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名家斋号趣谈(续)》书摘精要(含斋号印章)

2020-11-18 05:55:01
相关推荐

【前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又云,“抄书一遍,胜读十遍”,这也是石安喜欢读书和读书时爱做书摘或杂评笔记的原因。以前用读书卡,抄录了不少,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居所搬迁又多,如今很多读书卡都不知到哪去了。

图:书房——精神的禅床

在我的书房里,仅存百余张旧式读书卡,见证着过去纸笔时代读书抄录的痕迹,此外,有的书摘是零散地抄录在宣纸信笺上的。为图便利,后来也在博客、QQ空间和微信公号上记录些自己的读书痕迹,但总体是读得多,记得少,加上平时忙于俗务,懒向书丛觅小诗,即使读过的书,大多也是在其时读则读矣,日久雁过无痕了。故无论纸上,还是电脑里,抑或网络空间上,留存可见的只是自己读书和抄书生涯的很小一部分。

图:我的书房里有一面书墙

2018年初,应金石印坊开通“石安印话”专栏以来,因写作所需,读书稍勤,平日里除去工作谋生事务之外,得空以读书为乐,累积下来仅印章类图书一年下来读过当不下百本(只是有的精读细览,有的随手翻翻,亦充数其中)。其时,每写一篇文章,往往都需翻阅数本乃至十数本图书典籍,当然身处互联网时代,更多资料和信息则通过网络搜索获知(不可计数)。

图:石安2018年印章撰文一览

但就读书情怀而言,我终究更喜欢手捧纸质书展卷阅读的感觉(而视电脑网络为浏览和查询资料便利之工具),以为唯有如此,方有品嚼书香之趣,方得真正读书之味。

图:名家题字“石安印话”

新年已至,气象更新,谨以此篇《名家书斋趣谈(续)》书摘为新年开篇。摘录前人读书之迹,以便览读明鉴,或悟成事难易之理,或感人生苦乐之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以自勉。

《名家斋号趣谈(续)》书摘精要

图:《名家斋号趣谈(续)》,朱亚夫编

【沈括】书斋名:梦溪园

沈括的晚年岁月,几乎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他过的是隐居生活,除了读书写作外,或在河上垂钓,或在湖中泛舟,或在“竹坞”中静坐抚琴。他把援笔写作称为“笔谈”:“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谓之笔谈”。这就是《梦溪笔谈》的来历。

【陆游】书斋名:书巢、老学庵

陆游自感书多且乱,故以“书巢”命名之……为阅读便利,书巢内的书“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并为书斋作《书巢记》。

在老学庵中,陆游度过了近20年,常常挑灯夜读,以衰病之躯,手抄书稿。“有时达旦不灭灯,急雪打窗闻籁籁。”在老学庵中,诗人共写有7000多首诗,约占其一生近万首诗的十之七八。晚年所著笔记名《老学庵笔记》。

【宋濂】书斋名:青萝山房

39岁时,他为避祸,隐居青萝山中,闭门谢客,潜心读书著述达10年之久。

【叶盛】书斋名:菉竹堂

他平生爱书如命,以后涉足仕途,不问他事,惟端坐菉竹堂,专事抄写、整理、校勘图书。人称他做官数十年,未尝一日辍书。

【文征明】书斋名:玉兰堂

文征明特别注重收藏抄本,他自己所抄的图书(人称“文抄本”)影响颇大,一本书一经其抄录,身份顿时倍增。

文征明喜欢读书,凡是他喜爱的书,都要反复阅读多遍,直到深刻领会其内涵为止。辞官归里后,更是以读书、吟诗为乐。

【归有光】书斋名:世美堂、项脊轩

世美堂位于今上海嘉定西南江边。归有光经常在世美堂内读书谈道,著书立说,并在其内写出许多与王世贞、李攀龙等“后七子”辩论的文章。

项脊轩位于江苏昆山。归有光所著名作《项脊轩记》云:“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归有光从15岁起,就在项脊轩中刻苦攻读。“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读到饶有兴致时,甚至一连几天足不出轩,以至其祖母疼爱地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仅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钱毂】书斋名:悬磬室

