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害怕写作文怎么办?教你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写作高手

2020-11-17 23:40:01
相关推荐

中小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鲁迅),三怕写作文。三年级是写作文起步阶段,对孩子来说是陌生领域,既具有新鲜感,又具有畏惧感。孩子害怕写作文,应该多角度进行分析,找到“怕”的原因,才能根本解决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治标治本。

①孩子三年级是初步接触作文,作文对于孩子是一个陌生领域,孩子的脑海里除了语文、数学,又多了作文两字。②作文作为一个新概念出现,孩子对作文理解上可能会有偏差,觉得作文是一个很难的东西,很厉害的作家才能写出来,自己不行,自己给自己设立了一道心理屏障。③作文是写作的一种,是文字表达的一种艺术。但是很多孩子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找不到素材,不能发掘身边最熟悉的人、物和事。④难了不会,会了不难,孩子害怕写作文,说明孩子还没迈进写作的大门里,还处于无厘头状态,没有思路没有条例,文字语音干巴巴,味同嚼蜡。

以上几点是我对三年级孩子怕写作文的初步解析,作为家长怎么帮助孩子走进写作的大门呢?这个需要多角度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一刀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给你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建议之一:寻根究源,找到“怕”的源头

中国汉子博大精深,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情感基调,表达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很多人缺乏对文字表达艺术的“敏感性”,自然其中也有“写作文很难”的心理阴影。因此家长要多角度分析问题,不能以“怕”字来说明一切问题。

(一)、孩子存在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的发育成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文字的理解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偏差,这种差异不仅存在孩子与孩子之间,成人与成人之间同样存在。这种差异不是单纯的是个体年龄成熟度的差异,还有思想、思维成熟度的差异,简单直白的说法就是“套路”的熟悉程度不同。

如果孩子表现出来有明显的语言能力,他的表达能力会更加丰富一些,如果孩子明显语言表达能力差,这与孩子日常生活的语言运用有直接关系,孩子可以语言表达,但是写不出来,可能就是只是欠缺一些成熟的想法和方式而已。如果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说明孩子组织语言的能力需要提升,写出来更是问题,首先需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二)、孩子输入少输出难

言为心声,写作也是内心表达的一种。一个读书多的孩子接触到一个作文内容的时候,脑子里首先会联想到之前曾经见过类似的文章或者书籍,也会想到某些作品是如何表达的。但是同样的情况换到读书相对较少的孩子身上,脑子一片空白,无从下手,就变成了东瞅瞅西看看,抓耳挠腮,坐立不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输入是输出的基础,输出是输入的运用。输出是将自己表达给别人,输入是为了更好的输出,为输出提供依据和素材,同时输入倒逼着输出,二者之间并不矛盾,反而是一种正向循环,更好地带动个人整体文学素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案例:A同学,女生喜欢读书,不管什么类型的书,只要看到手里就会看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B同学,男生不喜欢看书,让看书坐在椅子上,如同屁股长钉子,如坐针毡,那叫一个难受。两个同学是有一个人带大,两个孩子是姑表兄妹,都是我的学生,每次写作文的时候,A同学大笔一挥,很快完成,并且会运用成语,引经用典,文采斐然。B同学,如坐针毡,抓耳挠腮,挤牙膏一样,半天才写完,写出来的文章,语序颠倒的,缺词少句的都有出现。

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很好的证明了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很多孩子不会写作,怕写作,很大原因是缺少输入,很难有产出。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与熏陶

很多家长自身学习可能不好,但在事业上有一定的成绩,很容易无形中给孩子灌输一种“读书无用论”,拿着自己做例子,教育孩子。有些家长会给灌输这样一种思想“遗传”,给孩子说,我上学的时候语文就不好,作文也差,无形中让孩子觉得,算了我也别努力了,再努力也没用,我还是不会写作文。更有甚者,一些家长因为孩子暂时的表现不好,就贴上了永恒的“标签”,甚至用语言讽刺孩子,孩子更没有写文章,努力学习的动力了。

