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大龄”自考生的自考之路以及经验总结

2020-11-16 16:20:01
相关推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都可以参加,不分工作性别种族年龄。

我是一名地道的农村孩子,凭着不服输的精神一路打拼到现在,日子过得也蛮不错。但是没有上过大学是心中的遗憾,所以在平衡和工作家庭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之后,毅然参加了自学考试。

以下就是介绍一下本人以及自考中遇到的小问题,和一些学习经验,希望可以对自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自我简介

我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出生在东北偏僻农村的一名普通的自考生。那个年代刚刚改革开放不久,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到我们这片落后的土地。

记得小时候,我们没有电,照明煤油灯和蜡烛,住的的土坯房,吃的是玉米面饼子和土豆,自然教育水平也可想而知。

我大概是1988年上的小学,在班里学习算是中等生。

1994年升入初中,初中在镇里面,距离我家里大概6公里。我的交通工具是一辆28自行车,风雨不误。夏天还好,一到了冬天,每逢值日那天,我就要凌晨五点钟起来,用自行车驮着一袋子玉米瓤子(玉米中间的芯,东北农村多用来当柴火),赶在同学们上学之前,把教室的火炉子烧热。把卫生打扫好。

初中三年很快就结束了。我和90%以上的同学一样,回家务农。因为没有考上好的高中,另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里太穷了。

当时东北教育普遍非常的落后,人的思想也比较守旧。对学历这个事情似乎不是那么重视。但是我不甘于现状,由于我对电子类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后来我打工赚钱后上了技校。之后……(此处略去上万字,因为和本篇文章没有太多关系)。

二、初识自考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19年的一个普通的周末,广州某运动馆。

我在和一群伙伴练习一种名字叫做“巴西柔术”的格斗项目,当时我听一个名字叫“阿T”的伙伴说他要参加考试。我当时感觉很奇怪,上班族考什么试?考试不都是学生才去做的事情吗?

阿T听出了我疑问,就给我讲起自考。

他说无论你是什么学历,都可以参加自学考试,成绩合格之后就可以申请毕业,取得相关专业的大专或是本科文凭。“What?还有这种操作?”瞬间我就想,我也可以试一试。但是这仅仅是个当时的想法,没过几天就忘了。

再次听说到自考是2020年二月份,也就是今年。

当时爆发了疫情,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待在家里。我百无聊赖,在家里上网,看书。

当时我的运动群里,有个叫小谷的朋友,发的一条朋友圈引起了我的关注。那是一张毕业证,也就是自考的毕业证。当时就回想起阿T几个月前给我讲的东西。我问了小谷,小谷说法也是如此,而且他劝我也去参加考试。虽然不一定用到,毕竟可以提升一下自己的知识和自身素养。

这一次我想,我要把自考提上日程。

说做就做,我首先是咨询了身边这两个朋友,然后又加了几个关于自考的群。几天下来,我决定报名汉语言文学专科的考试。因为我平时比较喜欢历史,偶尔也写一写公众号,对文学比较喜欢。接下来的要做的事情就和普通自考生一样,买教材,搜集资料,刷题等等。

三、第一次报名,考试

我虽然是东北人,但是现在广州工作,所以就近原则,在广州报了名。

不得不说的是,广东的自考生是真的很多,第一天注册,网站就多次崩溃。待到报考日,更是恐怖,网站直接404,多次刷新无果。从早上10点开始到下午三点,总算是完成了报考。

这期间,经历无数次的验证码刷新不出来,手机短信接不到,重新登录,找不到网页等各种问题。原因就是广东的考生真的太多了。不到一天的功夫,热门考区就没有位置了,没有抢到位置的同学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其他县市的考区。

由于是疫情期间,原定于4月的考试改在8月初进行,这就给了我很多的时间复习。

8月的考期如约而至,我激动的踏上了考场,这是我自1997年之后,时隔23年之后第一次参加考试。

发了卷子那一刻,我有点兴奋,因为大部分题我都复习过。两天的考试下来,已经是筋疲力尽。考完试后,我回了一趟老家,尽情放松了几天。

一个多月后,出了成绩,四科全过,唯一有点遗憾的事情是专业课分数不高。

下面就是我总结的一些常见问题和复习窍门,希望对大家有用(经验仅限于汉语言文学)。

四、常见问题杂谈

和其它人一样,我之前经常看一些关于自考的公众号,里面很多很多的复习方法。但是总结起来基本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这些公众号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写的,复习方法很多都是适合年轻人。

具体上来说有以下几点:

① 某机构:每天利用下班时间,复习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过关。

而事实上每个人的文化程度不一样,不可能都是这样。

比如我,初中时候学的东西过去二十几年了,教材已经迭代了数次,那时候的东西可能都不如现在小学的知识量多。所以必须要扎实的从头学起,该看书看书,看听课听课。

②某公众号:真题是王道,真题还会出现,命题规律可循。

真题确实重要,但不是刷题就可以过关的,自考办不是傻子。只有部分选择题有重复的,而且占比很少。

另外从今年考试看来,自考办出的题越来越偏了,出的题大部分都是泛读作品。机构之类压的题根本不会出现。至少我按照历年出题频率去复习,一个题都没出。总结一句就是,无论精读泛读,都要熟悉。

