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肖战事件”文章的1400条未公开评论都谈了什么(下)

2020-11-17 19:00:01
相关推荐

近期,围绕“肖战事件”,我们分别发表了名为致“杀红眼”的00后:父母辈对“肖战”之战的真实看法,肖战深夜道歉后,我可以公开这篇未出版的采访稿了了两篇文章,,文章引发众多读者和大众的关注和讨论。目前,两篇文章我们共收到1595条留言,无论是支持肖战、支持文章观点,亦或者反对肖战、反对本文观点,很多朋友在后台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但是由于平台限制(每一篇文章只能支持开放100条后台留言),近1400条评论无法公开展示。

由于这一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已远远超过娱乐圈,成为今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件,为让广大读者和大众多方面的了解和思考“肖战事件”,达到兼听则明的效果,我们摘录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读者评论,特别是有原作者回复的评论,整理成文,基本可以反映这1400条“未公开”评论的基本观点,也通过这种方式和大家作进一步的分享。

说明:为尽量保证评论的真实性,除了对文字错误进行订正外,一般不作改动。另外,为了保护评论者的个人安全,我们采用“匿名”形式发布。如部分评论有作者或小编留言对话,会体现作者信息,并做注明。

因为精彩留言较多,这一合集会分两部分刊登。

之前,我们发表第一部分 “肖战事件”文章的1400条未公开评论都谈了什么(上)。文中重点围绕:主要批评性观点是什么,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的;肖战和某平台的成年粉丝或用户对此事件的看法;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真实看法;媒体和自媒体扮演角色的反思等方面,摘录了部分网友的代表性留言。

今天刊发第二部分。

今天刊登的部分,重点围绕:

1.偶像是否需要为粉丝行为负责,或如何引导才是合适的

2.如何看待“举报”行为

3.性教育、色情文学与性描写与自由

1 偶像要为粉丝行为负责,或如何引导才是合适的?

需要:

Q:

还是不同意,不是让他去管理和约束,而是做好的引导。就像你说的,他的影响力可怕,粉丝只听他的,但你为什么举了不好的例子呢?怎么不举好例子呢?

A:

很多人搞不清引导和管理的差别。或者说,管理不对的话,你怎么不说偶像需要引导粉丝?但是他们从来不下个定义,到底什么是引导。事实上,我觉得他们自己也分不清两者的区别,只是换一个词汇想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我个人认为,引导是自我示范,管理是我来发布行为规范,要你怎么做。如果肖战做了不好的事,这可能是不好的引导。相反他偶像期间没不良行为,也能示范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认为他已经尽引导责任。对一个青少年偶像来说,把本职的文艺工作做好,严于律己,就是最好的引导。

Q:

但是他要把他的想法说出来,粉丝才会明白不是吗?很多事情,偶像要说出来,否则粉丝就会觉得她们做的是对的

A:

说出来,就很容易变成命令和管理,如果粉丝和偶像是这种相处方式,本身是不健康的关系,推荐你再看下正文,有详细解读。

另外,青少年的管教义务,是父母和老师,当然媒体也应该善尽义务,而不是指责一个偶像为何不去引导,这是推卸自己的责任。

Q:

因为现在这个娱乐圈就是畸形的,媒体也是畸形的,饭圈更是畸形的,这种顶级流量的出现就是畸形娱乐圈的产物,很多事情在平常人看来都无法理解,如果家长和老师教育有用,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了。

然后我说的,有点类似于公益这种,偶像做了倡导,粉丝再去做,就是个很正面的例子不是么?

A:

要让畸形的状态扭转过来,而不是默认这种状态是可以的。所以“我不认同”,说的挺好,否则就是上当了。

另外,大部分家长和老师是有用的,少数不听的,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也不是偶像的问题,而是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出了问题,所谓“只听偶像”只是问题的结果之一,却不是起因。

不需要:

1.成年人行为自己负责,未成年人的行为父母老师负责,中国人的思想是一人做事一人当。艺人和粉丝彼此不认识,是陌生人的关系,叫别人负责简直是无稽之谈。

2.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流传几千年的老话,一人做事一人当,也在历史的更迭交错中,成为深以为然的真理。但是,仅仅这两个月的闹剧,就要推翻所有,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思想体系,这难道不值得警戒吗?

3.人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独立的人格,可以独立的思考,要为自己的行为言论负责,其次你在家庭,社会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角色又赋予了你新的责任和义务。成年人自己负责自己的行为言论,未成年人他们的监护人负责,学校里老师管理,公司里上级领导管理,什么时候轮到偶像了?