家庭原生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父母是孩子的依赖和榜样,如果父母都传递出消极信息,孩子自然也会无形中收到影响。不管是学习还是作文,结果都一样。很多孩子觉得作文难,并不是说不会写,而是不知道如何下手,怎么去组织语言,构建框架,虽然老师有教,但是还是一团乱麻。所以家长的引导和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孩子的写作文,需要家长的“穿针引线”。

(四)、一二年级基础没打好,没有初步的作文建模。

现在社会存在这么一直现象,普遍认为一二年级简单,没有什么可学的,很多东西我们幼儿园已经学过了,数学不就是简单的计算嘛,语文不就是字词,读课文嘛,太简单了,孩子都会,没什么可学的。

一二年级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个人习惯,还是基本基础知识的积累都很重要。一年级到二年级,是由字词过度到段落,二年级到三年级是有段落过度到成文,是环环相扣的关系。

一二年级的造句、看图写话,到了三年级就演变成了作文,难度是一步一步增加的,字词——段落——文章。但是很多家长都没有把这些当回事,就听之任之,马马虎虎过去了,根本就没有给孩子进行作文初步建模,一下子过度到作文,落差太大,孩子很难接受。

小结:没有量的积累何来质的变化,没有一定的素材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找到孩子“怕”写作文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而不是一个“怕”字完事。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下一步就是要解决问题,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建议之二:知己知彼,欲想写好作文必须先了解清楚作文这个“敌人”

(一)让孩子理解写作的概念,何为写作

爸爸妈妈一定要让孩子了解写作文并非是记流水账,也不是为了写而写,而是孩子自己内心的真实表达,是自己的一种情感宣泄,用语言和世界对话,更不是瞎编乱造,天马行空的想法,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1、作文的含义

作文,即写作用文字表达、交流思想或内容,是对自己内心想法的解剖,自己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对事物的详细描述,以及对事物的赞美和热爱的情感表达等,我手写我心,我心现我手。

写作文在学校里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种局限性,并不影响自己的表达和宣泄,也不会无话可说,无词可写,只要把你积累的素材和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相结合,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已。

让孩子明白,若是想成为大作家那样的情怀和高度,需要文学素养和文学功底,需要大量的积累素材,以及外界的观察、研究,需要一点时间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种自嗨,自我欺骗。

2.写作文的意义

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境遇,讨厌写作,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作文,甚至有些孩子认为这是老师“赶鸭子上架”,明明自己一点都不会,还非要让自己做这种事情,有时候为了应付作业只能生拉硬套,东拼西凑来完成作文。一个会写作的人不仅在学生时代被重视,工作之后也会被“笔杆子”带来快乐。

写作文不仅只是写出来,凑够字,更多的是自己内心深处的独白,心声的流露,对文化的运用和传承都有重要意义。孩子学会写作,能更清楚的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想法和看法,也可以让读者了解作者这个人和表达的情感和内容。

会写作,爱写作,随时都可以创作,心情好时可以大笔一挥,酣畅淋漓的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失落时,可以和文字对话,舒缓自己的心情。

(二)教会孩子如何进行创作

作文看似简单却又很反锁,下笔之前还有很多准备工作,所谓的“文章本无成,妙手偶得之”,只是对创作状态的一种描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进行描述更为确切。

1.审题

作文不管是命题作为还是文字素材,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审题,寻找作文的题眼,关键词、关键句。

如何做到审题全面认真审题,需要以下几点:

多读题

不管是作文也好,阅读也罢,多读题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孩子就是只瞅一眼,或者匆匆读一遍就认为看懂了,然后匆匆忙忙下笔,结果写着写着感觉不对,只能重新来过,要是在考试的时候,这种行为很危险。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多读题可以让你发现更多信息,了解作文到底需要你写什么,更易于找到“题眼”,才能下笔如有神,文思源涌。

