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解析:新时代 新探索 新发展

2020-11-17 13:10:01
相关推荐

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 2018年是北京市实施中考改革新方案的第一年。面对新的改革方案,语文考试命题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为背景要求,稳中求进,在全面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落实《考试说明·语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新方案的设计理念和框架要求,根据已确立的目标和现实的需要继续深化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在中考语文试卷整体结构性调整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一、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体现中考的育人功能

试卷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发挥中考试卷的育人功能。试卷中德育功能的体现主要表现在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焕发学生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感。同时注重立德树人的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当下的发展,认识自身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立志成为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例如,作文题目一,启发学生从一处古迹或一件文物中产生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敬意,进而启迪学生传承优秀文化、承担历史责任的使命感。

语文试卷注重考试的育人功能,力求让学生在做完试卷后,能够感觉到自己提高了,成长了,有了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能够感觉到要为自己的未来、为报效祖国,做好思想和学识上的准备。为此,命题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所知所能;让学生考有所得,考有所用,努力把考试作为促进学生成长的助力,努力将考试与培养人的终极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试卷在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的德育作用。

二、体现学科特点,注重语言实践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试卷的综合性体现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等不同领域的相互综合,也体现在不同能力的相互综合。例如,“基础·运用”板块借助阅读材料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使用,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句子的修改;又如,在阅读板块中结合具体语境考查语句的理解与运用。这些都体现了语文学科不同内容、不同能力点之间的相互综合。这种综合对于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实践性体现在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基础·运用”板块请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修改语句,在记叙文阅读考查中要求学生圈画重要词语,以及在议论文阅读中结合相关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主要意思等。在试卷中注重体现实践性,既是学科特点的要求,也与语文学科提高学生素养的课程目标相一致。试卷在语言实践方面,注重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围绕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命制试题。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用,做到学用结合,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为此,试卷特别重视设置情境,提出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例如,试卷设置了在圆明园举办“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的试题情境,以主题活动为线索,采用阅读景观牌、修改发言稿、观看雨果的信和欣赏纪念邮票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掌握字、词、句、修辞、标点等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语文学习是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只有突出学科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扎扎实实地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坚持以学生为本,要求考试命题既要把学生的真实水平考出来,把学生的所知所能考出来,也要努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最好水平搭建平台。试卷不但要起到对学生所学、所知进行检验的作用,也要让作答试卷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感悟的过程。坚持以学生为本,还应该体现为试题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语文试题考查的不仅是书本中的语言,也包括生活里的语言,重在学以致用,所以语文试题特别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例如“基础·运用”板块采用了设置整体情境的命题方式。试题以参观圆明园为主线,设计具有连续性的多项活动内容,将对语文学科多个考点的考查融入其中。这种联系现实生活设置整体情境的命题思路,实现了试题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较好地完成了对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水平的考查目的。

四、注重考查语文基础,关注学生的阅读表现

在义务教育阶段,打好基础至关重要。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应知应会的、生活中用得上的和未来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例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笔顺、古诗文的背诵默写、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都是最基础的内容。而对这些基础内容的考查,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这种灵活多样,表现为知识能力的相互打通、转化与提升。在这种灵活多样的考查中,实现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目标。例如,让学生在观看雨果的书信后发表感想,其考查形式有对联,有修辞,有成语,在灵活多样的形式中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如,在多文本阅读中将图表的比较与对文本的理解相结合,利用图表比较和图文转换的不同形式,考查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再者,重视学生的阅读表现。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多读书,今年的试卷在“多读书”方面加大了力度。例如,古诗词阅读作为独立板块第一次进入试卷,重点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以及与本首诗相关内容的积累;又如,名著阅读不限定某一部作品,更关注学生在广泛阅读基础上获得的启迪,力求使多读书、会读书、善思考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展示。