性嗜书,每日读书不辍, 有好书,必抄录在册,其孜孜以求的精神,至老未衰。

钱毂不但抄书近癖,而且精于校勘。他广收博采,几近痴迷。朱彝尊《列朝诗传》记载:“钱毂日取架上书读书。晚葺故庐,读书其中。闻有异书,虽病必强起,匍匐请观。手自抄写,几于充栋,穷日夜校勘,至老不衰。”

他一生所抄录的古文金石书有近万卷,且均为当时佳本秘籍——这在历史上亦属屈指可数之人。

【赵琦美】书斋名:脉望馆

博学强识,精于校勘,酷嗜藏书,生平节衣削食,苦心搜罗,欲网罗古今天下典籍(藏书5000余种计2万多册,书画碑帖古玩不计其数),著述甚丰。

赵琦美常在馆内抄书,曾抄校元明杂剧240余种,且多为罕见之版本。

【张溥】书斋名:七录斋

又名“七焚斋”。张溥自小学习刻苦,每读一篇文章,总要整整齐齐地抄录一遍,抄毕朗读一遍,随即烧毁。然后再抄,再读,再烧。如此反复六七遍,非要烂熟于心方才罢休,故命书斋为“七录斋”。

【黄宗羲】书斋名:续抄堂、惜字庵

每日攻读到深夜,把家中藏书全部钻研了一遍……并向附近一些著名藏书家借书阅读,常常傍晚把书借回,连夜阅读抄写,翌日归还后再借。“抄书一遍,胜读十遍”经过勤学苦读,终成一代宗师。

他不但嗜书如命,刻苦学习,而且还勤于写作,著作极为丰富。他作文严谨,惜字如金,故题自己斋名为“惜字斋”。

【朱彝尊】书斋名:曝书亭、静志居

曝书亭取意以日取暖、以书润思之意。以喻其嗜书成癖,好学不倦。

朱彝尊年轻时,每次出游总要随身自带《十三经》《二十一史》。相传他藏书8万卷,分经、艺、史、志、子、集、类、说等八类,康熙皇帝御笔赐“研经博物”横匾挂于额首。

朱彝尊著书甚丰,以曝书亭命名的就有《曝书亭集》《曝书亭外稿》《曝书亭词拾遗》等,清人孙银槎为此特地著有《曝书亭集笺注》22卷。

【钱曾】书斋名:述古堂

其在《述古堂藏书目自序》中云“竭予二十余年之心力,食不重味,衣不究彩,摒当家资,悉藏典籍中。”可见其好古精神。他一生共收书4000余种,数万余卷。钱谦益赞其“屋挂巢书房,窗规散帙通。”

【吴敬梓】书斋名:文木山房

年轻时的吴敬梓在文木山房中,不负父辈重望,孜孜钻研,专心苦读,一如苦行僧。

【纪晓岚】书斋名:阅微草堂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挑灯审阅《四库全书》,主编《方略》《会典》,特别是他晚年,长夜无事,伏案疾书,追录见闻,写下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

