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别人家的女儿!无锡理科女孩连续两月获作文大赛特等奖

2020-11-16 16:00:01
相关推荐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不读书。”9日上午10点,阳光透过玻璃洒在阙灵昀的肩膀上,她严肃又不失热忱地说着她对阅读、写作的想法,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开怀大笑。新旧年之交,天一中学高三理科强化班的阙灵昀收到了两份“大礼”——江苏省“苏教国际杯”第十七届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第一名和第二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据介绍,小学五年级时喜爱阅读、写作的阙灵昀曾主动要求报名参加本报小记者。

两度斩获作文大赛特等奖名家名篇信手拈来

6日上午,阙灵昀坐在第二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三组)决赛现场,看着试卷上的三个话题“朋友圈”“人工智能兴起以后”“我看00后”,她选择了第二个。“郝景芳是我近来最喜爱的作家,她的《人之彼岸》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总是在探讨面对新兴技术的变革,人是怎样活着的。”比赛现场的作文里,阙灵昀以在去太原的飞机上看郝景芳的书为情节主线,主要议论人工智能兴起以后虽然占据了不少领域、行业,但是有一点其无法去替代,这就是人类的情感。

第二天的颁奖仪式上,阙灵昀的参赛作品收获了特等奖,而继她拿到江苏省“苏教国际杯”第十七届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第一名才过去1个月。上月2日,她凭着《梳理》一文获得评委的一致认可,文中她对刘慈欣、郝景芳等作家的作品信手拈来,同时还将台湾著名作家简祯的写作梳理成三个阶段。两篇获奖文章中不难看出,文字既有女生的细腻体会,又有理科生的理性思考。阙灵昀告诉记者,进入高中后,每年会参加三四个作文比赛,看的书越多、思考得越深,所获的奖项级别也越高。

她的“写作经”:阅读写作一体化 习惯精读、双语阅读

阙灵昀从小就是一个各科全面发展的孩子,她说,语文培养了文学兴趣、数学提升了探索欲。高二分班时尽管选择了理科,但语文依然没落下,高三期间有机会也会读书、写随笔。那么,她有什么写作心得可以分享吗?阙灵昀笑说,阅读、写作不分家,一个是信息输入,一个是信息输出,“如果我读完一本书不写点东西的话,会憋得难受”。

读一本书,阙灵昀会分为4个步骤:首先,一边读书一边在书上划划受触动的语句、空白处写上心得;其次,一本书读完了就摘抄下经典语句;再次,写读书笔记,完整地写一篇随笔文章;最后,当读到一本好书,她会多读几遍。郝景芳、李碧华的作品她基本都读过两遍。在她看来,平时的阅读,重要的不是看多少书,而是要精读,这样才能记住重要的内容。此外,阙灵昀还喜爱读英文原版图书,如《动物农场》《哈利·波特》全集等等,这不仅能开阔眼界,也能学习西方语言表达方式。

说到写作技巧,阙灵昀特别提到了语文教师江雪峰的帮助。江老师曾评价其高一语文作文“有文笔缺深度”,建议她从因果关系、同类比较等写作技巧中挖掘文章深度,“渐渐的,我平铺直叙的思维方式转变成了多问为什么”。

家庭阅读氛围浓成长于学习型家庭

据了解,阙灵昀的父亲是初中语文教师,母亲是小学数学教师,家庭中有着浓厚的阅读氛围,藏书近千本,2017年上半年还被云林街道评为“学习型家庭”。每到周末,阙灵昀一家都在上“阅读课”:父亲在沙发上看书、母亲坐电脑桌前看电子书、她自己则半躺在房间飘窗上看书。

阙爸爸告诉记者,他特别注重培养女儿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等,“先做该做的,再做想做的”是他一直告诫女儿的话。“当习惯培养好了,往后也不用我们操心了。”身为语文老师的他并不想干涉女儿的阅读、写作方式,只是“家常式”的聊天,“写作是件私人的事,这跟个人感悟、阅读量大小关系密切”。

爱读书的父母让阙灵昀获益匪浅。“不读书的人让我觉得有些肤浅”,在阙灵昀看来,阅读让自己有了第二双眼睛,能看到自己无法经历的事情,丰富自己的人生。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在分析众多优秀学生的基础上,发现“广泛阅读、深度阅读是每个优秀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

(俞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艾滋病的作文 大学生作文竞赛 欢聚作文 遗憾的事情作文 义卖作文开头 作文绿萝 春天的作文三年级 我的愿望作文画家 生活就是如此作文 我的爷爷600字作文 衬托作文 去烈士陵园的作文 落叶的作文400字 因为心中有爱作文 遗憾为题的作文 张继科作文 让我欢喜让我忧的作文 西红柿炒鸡蛋作文500字 我喜欢的一种食物作文 我最喜欢作文 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作文 改变自己作文600 夏天作文 我的忧愁作文 我帮助了别人作文 英语作文主题 卖书活动作文 储蓄罐作文 440字作文 跳舞跳的不好被打屁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