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有人说古龙擅长写女人 金庸擅长写男人 你赞同吗?

2020-11-17 18:10:01
相关推荐

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个评论,说“金庸聪慧,古龙情深,喜欢古龙的人,多是用情极深的,这种人啊,往往事业上不成功,但是可以做朋友”,当然这种论调有失偏颇,不过大致可以归纳金庸、古龙的行文风格:金庸老辣,古龙单纯。

少年时,沉迷武侠,金庸的看的比较全,“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除了《鸳鸯刀》都翻过,本本都爱不释手。古龙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一定要找对第一本,这决定了要不要再继续看他的其它书。

古龙(左);金庸(右)

比如《绝代双骄》,这也是我看的第一本古龙,虽然电视剧改编的很成功,但是小说写的非常拖沓,败笔纷呈,以致对古龙小说失了兴趣。后来偶然看到他的《欢乐英雄》,颠覆了我对武侠小说的认知,原来江湖还可以这么温情,再看《萧十一郎》、《多情剑客无情剑》,才品读出古龙的文采飞扬。

金庸写豪杰写大侠,如乔峰、郭靖这般为民族大义而自我牺牲的形象,古龙写浪子写怪才,像李寻欢、楚留香这种为追逐自由飘逸出世的形象。金庸和古龙谁的武侠小说写的更好?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记得当时还看到个古龙出了个“冰比冰水冰”的上联为难金庸,结果金庸没答上来的传闻,年少时也为此和朋友争执的面红耳赤,仿佛金庸和古龙非得分出个高低来才行。

后来读新修版金庸全集时,金庸本人也澄清了这个对联的问题,他说“真正是大开玩笑了,汉语对联有一定规律,上联的末字通常是仄声,下联以平声收尾,“冰”是平声,我们不会出这样的上联对。”

向来各花入各眼,文无第一,从中性的角度来看金庸、古龙的小说,虽然都是写刀光剑影的虚构江湖,但在文字风格和叙事手法上,却各有千秋、截然不同。

在人物刻画上的不同

在男性的人物刻画上,金庸不着力于外貌之美,更喜欢写整体的气度。金庸会以“面如冠玉”、“丰姿隽爽”、“萧疏轩举”、“温文儒雅”这样的词去形容一个男人外貌出色,寥寥数笔,如大开大合的水墨画,其间的意境都需要读者自己去品,古龙更像一个写实派画家,到一个微表情都栩栩雕琢。

乔峰、阿朱剧照

金庸写乔峰出场:“身材甚是魁伟 ,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破烂。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短短数语,用词凝练,一条气宇轩昂的彪形大汉就在脑海中勾勒出来了。

古龙是以现代的语言去写古典,文字极尽华丽与细致,最经典的莫过于对楚留香外形的刻画:

五月温暖的阳光,晒着他宽阔的、赤裸着的、古铜色的背。海风温暖而潮湿,吹起了他乌黑的头发,坚实的手臂伸在前面,修长而有力的手指握着的是个晶莹而滑润的白玉美人。他双眉浓而长,充满粗犷的男性魅力,但那双清澈的眼睛,却又是那么秀逸,他鼻子挺直,象征着坚强、决断的铁石心肠,他那薄薄的,嘴角上翘的嘴,看来也有些冷酷,但只要他一笑起来,坚强就变作温柔,冷酷也变作同情,就像是温暖的春风,吹过了大地。他抬手挡住刺眼的阳光,眨着眼睛笑了,目中闪动着顽皮、幽默的光芒,却又充满了机智。

李寻欢剧照

古龙的小说里,作者的存在感比较强,会加上许多个人的抒情和评论,金庸的写作方式其实还是有旧式章回体小说的影子,言简意赅,注重语感、语境的留白。很难想象“五月温暖的阳光”,以这么慵懒小资的方式晒在乔峰的身上,但同样的阳光和海风,可以照着李寻欢的背,吹起他的头发,却不觉得违和,这就是作者的个人意志对于小说人物的影响。

读金庸小说,精彩的是磅礴的故事架构,人物服务于情节,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下烘托出角色的人格闪光点。而古龙呢,动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即便是对手,都有一种知己式的相惜。比如西门吹雪和叶孤城,月圆之夜,紫禁之巅,最后一场性命之战,西门吹雪赢了,他抱着叶孤城的尸体,在那瞬间“孤独如潮水般灭顶袭来”。

郭靖剧照

金庸具有传统文人的度世之心,他笔下的男主角,多有一种责任感甚至偏脸谱化的正气;古龙个人的坎坷经历决定了他内在的浪子特质,他塑造的男主完美而天真,有掌控一切的实力,在精神上是个圣人,不啻是对现实污浊人生的对抗。所以金庸的小说致力于诠释什么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古龙则说:“江湖浪子,就要骑最快的马,喝最烈的酒,拿最锋利的剑,认识最漂亮的女人。”

在女性塑造方面,金庸笔下的女子经典的太多,古龙的却没几个,这可能和影视剧的改编有关。金庸作品叙事感强,更适合影视化。总觉得金庸有点像贾宝玉对女子的怜惜和敬慕,他擅写女中君子,如程灵素、程英,美人美得各有千秋至情至性,即使是最毒辣的李莫愁、叶二娘之流,在对爱情的坚贞上亦无可置喙。古龙写的美人,有失个性,更多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是纯粹对于异性的欣赏与倾倒。她们只是男人一生中一抹略香艳的点缀,少了金庸小说里的出尘,她们更入世,更尘俗。