【周春】书斋名:礼陶斋、著书斋

著书斋是周春写作读书之处,其平生大部分作品在此室完成。斋室依山傍水,清幽静寂。周春常独处其间,足不出户,撰著阅览,乐在其中,凡30余年。

【焦循】书斋名:雕菰楼

他面对湖光山色,独自居于雕菰楼,专心著述于其中,十多年不入城市,平生著述十分丰富,共达数百卷之多。

【潘祖荫】书斋名:八求精舍、攀古楼

他在八求精舍中勤于读书,为此经常早起晚睡,然而平生著述绝少。

图:石安仿赵之谦刻“八求精舍”印

【陆心源】书斋名:皕宋楼

陆心源爱好读书,有志读尽天下书。每见好书,必倾囊而购。年仅30,就已通九经,精郑玄、许慎之学……短短十余年间,其藏书骤增至15万卷以上。

陆心源充分利用皕宋楼等处藏书,究经皓首,潜心治学,编校文集达900多种,其中有《皕宋楼藏书志》120卷。

【叶昌炽】书斋名:五百经幢馆

叶昌炽大半生在史馆中修史立传。因集经幢达五百,故名其斋号为“五百经幢馆”。

晚年为生计所迫,将所藏文物8000余件悉数出让,其中就包括珍贵的五百经幢,然仅得2000元。他在《缘庐日记钞》中写道:“物得所归,亦不必求售价。”真性情中人。

【康有为】书斋名:天游堂

天游堂位于上海静安寺附近的游存庐内(今愚园路192-194号)。民国18年经浙江兴业银行从康有为后人处购得“游存庐”,后拆除建成愚园新村(今愚园路750弄),共建四层洋房29幢。

康有为当年在天游堂内,终日以读书为乐,懒于接客,畏于公牍,痴耽书画,雅好山水。

【吴趼人】书斋名:趼廛

廛者,市内百姓之居也。吴趼人曾主编《月月小说》《字林沪报》,副刊《消闲报》,创办《采风报》《奇新报》《寓言报》等,他在趼廛里,读书、编辑、著述。其著述多在夜深人静时进行,至天色微明才稍事休息,日出后又继续工作。

因嗜酒过量(以至以酒代粮,整月不吃饭),又劳瘁过度,年仅44岁即英年早逝。然其写作小说甚多(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最为著名),又著作等身,仅以其斋名“研廛”命名的著作就有《研廛笔记》《研廛随笔》《研廛续笔》《研廛剩墨》《研廛诗删剩》等。

【傅增湘】书斋名:双鉴楼

傅增湘平生喜爱读书,自称犹如“蚁之集膻,蛾之扑火”,更有校书之癖。“如寒之索衣,饥之思食,如无一日中离”,在双鉴楼中,他自定规矩,每日必校读30页书,白天校读不完,须挑灯夜战。有时家人眼见夜已过半,几次催他歇息,他才离开书房。

双鉴楼藏书甚富,总计有20万卷以上。生前著作甚丰。

【庄万里】书斋名:两塗轩

两塗轩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郊的庄万里别墅塗园中,塗园庭院深深,绿树掩映。门前竖幅木刻对联“门前千竿竹,家有万卷书”。

庄万里身为菲律宾的巨富,别人西装几套,可他却是老三套,衬衣破了补补再穿。但他收藏字画,保存国粹,捐资公益活动,却往往一掷千金。

上海博物馆辟有“两塗轩”书画专室,专门陈列庄万里捐赠珍品,定期更换。

【闻一多】书斋名:二月庐、何妨一下楼

在二月庐里,闻一多往往把家里缝纫衣服用的长板架起来权当书案,因他嫌家里的方桌太小,摊不开书。他喜欢把要读的书摊在这张大书桌上,信手翻阅。他一边看书,一边思考,还翻查家中其他藏书。所以书桌上总是纵横交错,重重叠叠。有时这个特制的大书桌仍然放不下,于是茶几上、藤榻上,也都摊满了书。

除了去教室授课,总是在自己的小楼中整天不停地读书、研究,几乎楼梯也不下一步。同事和朋友们戏称此楼为“何妨一下楼”。

【梁实秋】书斋名:雅舍

雅舍是梁实秋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的居室。位于半山腰,四根砖柱,上盖木头架子,架顶铺瓦,四面编了竹篱寺,增上敷泥灰,是为其时重庆典型风格的平房。雅舍如其所说“只当得简朴二字”。

在这里,梁实秋写出了著名的散文集《雅舍小品》(晚年又出《雅舍小品续集》)。在文坛上享有盛誉。

【巴金】书斋名:花溪小憩

位于贵阳郊外。小憩白天静,夜里更静。然而不分昼夜都有水声,水声单调没有变化,听惯了就好像没有声音一般,这真是静心写作的理想之所。

晚上,小憩里没有电灯,巴金就靠一盏清油灯的微光,埋头写作。“当时我正在壮年,每天伏案十小时以上,并不感到文思枯竭。”

