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教育观点:二位一体 读写并进

2020-11-17 01:45:01
相关推荐

教育观点:二位一体,读写并进

二位一体,读写并进

作者:陈益林

一、读写关系的认识厘清

长期以来,阅读与写作教学往往是两股道上跑车——各走各的路。阅读与写作互为表里,相互策应,互为奥援的合力偏少,而各走各路,各算各账的离心力较多,阅读与写作单向冒进,“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结果是,谁也好不到哪儿去。

读写两者名为两类,实则一体,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叶圣陶先生对读写关系的不可分离早有论述:“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早就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语言的实践运用,其根本性任务就是要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这就意味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化语用意识,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语用效值,让言语技能得到提升,才能真正顺应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广东汕头潮洲市浮洋区六联小学语文教师丁有宽从1951年开始就进行了读写结合的系列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以“记叙文为主体的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

2014年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试题命制的改进,代表了众多有识之士对读写关系的科学认识。大赛组委会对试题做出了调整——增加读写一体的语言能力测试,即给出若干段看似杂乱的材料,请参赛者阅读、理解和归纳后按要求写作。对此,相关专家认为这种命题形式更能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二位一体,读写并进的策略研究

随着中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理论及其规律的不断研究探索,一些教师对读写合体,协同共进的原理已是“心知其理”,但要么对读写规律的序列性认识不足,要么对读写并进的方法论掌握不够,“知”与“行”难以合一,在“想到”和“得到”之间,始终欠缺“做到”这一环。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探索,提炼一些操作些较强的读写结合行动策略研究心得,供同行参考。

(一)集群搜阅,样榜指路,铺设梯级,逐步突破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辞采在文章中的重要意义,所论多有。

笔者在高一第二学期将“整句”训练作为提升学生作文辞采水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充分利用初中语文教材和高一必修一至必修四的教材和读本资源,进行资源重组整合,再加外引内联,经常性地引进古今文质兼美的诗文和优秀影视作品,让学生将其中的整饬佳句抄录到摘记本上,加以重点阅读揣摸,熟读以致成诵。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读得多了,记得多了,再去练习“整句”写作,也就不会是什么为难的事了。苏教版必修四中的“笔落惊风雨”专题中的诗词,《爱莲说》《陋室铭》《与朱元思书》等初中课文,《谏太宗十思疏》《过秦论》《阿房宫赋》《赤壁赋》《秋声赋》《滕王阁序》等教材和读本中的名篇佳构,教师推荐的古代名篇《与陈伯之书》以及魏明伦《盖世金牛赋》等现代“新骈文”,还有《声律启蒙》《联林珍奇》(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电视剧,第19集、第20集)等都是很好的“整句”模拟习练样榜材料。

在学生充分研习以上阅读(观赏)材料的基础上,笔者按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短到长的内在规律,设计了“整句”训练的有机序列,让学生沿着写作训练的有机梯级,将语言写作表达能力提升到较为理想的层面。在具体操作上,笔者按照下列序列进行“整句”写作训练:

⒈整句点评:在学生熟读古今美文中经典“整句”、及时观赏对联“富集”的影视作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探讨归纳“整句”的语言特征:①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数基本(或完全)一致的短语或句子。②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大致相同的短语或句子。③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性、结构对仗工整的短语或句子。只要词句具备以上特征中的一个,即可视为“整句”,对联是以最精致形式出现的整句。根据“整句”的以上语言特征,要求学生经常性地开展对所学课文的“用整句点评课文”的工作。所谓“用整句点评”,就是用尽可能整齐的语言形式,对所学诗文或局部或整体作读后感式或文艺鉴赏式的片言只语性评赏。