③某机构:不需要买书,只需要刷题或是文库里面找找资料就可以过。

别的科目我不知道,至少在汉语言里面的各种文学作品选,没有书是不行的。

因为会出阅读分析题,试问你连文章内容都没看见过。出题之后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④ 某公众号:能多写就多写,不要空,有字就有分。

事实上,简答题就是一般答三个关键点,可能都不超过50个字,你要写的一大堆。东拉西扯的,也不会给你分。

正确做法是简明扼要,不空题,干净简洁最好。

⑤某机构:理解运用很重要,比死记硬背要好很多。

能做到理解运用自然最好,但是也要死记硬背。

自身理解式的答题方法,永远比不了死记硬背的。因为死记硬背的是课本语言,而理解运用的是自身组织的语言。

这一点我最有发言权,我古文一和当代文学作品选都是68分,我之前是一个题都没有背,因为我完全做到了理解,答案都是白话文。并且考的内容我基本上都会,没有空题。对比另一个考生朋友,她很年轻,记忆力好,就是死记硬背,80分以上。

所以是该理解的理解,不理解就要死记硬背。即使理解了也要背关键词。

⑥某公众号:自考老师会相应的给你提分,59的都会提到60分,所以自考很简单。

这些我认为不可能,该是多少分就是多少分,老师不是你的亲戚,不可能提分,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50多分的了。因为分数都是后加起来的,不可能存在老师一看59分,在回头找一个大题给你提一分。

自考不是太难,但是也绝不简单。

说简单的人可能都是自身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比如说是刚高中毕业不久,或是离开校园不长时间。对于离开学校很久,工作忙,记忆力不好,文化底子不好的同学来说,还是要扎实的复习,看书,做题。宁可一次只报两科。

⑦某公众号:遇到不会的题可以从选择题来抄。编一下就能得几分。

我仔细看过选择题和大题,根本没有任何关联性。自考办不会傻到把大题的答案或是类似答案给你出在选择题里面的。这种只不过是实在没有办法,图个心理安慰而已。

我考思修的时候,真的是有的题我不会了。但是我想起了经常看新闻联播,把里面那些词汇组织一下语言写一下是没问题的。但是在选择题里面绝对没有大题的相关答案。

五、我的学习方法

上面说了一大堆,现在说一下我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但是一定适合我这种底子差,年龄大的人。我由于是多年没有学习,所以我一步一步来。

1,首先买书,把教材通看一遍。

我的方法就是看完一篇文章,就用刷题软件刷一下这章的选择题。然后把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写作手法看一遍。因为写作手法一共也没有多少。大多数是象征,对比,排比之类的,不难记。

2,B站找课件。

有的课文晦涩难懂,看完很不理解。尤其是诗歌部分,我都是不知道在说个什么,这就需要看视频课件了。这一部分只能是死记硬背了。

3,研究作家性格和作品类型。

尤其是古代文学,很好用,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文章。这个一点儿也错不了。比如李白,爱夸大其词,夸张手法特别多,所以只要把类似的字眼总结好,可以适用大部分作品。

4,找文章共性,合并记忆。

比如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第一类,思妇类,这一类大多数是男子思念女子,女子又思念男子。

第二类,被贬官登楼郁闷类,这类在古代文学里面特别多。共性就是自己感觉到无处施展抱负,不得任用,受人排挤之类的。

第三类,游山玩水没心没肺类。这种文章多是写景,借景抒发一下感情,无外乎就是自己这么牛,为什么皇帝不重用我。

第四类:伤春思秋类,这一类就是看到啥都伤感,多用典故,宋词里面很多这种。

第五类:反应社会现象类。这一类是看到的都是社会贫富分化,门阀等级不合理等。又不敢直说,所以多用典故,最后还要绕到自己身上。联想一下自己的命运。

总之,分好类之后很多答题语言是通用的。你不能说全对,但是你也不能说错。这就适合那些忘了大题,然后可以联想一下这是哪一类文章。然后找一下共性,也可以得几分。

5,看相关影视作品。

我在学习某一个时期的文章感觉学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看这类文章相应的作品。

比如我学习先秦时期的文学,我就看王立群读史记。我学古文选二,我就看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还有一次,我学习白居易的《长恨歌》,我居然去看了妖猫传。这些东西会让你加深印象,有印象就好记忆。

后记

我目前刚参加了一期的自学考试,报四过四。其中的困难只有自己知道。

我已经报名了10月考期的四科考试。现在加紧复习中,最近和群友聊天中,也学习了一些方法并融合我自己的方法加以改进。

我以上说的这种方法不费劲,学起来不累,但是高分不好得到。仅能保证通过考试,还有就是我从来没做过笔记,就是做了我也不会看。只是看书的时候写一写加深一下印象而已。

最后祝大家都能通过考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医生作文 六百字的作文 风俗的作文 太阳作文 作文八年级 生日的作文 景作文 五百字的作文 一年级的作文 简单的作文 作文550 作文仿写 语文作文高中 假如我作文 800字高中作文 我的老师的作文 《雪》作文 赞美 作文 王作文 作文我的朋友 书籍作文 作文路 活动的作文 国家作文 事件作文 父亲的作文 作文《路》 作文初中600字 作文七年级 作文题目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