【施蛰存】书斋名:北山楼、无相庵

北山楼既是他的书斋,也是他的卧室、会客室等。小楼约20多平方米,以两只桌子拼成一张大写字台。案上摊着写不尽的文稿。身后的书柜中塞满了各类图书,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书籍居多。

建国后,他在北山楼中翻译了《显克微支短篇小说集》《匈牙利短篇小说集》《征服者贝莱》等国外小说,写有《水经注碑录》《汉碑年表》等金石著作。后来著有《唐诗百话》《施蛰存散文集》等。

【周方白】书斋名:圭纹楼

夫妇俩在圭纹楼中,艺术上共同切磋,互相指点;生活上患难与共,相濡与沫。两人曾先后共同举行过11次书画展,幸福美满地度过了60多年。其师苏局仙老人曾评言“赵管风流复见今”。

【苏渊雷】书斋名:钵水斋

1943年秋,苏渊雷在重庆北碚文化区创办“钵水斋”书坊,在钵水斋中,以文会友,广交中外名流。其时,他还刊行《钵水斋丛书》数种,积极弘扬民族文化。以后,他又自印《经世文综》《学思文粹》《钵水文约》《旧著存髓》等。

解放后,钵水斋成苏的书斋名,房内桌上摆着文房四宝,墙上挂着名家字画,柜内放着中外图书。他谈诗论画,说禅讲学,钵水斋里常常高朋满座,笑声琅琅。

【施南池】书斋名:仪萧楼

仪萧楼十多平方米,临窗处放着一张硕大的画案,墙上满是名人字画。

【胡铁生】书斋名:石庐

自幼能挥毫习书,操刀刻字。成年后投笔从戎,在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在转战千里的行军途中,每见好石,不忘把玩品鉴,操刀篆刻。几十年来,乐此不疲,于是取书斋名为“石庐”。其“题斗室诗”中自述斋内情景:“石头堆满地,纸张悬在空。砚池花样多,刀笔呈纵横。”

【胡道静】书斋名:海隅文库

海隅文库并不宽敞,约八九平方米,但触目皆书,达3万册。半间书屋,已被堆积如山的书墙所占满,余下半间,书橱也书满为患,就是橱顶上、写字台上、墙角里、地板上,也堆满了书,除了斋主本人,已无他人容身之地。

胡道静在书斋中,每天披阅大量文献资料,仅期刊就订阅了40多种。他是那种“宁可食无鱼,不可室无书”的学者,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在文库中度过的。吃饭时,忽然想起什么,便会放下饭碗,一头钻进文库中去,非要老伴三请四邀,方才恋恋不舍地走出来。他甚至说不清每天晚上睡多少时间,因为他常常睡一会儿就起床看书著述,累了再睡一会。有一次,他挑灯夜战,时至半夜,竟休克倒地,不知隔了多久,才醒过来,一摸额头,已然隆起一个大包。

【杜宣】书斋名:晚晴斋

晚晴斋约十多平方米,四壁皆书,沿墙排着十多个书柜,柜中满满地陈列着各类图书,其中不乏线装古籍书,还有不少日文书籍,那是杜宣留学日本时陆续购置的。临窗放着一张大写字台,窗台上放着大小不一的毛笔。

在晚晴斋里,他写出了话剧剧本《彼岸》、散文集《飞絮.浪花.岁月》,编选了《杜宣剧本选》《杜宣散文选》(一)(二)。

【赵冷月】书斋名:缺圆斋

缺圆斋既是书斋,又是卧室,还是全家用膳之处。跨进缺圆斋,但见书橱一字排开,内中除书籍外,尚有碑帖和宣纸。临窗放一大写字台,那是斋主挥毫泼墨之地。窗台置几个笔筒,里面插着大小不一的各种毛笔。