多思考

读完题目或者文字素材之后,并不是就要急于下笔了,而是要停下来思考一下,把主要内容进行列举,把自己脑海中的点和内容对应然后列举一个大纲。

多联系

作文并不是思考了就能够很好的掌握,还要进行前后联系,多分析作文素材字里行间隐藏的关系,再联系自身实际,进行综合运用。

小结:写作文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工序繁琐,需要精雕细琢,一看,二想,三联系,把自己所积累的知识和素材连词成句,跃然于纸上。

建议之三:近水楼台先得月,从孩子身上入手,打造孩子身上的第一素材,我写你填。

很多孩子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总是东张西望,天马行空的想,就是找不到要写的内容,却忽略了自己就是一个巨型素材库,自己身上有很多可以写的内容,“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四大类型作文题材建立框架

(一)写人物

1.他/她是谁,和你什么关系

2.他/她长什么样子(外貌描写)

3.发生过什么事情(事件)

4.他/她给你的印象,你对他/她的总结评价(收尾)

(二)写事件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事情的起因

3.事情的发展过程

4.结果/感受

(三)写物品

1.什么样样子

2.什么颜色

3.什么味道

4.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5、你是否喜欢它

(四)写景物

1.什么地方

2.什么季节

3.都有什么景物(选择一两处详细)

4.景物特点

5.你的感受

二、进阶第二步

第一步先把框架建立完好,就像盖房子先打好地基是一样的,地基打好,建好框架,只需要慢慢填充,一座房子慢慢就会呈现出来。

1.让作文更有条例、更顺畅

当你的孩子迈出了第一步,哪怕文章写的不生动,不具体,也没有问题,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至少孩子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总比一个字不写要好得多。

没有人的文章不需要修改的,即使是大文豪,他也不能保证一次成文,也需要反复推敲、琢磨。当孩子写完作文之后,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进行二次修改,让作文更有条例、更顺畅。

2.把重点句子写得更有文采,可以“抓人”眼球

搭好框架,没有丰富的语言作填充,读起来也会乏味无趣,不生动,家长要引导孩子把重点句子写得更详细具体有文采,让文章活起来,成为文章的“眼睛”。

举例:孩子在写作文《秋天来了》的时候,有一句是“树叶黄了”,针对这句话,家长可以向孩子提出建议:(1)树叶怎么变黄的呢?(2)哪里的树叶变黄了呢?(3)变黄之后树叶什么心情呢?孩子苦思冥想之后,会把四个字变成一句话:一阵秋风吹过,学校旁边的大树树叶刷的一下都变黄了,好似变脸一般,透漏着一丝丝的不情愿!

小结:你写我填,让孩子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着手,易于下笔,家长建立框架,让孩子顺着思路自己把文章填充,丰满起来。这样如此创作几次之后,孩子脑子里有一个框架,在写作文就不会很难。

综上所述:孩子怕写作文,并不是单纯的“怕”,更多的是“愁”,不知道如何下笔,不知道从何处着实,在家长指导下学会作文建模,然后填充修改,再加上素材积累,量变的积累才能达成质变。但是这些必须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为支撑才行,不然就只是纸上谈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光作文600字初中 师生情作文800字 我眼中的鲁迅作文 写一种美食的作文 属于我的精彩作文 无奋斗不青春作文 童年趣事450字作文 我的老家作文400字 介绍好朋友的英语作文 我在半命题作文 描写风景的作文400字 扶老奶奶过马路作文 最美的人作文600字 难忘的人作文500字 值得珍藏的财富作文 做可乐鸡翅的作文 北京环球影城作文 我的爸爸作文200字 关于春节作文的结尾 这也是一种爱作文 开学了二年级作文 成长的作文600字初中 春天真美作文 三年级上册作文200字 以春节为话题作文 假如我是孙悟空作文 优秀作文加批注 我们都是追梦人作文 假期里的一件事作文 我的梦想2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