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话题 | 沟通作为社会遗产

2020-11-17 00:30:01
相关推荐

编前语

五年前,方舟子发送博文质疑韩寒文章造假,随后方韩展开”隔空骂战“,并引起两方粉丝陷入了一场网络对骂的狂欢。当年的喧嚣早已掩于尘土,但这场论战背后潜藏的深意,值得我们探寻。今天让我们来重温当时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的评论。

春节以来,方舟子对于韩寒作品存在代笔情况进行的质疑,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网络论争。网络公众用各种方式发表反对与支持的意见,许多社会名流也纷纷站队、发表观点,一时间,方韩之争吸引了举国范围的围观和无数媒体的报道。

因为信息不对称、价值观冲突、阶层利益冲突等原因造成的网络争论,从来并不鲜见,方韩之争也只是其中一例而已。事件本身并不十分复杂,就像很多两个文人之间的笔墨宫司一样,自古至今,大抵如此。但是由于粉丝文化的存在,当事双方都拥有众多愤怒的粉丝,于是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文化事件。

从争论的过程来看,似乎粉丝们只是在拥戴自己的偶像及其观点,其实不然,他们很多人都是在维护自己的价值立场。而要维护自己的价值立场,就需要论证自己的偶像无懈可击,证伪质疑者的立场、论证和证据。于是,参与讨论的人往往会口不择言,以极端的口吻出场参与这场口水战。

粉丝心理的排他性,无疑是方韩之争中一哄而上、党同伐异的主因之一。另一方面,群体事件中群体心理有别于个体心理也是甚为关键的法则。勒庞写群众心理时举过一个例子:法国大革命时,一群革命群众冲进巴士底狱,捉住一些值守的狱卒。他们志得意满地自组了法庭,把那几位狱卒判处了死刑。勒庞以为,如果只是他们单个行动,大家都是良善百姓,谁能如此草菅人命?但是人有集群的本性,并且在此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满足。而且,抱团集群之后,还会改变一些人的冷静思考甚至是原有倾向,作出极端化的情绪宣泄。

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是政治传播学者诺依曼,她很早就发现,在人群聚集之处,民意会出现非理性的蔓延,公众的观念在争吵中很客易被极端言论所左右。其原因,是人的内心对于被孤立的惧怕。弗洛姆说,人类害怕孤单,所以难免从众。昆德拉认为,人类最无可避免的追逐就是媚众。

诺依曼有三个假设:社会将用孤立的方式来威胁那些与大多数人不一致的人,对孤立的恐惧不可抗拒;对孤立的恐惧导致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会试图评估意见气候;公众的行为会受到民意评估的影响。在这里,第一个假设认为社会拥有一定的权力,第二个假设提出,个体会从两个来源获得关于民意的信息:个人观察和媒体,个人观察会使用一种称之为准统计官能的能力,那些错误的观察被称为多数的无知。第三个假设则提出了一个发现,公众要么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要么保持沉默。

问题在于,在一片沸腾攻讦之中,人们很难不站队,不抱团,于是避免孤立的党同伐异、极端化的自我辩护,甚至于对任何公允立场的排斥,便都成为无可避免的群体行动指南。这些正是我们今天在许多“网络讨论”中看到的话语景观和集群逻辑。

进一步的,我们还应该看到,也许真正的问题还不是出现在大众身上:卷入网络论战的不少所谓社会名人、知识分子,同样存在以偏概全、口不择言、话语极端的病症,他们的精神追求仍然保留着文革时代的遗风,其导向无非是语言暴动和舆论审判。

诺依曼把破解沉默螺旋的可能性寄托于中坚分子( hard core),他们是“在沉默的螺旋旋转过程中无视孤立的威胁的人”,是一群愿意为自己的公开言论付出代价的人,这些特立独行的人通常与主流意见有所冲突,也因此,客观、冷静、公允、公平的思想转向才可能在乌合之众的极端喧闹中得以实现。但是在今天这个知识分子匮乏、媚众之风盛行的年代,哪里有多少中坚分子来拯救我们的网络讨论?

中国网络意见市场的这些病症的形成,不是一人一事一地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通病,甚至可以说是中国负面文化遗产的后果。文革时代以来,人们在批评的时候往往并不是在寻求真知,而是在试图用非理性、暴力的方法,用超越法律的视角做无边界的判断,并形成恶意和极端的话语呈现,这已经成为社会沟通的痼疾。而这种打碎一切、无关公正的语境,赫然存在于当下的网络中国,最近的10年间,每次文化界、思想界、知识界在网络内外论战,我们都隐约可见极端主义、民粹主义、暴力革命的修辞混合品大行其道,如幽灵般地在民族的内心徘徊。

所以我认为,我们真正要关注的并不是方舟子或韩寒获胜,而是这类讨论有没有可能形成一种纯粹、健康、持久的社会沟通遗产:

首先,公众要在这次网络争论中得到法的精神的启迪,要意识到在批评和被批评,指控和被指控之间应该形成先验性的法律约定。不管是在批评还是在指控,都必须是站在法律的边界内行事,这才是真正的网络自由、言论自由。斯宾诺沙曾经说过: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意思是说,你如果真的是符合法的精神,那是更为自由的;反之,如果人人都可以随口指控,无拘无束地争战攻伐,其结果将是这个社会更加不自由。

其次,纯正的讨论中应该出现一批气质纯正的知识分子,他们应该是真正以良知为立场的批评者,在他们的影响下,公众会参与到理性的大讨论中去慢慢地去澄清事实,寻求真知,这才是公众和意见领袖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这样的过程中,真知的形成,不是依靠简单地把双方阵营算一下百分比,看谁的比例更高。人们将尊崇良心,遵从常识,寻求客观和公正。而这些都需要知识分子的坚守。

再次,建设性讨论与破坏性话语相互区别。破坏性话语容易滋生绝望和愤懑,也易于形成防卫性的语言暴力。这种循环不是某个网民的习惯,而是一种民族负面文化裹挟而来的产物。那些满怀恶意的沟通习俗、审判语态以及反文化立场,来自于遥远的文化基因,我们可能需要几代人才能消除这种恶的遗产。

我们希望于在中国未来的讨论中,人们可以更平静,更具有高贵理性,既不畏强权,也不畏人群。

文字 | 杜骏飞

责编 | 胡园 王静颖

编辑 | 孔德淇

本文经杜课授权转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作文包饺子 拒绝作文600字 游长沙作文 关于行动的作文 假期趣事的作文 我眼中的中国作文 有关努力的作文 楚才作文竞赛 有趣的植物作文 英语通知作文 三角梅的作文 读后感的作文怎么写 人生的路作文 我与有个约定作文 祝贺信英语作文 喂鱼作文 满分作文300字 我家的院子作文 不一样的风景作文 不会写作文怎么办 渴望作文500字 关于追星的作文 六年级作文350字 优秀作文1000字 关于美术的作文 三年级同步作文上册 三年级写事的作文 挫折作文开头结尾 自我画像作文 温暖的回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