赵冷月晚年,更醉心于书法艺术创作,每天在缺圆斋中挥毫不下四五小时。其友郑逸梅评其“孳孳矻矻,寒暑不辍,倘一天未亲笔砚,就深惜这一天是虚度了。”

【赵宏本】书斋名:抱灯楼

赵宏本年轻时,为养家糊口,常在灯下通宵达旦地画画。解放后,他忙于行政工作,只能“忙里偷闲,白天无法画,还是晚上在灯下画”。

当时,他与钱笑呆共同创作连环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人民中国》上连载。为赶时间,他经常废寝忘食。有次,他画得专心,误把家人送来的饭菜上的筷子当画笔,把砚台当饭菜,结果弄了一嘴黑墨。

【陈从周】书斋名:梓室

陈从周在梓室中辛勤耕耘,潜心研究,写出许多文情并茂的佳作。除了园林学著作外,尚有《书带集》《帘青集》《春苕集》等多部散文集。在书斋中,写作、读书累了,就听上一曲著名京昆艺术家梁谷音的昆曲录音。

陈从周经常在梓室中接待来自各方的朋友,或娓娓谈心,或议论国是,或纵谈园艺。他所写《新梓室铭》言:“我仍然爱我的陋室,读书其间,作画其间,写作其间,听曲其间,乐于斯,悲于斯,吾将终老于斯。”

【胡问遂】书斋名:藤颖阁

藤颖阁约十多平方米,阳光充足,右墙挂着著名画家唐云的《雏鸡戏游图》,朱屺赡的《墨荷图》,左墙挂着著名画家黄幻吾的山水中堂,两边是他自书的对联“诚以待人,严以律己”。临窗放着一张宽大的工作台,旁置一太师椅,背后是其自题“藤颖阁”。另一面墙上则挂着他的老师沈尹默的《墨竹图》。

他在滕颖阁中,或研究书帖,或临池泼墨,每天总不清闲。

【尚丁】书斋名:沙松居

书斋中满满地放着五橱书。尚丁读书分三档:清晨,头脑较清醒,他就精读经典著作,写点旁批,搞点卡片;白天一般读与工作有着的参考书,因他职业是编辑,故读的书很杂;晚上,兴之所至,随便翻翻,浏览式读书。

【徐开垒】书斋名:荧荧楼

徐开垒平生喜欢读书,尤爱晨读。每天晨曦微露,他就早早起床,端坐书桌前,开亮一盏小灯。这小灯如夏晚之星光,光线柔和而明亮,又能不干扰家人酣睡。借着这荧荧之光,他看书学习。荧荧楼中,挂着叶圣陶赠与的书法各言,王个簃的花卉图,贺天健的山水小品,钱钟书的条幅等,使荧荧楼洋溢出书香气氛。

【曲波】书斋名:普律斋

他长期在军事战线、工业岗位上工作,文学创作大多是业余进行,因此经常早起晚睡,挑灯夜战。他的名著《林海雪原》即是在此斋中完成。该斋既是他平时读书写作的地方,也是他接待中外宾客的场所,故其斋经常高朋满座。

【蒋孔阳】书斋名:无名室

无名室有14平方米,红漆地板,中间放床,四周均堆上书。临窗摆放着一张大旧桌子,上架一张大床板,铺上一块深绿色的台布,再加要上一个桌上书架,就成了他的书桌。每天,除了吃饭、看电视、会客、开会之外,他差不多都在无名室中度过。晚年几本译著也是在这里完成的。

【杜文远】书斋名:瓜杮斋

上世纪80年代,他在瓜杮碻里与几位同道创办了全国首家杂文报纸《杂文报》、杂志《杂文界》。瓜杮室就充当了《杂文界》的编辑部。在这里,他负责主编了《杂文百家专访》《中国杂文鉴赏辞典》当代部分。

