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北京首次“新中考”今日开考 相比往年新在哪里?

2020-11-17 13:15:01
相关推荐

北京首次“新中考”6月24日开考 7月4日公布中考成绩

6月24日上午,北京市首次“新中考”开考,6.5万多名考生将走进考场。

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与往年不同,今年中考文化课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其余五科中选择三个科目考试,其中物理、生物(化学)至少选择一门。

面对首次“新中考”,北京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今年中考考生需要在不同考场完成全部六科考试。每个考点都在明显处张贴了考场平面图,考生进入考点后应按平面图所示寻找考场。进入考场前,要认真核对考场标识的考试科目和考场号是否与准考证一致,确认无误后再进入考场。 同时,考生需携带2B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直尺、圆规、量角器、三角板、无封套橡皮等考试用品参加考试,除此以外其他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

市教育考试院还提醒考生,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全部采用网上评卷方式。各学科试卷只印制试题,考生答题均按要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作答。答题卡要保持清洁,不要折皱、破损。条形码要按规定粘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在进行选择题(客观性试题)作答时,要使用2B铅笔将所选答案按题号顺序规范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在进行非选择题(主观性试题)作答时,必须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数学科目的作图题和化学科目的画图题也要使用2B铅笔作答。未使用规定用笔答题或未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答案,均视为无效答案,不记成绩。

按照安排,7月4日12:00公布中考成绩及分数分段统计,考生可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bjeea.cn)及各区考试中心网站查询。

相关报道

今年新中考,究竟新在哪?

6月24日至26日,2018年北京中考将如期而至,这也意味着北京新中考进入十天倒计时。2018年是北京新中考元年,作为新中考的首考,今年的中考在考试形式、分值和考试时长等方面都较往年有了变化。必考加选考、化学生物合卷考试、社会科学实践活动分计入中考成绩……本报将为你细数今年北京新中考的新变化。

新特征1考试科目发生变化

从2018年中考开始,新中考考试科目增加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体育9门,总分580分。但是这9门课程的选择方式是不一样的。前面三门语文、数学、外语是必考,后面的理化生、史地政6门课程,组成5张试卷(其中生物和化学组成一张试卷),学生选考3张,其中物理和生物化学这两张试卷必考一个。根据排列组合,考生一共有9种选择方式。

■改革信号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

增加考试科目会不会造成学生的负担?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奕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谈到:现在的考试设计是,学生在初中学完所有课程以后,他自己可以选择学科,以他自己最擅长、能考得好的又感兴趣的3科来参加考试。这样一来,对学生就不构成那么大负担。

现行的中考改革力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做到真的尊重孩子。在完成共同基础课程、完成国家标准课程之后,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所以特意设置了学生自主选科参加考试的机制,本质指向扬长。所以,新中考在考试服务上做到全科开考,由学生自主选择。

为什么物理和生物化学这两张试卷必考一个呢?对此,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臧铁军表示:如果将来上普通高中学习的话,理科是必须学的,基础是必须有的。所以在这里做一个限定性的要求,初中的物理或者化学、生物,基础一点都没有的话,将来普通高中毕业都会很有问题。

新特征2计分方式发生变化

2018年中考中,语文、外语、数学这三门科目都是100分,外语卷面分是60分,口语和听力是40分。语数外3门课为必考科目。选考科目是从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这5个科目里面选择3门,卷面分都为100分(里面包括开放性科学实践或是综合社会实践10分),在最后中考成绩出来以后,按照考试3门课的成绩,最高一门科目成绩按100%计入,次之的按80%计入,第三个科目按照60%来计入。

