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特写|赛出生命的宽度!上海有支癌症康复者龙舟队

2020-11-17 00:45:01
相关推荐

癌症康复者龙舟队正在进行日常训练。

十五年前,罹患乳腺癌八年的施月波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会成为一名“龙舟运动员”。

她更想不到,直到今天,她还能率领一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龙舟队争金夺银。

这支来自上海的龙舟队名叫“天爱-爱康癌症康复者龙舟队。除了教练之外,队员全部为癌症康复者,其中女队员都曾是乳腺癌患者,男队员则曾患有肺癌、胃癌和肠癌等疾病。

他们是因为癌症跌入谷底的人,却因龙舟迎来了新的生机。在江面之上,他们重塑了生命的意义,而这支龙舟队也因此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生命之舟”。

队员们的训练地在青浦,他们要横穿上海进行训练。

“这怎么比?估计要垫底了”

在临近端午节前的一周,56岁的队长施月波和她的“生命之舟”迎来了2019年的第一场比赛——第十六届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

为了能够锻炼“新人”,当了15年领桨手的施月波和陆长妹把“领桨”这个重要位置交给了体能更佳、年纪更轻的两位队友——唐维斌和周登娣。

63岁的唐维斌曾是专业的足球运动员,50岁的周登娣则是队中的老幺。俩人都是近一米八的高个儿,尽管身材纤瘦,他们已经是龙舟队“最像运动员”的门面了。

当天下午1点,队员们正坐在休息区等待检录。他们这时才发现,与自己同在大众组的对手都是清一色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后者紧身衣下健硕的肌肉线条清晰可见。

队员们在陆地进行日常划桨训练。

不仅年龄和体能上不占优势,“生命之舟”在装备上更是寒酸的不行。其他参赛选手都用的是专业级别的碳纤维桨,而他们只有平时训练时那些笨重的木质船桨。

“这怎么比?估计要垫底了。”施月波指着一旁的“肌肉男”做出一个夸张的表情,随即她又冷静下来,“即便最后一名也是意料中的事,我们还赢过外国驻上海记者联队呢。”

作为目前中国唯一一支活跃于赛场的癌症康复者龙舟队,这些其实都不是他们在意的,甚至也从未期望着拿什么冠军。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我们也许无法延续生命的长度,但是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我们现在就是这么做的。”

也许是经历过太多苦难,56岁的施月波俨然成了一名哲人。

因为龙舟,他们的身体得到了恢复和锻炼。

“已经康复了,还瞎折腾什么?”

从15年前为了乳腺癌术后康复接触龙舟,到如今成了这项运动在癌症康复者中的推广人,施月波对其中的艰辛与纠结有着最为深刻的体会。

2004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龙舟锦标赛首次设立乳腺癌幸存者龙舟比赛。作为东道主,中国龙舟协会决定在上海召集术后5年以上的乳腺癌患者,成立国内第一支乳腺癌幸存者女子龙舟队,施月波就是这支龙舟队在杨浦区的召集人。

“一群几乎残废、连桨都不会握的癌症病人,要代表中国参加龙舟比赛,简直是天方夜谭。”

回忆起刚开始练习龙舟时,施月波的心里依然有些忐忑难安。

他们的训练场地是一条窄窄的河道。

面对像蚱蜢一样细长的龙舟,队员们踩上去个个胆战心惊,有时体力耗尽后嘴里还会泛出阵阵苦味。为了防止掉进水里的风险,他们个个都变成了游泳健将。

训练结束后也好不到哪去,大家全身肌肉酸痛,手臂肿得抬都抬不起来,手掌、臀部在训练中在不停地摩擦,伤口刚刚痊愈又再次磨烂......

几天高强度的训练后,队员们接二连三感冒发烧,以至于家人都反对她们去划龙舟,“你们能康复,已经是烧了高香,还瞎折腾什么呀?”

