟正川、吴亚鸿等,书法有任雨农、姚拓、沈慕羽、杨建正、黄金炳、继程法师等。还有峇迪画的蔡天定、戴懋龙,胶彩画的张培业和何四荣,版画的卢秋生,陶瓷绘画的曾桂越,以及运用其他材料或者多元的画家钟金钩、黄苗洋和庄学腾等。当然这里很多画家都是多能画家,即书法和水墨,或者水墨、水彩和油画三者皆通的,如蔡贵荣、蔡清坤、周吉祥等。从上述的统计看,在现在的马来西亚华人美术、书画界中,以油画家居多。

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20世纪初期,马来亚还处于西方殖民统治之下,马来亚华人画家多是出于生计而从事绘画,在街头为人画像谋生,而这些肖像画的色彩表现上多是采用水彩和油画,使得此时社会上尤其重视油画。第二,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刚独立不久的马来西亚与中国还未建交,中国画画材缺乏,于是很多画家选择了画材购买方便的油画进行创作。

另外,在这个时期,一批在台湾学习西画的华人青年画家来到了马来西亚,他们受到严格的中西绘画训练,西画方面师承中国20世纪初留学法国的学院派画风。他们的加入,对马来西亚美术界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带动作用。第三,自20世纪30年代南洋美术专科学校建立至今,马来西亚华人美术就一直重视西画的教学。经过几代人的传承,造成马来西亚华人画家以油画家居多的局面。从以上可以看出,如今在马来西亚美术界里,多是从事油画的画家,这种现象不足为怪。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以后,马中两国画家又恢复频繁交往,从而使得从事水墨画的画家人数逐渐开始回升。

朵拉在《心路Ⅰ》、《心路Ⅱ》中,对其所采访的79位美术、书画家,采用因人而异的写法来描述,偶尔会加入与受访画家相吻合的各种艺术流派的来由、时代背景或者书画家的生活小故事。在写画家谢客宋的时候,她用星云大师《星云法语》中一篇"何谓禅?"的文章概要作为开场白,这正好与谢洽宋大师的禅画密切联系(图9-15)。在写画家周国强时候,首先从瑞士画家勃克林、法国画家卢梭和1993年在台北华人艺术品拍卖会会场的一个小闹剧谈起。在写林家成的时候,优先引用了童话故事《送翅膀的小男孩》,自然而然地引出将梦想和希望的翅膀赠给林家成的老师陈源兴。这种写法不仅使读者了解书画家成长的社会背景、美术文化环境,也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知识性。

身为作家的朵拉,也是一名画家,她80年代开始水墨画创作,2000年开始油画创作。鉴于朵拉这种能写能画的身份,《心路》这样的著作由她来写也许最合适。身为学者的陈玉佩出生于文化世家,又在中国留学,对中国书法艺术有着深厚情感和认知。无疑她们对书画心路之集注,为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美术家、书画家留下了难得的历史资料,启迪后进,激励前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美好的一天的作文 奇妙的想象作文50字 长征作文 难忘的军训作文 动物作文英语 编写一个童话故事作文 理性思维作文 我喜欢的一项活动作文400字 我喜欢的昆虫作文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 描写植物的作文500字 狗忠诚的作文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文300字 作文触动心灵的风景 小狗欢欢作文 有关内在美的作文 小鸟的声音作文 有关老师的英语作文 与端午节有关的作文400字 推车作文 第一步作文800字 姥姥的生日作文 森林防火知识作文 母爱的作文100字 留在心底的歌作文 豆芽的作文400字 英雄事迹作文400字 作文坚持800字 汾河二库作文 吹气球大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