风四娘剧照

在叙事手法上的不同

金庸的叙事结构保守且严谨,依附特定的历史背景展开,白话夹韵文,穿插诗词歌赋、联句,回目工整押韵。以《天龙八部》为例,全书分为五卷,每卷的回目名连缀起来,就是一首格律考究的词。个人喜欢第二卷,词牌是《苏幕遮》:

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剧饮千杯男人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昔时因,今日意,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虽千万人吾往矣,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如果熟悉小说情节的朋友,看罢这回目名就知道精妙在何处了。每一句都暗扣了情节的走向,同时还兼顾了格律美感,金庸的文学底蕴可见一斑。

古龙的小说都是架空历史的,模糊了时代背景。如果没有这些刀光剑影,他书里的人物对话与心理活动,与现代人无异。在回目上,也是兴之所至,不在意工整。相比金庸考究的语言,古龙以散文式的优美笔调叙事,充满诗意与哲思性的行文,也是开了武侠小说写作的先河。他的主要特征是短句很多,比如傅红雪与燕南飞见面这段:

傅红雪忽然道:“你来了。”燕南飞道:“我来了。”傅红雪道:“我知道你会来的!”燕南飞道:“我当然会来,你当然知道,否则一年前你又怎会让我走?”傅红雪目光重落,再次凝视着他手里的剑,过了很久,才缓缓道:“现在一年已过去。”燕南飞道:“整整一年。”傅红雪轻轻叹息,道:“好长的一年。”燕南飞也在叹息,道:“好短的一年。”一年的时光,究竟是长是短?

傅红雪剧照

在打斗的情节上,金庸与古龙的语言风格更为明显。金庸写一个人的武功招式,每一式都有出处名称,什么“雁落平沙”、“怀中抱月”,包括这功夫的门派、优劣,分门别类、逻辑清晰。对战的过程,起承转合交代的很具体,整个过程中谁占据上风、怎么赢的一目了然。古龙的处理上,非常意识流,像例无虚发的小李飞刀,还没看清楚啥时候发刀,对手就倒下了。

金庸写的是一个人物的成长史,从小角色一步步勤修苦练,或武学奇遇成为高手。古龙写的是一个人的巅峰期,师从哪里,如何修炼只字不提,横空出世的绝世高手。

一言以蔽之,金庸是学术派,稳打稳扎。古龙是天赋派,重意不重形。一个端庄持重,一个恣意潇洒。

周芷若剧照

综评

金庸和古龙同是蔡澜的好友,他评价两人的共同点“都是文人,都是对生活好奇的人,都是性情中人”,只有这种特质的人,才能写出那么生动的作品吧。温瑞安因敬金庸而慕古龙,始书武侠著演义,金庸和古龙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很多了。看到六神磊磊解读金庸还如此受欢迎,作为一个武侠迷来说,实在快慰。

王小波曾说:“剑侠方面,自金庸收山,古龙作古后,后继无人。”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武侠小说确实日渐式微,快餐化阅读的今天,网文井喷式的涌现,已难有武侠的立足之地。

武侠小说尴尬的地方,在于它介于文学与通俗之间,正统的读书人不屑读之,以娱乐休闲为目的的读者也没有耐心去看。往往还在执念于武侠小说的,多半是出于情怀。比如我个人来说,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承载了逝去的青春。少年时狂热的迷恋,再难有那种纯粹的喜爱。

古龙

再看金庸和古龙的作品,感叹时光锋利之余,还有一种“心有戚戚”之感。古龙适合年少时去读,那时未经世事,意气风发,对未来抱以美好纯真的向往,他的小说中传递的对友情的真挚,对人生的豁达、对命运的蔑视,最能搅动青春的热血。

“要活得勇敢、浪漫、自由、豪迈,活成闪逝于边城凛冽的刀,活成吟咏于天涯寂寥的诗,活成瘦马关山道的西风,活成晚来天欲雪的烈酒。如果生命无味,毋宁死。”古龙逝世时不过四十有余,像他小说中的人那样,快意恩仇,饮酒纵色,与其说他在写武侠小说,不如说他在写极度完美化的自己。

令狐冲、任盈盈剧照

金庸算是长寿了,他为人圆融通透,有睿智的处世哲学。再看金庸的《连城诀》、《笑傲江湖》,不再如少年时抗拒反感,人性本就如此复杂且多样性,我们都难以左右环境,像归隐的狄云与令狐冲,不过是一种避世的无奈。做不成乔峰、郭靖那样的大侠,最终我们都可能是曾经鄙夷的岳不群、花铁干。说喜欢金庸还是古龙的,其实是在他们的文字特质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古龙说了很多话,最喜欢他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 山东省今年高考作文 我尝到了创造的乐趣作文 德不孤必有邻作文素材 我心中的端午节作文 失败是成功之母英语作文 我不再懒惰作文400字 父亲节作文1000字 我不再贪玩作文500字 保持健康英语作文50字 平安夜作文600字 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作文 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 学校过六一儿童节作文 读书类作文600字初中 种玉米作文200字 值得我尊敬的一个人作文 三年级书信作文300字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450字 湖南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我学会了煮方便面作文 写事的作文100字左右 我想对老师说作文400字 蓝天保卫战英语作文 男朋友打女朋友屁股作文 我渴望时光倒流作文 我会做家务作文300字 中考作文没写完扣几分 online shopping 英语作文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