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从39分到60分 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0-11-17 18:15:01
相关推荐

今年再次出现了从39分变成60分的作文。

今年的浙江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

高考作文都采用双评,取两位老师的平均分,若是两个分数差超过9分,系统会提交三评,争议较大的会进入作文专家组仲裁。

2009年湖北卷《站在。。。的门口》,很多考生都写的《站在母校的门口》《站在老屋的门口》等等,基本都是记叙文,有一个考生写的是《站在素质教育的门口》。估计是写了几段才想起独辟蹊径的,卷面上都是透明胶拉过的痕迹,斑斑点点,而且字迹也很差。

按照一般的经验,,走进高考考场的优秀生大多卷面整洁,字迹清晰。而这个考生的卷面很显然不符合对优秀生的判定。一评39分,估计改卷多日的老师一看就头疼;二评48分,属于比较好的,逻辑清晰,内容丰满。三评老师仔细一看,了不得啊!18岁的学生能有如此见解,提笔60分。作文提交作文专家组仲裁,最后评定60分。

从39分到60分,即使取一评二评均分43.5分,它和60分之间也是隔着一条壕沟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现在的学生大多不爱阅读。

为了提高学生作文分,老师会按照优秀作文的模板,强化训练,从形式到内容。作文一直是语文的一块重头戏,每年高考优秀作文出炉,不管什么文体,伟大的一线老师都能从中分析出写作的模板,供考生模仿。除了少数实在特别的,比如长篇古典诗,长篇现代诗,文笔太优美太含蓄的散文,其他几乎无一例外。但这样的文章总难突破50分。

不阅读,即使形式像,内容是单薄的,思维是不深透的。

2.同质化严重。

学生掌握的素材有限,无非课本上的古人,感动中国的人物,作文资料上出现的能够记住的人物事件,老师整理的作文素材。但这些都是被动吸收,没有经过自己的内化思考,即使和论点能一致,逻辑关联也难得深透。

3.阅卷者的固化思维。

大凡优秀学子,经过高三的强化训练,都能做到字迹清晰,卷面整洁。从一线教学经验来看,卷面乱糟糟的文章,优秀的不多。

从39分到60分,一个学生的人生可能就此改写。有没有这样的文章没有被发现出来呢?我们不敢妄下定论,但提示学生们

书写很重要

书写很重要

书写很重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远方作文 关于六一的作文400 生活中互相帮助的作文 对自己说作文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300 友情的作文400字 保护黄河作文 感动为题的作文600字 九月作文写景 关于人作文 美丽的乡村作文600字 作文月亮400字 战胜困难作文 我的同学作文600字 特别的一天作文 他真的很棒作文 关于时尚的英语作文 亡羊补牢作文 关于重阳作文 我爱绘画作文600字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作文 今又重阳作文 五年级作文写多少字 学校生活二三事作文 写作文听什么歌写得快 中国式家长作文 描写大自然声音的作文 思念作文450字 好奇心的作文 什么小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