4.我真的非常讨厌要偶像买单这个说法,不单单是为我的偶像说话,不想别人迁怒于他,更多的是这种说法是在鄙夷我的人格,它好像自动默认了我没有为自己言论负责的能力一样,就好像我爱上了什么就变得低人一等了。抨击他的人不把我当平等的人来尊重,但肖战告诉我,不是的,我是一个应该被平等对待的人。

5.在成为粉丝之前,我首先是一位公民,我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教育经历、工作和生活,偶像对我而言是某一日在互联网上了解到的陌生人,我愿意去了解他、喜欢他,于是我成为了粉丝。但摘去粉丝这个身份,我还有许多许多身份,我讨厌别人直接把我打成“XX粉丝”,然后对粉丝这个群体进行诋毁,这是对我的不尊重,对与我相似的许多人的不尊重,对我偶像的不尊重。

6.我个人非常不认同“粉丝行为,偶像买单”。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了,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同时我也很后怕,如果真的所有人都有这种观念的话,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有多大,这似乎是在告诉他们“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7.说的没错,如果每次粉丝犯错,都要偶像出来承担的话,那不就意味着粉丝不用再为自己犯下错误承担责任。这本身就是说不通的,也给心智不成熟的粉丝树立了错误的观念。每个人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是最基本的,网络社会真假难辨,不能披着一个虚幻的id就可以为所欲为。如果纵容一次,就会有下一次。没有谁该为谁负责。

8.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追星只是大众的业余爱好,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比“粉丝”更重要的角色。个人犯了错误之后,父母、老师都不必为此负责,为什么苛求八竿子打不着的明星负责呢?再次,如果“粉丝行为,偶像买单”这一逻辑成立的话,岂不是让犯错者或意图犯错者拥有了一张“免罪符”,我觉得这很荒谬也有点可怕。

9.我从2月底到现在一直关注这件事情,昨天看到采访视频,我觉得他的三观真的很正,也非常诚恳,为此事波及到的网友道歉,为自己八九年前几句不妥当的言论道歉,更提出粉丝与偶像应当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这个真假难辨的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而不是出了事第一时间去扒他真假难辨的粉籍,更不是拿着“粉丝行为偶像买单”的强盗逻辑到处猖狂。

10.我觉得你说到了一个别人都忽视的点,就是粉丝这个群体,只要套上了粉丝的枷锁,就自动低人一等,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出发点做了什么事,都会被自动默认为“粉丝脑残”。

粉丝真的脑残吗?这件事最开始的着眼点到底是什么?粉丝的想法就那么被忽视了,就因为其粉丝的身份,就一下子从复杂的独立的人变成了平面化的“脑残粉”,不管是谁,路过都要唾弃一句。

然而这个身份的后面大家都是有独立思考的人,即便是粉丝内部也不可能意见完全一致,每个人基于自己的教育水平生活环境和三观所输出的观点也都不一样。

不管是谁,都瞧不起这个群体,这种莫名的歧视让人感到窒息,谁也不说,但是就是歧视你,就因为你身上有一个共同点标签,把肖战和肖战的粉丝全部压缩成一个符号,批评这个符号就是正确的,没有人认真去看一看,标签背后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想法,说的到底对不对。

11.这两个月太荒谬了,艺人无语,媒体失格,网友失智。艺人和粉丝的连接在于作品,各司其职,各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12.之前看到很多公号都在道德制高点批判,跟风踩踏,引发我思考,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是正常的社会责任吗,难道粉丝和其他网友不需要为自己负责吗,竟然可以把责任推给一个和你实际生活根本不相干的人,即使是未成年人,小孩子不懂事,说白了也有父母家人监护人,别当他们不存在。是怎样千丝万缕也不会把责任联系到一个仅仅是通过电视手机知道的明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责,过好自己的生活。

13.“成年人对青少年最大的教导,也应该是教会他们如何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在成为谁的粉丝之前,大家都是上了12年义务教育甚至学历更高(或者在读)的普通人。成年了,就自我约束。未成年也应由家长或者社会专业人士(例如学校老师等等)管束,而不是把一个明星道德绑架了,明星说到底是一份工作,他应该做的是他职业里所需的唱好歌,演好戏,代好言,甚至更多更多,唯一我觉得不是他理所应当去做的就是管理粉丝群体。