■改革信号

充分尊重学生强项

“计分方式的变化带来另一个凸显的变化,新中考成绩可能同分不同质。两名学生可能考了一样的分数,但因为组合方式不一样,折算的最后分数可能也就不一样。这就回归到我们对于考试评价功能以及教育公平的衡量的理解,真正的公平不是简单地衡量一个标准题目和标准科目来比较,新中考给不同类型的孩子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比如有理科优势的,有喜欢地理或者历史和生物的,真正给予每一个孩子公平。”李奕强调,随着考试形式的变化,分值也与以往不同。选定的三科成绩,将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为实际分数。新中考的小科五选三模式,让考生有了更多的学习选择,尊重了学生的强项,尊重了学习特点,也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就使得考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强项参加考试,而不必为自己的弱项再诚惶诚恐,让每一位考生在中考面前都能展示出自己优势的一面。

新特征3社会科学实践活动分计入中考成绩

2018年新中考方案规定,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五门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每科都包含10分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分数。北京初中学生按规定完成1次初中实践活动计1分,合计50分。其中七、八、九年级每学年应完成10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共30次,计30分;七、八年级每学年应完成10次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共20次,计20分。这50分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分数将按照算术平均、四舍五入取整方式计入相关科目中考原始成绩,由市考试院中招办依据当年中考政策予以认定。初中实践活动分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和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两部分,分别计入中考选考科目原始成绩。其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成绩除以三,分别计入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目中考原始成绩;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成绩除以二,分别计入物理、生物(化学)科目中考原始成绩。

■改革信号

中考考的是日常积累

臧铁军表示,中考命题开放性越来越强,而且越来越灵活。重点就是由“解题”向“解决问题”做了一个很大的转变。所谓解题,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课本上出的理论性题,学生会不会解、公式会不会用。但是解决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真实的背景给出问题,来考察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能力,解决身边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和生产实际的问题。

“不光科学动手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还有我们提倡的四个一工程,社会大课堂,所有的这些都是发生在初中孩子三年真实的在校生活当中的,那可以说这些都是命题的素材。因为从命题的角度,一个重要的原则,关注孩子的生活实际,关注孩子在学习完这些知识、能力和方法之后在实际情景当中的真实应用。”李奕表示,在新的中考方案颁布和实施过程当中有一个强烈的信号,最后10个月的复习可能作用在逐步弱化。很多的积累、很多关注和影响是孩子学习过程当中要有心一点一点堆积的。

新特征4英语增加听说机考

2018年北京中考英语考试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听力和口语。2018年北京中考英语共100分,其中60分为卷面考试成绩,40分为听力、口语考试。且北京中考听力和口语考试一年两考, 参加2018年中考的考生可在两次机考中任意选择一次或两次参加,取成绩最高的那次计入中考总成绩。

■改革信号

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由于英语听力口语考试采用机考方式,机考时每个考生一个耳机,自行把握时间,近距离更能听得清楚,对于考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外在干扰。再加上两次考试,更是给了考生们更多机会。而且从英语考试大纲上看,中考大纲要求的词汇量,从2000个降低到1600个。无论从考试内容或是考试形式上,难度都大大降低,很多考生都得到了满分的好成绩。

北京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姚林修认为,这次外语整个试卷分数分布结构的变化是更加突出了听力口语,也就是说让英语回归到作为一个工具来使用,这也是符合北京市英语教学水平的。现在初一的学生,三年以后也要用这种办法来考试,因此现在我们初一、初二,未来初二初三还有两年多的时间,要相应地学习,英语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学生不用着急,只要跟着学校的教学安排就应该能够顺利地通过英语口语的考试。

■方向预测

今年新中考 各科有什么变化

中考《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对于考生而言是最具权威性和方向性的指导资料。新中考在即,本报再次梳理解读北京教育考试院此前发布的2018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一起看看与2017年相比,2018中考在各科考试内容上有什么调整变化?

