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吴晓波教你如何写作

2020-11-17 14:30:01
相关推荐

作为知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也许你已经度过他的“大败局”,或中国各阶段的企业家年史,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何掌握创作企业史或者进行财经创作,这两本小册子《蓝狮子写作课:如何进行企业史创作》、《蓝狮子写作课:如何进行财经创作》或许能够让你耳目一新。但即便你并没有这个领域的创作计划,对于其他领域的创作,也是有共通之处的,或许你可以把它当做是一个专业作家的建议。

创作企业史的前提

1.哪些企业史值得写?

哪些企业史是值得我们写的?写任何的一个企业史都要带着这些问题去回答。写什么公司的企业史呢?有很多答案,有人说是要知名的,这是一种;有人说是要在水下不被人知道的,但是它很好,值得写,这也是一种;还有一种是这个公司非常有钱;另外一种,是这个公司是值得尊敬的。

另外,你写什么公司史要有一个标准——这个公司是很值得学习的。有人认为一个公司失败,失败得很悲壮,这也值得一写的,可是问题是为什么你觉得它是悲壮的呢?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想一想。

什么是最好的公司?在世界的产业链中排名靠前的企业,这是一种标准,但是这种标准是不是对的呢?我的看法是不一定。中国人在追求百年企业,但是有几个企业是可以做到百年企业呢?一个是要看体制怎么样,第二个是领头人、接班人怎么样。从最好的公司上来讲,是企业的规模、销售额,持久的能力。标准很多,但是做得到的很少。

2.写作企业史的基本价值观

所有企业存在的根本都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世界不是平的,是由规则和利益组成的。我们就把这些利益找出来,所有的当事人都是利益中人,为什么我们需要以旁观者的姿态观察,那是因为一旦你介入了这个利益,就没有旁观者的立场了。但所有的公司的主观目的都不是为了死亡。

接下来的一个价值观是,竞争是公司前进的动力。最后一个价值观,世界是由问题组成的,而公司的存在是为社会解决某方面的问题。要解决社会问题,公司首先要解决自己的问题。

3.写作企业史的前提

这儿有一个前提,公司史写作必须有基础,你站得越高,写得就越从容。我认为应该有四个方面的前提:

第一,你要懂工业。第二,要懂一点财务和经济。第三个方面的前提其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至少你要有创业的经历,你懂得公司生存的不容易,容易跟企业人达成沟通。第四就是我们要学习一点管理知识,能够体会管理是非常妙的东西。

4.立意、结构、取舍、进退,缺一不可

有四个方面需要我们去钻研、把握:第一是立意。写一个题材,立意立在哪里,决定了它有多大的空间。第二是结构。决定一个作品的成败的关键点就是结构。一个合理的结构,就像一个人的整体器官的匀称,像造房子一样,要有内在的很恰当的匀称性、均衡性。第三是取舍的问题,这涉及到了素材和占有资料的运用问题。最后,是进退的问题。这是指对于记者的角色,进入企业跟远离企业之间的姿态

总的想法是让我们在极其热诚的投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占有资料之后,建立一个不是为了这个企业而写这个企业,不是为了自己的工作而写这个企业,而是为了这本书有更多的人去阅读,有明确的读者导向,要使读者更好的接受,这个意识要牢牢的建立。成功就是被承认,别人比你多卖一万本,这就是成功,这就是市场占有率。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相当多的人是下笔很快,下笔以后才发现问题很多,写了三天以后感觉出了问题,于是后面的问题就更多。我觉得我们在准备动笔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要把立意、结构、取舍和进退的问题,都想得很透彻,先慢后面就快,先难后面就易。不要还没有想的时候就已经动了,这就很容易出差错。

如何创作企业史

1.如何选题

写书面临很大的困扰是在什么地方呢?总结来说,就是该写什么书、什么书才是市场需要的。秦朔曾谈到过写作与市场呼应度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去讨好市场,这个呼应度指的是我们的创作能够跟市场的需求相统一。这也是时机的问题。但有一个普遍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思考:你写作的公共价值是什么?

