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高考满分作文看语言艺术的魅力 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口语能力?

2020-11-16 13:05:01
相关推荐

如今,不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写作,找到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清晰地传达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是在现代社会立足必需的一个能力。

—这是动听学院的第128篇文章—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

看到这些文字,想必很多吃瓜群众跟动听君一样头大。

而这样令人“头大”的文字正出自于这几天受到热议的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据说这篇令人“头大”的满分作文,打分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

力主满分的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说: “在我几十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涯中,这是一篇极少能碰到的考场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看第一遍,感觉不像是一个高三学生写的考场作文”。

尽管专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但是网友们似乎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这篇满分作文,网上有叫好的声音,当然也有批评的声音。有网友就认为写得不错,内容深刻,学生知识面广、文学素养高,值得满分。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资深传媒人朱学东在微博评论称,“高考作文考什么?我想无非就是主题,围绕主题的展开的逻辑演绎,遣词造句能力等等。这篇满分作文,在这三方面是够格的,无论是主题,逻辑和文字表达。”

但是,另一派却认为这篇作文堆砌辞藻、故弄玄虚,空洞得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美人壳子。

8月3日,作家马伯庸也在微博评论称,这篇满分作文用了一大堆生僻词、生僻典故以及魅与赋魅,理想期望范式等学术语句,但“没这个必要”。作文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实、朴素的词句来组织,信息一点不会损失。四个字来总结就是:辞不配位。

当然,也有些网友和动听君一样,直呼看不懂。

回想一下,动听君在读高中时,也会用一些生僻字替代常用字,记住一些古怪的人名及引言,有时甚至是自己编造的,比如“著名文学大师沃兹基硕德曾经说过....”。

遇到合适的主题时就套上去,实在不行也要绕几个弯子硬套上去。总而言之,就是要唬住老师,拿到高分。而实际上,那些充满哲理的话,写上去了,也未必是真的懂。

其实,梳理一下网上的争议,动听君觉得,大致可以概括为“文学性”和“易读性”之争,而这个争议一直都存在,并不是这一篇文章引起的。

一百多年前的民国时代,中国人就曾争论“要不要搞文学改良”“要不要抛弃文言文”“什么样的白话文才是好的”等等。

当时,还在美国读书的胡适,是赞同文学改良的。他给《新青年》投了一篇文章,影响非常大,被评价为“今日中国之雷音”。

在那篇名为《文学改良刍议》,胡适认为,文学改良这件事,要从八个方面着手: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在其他的文章里,胡适还反复陈述这样的观点:做文学必须要叫人懂得,明白清楚。

事实上,不仅胡适,绝大多数大师,比如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写出来的文章,都在追求清晰明白。

鲁迅在其《作文秘诀》中就曾提到:(文章)做得,便是所谓“好”么?

答曰:也不尽然,其实是不过掩了丑。但是,“知耻近乎勇”,掩了丑,也就仿佛近乎好了。……现在还常有骈四俪六,典丽堂皇的祭文,挽联,宣言,通电,我们倘去查字典,翻类书,剥去它外面的装饰,翻成白话文,试看那剩下的是怎样的东西呵!不懂当然也好的。好在呢?即好在“不懂”中。

写文章,说到底是为了交流,为了提高沟通效率。这也是白话文运动了不起的原因,会说话就会写文章,会说话就看得懂文章,这提升了沟通效率,解放了创造力。

白话文学的根源说到底,不是在书本里,而是在生活里,在我们每天说的话里。

文学大师王鼎钧,今年九十多岁了,前些年他出了回忆录,讲述自己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回忆录里,他就提到幼时老师是如何帮助他改作文,影响了他一生的写作风格。

他说,自己小时候作文不错,常常得到夸奖。有一次他写作文,写了这样一句:时间的列车,载着离愁别绪,越过惊蛰,越过春分,来到叫做清明的一站。

这一段话,王鼎钧很得意,有妙手偶得之感。可是,王鼎钧的老师不这样看。他发还作文本时,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是花腔,不如老老实实地说清明到了。花腔是唱歌的一种技巧。王鼎钧的老师这样说,就是批判他华而不实、卖弄技巧。

还有一次,王鼎钧写了这样一句话: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王鼎钧的语文老师在作文本上,毫不留情地画了一道红杠子,直接把这句话改成了“今年八月”。

老师为什么这样改,因为显然这也是花腔。王鼎钧的老师还说,作文要简洁。又说,文章不是坐在屋子里挖空心思产生,要走出去看,走出去听,从天地间找文章。

时隔多年之后,王鼎钧回想起来,认为老师的这番教导对他影响太大了。因为他的语文老师,对作文之道,提倡的是质朴,是反对矫饰,是重视内容。

去故纸堆中翻,在翻译腔里找,有话不好好说,偏要让人猜,这是糟糕的文风。猜完还发现他其实什么也没说,自己都糊里糊涂,更是让人恼火。

所以说,一个人尽力清晰、明白地表述,才是正道。先真诚,再准确,最后才是文采,按这个顺序,文章总会越写越好。

语言文字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沟通工具。但是,不管是在什么时代,工具的属性总是更突出一些。

从教育的角度看,人的教育最根本的是读写能力,因为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存在于语言之中,尤其是口头传授的经验,必定受到语言表达的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对于历史的看法往往取决于书写历史的人是如何叙述的,而叙述即是语言的表达。

那些影响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人,包括政治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通过语言表达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他人,引导大家通过某个视角看世界。可以说,语言的作用不可低估。

但是,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并让别人明白你的意思,这件看似简单的事也不是随便就能做到的。有时候我们甚至会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但退一步想想,你真的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吗?

如今,不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写作,找到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清晰地传达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是在现代社会立足必需的一个能力。

一个会使用语言的人,一个能够准确掌握大量词汇的人,就有能力清晰地向别人传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能力,会让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掌握很多主动权。

因此,家长必须要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口语交际训练。无论是初步的发音吐字、词汇积累,还是后期的语言组织、逻辑判断,都会给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文字之美,说到底还是蕴含在我们日常语言当中。不论是书面写作还是口语表达,都没有什么宏大理论,没有什么框架和系统,真正的学习往往发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朴素的日常语言引发感悟和思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的滋味作文 地震作文 作文期待 作文技巧 那一刻我长大了500字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400字优秀作文 穿戴式跳d放在里面逛超市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乡情作文600字初一优秀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500字 他感动了作文500字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300字 我的微幸福作文 窗外作文800字初二 以阅读为话题的作文 成长的脚印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400字 让我欢喜让我忧作文 因为有了你作文 friendship作文 闲不住的奶奶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400字 我熟悉的一个人作文 代写作文 知足常乐的作文 我喜欢的一个人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