最严重的队员丁巧英因为心脏供血不足曾出现了休克,但休息一天后又坚持回到了训练场。她的丈夫当时无法理解,曾撂下了一句狠话:“去了就不要回来……”

队员们使用的装备都比较简陋。

“我每天走一万步都不觉得累”

对龙舟毫无概念的施月波也曾担心,这项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的运动会不会导致癌症的复发,“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天晓得会不会被螃蟹反咬一口。”

但长期坚持下来,施月波早已没有了顾虑,她反而在划龙舟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更令她感到欣喜的是,这项运动的益处在乳腺癌患者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一般我们在切除乳腺的同时会摘除同侧腋下淋巴结,术后很可能会造成手臂疼痛、淋巴性水肿等并发症。当时我的手很肿,一按一个坑,但划龙舟不久就基本不肿了。”

同为乳腺癌患者的王美芳术后也被淋巴水肿所困,加上患病体质很弱。起初,她在床上躺了足足半年,后来基本上每三个月就要住一次院。

“自从参加了龙舟队,我的手不肿了,我跑医院的次数越来越少,现在几乎不用去医院了。”加入龙舟队3年的王美芳还养成了快步走的习惯,“我现在每天走一万步都不觉得累。”

龙舟队训练的地方是在上海青浦区安庄村,这个小村庄有得天独厚的训练条件。河道两旁耸立着参天大树,河面上的空气清新怡人,还有偶尔落在芦苇荡里的白鹭......

“这里就相当于一个氧吧,我们划龙舟讲究一呼一吸的配合,这其实就是有洗肺,对肺癌康复者很有好处。”

作为龙舟队曾经的一员,79岁的王林其说起龙舟时依旧如数家珍。

今年已经是王林其从肺癌中康复的第十七个年头了,虽然由于年龄过高不再参加训练,但在三年前,他还能在5公里训练中一口气划完1270桨。

因为肺癌失去了2/3个右肺的唐维斌对此同样深有感触。即便是足球运动员出身,但他生病后爬五楼需要歇好几次,“划龙舟后,我的肺活量增加了,现在爬楼呼吸顺畅了。”

“我们的运动员,没有什么复发、死亡的。”说到这个,施月波显得很自豪,“我们刚进队的时候,都是病病歪歪的,但几年训练下来,大家体质都明显提升了。”

现在,他们还在使用木浆划船。

“他们是一支特种部队啊”

对于癌症康复者来说,身体上的恢复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心理不被病魔所击倒。

“我一直鼓励病人走出家门,因为在家里满脑子都是自己的病,总让自己处在负面情绪中。走出家门和病友一起走路、划船、逛公园,就没时间想自己的病了。”

这是施月波的经验之谈,但23年前的她还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当被确诊为乳腺癌后,30岁出头的施月波天天在家抱着3周岁的女儿哭,觉得自己已经和死亡连在了一起。

邻居看她天天哭也不是办法,就建议她参加上海市癌症俱乐部。动完手术后两个月,施月波就加入了癌症俱乐部,在那里,她接触了大量抗癌明星,心态也渐渐变好了。

快乐是癌症康复中的一剂药引,在龙舟训练中,队员们秉持着“快乐至上”的态度。

龙舟队建立初期,队员们在训练、比赛中都很轻松随意,还每次都准备了很多零食,船上、岸上都在吃,这让习惯了严肃、讲求纪律的国家级教练韩志华很不满。

但队员们的话“点醒了”韩志华——“假如我们严肃,我们都已经死掉了。”这也是他82岁还自愿给他们当教练的原因,“他们是一支特种部队啊,我从他们身上受到很大鼓舞。”

受到鼓舞的还有这些癌症康复者的家属。从起初的质疑、反对,到如今的无条件支持,家人们不仅逐渐理解了这些康复者划龙舟的初衷,甚至有不少还加入其中。

“只要她开心就好,我们全家都支持。”在母亲的感染下,施月波的女儿成了一名服务于癌症康复者的公益志愿者;而施月波的老公如今也放下偏见,陪着她进行龙舟训练。

奖杯,是他们最好的见证之一。

“好好活着,努力拼搏”

就是这样一群热爱生命的人,构筑了“生命之舟”。

而从比赛开始的枪声响起,这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癌症康复者从起点出发,他们一桨一桨地在碧波荡漾苏州河中前行,将这支生命之舟渡向又一个希望的彼岸。

82岁的老教练韩志华敲击出沉稳而规律的鼓点,10名穿着救生衣的龙舟队队员开始拼命地划着桨将小船推向前去,他们嘴里高喊着:“生命之舟,健康快乐!”