【陈玉堂】书斋名:百盂斋、千秋万里室

百盂斋是沪上有名的家庭博物馆。这里即是斋主的藏盂之所,更是他著书立说之地。他在社科院专攻近现代人物传记、笔名、别名和目录学等,40多年里,他以“滴水成渠,积水成渊”的严谨治学态度,认真翻阅书报杂志上万卷,对近现代各界人士的字号、别号、室名、笔名、绰号,乃至影射名等,一一收集,并作考证、研究,分别制成卡片。

他埋首书斋,细心收集,认真治学,孜孜不倦,夜以继日。

“方寸一隅,上下千年,斗室之居,纵横万里。”窗下放张红木书桌,书桌上整齐地放着许多工具书。临街窗台上挂着棵吊兰,青翠欲滴,把书斋点缀得生机盎然。他在千秋万里室中,先生编著有《辛亥革命时期部分人物别名录》《中共党史人物别名录》《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中国文学史书目提要》,以及参与编写《宋词大词典》等。

【陈左高】书斋名:学斋

学斋并不大,陈设也简朴,但充满书卷气。4个书橱装潢各类图书,连橱顶也堆放着书籍。宽大的书桌上也堆满书籍和资料。四周墙上悬挂着周谷城、顾廷龙、周慧珺等名家书写的屏条。

他在书斋里甘坐冷板凳,在日记文献这个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上辛勤耕耘,缕分条析,努力探宝。

【董乐山】书斋名:不问春夏秋冬楼

取意于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意在告诫自己淡于名利,潜心治学。

他的书斋整理得井然有序,书籍放得有条不紊,显得整洁、典雅。他在书斋中,埋首研究美国社会文化。

【黎汝清】书斋名:耕耘斋

黎汝清主要写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所需史料多,所耗时间长,创作一部作品,往往需要几年笔耕时间,乃命书斋名为“耕耘斋”。并赋诗云“览尽风光书山好,历遍崎岖攀登难;凝眸世事惊涛澜,耕耘播雨胸次宽。”

【陈鸣树】书斋名:志堂

志堂中靠墙放着一排书柜,整齐地放满各类图书,尤多鲁迅等现代文人著作。正面墙上挂着一幅对联:“养十年气,读万卷书。”40多年来,他在志堂中完成了百余篇文学论文,创作了近千幅中国画和西洋画,还在这里接待过日、美、俄、英等国专家,培养出了不少硕士生、博士生。

【李伦新】书斋名:乐耕堂

乐耕堂约十来平方米,既是他的书房,也是会客室、用餐室。此斋没有华丽的装饰,惟有几只高高低低的书橱,其中一只竹制书架紧倚在书桌旁。藏书大致三类:思想政治理论书、文艺作品、工具书。

他常跑书店,每次都要掏空了钱袋,装了满包书籍而归。

李伦新工作很忙,人家休息、娱乐时他却在读书写作。他乐于耕耘,勤于写作,每天公余,就在乐耕堂中读书、思考、写作。他宁愿少睡一些,乐于多耕一分,这是他的座右铭。

在这样的精神支配下,他在区长、区委书记任上还经常发表文章,并在《新闻报》上开有“乐耕堂随笔”专栏,乐耕不止。

【施学锦】书斋名:乐久斋

他在“乐久斋”,乐于书法,常于清晨月夜,焚香沐手,书写佛经,迄今已不下百余部。

【许淇】书斋名:淇竹斋

淇竹斋充满艺术气息 ,散发阵阵书香,临窗青藤垂络,米兰飘香,墙上挂满各式画卷。放满各类图书的书柜,高高耸立,顶天立地般。一张宽大的写字台摆在书房正中,台上堆着资料,放着文稿,旁边摆着一叠夹着纸条的书籍。斋主就是在这里伏案笔耕,写出许多优秀作品。

