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总领事在列支敦士登媒体发表文章批评个别国家人为阻断知识共享

2020-11-17 22:00:02
相关推荐

列支敦士登公国主流媒体《人民报》17日发表中国驻苏黎世兼驻列支敦士登公国总领事赵清华的署名文章,批评个别国家人为阻断知识共享和创新合作的做法。

赵清华在文章中指出,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不仅数量在增多而且程度在加剧,粮食安全、人口健康、能源转型、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都需要在国际合作的框架下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应对解决,而科学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人为制造阻断科学知识交流共享的鸿沟,更不能将之作为谋求维持霸权的工具。

文章认为,遗憾的是,在最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的时候,个别国家“科技民族主义”却甚嚣尘上,采取了一系列破坏国际科技交流的消极举动,为各国间技术、数据、资金、市场、人才的自由合理流动设置障碍,使当今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浪潮处于分割和碎片化的危险边缘。

文章指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科学的光芒不应该被仇恨和偏见所遮掩。尽管世界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但这是各自基于本国独特的历史和国情的自主选择,过去多年实践充分证明这无碍于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和互利共赢。单凭政治考量就肆意终止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隔离科技领域的交流,不但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而且有违科学无国界的精神。

文章强调,不应该让狭隘的冷战思维和政治对立阻碍科技创新合作,而应该加强相互尊重和理解,更加充分彰显科技在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柔性、公益、互利、共赢优势,携手破解人类面临的共性难题,这是每个对人类长远发展负责任的国家都应该做出的理性选择。

以下为文章全文:

共同迎接科技革命催生的机遇是人类历史潮流、世界发展大势

赵清华

纵观人类发展史,在近现代科学诞生之前,人类知识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十六世纪之前的1500年,人类对世界的基本认知并没有太大变化。随着近现代科学发展,人类的知识储备以指数方式增长,科技创新风起云涌且不断提速。

科技创新是近现代人类发展进步的最重要驱动力

从发轫于蒸汽机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以电气化为主体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到计算机科学、生物技术、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多领域引发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再到如今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精准医学、可再生能源、生态环境等领域孕育的新一轮科技革命,都明显加快了人类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的跃升以及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方式的变革。十九世纪初以来,世界人口增长6倍,人均寿命翻了一番,今天现代化城市里普通人的寿命都比欧洲中世纪国王的平均寿命还长。

爱因斯坦说:“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科技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更加便捷,我们才能享受更加美好而高质量的生活,更有效的减缓乃至战胜疾病困扰,更好的呵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甚或共同开拓外太空新的生存空间。拥抱科技才能拥有未来,放弃科技变革的潮头将被时代的潮流抛弃。

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凝聚各国科学家智慧和力量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不仅数量在增多而且程度在加剧,粮食安全、人口健康、能源转型、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都需要在国际合作的框架下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应对解决,而科学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应对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如果在病毒信息、防控诊疗和疫苗药物研发上没有各国间的信息共享与科学家的交流协作,我们将很难彻底战胜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

当今引领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工程无一例外的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组织多国科学家和产业界在交流借鉴、协同协作、有序竞争中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如果没有跨国乃至全球合作,大型科研项目也容易受到一国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半途而废。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大科学工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强子对撞机、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都是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多国科学家参与,耗时多年才得以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无论是食品加工、药品创制、汽车制造等,还是微软、苹果、移动支付、高铁以及新兴的网络通讯和数字企业都越来越离不开全球化的创新链和产业链,许多国家和跨国企业都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任何国家都不应人为阻断知识共享和创新合作

科学没有国界,知识属于全人类。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在会见德国科学家亚历山大洪堡时,对其无私分享美洲地理科考资料的做法表示赞赏,表示这些资料同属“知识共和国”,并引用英国探险家Joseph Banks的话:“两个国家即使是政治上的敌人,科学上应该是和平的”。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人为制造阻断科学知识交流共享的鸿沟,更不能将之作为谋求维持霸权的工具。遗憾的是,在最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的时候,个别国家“科技民族主义”却甚嚣尘上,采取了一系列破坏国际科技交流的消极举动,为各国间技术、数据、资金、市场、人才的自由合理流动设置障碍,使当今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浪潮处于分割和碎片化的危险边缘。个别国家限制中国投资,将中国100多家企业列入“实体名单”,以缺乏证据的“安全考虑”为由,对华为、TikTok及腾讯等中国科技企业无端进行限制和打压,甚至实施所谓“清洁网络”倡议,要在运营商、应用、云存储以及电缆等领域把中国公司完全“清除”出去。有的华裔科学家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很多人认为,麦卡锡主义的幽灵在个别国家重现。

需要指出的是,科技创新在某些情况下是一把“双刃剑”。安全方面的担忧不乏其合理性,没有法律、伦理和道德约束的科学技术有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包括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在内的科技创新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尽管如此,这些企业要尊重并遵守推广应用国的法律。中国市场对微软、苹果、诺基亚、爱立信、三星等国际互联网和通讯公司都是开放的。只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所有企业都有机会进入中国市场。需要警惕的是,有的国家在没有事实依据和明确法规的情况下,国家机构滥用权力,以虚假罪名切断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纽带。

完善全球创新治理体系将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尽管世界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但这是各自基于本国独特的历史和国情的自主选择,过去多年实践充分证明这无碍于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和互利共赢。单凭这一政治考量就肆意终止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隔离科技领域的交流,不但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而且有违科学无国界的精神。18世纪,中国的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导致100多年落后挨打、错失国家发展进步的机遇。今天,拒绝以5G技术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发展,无异于与国际科技进步趋势背道而驰,必然迟滞物联网、工业4.0、智能城市等发展进程,进而阻碍人类生产和生活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如果任由这种意识形态对立在科技领域继续蔓延,不知道有多少创新火花会被扼杀、多少破解全球性问题的有效方案会被隐匿、多少有望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优秀科学家被埋没。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科学的光芒不应该被仇恨和偏见所遮掩。我们不应该让狭隘的冷战思维和政治对立阻碍科技创新合作,而应该加强相互尊重和理解,更加充分的彰显科技在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柔性、公益、互利、共赢优势,共同扩展人类知识的边界,共同释放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力,携手破解人类面临的共性难题、战胜疾病等共同劲敌,和平建设更加璀璨辉煌的人类文明。这是每个对人类长远发展负责任的国家都应该做出的理性选择。

来源:新华网

编辑:岳靓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你好陌生人作文800字 生活告诉我作文500字 原来春天就在我身边作文 谁不说咱家乡美作文 打阴道作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作文老师我想对你说400字 特殊的六一儿童节作文 我的课余生活作文500字 这也是课堂作文500字 高考作文政治化 走进书籍作文600字 第一次洗衣服作文300字 四川今年高考语文作文 石家庄高考作文题目 假如我会变400字作文 一个平常的故事作文 我的高中梦作文600字 关于国庆节的作文500 对自己负责作文600字 快乐六一作文800字 我的家英语作文5句话 关于言行一致的作文 我发现了什么作文300字 你是我的太阳作文600字 热爱生命的作文300字 感动的作文题目大全 端午节作文四年级400字 一件伤心的事作文500字 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