我从小的教育告诉我,在有任何成就之前,先做好个人,做个理智有自己思想的人,做个善良的人。所以只要是对的,我不认为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错误的是谁,不需要一群人来告诉我。观点是对的,就永远是对的,一堆人来和我说我错,那也改变不了错误的是你们所谓对的行为与暴躁的言论。

希望大家能够多读书,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个有知识,善良的人。只有知识是自己的,也只有美好的品德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14.我也看耽美,甚至是先有耽美之后我才粉上的肖战,事件初始我作为肖战粉丝甚至很多肖战粉丝根本就不知道那两个软件或者平台是什么,而且现在很多人真的是:现实中唯唯诺诺,网络中他重拳出击,只是因为没有实名制,在这个事件中唯一实名制的只有肖战一个人。

我一直不同意:粉丝行为,偶像买单”这句话,它跟道德绑架有什么区别,偶像为什么要为粉丝的言行负责,不是一个偶像说你必须喜欢我,是粉丝自己选择喜欢那个偶像的,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他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15.偶像和粉丝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偶像交出作品,粉丝给予关注,不存在隶属关系,也就根本不存在偶像应该管理粉丝一说。偶像可以在一言一行中引导粉丝,用好的作品感染粉丝,至于粉丝听不听听进去多少这取决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不取决于你的偶像一个陌生人…每个人都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混淆义务,不脱推责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16.他获得那么多粉丝的支持,都是粉丝自己个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无论为他做什么,都是粉丝自己的意愿,又没有道德沦丧触犯社会底线。作为粉丝,也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约束自己的一些过激行为,自己的行为只能自己买单。年纪偏大,成熟的粉丝希望也能在粉圈中加强对低龄粉丝特别是未成年粉丝的正确引导,以免受外界各种扭曲的声音影响。

17.网络一线牵有利有弊,解了千里之外的思念之情,多了躲在身后的键盘喷子。绝大多数都是跟风黑,以此来获取快感和关注,但往往又不敢以真面目视人。还是希望网络上的各位能学会理智且自主思考,学会体面。

2 如何看待“举报”行为

举报是滥用权力:

Q:

AO3被举报的时候,肖战不说话,粉丝疯狂地党同伐异,骚扰OTW志愿者。现在粉丝太过疯狂被官媒点名了,粉圈内部先是噤若寒蝉“不许提别增加热度”,控不住了肖战本人再出场“我不需要应援”。

无盈利的同人档案馆是哥哥前进路上可以随意碾压的微尘,而触犯“想象中的红线”被官媒点名则是必须马上跳出来澄清的重大事件。

A:

当然,如果滥用举报权利,打击异己,抹黑他人,都是不当的。但是,本质上,举报是公民权利。他如果不让人举报,站在党和政府角度,就是错误引导,是向党和政府对抗。或许这恰恰是批评他的人自己不敢,但是希望肖能帮助他们的事情。

与其他事项不同,本次事件的举报事由,是比较敏感复杂的事宜,舆论场多元,幕后都是谁也不清晰。这种情况下,不轻易发声站队,不盲目冲动,是一个30岁行事沉稳的成年人都会作出的选择。事实上,如果当初过于匆忙发声,不管站在谁的立场讲话,可能都犯了错误。

Q:

如果真的举报的是一篇文章,是一个微博,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愤怒了呀。我一直觉得ao3的大部分受众是成年人,看的大部分文章是清水文,这些粉丝举报一篇文章不够还要举报一整个平台,这么多和肖战毫无关系的人利益受到损害,自然会反击。

A:

以非和平的手段,均不值得提倡。另外,成年人如果还是以暴制暴的模式,是比较可悲的,心智不成熟才会如此小孩举动。

举报是公民权力:

1.我们应该深思:为什么有一天看淫黄色情的人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想要毁了一个正能量明星?他们借着创作自由的名号,想要无限制的自由!我想说:自由也要被法律约束!况且举报色情本就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在法律上这种行为并无不妥。

2.我们提倡起诉举报应予实名,营销号的所谓爆料却多是匿名的造谣,没有任何责任可言。而且那些不合逻辑和事实的谣言动辄转发点赞上百万,屡屡激发矛盾,造成不可预计的恶劣影响。事后的澄清,却往往被限流。

3.作为粉丝,虽然没有参加举报,但也是被骂了快10天。我疑惑的一点是,作者直接给出了外网链接,并且这篇文章在微博上大量传播,还有同人作画的,可以说造成影响很大了,粉丝在与CP粉沟通劝删无果后选择了举报。