许淇退休后,蛰居塞北,笔耕不辍,伏案之余,常泼墨挥毫,重修绘事,自娱为主,偶亦娱人,卖字鬻画,以画养文,不亦乐乎。

【邓伟志】书斋名:热月书洞、天纵书洞、马虎居

热月书洞约七八平方米,靠墙整齐地竖着一排书架,里面放满《中国大百科全书》《列宁全集》等8000多本书,窗前置放一张写字台,书桌背后的墙上挂着题匾“热月书洞”。十多年来,他在书洞中辛勤耕耘,勇于探索,不断推出新作。

【叶永烈】书斋名:阳台书斋、沉思斋

叶永烈原来没有书斋,1979年,他搬进上海西区新村一套25平米的房子,两间房间,两孩子合住一间,夫妻俩一间,并将不足3平米的阳台辟为书斋,称之为“阳台书斋”。

他在阳台书斋的两头各置一张书桌,一张是自己的,一张是妻子的。他的书桌是普通的写字台,上面还“站”着两只竹制的书架,有三档,书架上放满各类工具书。阳台书斋窗户上安装了20块花玻璃,光线充足,但不透明,以便和对面楼彼此“绝缘”,并利于排除干扰,可使思想集中,利于写作。阳台书斋盛夏之际,阳光直射,在此伏案写作犹如身居蒸笼;寒冬之夜,气温比卧室要低好几度,此时写作犹如处在冰窖,手脚僵麻,斋主只能抱个汤婆子,坚持在灯下笔耕。就是在这样的阳台书斋中,叶永烈写出了百万字系列的长篇传记《四人帮兴衰记》等许多作品。

沉思斋的斋名由书法家张森书写,室内四壁摆满顶天立地的书架,书柜里,存放着他大批著作手稿、采访记录本、录音资料以及数以千计的读者来信。

叶永烈在沉思斋里读书不倦,写作不辍,写字台上的台灯从夜晚亮到清晨。他在《沉思斋素描》中写道:“书斋如单身牢房,终日枯坐,笔耕不辍,只有耐得寂寞的人才能长年累月地过这种青灯黄卷生涯。”

他一年到头,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甚至连春节也往往在写作中度过。他原本喜欢交际,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如今几乎辞去了一切社会职务,整天埋首书斋,在沉思中写作,在写作中沉思。而外出采访则是他的重要写作源头,也是他“休息”之时。

【洪丕漠】书斋名:百尺楼、瓦雷庵等

1990年,洪丕漠迁入华东政法学院家属楼,将其一室辟为书房,命名为“百尺楼”,取“百悄竿头,更进一步”之意。

百尺楼中,明亮的南窗下,两张相拼而成的大书桌堆满书稿、信件及文房四宝,墙上挂着几幅名人书画,其中有幅“南无阿弥陀佛”出自洪氏手书。东壁顶天立地竖立着四个大书橱,一字排开,占满整整一面寺,大致以诗词辞典、文史资料、佛道法律及书画专著等分类陈列。

【朱亚夫】书斋名:楼中阁、紫来斋

2002年前后,紫来斋正式落成。朱亚夫在面南的墙上,挂上胡铁生所题“紫来斋”匾额。东墙前陈放一排高3米、宽近3米的书橱,里面井然有序地存放近万册图书。宽大的书桌旁,另放着一只精致的书橱,那是专放他自己著作和友人的签名本的地方。

【潘中法】书斋名:半步斋

半步斋匾额为书画名家程十发所题,书房中还挂有一书一画,书法为任政所书“精益求精,虚怀若谷”,那是潘中法的座右铭。国画是刘海粟的《国色天香》室内主体自然是书,但见四壁摩顶接地的书橱,整齐地排列着近万册藏书。置身其中,有种坐拥书城、乐在其中之感。

半步斋中天地宽,潘中法身为领导,白天公务缠身,晚上则躲进书斋成一统,以书为伴。“那一桌一椅,一盏灯,便是我的天下了;那一本书,一杯香茗,便是我的两乐也。”

