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9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发布 9科有调整

2020-11-17 12:50:01
相关推荐

新京报快讯(记者 黄哲程)今天(1月17日),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发布。今年中考考试说明有微调,突出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的考查。如语文学科增加对书法内容的考查,道德与法治学科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内容要求纳入考试范围等。

语文突出传统文化内容

《考试说明》修订后,语文学科进一步明确了“基础·运用”和“古诗文阅读”的内容;加强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

在“基础·运用”中,增加了“认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其大致演变过程”的表述,强化对书法常识和书法欣赏的考查;在“古诗文阅读”中,增加了“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古诗文学习中,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受到熏陶感染”的表述。“参考样题”中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样题。

《考试说明》还调整了“试卷结构”中“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对“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简答题等”的分值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保证试卷的区分效果。

“附录”部分也做了修订,为兼顾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变化,附录替换了“附录1 现代文文章示例”“附录2 文言文阅读篇目”“附录3 古诗文背诵篇目”中部分篇目。

数学优化考试内容的知识层次要求

数学科目对“考试内容的知识层次要求”进行优化,体现出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性与内在联系。例如,将“数轴”的A级要求调整到“实数”的A级要求,B级要求调整到“有理数”的B级要求;将“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的A级要求“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调整到“整式”的A级要求等。

数学科目更换了部分参考样题,在调整样题过程中,注重体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基础知识,突出对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考查的体现。注重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完整过程,体现学生日常学习积累的活动经验。扩大选材范围,加强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贴近生活,注重体现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学生做事能力。

英语更强调基础

英语科目在内容修订过程中强调基础。例如,单项填空考查的都是考生所熟悉的基础语法点;完形填空着眼于实词和高频词考查;阅读理解试题中,获取具体信息和简单推断这两项强调基础的试题占了很大比例。

同时,修订内容贴近考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例如,阅读理解中有课外实践活动、团队合作、绿色家园、自我提升等话题;书面表达包括写电子邮件和投稿两个任务。

此外,修订内容也注重选择性,以满足考生的不同思维需求,给各层次的考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例如,文段表达在考查形式上继续做选做尝试,两道题目话题不同、形式不同,任选一道作答,给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2019年《考试说明》英语科目仍然注重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的综合考查。修订内容注重测试任务的真实性,促进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例如,“文段表达”一题中的两个任务均符合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情况。

物理微调题型和分数分配

新版《考试说明》中,物理科目微调“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主观性试题更适合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与应用能力,更有利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发挥水平,展现潜能。因此,微调了“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将“多项选择题”减少4分,分别拆分到“实验解答题”3分和“计算题”1分。

化学样题关注中国科研新成果

2019年《考试说明》参考样题进行了部分调整,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注重基本实验和科学探究,注重学科能力及素养。

调整后的参考样题体现中国科研工作者在新材料研发、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新成果。突出对考生应用化学核心知识、思想方法和关键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关注对重要结论、核心思路方法的概括关联和说明论证能力,关注对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

参考样题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构成、性质、用途,物质变化的类型、微观本质、定量分析,利用化学实验研究物质性质、变化规律、探究实验条件等多个角度,有较高的考试内容覆盖率,也为考生提供了宽广的展示空间。

生物调整试卷内容及分数分配

生物科目对“试卷的内容及分数分配”进行微调。“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知识内容主题1、3、4、5、8)”由“约25分”调整为“约30分”,“生命的延续(知识内容主题6)”由“约8分”调整为“约7分”,“生物与环境(知识内容主题2、7)”由“约10分”调整为“约6分”。

在调整样题的过程中,注重体现生物学科知识主干内容的考查。注重基础实验,注重挖掘实验所承载的学科内涵,考查探究能力与科学思维水平。样题选择反映中国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成就和体现传统文化与学科前沿相结合的试题。

历史新增考试内容

2019届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发生了变化。2018届学生所用教材编写的依据是2004年版课程标准,部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没有编入;2018年《考试说明》参考教材和教学实际,在“考试内容”部分未列入上述内容。2019届学生使用的教材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这部分内容已增入,所以增加到2019年《考试说明》“考试内容”中。例如中国古代史主题7“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增加了“清朝前期的兴盛”“明长城和北京城”;中国近现代史增加主题“29. 理论体系建设和新成就”,其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

调整后的《考试说明》历史科目优化了“考试内容”表述,例如中国古代史主题6“宋元时期”中“成吉思汗的崛起”改为“蒙古的崛起”;中国近现代史主题“12.新文化运动”“13.五四运动”合并为主题“12.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调整后的样题注重体现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充分挖掘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疆域和主权等内容的教育功能,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注重体现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框架,突出对必备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与应用。在能力要求方面强调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关键能力,核心是在具体时空条件下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样题扩大选材范围,加强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贴近生活,注重体现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学生做事能力。

地理样题照顾学生层次差异

《考试说明》地理科目更换部分参考样题。调整的样题体现了人地协调观、全球意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等。选取了依托当前热点话题,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生动鲜活情境,考查基础知识、分析解释地理问题、检验地理实践力的试题。充分考虑选取试题的难度结构,照顾学生的层次水平差异,同时结合开放性的试题形式,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

道德与法治新增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

道德与法治科目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纳入考试范围,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增加了对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和“我国国家机构”的考查,引导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构成以及国家权力的运行,树立制度自信、增强国家认同。结合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际,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例如删除“权利与义务”主题中原“财产继承权”等内容,凸显主干,将法律知识的获得、公民素养的养成和法律的应用融会贯通。

新增的参考样题来源于2018年北京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及调研测试卷。调整后的样题贴近时代和社会,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体现学科特色。关注能力培养,注重学以致用。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见习编辑 贾文程

校对 刘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桂花树的作文 春天的校园作文 一件感动的事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范文 座右铭作文 螳螂作文 新闻报道作文 2020高考作文 奇思妙想的作文 黄河的作文 小学生四年级作文 蜡烛作文 初中生英语作文 自传作文 语文作文大全 的滋味作文 地震作文 作文期待 作文技巧 那一刻我长大了500字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400字优秀作文 穿戴式跳d放在里面逛超市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乡情作文600字初一优秀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500字 他感动了作文500字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