那么作者把这篇文章引到微博上这样一个公共平台,并且造成了大量转发,他是否有责任负责后续结果?而微博对平台上的外网链接内容是否也有审查义务?其实我倒认为举报是一个中性的词,如果这篇文章没有问题,为什么会举报成功?可让我不解的是很多大v说到了创作自由和偶像失声却没有提及这篇文章是否有侵权的可能,创作自由也该是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下。

4.涉及色情的部分不论,单就举报来说,本来也是公民的权利,举报成不成功,是相关部门来裁定。

5.其实我觉得这件事一开始就被媒体舆论带着跑偏了,为何一直没人从法律层面谈举报行为的是非,而要从粉圈文化入手去讨伐举报者?是粉丝就不能举报公共平台上随意传播的小黄文了吗?为何涉违的文章和作者倒是在这场斗争中神隐了?导致现在的普遍认识是:举报有罪,创作自由的界限更是模糊不清。

3 性教育、色情文学与自由

同人作品需要自由:

Q:

当然发展成一厢舆论的狂欢我认为确实非常令人堪忧和叹息。但是个人认为这件事情更多抵制的是举报的乱象和对“举报文学”这样一种可笑至极的行为。

另一,我们从何处获得性教育,难道所有人一到18瞬间就知道所有需要知道的事情了吗?在国内性教育缺乏的前提下,又是怎么了解性方面知识呢?很多家长都有顾虑,但为什么之前没有和自己的孩子谈论?高中时候还有几个同学没有看过小黄文?其实小黄文什么的都是合理的存在,我们需要的是划分界限并引导,这么一杆子打死ao3确实有点令人感到不适吧?

再者对于肖战此事,个人认为却有责任,在于引导问题。偶像的行为是在筛选粉丝的。一个极力引导粉丝不追星狂热化的明星所拥有的粉丝是极少不理智者的,一个发言里充满着哲理和思考的明星也少有缺乏思考的粉丝。但是在发布光点的时候大粉带着卖流量让学生人手125张的行为让我感到非常不齿也感到恶心,为什么此时不再发声?

A:

1 我在上海,以上海教育情况看,性教育还是比较多资源。其他地方没权利发言。不过这跟肖也无关了,总不见得明星还要管性教育。

2明星是让消费者开心愉悦,满足梦想的,主体不是明星,是消费者,尊重他们的选择权。

3 你不让我喜欢,我偏偏喜欢给你看。很能理解这种反弹式消费,正常时候不会有。

Q:

所以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的人物是符合他们心理状态的人物,要是没有这些没有什么内容的流量从而让他们更多关注有作品有内容的明星会更好一点。

肖战代表和展现的像是一个流量时代和饭圈经济的代表。他们利用群体狂热化和情绪化的方式运营资本,诞生快餐式的流水产品,挤压真正有内涵的人文作品。流量评论底下一水的哥哥好帅,啊啊啊啊等评论像不像是智力降级和文化滑坡?所以似乎抵制这类“饭圈”现象个人认为值得去辩证的看待。

A:

消费者喜欢什么明星,有自主决定权,只要不是被迫或者有人刻意引导,都应该尊重。年轻女孩谁不喜欢帅的?这不一定被那些道德家称许,但符合人性。这其实也是性心理学的观点。不能理解也是性教育缺乏所致。

Q:

(1)一味地禁止只会让青少年更加好奇和叛逆;

(2)难道性文学不是一种性教育方式吗;

(3)很多家长只会认为看了就是下流,如果家长们开明,就不会有这么多青少年犯罪;

(4)对于成年人来说,阅读性文学本就是权利。

A:

支持您的观点,这也是本文中间部分提到的:不宜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希望父母借此机会和孩子好好沟通一下,了解孩子性态度,进行性教育。当然,也需要向青少年提供适合的性教育作品。对成年人来说,也需要提供健康的情感文学作品。

3.我是一个成年人,我看同人作品,也偶尔看情色作品。同人作品本身是无罪的,《金瓶梅》算是《水浒传》的同人;《五十度灰》最早是《暮光之城》的同人;芥川龙之介写过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的真人同人;李碧华因为喜欢狄龙和姜大卫,动手写了小说后来就是《霸王别姬》的剧本。

但不能否认的是,真人同人确实存在尺度界限问题。我只能说,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为我们感到可惜,难过和悲哀。

色情不是性教育:

1.我现在成年了,也算是未成年的时候被这种不正常的文学“侵害”过,我现在也有小孩,我有时候都觉得自己不配为人父母,我怕我教育不好他。这种文学真的会害死人的。性教育中其中最基本的是安全性行为,安全不光是意外怀孕,还有各种性病。

