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古稀老人甘守清贫40载 助人为乐写“芳华”

2020-11-17 19:30:02
相关推荐

善举温暖人心,爱心传递美德。78岁的高龄张崇华是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税务局退休干部,从1980年便开始捐资帮助贫困学生。如今,在助人为乐这条善行义举的大道上,张崇华已经坚持40年。2015年至今,张崇华先后资助4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累计资助资金10万余元。她以自身的朴实无华,诠释了一名退休税务干部乐于助人的朴素情怀,她用仁爱之心,传递人间真情,用助人为乐,书写一名税务干部的精彩人生。

铭记滴水之恩 以己之力助人

“我家有五姊妹,我排行老四,父亲母亲重男轻女观念重,把我大姐送去地主家当丫鬟,五妹被抱养给别人家,我被短暂抱养给别人家后在大姐强烈要求下又回到家中。父亲是一名收入微薄的修锁匠,母亲没有工作,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每顿饭都是一锅水加几粒米或者几片捡的‘菜叶’,我们一家人分着吃,日子过得很艰难……周围的邻居看到我们家的困境,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邻居孃孃教我母亲做裤腰带,这样可以赚取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在邻居和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下,我还算幸运,不但填饱肚子,还有书读,所以我格外珍惜。考上中学后,父亲本不同意我继续念书,觉得女儿终归是要嫁出去,读书没用。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免除了我的学杂费,才让我不但学到了知识,还顺利完成学业。”

“每年都减免学费,还得到助学金,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长大后一定要报答帮助我们的好心人,也为更多人提供帮助!”从那时起,张崇华的心里便在别人的“帮助”下,种下助人为乐的种子。

儿时受到的帮助,让张崇华深知感恩与回馈的重要。在她工作后,税务局的领导和同事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予她不少关心和帮助。爱的种子便在生根发芽。2014年的春节,张崇华在得知当地的敬老院需要爱心人士帮助后,便发动丈夫与女儿、女婿一起到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20余件新购的羽绒服和3000元现金,让老人们度过一个文温暖、开心的春节。

爱心是道路,引人走向黎明。一次走亲访友的闲聊中,她无意中得知在农村还有很多品学兼优的孩子们,因为经济困难,却上不了大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们是国家的栋梁,是未来的人才,我应该多帮助他们!”儿时求学的艰辛让张崇华立誓要资助贫困学生圆大学梦。在2015年的一天,她了解到一名刚考上四川大学的学生因家境特殊,贫困如洗的家庭连凑齐学生的车费都成问题时。张崇华毫不犹豫做出承诺:“你的学费和生活费由我来出。以后我就叫你小乖乖,我会把你当成自家人一样对待,好好读书,学到本事后记得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就这样,张崇华从资助“小乖乖”“小幺幺”“小幺妹”再到如今的“小帅弟”。从1980年起,张崇华就与丈夫就开始帮扶贫困家庭学生。40年来,老人究竟扶助了多少学生,捐助了多少学费,她说:“记不起了,从来没有记过。”

甘守生活清贫,爱心感染身边人

张崇华家在纳溪区泸天化西村,是一套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仅60平米的房子。屋内一件件现如今鲜少见到的年岁已久的老家具、老物件,构成了她的“蜗居”。家里的陈设虽简陋,但却摆放得井井有条。若不是客厅内摆放着一台小小的液晶电视,完全看不出这是21世纪的陈设。如那台液晶电视一样“突兀”的是客厅窗台上插着同样具有年代感的花瓶里的两支红玫瑰,与屋子里暗淡的老旧物件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看出,这不仅是一位勤俭朴素的老人,更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老人。

