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杜执丹:岁月情缘·兼怀老报人曾凡国先生|创刊70年·我与《贵州日报》征文

2020-11-16 11:00:01
相关推荐

讲述人杜执丹,德江县检察院干部。

一个人一生究竟会遇上什么人和事,会走上什么路,冥冥中受什么样的牵引,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际遇,似乎有无尽可能,却又仿佛唯一。

我与《贵州日报》,与贵州日报社总编室原副主任曾凡国先生情缘即是如此。

2018年12月16日午,德江城南大道,冬阳高照,乍寒还暖。

路遇曾先生侄女。尽管我们同住一个小城,却也是10多年不曾相见。自然,要想了解一点曾先生讯息,似乎也就山水迢遥,关山阻隔。

“你五爷(即曾先生)还好吗?”我问。

答:“已经去世3年多了”。

我内心一震,眼前色彩缤纷的商业大街以及大街两旁金灿灿的银杏树忽然间变成铅灰色,仿佛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老照片。我在想,曾先生可能真是走了,毕竟离最后一次见面已经21年了。

有幸认识曾先生是在1990年,当时我在德江城关二校读初二,碰巧曾先生的侄子曾祥林和我同班。曾祥林说:你文章写得好,写篇来我找我五爷帮你推介投稿。

于是,我写了一篇介绍周兴禄的文字,用方格作业本认真誊正,取了一个大而无当的标题,叫《青云直上振中华》,辗转交到曾先生手中。没多久,《贵州日报》周末文艺版“七色花”刊发出来了,标题改成《青云直上》。还收到一张样报,一本《新闻写作》内刊和30元的稿费通知单。彼时,我才15岁,欣喜自不待言。

以后两年多时间,我和曾先生信函不断。先生每次都是用小毛笔在《贵州日报》专用便笺上给我写信,连信封都是用小毛笔书写,老辣而流丽,挺拔而婀娜,至今历历在目,倍感温暖。时曾先生在编辑内刊《新闻写作》。每次来信总要附寄一期新出版的《新闻写作》,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勉励我多写,让我如沐春风,倍受鼓舞。一段时间,我一边如饥似渴钻研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和技巧,一边“乘势而上”写了10多篇心得体会和人物通讯发表在《新闻写作》上。其中《假新闻种种》梳理、评析了发生在身边的虚假新闻报道,在德江新闻写作小圈子内引起了热议。

缘于新闻写作,缘于曾先生和《贵州日报》培养、提携和引领,我得以走进全县通讯员队伍这个大家庭,有幸结识了梅再勇、黎静河、袁景波、张贤春等老师和文叶飞、张勇、文隽永等在新闻写作上颇为勤奋、卓有建树的兄长。大家相互鼓励、如琢如磨,我的新闻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1992年,我还是中学生,就获得全县优秀通讯员三等奖,是唯一受表彰的学生。1994年6月,因在新闻写作上有不俗表现,我被免试保送到铜仁师专学习。1998年8月,我刚跨出铜仁师专校门,即到德江县人民医院采访英年早逝的优秀外科医生杨秀文,写成人物通讯《在生命最后日子里》,发表在《贵州日报》上,引起了时任县政协主席陈泽芳、时任县委副书记周友林等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4个月后,在黎静河老师和陈泽芳主席、周友林副书记的力荐下,当年全县的大中专毕业生都还未安排工作,我即到德江县委办公室报到,从而开启了我的10余年文秘之旅。

苍狗白云,时光飞逝。离最后一次在《贵州日报》发表新闻稿件已是20年了。回首前尘往事,从保送大学到毕业后直接进入县委办工作,人生最重要的两次进步无不得益于新闻写作,得益于《贵州日报》和曾先生的引领和培养。

那么,如果不曾遇上《贵州日报》,如果没有遇上曾先生,我的人生又会以什么样的状态呈现呢?

谨以此文,诚挚致谢《贵州日报》,深切缅怀曾凡国先生。

《贵州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活动之——我与《贵州日报》征文”启事(点击查看)

文/杜执丹

刊头制作、相框设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浩宇

文字编辑/舒畅

视觉编辑/向秋樾

编审/李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欣赏自己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 家乡的秋天作文 听雨作文 说明文400字作文 关于实验的作文 中考作文满分范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 我爱妈妈作文 教师资格证作文 800字作文大全 研究报告作文 初一作文大全 英语六级作文 美丽校园作文 一瞬间作文 传记作文 专升本英语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 小伙伴作文 感悟人生作文 作文评语大全 往事作文 竞赛作文 见闻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 作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