语文:加大古诗文阅读考查

与2017年相比,2018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的分值都有所降低,但是古诗文阅读的分值反而有所增加。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有所提高。写作被再次明确,“强调从实际需要写作”,这也就意味着背诵的作文越来越用不上了。

数学:选择题、填空题分值减少

2018年北京中考数学考试的题型分数分配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分值都大大减少,但是解答题的分值没有太大变化,这样强烈的反差有可能是难度加大、区分度加大的一个信号。2018年北京中考数学总共28道题目,2017年北京中考数学总共32道题目,题目量降低,这意味考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计算、检查。

英语:增加英语听力口语考试

与2017年对比,2018年中考主要是阅读理解题每小题赋分没有变化,题量稍有减少,而完型填空和单选题,题目量确实相应有所增加的,并且赋分变少,可见英语对于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掌握的要求有所增加。

物理:重视考察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考试说明》明确试卷分数调整为90分,试卷的内容及分数分配、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进行相应调整,精简题型,将实验选择题放到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中,重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强调实验探究联系生活。

化学、生物:合考90分钟

2018年中考化学与生物将合并为一张卷,满分90分,化、生各占45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从去年的80分直接“跳水”成45,很多学生和家长担心化学会有变化。从近几年的试卷情况来看,化学也是最稳定的,总体变化应该不大;《考试说明》的生物并未给更多的信息,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生物不会按照原有的“背诵”的方法考了,而是要引导学生利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历史:创新题考验学生阅读思考速度

按照《考试说明》,今年历史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参考样题中最后的“专题活动”部分。这样的题目一定是在有充分的历史信息下,让孩子去解释和发表思考的题目,基本可以理解为创新题。参考样题有一定的文字量,对孩子的阅读思考速度都有要求,“手慢”的同学要注意了。

地理: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考试说明》中,明确写明“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察”,这需要联系实际,并在情境中使用。《考试说明》特点之一便就是“首都特色”,参考样题中也有体现。

思品:突出首都特色 与时俱进

2018年政治试题会设置一些选择性的、开放性的试题,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跟政治相关的“首都特色”“本地化”等知识你必须了解,现在对于核心价值观的重视是空前的,孩子必须了解更多与时俱进的东西,十九大、国际、国内最近发生、将要发生的都可以多多关注。

■改革回顾

2015年取消0.2难度系数的考题

2015年中考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各学科试题0.2难度系数的题目全部取消。这个难度系数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只有不足20%的考生会做这道题,最终能完全做对的也许不足10%。其实这个难度系数是为中考的选拔功能服务的、为高中选拔学生服务的。这就像一个“坑”,学校上下会为了这10%~20%的好学生努力。但是要知道,无论学生如何复习,总有80%~90%的学生是拿不到这道题的分数的。这种情况下,那90%一定会成为10%的陪练。

此项改革旨在扭转“为了最后那几道难题而海量做题”的局面,真正的尖子生是9年的学习积累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

2016年中考考的就是阅读量

与高考强调阅读能力类似,2016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中,更加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依据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语文教材中有关书法欣赏的内容,增加对具有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的欣赏要求。增加名著阅读内容板块,分值从去年的7分增至10分,并提出具体阅读要求,由关注“作品内容”“主要人物”“作品思想意义和价值取向”,到对作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关注考生阅读的过程。此外,2016年中考数学也多处增加“阅读”的要求。业内专家表示,以后数理化试卷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渗透传统文化、增加阅读量将成“新常态”,尤其阅读量“可能一次比一次大”。中考物理科目更强调实验探究,实验探究题分值增加至48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爱是什么的作文 近五年高考作文 游文化公园作文 做家务作文450字 海豚表演的作文 五年级上册作文500字 关于生活的作文600字 我心爱的什么作文 走出校园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作文三百字 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关于上海的英语作文 心中一片月作文 我的父母作文800字 描写嘴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节目作文 与你同行作文800字 游龙山公园作文 关于知己的作文 怎么写六一儿童节作文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文 以母爱为主题的作文 幸福就在我身边作文 广州之旅作文 写一篇读后感的作文 去沙滩玩的作文 关于社会实践的作文 最有意义的一天作文 失去的一天作文 作文风景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