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民日报13篇重磅文章 解析实践中产生的新思想

2020-11-17 00:05:01
相关推荐

近期的《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推出“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专栏,已刊发13篇重磅文章。

习近平强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句话道尽思想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认识深化和方法总结,反过来又指导新时代中国的一系列改革创新,同时,又在不断解决现实问题中调整、完善。

40年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识,形成了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其实是找回了中共当年革命成功的重要经验。40年后,《人民日报》推出“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专栏,再次强调新思想的实践导向,这背后的深意不可不察。

“金台新声”今天整理了该专栏已刊发的13篇文章和“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启示录,分享给大家学习。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过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但也面临严峻的国内外挑战。

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人民日报这个重磅专栏首篇刊发《总书记发出深化改革动员令》,大有深意。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也是习近平6年前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外出调研的第一站。记者采访了当时与习近平有过接触交谈的5个人,他们的回忆串起了整篇文章。围绕一个主题,就是改革开放。

9月16日,专栏第二篇《习近平叮嘱我们护好绿水青山》选在了浙江安吉,习近平在主政浙江期间,分别于2003年、2005年在此进行调研,既然栏目是“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这一新思想已经呼之欲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发展理念,就是习近平在安吉调研时首次提出的。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当地的多名干部群众,详细讲述了“两山论”的起源。

9月17日,第三篇《习近平帮我们挖“穷根”》讲的是同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的脱贫攻坚。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习近平主政宁德期间,担任县、乡、村一级的领导和普通村民,深情讲述了习近平的扶贫情结,和当年的诸多细节。

9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继续推出专栏第四篇文章《总书记为长江生态画“红线”》。虽然选择“重庆篇”,聚焦的却是整个长江生态,而这也是继第二篇《习近平叮嘱我们护好绿水青山》后,又一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章,也足以看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年来,在他的亲自谋划和推动下,“一带一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世纪工程造福各国人民的愿景正在变成现实。人民日报记者最近重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尼,记录“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感受共赢发展的时代脉动。

9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继续推出专栏第五篇文章《习主席是“一带一路”伟大筑梦者》。

9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继续推出专栏第六篇文章,标题为《习近平带着我们“马上就办”》,讲述习近平任福州市委书记时的工作作风,推荐给大家学习。

9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继续推出专栏第七篇文章《总书记要我们对标焦裕禄》。习近平许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焦裕禄,对焦裕禄精神高度肯定:焦裕禄同志是一个很高很高的标杆;见贤思齐,总是把他作为一个榜样,对照自己。

2014年,福建古田,在这样一个曾确立建党建军原则、奠基军队政治工作地方,习近平亲自提议在此开会谈一谈全军政治工作,为什么?

习近平给出的答案是,要让大家深入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接受思想洗礼,以利于更好前进。

9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继续推出专栏第八篇文章《习近平带领人民军队从古田再出发》,我们一起学习。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省30岁的生日。

在39年前的1979年1月,习近平还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就利用寒假时间到过海南。当时的海南,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封闭海岛,当年建设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发建设海南的冲天干劲,给年轻的习近平留下深刻印象。

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这次大会决定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向海南送上了30岁生日的深情祝福。

10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继续推出专栏第九篇文章《总书记心里装着咱老乡》,让我们一起学习总书记如何带领老乡奔小康。

河北正定,习近平曾说这里“是我从政起步的地方,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习近平回忆自己在正定工作的经历、感悟、收获时说:“我当年到了正定,看到老百姓生活比较贫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形,心里很着急,的确有一股激情、一种志向,想尽快改变这种面貌。”

“我在正定时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从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骑到滹沱河沙滩就得扛着自行车走。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

“县委书记这个岗位很重要,官不大,责任不小、压力不小,这个官不好当……”

10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继续推出专栏第十篇文章《习近平一直惦记着俺们村》。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在这里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在十八洞村,总书记还明确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

10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继续推出专栏第十一篇文章《总书记带领我们“精准脱贫”》,推荐给大家阅读学习。

“都是因为总书记亲自推动的闽宁协作,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好日子!”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村民海国宝感慨万千。

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宁夏,调研对口帮扶工作,创造了东西部协作发展的崭新模式。

2016年7月,在宁夏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看到闽宁镇的喜人变化,“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他说:“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

10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继续推出专栏第十二篇文章《总书记始终关心“闽宁协作”》,供大家阅读学习。

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热词。

2012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日本核物理学教授谷畑勇夫清晰感受到中国向世界传递的清晰明确的信号。5年多来,谷畑勇夫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命运共同体”的表述,也赞同中国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务实行动。

2015年9月下旬,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第一次感受到这一理念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今年在博鳌,有一场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分论坛,潘基文率先发言,盛赞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擘画了亚洲乃至世界发展的光明未来”。

10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继续推出专栏第十三篇文章《习近平致力倡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我们一起学习。

9月中旬以来,人民日报在头版推出“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通过记者实地走访,从贫困山村到繁华城市,从黄土高原到山水江南,从国内到国外,努力探寻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轨迹。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只有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处处都能感受到新思想丰厚的实践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到科学理论带来的巨变、焕发的伟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2-26 07:47非同凡想[北京市网友]IP:736148154
    期待能够看到更多类似的文章,增加对社会实践的理解。
    顶1踩0
  2. 2021-01-11 21:23白猫[新疆网友]IP:3392045241
    人民日报一直是权威媒体,这些新思想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实践。
    顶8踩0
  3. 2019-11-28 10:59| ﹌不弃。[西藏网友]IP:3070105516
    这些文章真的很受启发,希望能够带来对实践的深刻思考。
    顶9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作文我的爸爸 井底之蛙作文 体验生活作文 感动的作文600字 环保作文题目 百度作文 关于母爱的作文600字 阳光灿烂的日子作文 800字作文优秀大全 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 我成长了作文 推荐一本书的作文 未来的学校作文 乐于助人的作文 关于家的作文 奇思妙想作文 江南作文 三年级作文大全 即景作文 体育老师把我C了一节课作文 我与书的故事作文600字 英语四级作文模版 拔河比赛作文400字 传统文化作文600字 英语六级作文范文 一个人走夜路作文 我的新发现作文 关于法律的作文 歌颂祖国的作文 关于文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