他在半步斋中,潜心研究金融理论和实务,每有所得,即形之笔端。

【赵丽宏】书斋名:四步斋

赵丽宏的书斋并不大,五个书柜占据了大半空间,书桌、沙发贴墙而设,中间惟留一只茶几位置。进门抬腿就感觉要碰到茶几,坐下膝盖也能顶着茶几似的。

赵丽宏在四步斋中驰骋古今书籍,淡忘人间荣辱,每日笔耕不辍,写出数十部作品。

【周立德】书斋名:仰萧楼、树德堂

仰萧楼约20平米有余,由其师施南池所书斋号匾额醒目地挂于正中,两边悬挂着数幅名人书画,窗台一盆“滴水观音”。画室西侧是一张长2米的大画桌,桌面上,笔墨纸砚、印章印泥一应俱全。在这间书斋里,周立德创作出了不少在画坛有影响的作品。

周立德在书斋中,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进行创作。他以为最温馨的是他女儿在一边看他作画,不时还问他这一笔为什么这样画,他便耐心地向女儿解释,那情景不亚于一个老师在向一个学生讲课,父女之情溢于言表。

【贾平凹】书斋名:静虚村

贾平凹在静虚村里勤奋笔耕,不倦地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他的工作单位在城里,而静虚村却在近郊,每天上下班的乘车时间,他便用来酝酿构思和谋篇,平均每周写一篇,有时每周写2篇。仅1980年,他就在全国报刊上发表30多篇小说和散文。

【龚明德】书斋名:六场绝缘斋

龚明德平生嗜书如命,好书在手,百事不管。六场绝缘者,乃官场、商场、情场、赌场、舞场和赛场也。

他只喜欢编书、聚书和写书,其余不感兴趣。“白眼也好,青睐也好,一概不管,依旧闭门蠹书不已,考证不已。”

【王琪森】书斋名:禅风堂

十多年前,当他准备撰写《中国艺术通史》时,曾在禅风堂内举行一个小小的开笔仪式,在禅风堂匾额下,燃了柱香,许下心愿“面壁数年,完成此书。”并挂上田桓老人当年为他手书对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

从此,无论雪夜霜晨,还是冬暮春晓,“沙沙”的笔声始终荡漾在寂寥的书斋中。历经数年,《中国艺术通史》终成,并列为大学教材。

【朱少伟】书斋名:灶间书房、渐宜斋

1985年,朱少伟因结婚分得一套公房,有灶间7平米,他请木匠做了个大橱,上面几档放碗碟,下面几档放书,以在夜间可伏于餐桌前静心读书或笔耕。他就是在这个灶间书房里读完了《二十四史》,撰写了《茶花女的取材及汉译》《红楼梦的译本及其他》《传奇的渊源及流变》《试论通俗小说评论之通俗性》《海上丝绸之路考》《旧闻集》《上海轶闻》等书。

1998年,朱少伟购置了上海浦东花园式小区的一套宽敞住宅,将10平米小间腾出来做书房,从此夜读、创作更勤。

数年间撰写了《浅论冰心的儿童文学创作》《海派文化散论》《海派小说的崛起及影响》《明代上海本淳化阁帖考释》《中共早期出版机构寻踪》等一批研究文章,并有大量散文发表于各报刊,还著有《民国夺宝奇案》《上海滩沉浮记》《学林漫游》等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关人性的作文 落叶作文300字 英语作文自我介绍大学 关于关注的作文 写关于校园的作文 我真快乐作文400字 描述猫的作文 元旦节作文400字 美丽的校园作文400字左右 翻过那座山作文600字记叙文初三 心存善念作文800字 作文秋天的故事 高考作文1000字 有关理性的作文素材 一袋麦子作文 细节描写作文300字 以凝聚为话题的作文 邂逅春天作文 关于感谢同学的作文 美丽的西湖作文 四年级六单元作文 劳动与分享作文 写老师作文300字 我的作文450字 养乌龟作文 关于火烧圆明园的作文 去海边玩作文800字 学习计划作文300 春天校园里的景色作文 如何写介绍自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