所谓的公共价值部分是,你要创作的选题、对象和人物,究竟有没有公共阅读的价值。最简单的判断在于它在行业之外的影响力有多大?我们往往是判断他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多大,其实从图书出版的角度讲这个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在行业外的影响力有多大。

公共价值部分,是需要作出判断的。做这个判断的过程,就是“选题”的过程。选题,就是要“选择有公共价值”的人或事物去进行创作。这就是财经创作寻找选题要遵循的规则。

2.如何搜集写作资料

自从有了互联网,财经图书写作已经变成超级鱼龙混杂的一个市场。当资料越来越多的时候,稀缺变成一个问题了,也就是说再整理和独家性变成一个问题了。我们的财经创作是去采访,把自己关到房间里写出来的。所以,财经写作首先就要学会搜集写作资料。

那么,如何搜集写作资料呢?

第一,剪报。剪报的时候往往是企业发生新闻的时候,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剪报。你要建立自己的档案库,这是日常的工作,就要做得非常细。第二,学会利用网站资源的利用并适当提炼。当你利用Google的材料时,最好是“吃进去再吐出来”,就是一定要学会提炼。这个社会是一个档案社会,当我们做图书出版的时候,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已经变成公共事件。第三,要去图书馆、档案馆找资料。图书馆里面有很多的资料,还有一些是在学院里的资料,不一定是出版的东西,比如说论文,都可以拿来利用。第四,资料创新。你要学会拿来做对比。

3.如何分解写作的过程

写书有不同的方式。你用什么状态来写书?

很多人写一本书,会一天写一千字,一写写三个月、半年。我是不赞同这样的行为的,这是个疲劳的状态。作者个人写一本书是花一年到两年的时间,但在这这一年到两年的时间里面,大量时间做工作笔记。前面讲的资料收集、归档都属于写作的一部分。工作要分阶段做,在写作时该干嘛干嘛,然后把写作切到各个时间段面去。通过阶段性笔记的方式来保留你的工作。

写专栏对图书写作是非常好的锻炼,让你保持长期写作的能力。写作其实就是长期的选题发现,绝对不要进行疲劳战,同时保持体力很重要。你如果要成为一个好的财经作家的话,要经常锻炼身体,保持体力。

写作中要把握文本节奏。一本好书,无论是虚构的还是非虚构的,能够被朗诵是一个很关键的条件。写书我不太建议说用长句写作,要用短句、短章节写作,保持文本节奏感,写了一半以后,去朗诵它。如果你的文字是能有节奏地被朗诵出来的话,就是好文字;如果你自己念都不清楚的话,那就不是好文字。如果你要做畅销书的话,朗诵对文本是很重要的。

4.如何切入写作主题

当我们写某一个主题的时候,往往是一个概念。一本书不能穷尽所有的话题,我们在写作中,特别是那些知名度很大的,已经被写过的人或企业,你一把打掉的话,难度很大,而且得不偿失。这就相当于我们面临一个选题的时候,从哪一刀给切进去的问题,这是一个技巧性的东西。

创作对象的内在分析很关键。第一件事是:你先用500字把这个事讲清楚。500字足够讲清楚这到底是一件什么事,为什么普通读者要花钱买你这本书。任何一个话题都有很多种解读的方式,一定要找到那个点。先不要写,先想清楚,到底这个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他放在书摊上的时候,人会停下来买。就像在机场,那么多书,为什么会停下来买你这本书。这其中一定有一个点打动他,那么这个点到底是什么呢?这个是很困难的事情,需要做内在的分析。

5.如何确定写作范式

在写作的时候,你要形成自己的文本特点。写作不是讨好,不是讨好某一份工作、某一个人。一旦到我要讨好某个人的时候,前面一定是条死路,写作最大的特点是形成自己的风格。

最好的专栏作家是什么样的?是那个读者看内容就知道是谁写的,写书也是一样的。但是全天下那么多人都在打同样的套路,都是用刀用箭,为什么就你能成功?所以你一定要形成一种偏执性风格,这个非常关键。很多经济学家、企业家为什么没有办法写出好书来?他最大的坎就在这个地方,不注重文本写作本身,他们觉得写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观点,那写出来的作品就一定不能够成为畅销书。

作者要有自己写作的符号化风格,这个非常关键。你找到这个范式,然后怎么学习这个范式?最简单的办法是你把这书解构开来。

6.书的内在核心是什么

从书本身来讲,它的内在的核心在什么地方呢?当我们找到一个点的时候,我们要找到它的理念。我们写公司的时候,要把过程讲清楚。任何公司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有一些共性的问题。面面俱到写了一个流水帐,这是很大的问题。