五、考查语文素养,重视思维品质

对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考查,是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和表达是语文素养中最基本的内容,试卷在这方面加大了考查力度。试卷在以往关注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如整体感知、提取信息、归纳概括、形成解释、拓展迁移等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阅读方法的考查。例如,试卷中的记叙文阅读试题,要求学生“摘抄语句”,考查的就是阅读方法。此外,还突出了对学生比较阅读能力的考查。例如,在文言文阅读考查中,将课内的《出师表》与课外的《魏征传》(节选)、岳飞的《五岳祠盟记》(节选)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从中体会“为国尽忠”的传统美德在不同人物身上的具体表现。又如,在考查议论文阅读时,采用联系《论语》中相关语录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写作能力的考查也是既注重文体写作,也注重实用性写作,小到一词一句的运用,大到篇章的写作,都注重考查学生写作表达的实际效果。

在考查学生思维品质方面,既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又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记叙文阅读,让学生联系文本内容自己提出问题;又如多文本阅读,让学生依据文本内容和图表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些都是在考查学生基本的思维能力。而试卷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考查,则体现在引导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结果。例如,作文板块,其中一篇作文提供了三个词语以及文章的开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展现自己个性化的创意,完成写作。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六、加强教学引导,关注学段衔接

中考语文试卷,注重对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重在引导教师关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注各学段之间的衔接,关注最基本的知识和最基本的能力。试卷力图通过试题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落实重点、明确思路,更好地掌握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例如,试卷“基础·运用”板块,创设了参观圆明园主题活动的情境,其中分别设计了“武陵春色”景点介绍、圆明园被焚毁的历史介绍、观看“雨果的一封信”、欣赏“小全张”等活动内容,以此为依托完成对字、词、句、段、标点、修辞、阅读、表达等多项内容的考查。这样的设计,意在明确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基础”,而实现的途径则是联系实际。由此,启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尤其要注重向下延伸,使学生学得更宽一些,更扎实一些;同时,教师要关注教学的过程,尤其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发展。

此外,在初中与小学的衔接方面,古诗背诵、笔顺书法等小学要求掌握的内容,在试卷中继续有所体现;在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方面,试卷中的名著阅读板块,注重考查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把握,以及多文本阅读板块以专题的形式组合文本的内容,都与高中新近颁布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整本书阅读要求及“任务群”学习模式的确立相一致。

七、精选命题素材,加强整体设计

在命题素材的选择上注重突出思想性、时代性和首都意识。例如,试卷“基础·运用”板块,选取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词和碑文,突出对人民英雄的敬意与缅怀,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阅读板块选用刘成章的散文《信天游》,发挥中华优秀民间艺术在陶冶和熏陶学生情感方面的作用。又如,在文言文阅读板块中,选用体现古代社会“为国尽忠”美德的课外文言语段,在名著阅读板块选用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名言,所有这些都表明命题素材的选择是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传承文化的命题需要;同时,也为实现整张试卷“立德树人”的命题立意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试卷整体设计上,以弘扬历史文化为主题,线索清晰,从圆明园的历史到“为国尽忠”的美德,从博物馆介绍到传统民间艺术,从古人的读书方法到记叙历史古迹,都是在彰显历史味、文化味,引领学生走进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同时,试卷题目之间的联系、布局也更为均衡,更加合理。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立足新时代,立足新探索,立足新发展,在试题内容、命题形式、试卷结构等各个方面,都有新的尝试和新的进步,继续体现了北京考试命题一贯倡导的以首都意识为特征的“走大道”“求大气”的风格特色,为在新时期继续推动命题改革和语文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声音作文 作文素材大全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200字作文 假如我是一棵树作文 歌声嘹亮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 中学生新作文 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的梦想 校园生活作文600字 什么二三事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剪窗花作文 爱国作文600字 人生价值作文 父亲的爱作文 英语短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作文200字大全 蜕变作文 我爱家乡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端午作文 人物作文素材 国宝大熊猫作文300字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 描写动物的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