⒉集句成联:笔者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笔落惊风雨”专题中的诗词,做“集联”雅事。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后,不妨让学生采用集联的方法来整合所学诗句成对联。所谓“集联”,是对联的一种。对联一般是由作者自己创作出来的,而集联是摘取前人诗词文章中的语句或碑帖等作品中的字集合而成的。但它并不是现成语句或文字的简单凑合,而是一种再创作。它一要讲究语言浑成,文句既合乎对联格式,又做到语句顺畅;二要讲究另出新意,既能切中所讽咏的人、物、事,又富有兴味,给人以新的感受。“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不到长城非好汉,难酬蹈海亦英雄”“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等都是脍炙人口的集句名联。在讲清集联的特点和推荐赏读集句名联的基础上,让学生干点集联的雅事,学生会感到兴味盎然。在学完“笔落惊风雨”专题后,通过努力,不少同学写出了较为像样的集联。

⒊每文一联:从高一新生入学伊始,笔者就引导学生开展“一课一联”活动。所谓“一课一联”,就是每学完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写一副对联来抒发感想。经过积极引领,持久坚持,不少学生撰写的对联开始由稚嫩转向老练。

⒋缀联成文:在整句单项训练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在文章写作中开始有意识地穿插“整句”句式,以期做到句式整散结合,行文整饬与灵活有机融合。为此笔者还在班里专门办了一份《淘漉》文学小报。一发现句式整散结合较好的学生习作就及时刊登推介,以点带面,引发更多的同学见贤思齐,努力往“精炼、精致、精彩”的高度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二)范文模板,快速记诵,迅捷摹写,自查纠偏

在写作教学中,笔者经常仿照书法练习中“描红”摹帖法,让学生在规定的有限时段内,将范文当模板,快速记诵,迅捷摹写,最后通过自查讨论纠偏,提高写作技能。

这种从书法练习中挪移借鉴而来的读写互动写作水平提升法,十分重视对范文模板的阅读研究,通过“描红”式仿格训练,让学生在读写过程中发现和发展自己,了解和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技巧。在实施过程中,“有格”“有序”“有侧重”是训练的三大关键词和操作要领。

有格:范文模板可以是文体之格,也可以是题材、技巧、语言之格,通过“描红”式仿格写作训练,让学生深入细致研究范文模板,通过摹写探究,了解和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技巧。

有序:按专题组织范文模板,从写作的各项要求出发,以专题阅读范文为载体,以确定写作主题为推手,形成序列,读写互动,以读哺写,以写促读,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有侧重:不求面面俱到,根据学生的写作软肋,缺什么补什么,有侧重地进行写作训练。

下面以摹写议论文开头法为例加以说明:

文章主题:社会道义感

议论文开头写作要求:

⒈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⒉开头综合运用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

⒊字数在80——100之间。

范文模板: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伏尔泰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道义感缺失的可怕现实。社会生活中没有看客,如果人人都有一份道义感,聚沙成塔,万涓成海,何愁社会风气不正?何愁人间不温暖如春?(96字)

学生摹写作品:

“雪崩时,每一片雪花都觉得自己有责任。”伏尔泰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道义感缺失的可怕现实。社会生活中没有看客,如果人人都有一份道义感,聚沙成塔,万滴成海,何愁社会风气不正?何愁人间温暖如春?

学生自查,小组讨论寻误纠偏:

①引伏尔泰语与范文有出入,表达的意思与范文相反,严重影响了观点的表达;

②“万涓成海”写成“万滴成海”,语法上虽通,但语体色彩不如范文和谐。“聚沙成塔”与“万涓成海”都是比较典雅的书面语。

③“何愁人间温暖如春”有失误,与范文比漏掉一个很重要的副词“不”,使意思的表达严重失当。

语文教学忌花哨,忌玄虚,忌过分热闹。呼唤理论,回归常识,是语文教学的正道。重视读写,研究读写门道,始终是语文教学的王道。二位一体,读写并进的正确读写理念,其实与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说、元认知原理都有不少契合之处,只要训练有序、有法,持之有恒,一以贯之地在日常教学行为中实施之,其教学成效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鱼作文 评价作文 《路》作文 新的作文 作文一百 自然的作文 张作文 作文800高中 作文影响 作文上的 作文一封信 妹妹作文 清明作文 作文清明 作文 分享 清明 作文 我想作文 《选择》作文 关于的作文题目 作文实验 作文 阳光 介绍景点作文 玩的作文 作文改变 作文节日 600作文初中 作文一件事 作文命题 玩具作文 作文的开头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