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张崇华在吃穿用上也从不讲究,一件衣服缝缝补补、一双鞋钉钉补补要穿好几年。甚至为了节省花钱,张崇华几乎没有下过馆子。有人问她:“为何宁愿花钱帮助别人也不愿提升下生活品质?”她说:“我觉得现在能吃饱穿暖,难得这些还不够吗?我每月退休金4000多元,节省下来不仅可以给我的‘小乖乖’们缴学费,放假还可以带他们出去游玩。而且资助贫困大学生也是我老伴的遗愿,他在世时我们一起做这个事,他不在了我更要继续坚持下去,一直到我无能为力的那天。”她对待自己生活节俭,清贫过日,但对每一个“孙儿”“孙女”,她却慷慨大方,不仅承担他们大学期间学费、生活补助,逢年过节放假,张崇华都会买上鸡鸭鱼肉叫孩子们“回家”聚聚,还会带孩子们去泸州周边旅游开眼界。

每周,老人都会接到“孙儿”“孙女”们打来的电话,或问候,或关心,或与她分享在学习上取得的新成绩。隔壁邻居说,您真是好福气,有这么多孙子孙女,都对您这么好。这些“孙儿”“孙女”,全是老人捐资扶助的贫困家庭学生。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张崇华及家人都深知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张崇华的女儿在20年前就已下岗,至今女儿一家的经济情况也并不宽裕,张崇华的丈夫在2017年就过世。这样的情况曾经一度让张崇华感到无助,不少人劝说她放弃资助。但是,张崇华不但没有放弃她的“圆梦计划”,反而让她变得更加坚定!丈夫走了,张崇华的女儿、女婿站了出来:“妈妈,我们家困难不要紧,我们还有勤劳的双手,只要我们节约一点,挤挤总会有的,你的爱心事业我们永远支持,也会陪着你一起!”听到他们这么一说,张崇华顷刻间流下幸福的泪花,有了家人的大力支持,信心就更坚定了。

坚守初心不改,传递人间大爱

“我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回馈社会和报答那些曾经给予我帮助的人,只有尽自己微薄之力,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来回报。”说起自己40年来不间断帮扶贫困学子的初衷,张崇华发自肺腑地说。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张崇华说:“我现在退休了能有养老金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没有党和政府的培养,没有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根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幸福日子。”从儿时受到的点点滴滴帮助到工作后周围人的关心与热情,助人为乐的精神早就在张崇华的心里根深蒂固了,她要把自己受到的帮助转化成爱传递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和一些企业、老板捐款比起来,我捐的这些钱不足挂齿!我看到一个个我扶助的孩子有的考上研究生和参加工作后成人成才,回报社会;看到自己的一点爱心竟然可以改变他人一生的命运,我心里就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和成就感。”交谈过程中,老人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就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一辈子都不后悔。”

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国家税务总局泸州市纳溪区税务局负责老干工作的万大姐说:“张老辈从来不会说她做了多少好事,她默默无闻地资助学生感染了我们不少人。”张崇华帮扶贫困学子,除了家人外,至今无人知晓4名学生的真实姓名和信息。据回忆,自2015年以来的4年间,老人扶助了4个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总捐款就已经超过了10万元,在资助“小乖乖”考上研究生后,还有一名孩子也准备报考西南大学的研究生。看着孩子们健康成长,成绩优异,张崇华觉得她的付出都值得,心里乐开了花。

40年来,张崇华不图名、不图利,在她看来,她做的一切根本不足挂齿。就是这样一位老人,默默无闻地做着好事,用爱点亮了贫困学子的求学路,用行动诠释了心怀大爱、助人为乐的深刻含义。(据张崇华要求,为保护受助者隐私,文中名字均采用化名,对图片进行了处理。)(记者 戚原 通讯员 廖胜春 朱梦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什么作文300字 吸烟的危害作文 拉裤子作文 三年级动物作文300字 万能英语作文开头结尾 贴鼻子游戏作文 写人作文600字初中 春的作文300字 特别的一天作文 我的成长经历 作文 春来了作文 一件新鲜事作文 团圆作文600字 我的偶像作文400字 杜甫草堂作文 放假第一天作文 放烟火作文 光盘行动作文 南京旅游作文 老家的风景作文 包饺子作文开头 冬天的早晨作文 招聘广告英语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素材 劳动作文300字 关于对联的作文 家风家训家规作文 我和我的家人作文 了不起的我作文 糖醋排骨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