2.作为一个两个孩子的妈妈,我说说我的看法,我认为性教育并不等于色情。有多少未成年人犯罪就是因为看了这些不健康的电影小说之类的。性教育绝不是披着情色的外衣。

我想ao3像我们这样的宝妈应该并不是它的受众人群,毕竟不是这次事件我连它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件事最错的就是有人把这篇文章引流到了微博上并且大量转发,还有人画了肖战在书中的形象,这篇文章不是才写的,如果不是有人刻意引流到微博根本没人管,有人会说里面没有真正的性行为,但是边缘性性行为也是触犯法律底线的,况且还有涉及未成年的情节。

3.我在网上翻看这个网站的资料,也查看了一下引起话题的小说,我沉默,我跟我老公说,你看一下,我问了我儿子,你知道肖战的事情吗?他说:知道,妈妈你放心我知道你喜欢看我们的歌,你喜欢他,我没有骂他。

可是儿子,我不是怕你骂他,我想问的是你有没有看过这个网站,你在这个网站上看的是什么?你己经成年了,也过了20岁了,可妈妈怕的是你在未成年的时候就接触了这些呀!那些说这网站上面有写着分级,有写着未满18岁别进,点个鼠标就进了,那是你孩子不对了!他为什么要进去呢?

我想说的是如果小孩子懂的控制自己,他就不叫孩子了。你们要创作自由,可是自由是要有边界的,我跟我同学们沟通,我们都在害怕,害怕我们未成年的小孩子把这样的文学当做精神食粮,这多么可怕呀!

我们赞同提倡未成年性教育,可以教会我们的孩子更清楚的知道性是什么,怎样保护好自己,但是不是用这种色情的表达方式。

4.我疑惑的点在于高喊创作自由的人,要的是怎样的自由?甚至不惜违背法律和道德底线吗?还有我们的孩子有没有什么渠道去接触科学的性知识……我看了那个平台以同性恋文学居多,我并不歧视同性恋,还很支持LGBT群体的需求。但AO3平台上有文章是人兽,炼铜,男性怀孕生子……我们应该用更包容的态度对待性知识,但绝不是去赞同孩子看这类情色文学。

5.因为身边的确有小学生在网络上接触到了黄文,创作是自由的,也该被尊重,如果你的创作自由已经侵害了我的孩子的三观,我会捍卫好我手中的权力,肖战的这次事件,如果依法炮制后果不堪设想,中国是提倡言论自由,不是让你自由放肆。

6.不要再拿经典名著中也有重口味当色情小说的遮羞布了。《金瓶梅》、《水浒传》不是因为描写色情和暴力才流芳百世的。

经典文学中的深刻的思考与情感才是主食,性描写只是调料,少了调料味道淡些但不妨碍营养吸收。低俗作品的性描写,像是用调料为了遮盖主食腐败的臭气,甚至把调料当主食,拉肚子或者营养不良死掉,能不危险吗?

7.作为一个小学老师,我跟孩子们谈论性,做性教育,但是绝不是用某些平台的方式。

8.现在孩子们的法律教育真的很欠缺,网络上的信息错综复杂真真假假,孩子们还没有能够辨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就接受了太多各种各样的信息。加之各种国外所谓前卫思想的影响,冲动,易煽动的特点暴露无遗。

但凡有法律意识,都该清楚ao3上是什么内容,该知道自己应不应该看,就不会高举着敬自由的旗帜来对抗法律。青少年应该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所崇拜,而不是一味地向往西方文化,认为西方是正确的。

9.我希望提到同性恋不自由,中国文化迂腐,想到的不是外网,而是高山流水。来一个贴: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整理和编辑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LTR

原文及回复网友评论的作者简介:

Arthur Chen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coffeepr@qq.co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关人性的作文 落叶作文300字 英语作文自我介绍大学 关于关注的作文 写关于校园的作文 我真快乐作文400字 描述猫的作文 元旦节作文400字 美丽的校园作文400字左右 翻过那座山作文600字记叙文初三 心存善念作文800字 作文秋天的故事 高考作文1000字 有关理性的作文素材 一袋麦子作文 细节描写作文300字 以凝聚为话题的作文 邂逅春天作文 关于感谢同学的作文 美丽的西湖作文 四年级六单元作文 劳动与分享作文 写老师作文300字 我的作文450字 养乌龟作文 关于火烧圆明园的作文 去海边玩作文800字 学习计划作文300 春天校园里的景色作文 如何写介绍自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