我们做图书一定要学习商学院的做法。他们是教学式的案例,但商学院有一个优势,有一个强大的理论模型,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我们写书往往会把模型丢掉,这是出身造成的。今天的财经作者中也有很多是从培训公司出来的,他写的书会出现什么问题呢?他会创作一个模型,这个模型里用很多故事、案例给组装起来。这个写作方式在10年前可能还很流行,现在就会有问题,因为你所有的故事都是二手故事,或者是讲了很多遍的故事,万一你这个概念不能被接受的话,就很麻烦。除非你强大到这个概念能够被接受,而被接受的话往往是作者本身。

很多商业的东西,是靠结果来讲的,没有什么对和错的问题,无非是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你信不信我的问题。你相信我,我就是对的。如果你不相信,就是没有用的东西。

写作的本身很重要,这个经验给我们写某一个公司或者某一个企业、行业能带来很多借鉴。我们本身的优势是在于我们掌握了足够大的核心资料,这是别的写作者所没有的。剩下的是我们要把商学院和培训公司他们构建结构的能力,和我们的写作嫁接起来,这个过程如果能够完成嫁接的话,这本书在市场上的专业水准就会有提升。

我们的作者大概不缺乏资料占有的能力,这是比别的类别的作者具有的更大的优势,但我们缺乏提炼的能力,这个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通过研讨的方式解决。我认为你只要苦思冥想,就一定能够想出来。千万不要说这个点没有想出来,匆匆忙忙去写,那会很糟糕的。

7.如何建立核心论述

你范式找到以后,接下来要建立的是核心叙述。对写作来讲,肯定有几个关键点注意到:

一、你这本书无论多厚,有一点必须的,就是当你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能不能用500字把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写清楚。就是要先把核心叙述写出来。这样的话才知道我到底要写什么东西。核心观点的建立,是最关键的一件事。二、接着来,一个观点叙述就300-500字。这样没有办法支撑一本书,书是一个高层建设,需要钢筋结构,所以结构很重要。当你有300-500字的核心需求之后,接下来就是你用什么理论体系来支持这个钢筋结构。三、论述问题。当你形成一个核心表达,同时你建立了一个理论结构,不管多么粗糙,只要建立完,书的模式不是很精致也OK了。然后怎么来论述它,这有两种方法可选。一种是环绕式,就是我讲一件事,我反复讲。另一种是递进式,就是我有一个观点,通过递进的方式往前走。这两种风格决定了一本书的最终风格。

企业史创作现状

对于中国来讲,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先是西方管理理论的引进,到中国企业的实践,到中国经验的总结,再到中国管理理论的出现。

首先是西方管理理论的引进,出版社做了很好的工作,尤其是中信做了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接下来是中国企业实践的总结,很大一块就是中国的企业史,在这点上有两方面的想法。

第一,我们想把中国的企业描述出来,必须要有两个很重要的元素,一个是企业和企业家必须要有足够的影响力,你这本书才有影响力,我们的价值其实是由企业的价值决定的,并不是完全由我们写作的价值来决定的。在对企业价进行判断的时候,还要回到社会判断上,而不是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第二,这个企业要有足够的创新性,无论是在哪个方面的创新。这样的企业的可读性是非常强的,我们写企业史要把价值和创新表现出来,这两个东西是读者所需要的,也是企业史所必须要贡献的。

最后,写作是需要体力的,趁现在还很年轻,赶紧写。写作是非常辛苦的事情,从投入和产出的方面来说,写作太亏了,但是我们的先辈告诉我们人生有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我们能做的一点事情就是立言,把言立得住,就真正的可以不朽、永远都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会作文500字 描写水果的作文 我爱我家的作文 感谢父母的作文 节约用水的作文 亲情的作文600字 描写事的作文 责任作文600字 关于桥的作文 我的收藏作文 传统美德作文 小学同步作文 最美逆行者作文 初二作文大全 知己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 500字作文大全 中考作文题 机遇作文 秋的作文 昆虫作文 作文我的理想 亲人作文 高中作文范文 中考语文作文 学生作文 我家的春节作文500字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 成长类作文800字 赏花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