为了备战这次比赛,施月波和队友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进行集训。今年5月中旬,她就带着队伍横跨整个申城,从上海东北角的杨浦区前往西南角青浦区安庄村。

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三点半,除去午休的时间,队员们要在水上待四小时左右。他们慢慢悠悠地从狭窄曲折的河道划到开阔区域,然后再进行速度训练,一切显得有条不紊。

然而,在苏州河短短200米的直道上,“生命之舟”从一开始便落到了最后。无论是鼓手敲击的鼓点,还是划手的桨频和划距,他们都远远无法与两旁的龙舟队相比......

与在场边观赛的施月波料想的一样,“生命之舟”最终在预赛和半决赛成绩都排在小组末位。但在队员们身上,只见到被溅起的水花打湿的衣服,却察觉不出他们对成绩的不满。

抵达终点,这些气喘吁吁的队员就像是胜利者那样聚在一起欢呼、击掌,也和冠军一样接受着观赛者的祝贺与鼓励。准确的说,他们就是胜利者,他们就是冠军。

“我们想要证明,我们可以活得好好的,我们可以去拼搏!”

停泊在训练场地的龙舟。

生命之舟,不再孤独

如今,施月波正致力于在癌症康复者中推广龙舟运动。她希望有更多的癌症患者能尝到划龙舟的甜头,但由于缺少医学上的评估,施月波只能和队友亲自现身说法。

此外,龙舟队在经费上也犯了难。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种队伍一直在经费、场地,甚至人员配备上都存在着严重不足。

“龙舟就像打高尔夫,是有钱人的运动。比如场地一小时就要几百块,我们一天就要练六小时,这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一想到龙舟队的生存,施月波一脸愁云。

根据龙舟赛事的规定,参赛队员必须具有着衣和无协助游水200米以上游泳技术,加上游泳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队员们便每个星期都进行至少一次游泳训练。

“我们这批人原来是不会游泳的,后来我们就去江湾体育中心练游泳,每周三次。”王林其粗略统计了一下,游一次泳要花费大概20元,一个月下来就要花上数百元。

龙舟队的队员们大多工资不高,而且因为经历过手术花费巨大,平时还要支持药费。因此,许多人最后都离开了,队伍也始终没有凑齐大龙舟所需的24名队员。

为了筹集经费,施月波和队友拉过赞助,甚至还想到了网上的筹款平台。只不过,一群超过60岁“老年人”并不懂得如何使用支付软件,最后没有办法也就放弃了。

好消息是,“生命之舟”不再是一直“孤舟”。目前,全球至少有116支乳腺癌幸存者龙舟队,其中加拿大有41支乳腺癌幸存者龙舟队,澳大利亚有27支,美国24支。

一家总部位于加拿大的国际组织IBCPC(国际乳腺癌划手委员会)将这些特殊队伍集结起来,每四年举行一次全球龙舟赛。目前,北京和上海已率先成立了两支队伍。

施月波也有了一个新身份——上海乳腺癌幸存者龙舟队的教练。于是,在她的心底默默升起了这样的愿景——在未来,“生命之舟”可以与世界各国的癌症龙舟队同场竞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8-03 07:08应若初[贵州省网友]IP:3406348418
    @漂雨这支龙舟队太让人感动了他们不仅是战胜了病魔更展现出生命力量和活力!加油!
    顶8踩0
  2. 2020-11-12 11:20漂雨[香港网友]IP:1743324587
    特写|赛出生命宽度!海有支癌症康复者龙舟队
    顶2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我的作文怎么写 难忘的一刻600字作文 文明之花处处开作文 七年级下英语作文 陀螺玩具作文 五彩田园作文 怎么在手机上制作文档 生活中的小确幸作文 有关项羽的作文 陶罐和铁罐作文 秋天的晚霞作文 自强自立作文600字 作文单词 与英雄有关的作文 开卷有益600字作文 2016高考作文题 蚂蚁觅食作文 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400 对父母说作文 什么伴我成长的作文 让我愤怒的一件事作文 秋天的景色作文200字 作文我明白了 我和书交朋友作文400字 秋天的园子作文 我的修正带作文 不会叫的狗作文 大扫除的作文 皇帝的新装作文600 推开一扇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