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新派作文究竟新在哪里

2020-11-18 06:45:01
相关推荐

广西第二届新派作文大赛前不久落下了帷幕。这场历时4个月的作文大赛,参与人数达24万,涌现出一批精品佳作,在全区中小学师生中引发广泛热议:原来作文可以这样写,写作也可以是一件简单快乐的事。

从基础教育开始,作文一直是老师和学生的心头之“痛”:学生之“痛”在于不爱写、不会写、写不好,教师之“痛”在于教无趣、教无序、教无方、教无效。

为寻找治“痛”良方,广西一群怀揣文学梦想的专家、作家、学者,潜心开创出一套新派作文写作方法,将困扰中小学生的写作具象化,并用30年时间持之以恒地推广实践,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已惠及全国各地50多万学子,让无数苦于作文教学无法的教师找到了方向。

让作文变得有生命张力

“我是鱼,一条小小的海鱼……我们鱼类一般有三种死亡方式:病死、老死或被吃掉。可很多人并不知道,我们鱼类还有第四种更可悲的死亡方式:渴死……”这是南宁市六年级学生唐蕾的习作《第四种死亡方式》。一个严肃的话题,被这位12岁女孩用“小海鱼的眼”来透视,并由此巧妙引出关于水资源枯竭的环保问题。

关于“高科技也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一话题,六年级学生何晶在习作《克隆的悲剧》中写道:“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克隆已经不足为奇。只是,克隆人总是遭到人们的歧视。于是,克隆人成为人们的仆人……女主人与她的孩子万万没有想到仆人居然敢反抗……”

读罢两位小学生的习作,人们无不为她们独特的视角、活跃的思维、新颖的表达所折服。“她们都是通过新派作文教学的训练和启发,挣脱刻板思维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作文变得有生命张力。”广西新派作文创始人袁刚说。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不少孩子写作文已模式化、套路化,纯粹是“要我写”的“生存作文”,而不是“我要写”的“生命作文”。为此,1986年秋,在桂北山区担任中学数学教师的袁刚首创“图解作文教学法”,后来逐步进行了快速储备作文、真情快乐作文实验。这些探索,提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作文教学改革思想和方法,在多省进行实验并取得成功。数学教师袁刚也因此获得全国语文教师“教学能手”、全国优秀教师等诸多殊荣。

良好的教改效果给了袁刚和他的团队更大的动力。2003年至2012年,他们将图示快速作文、储备快速作文、真情快乐作文进行整合,形成相对完整的“快速作文体系”“快乐高效作文教学体系”,在多省的中小学及高校进行实验,参与学生4000多名,实验班学生喜爱作文的学生达99%,作文水平明显提高的学生达96%。

2013年以来,广西写作学会会长、广西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容本镇教授,将写作学理论运用到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引领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袁刚工作室以及华苑教育研究院,建立广西写作学会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中心,整合作文教改30年研究成果,形成一套完善的“新派作文教学体系”,申报广西社科重点课题,编写实验教材并列入广西教育厅进校书刊目录,出版《新派作文基础理论》等论著,并开展了大规模的作文教改实验。至今,参与实验的学生达50多万人,影响扩散至广东、河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江西、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

在作文实验过程中,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建设工程”。袁刚介绍,南宁市西乡塘实验区有19所窗口学校,每所学校都有一个新派作文窗口班。课题组每个学期都会对这些窗口班进行2~4次检测,从写作情感、写作思维、写作语言3个大板块,19个小块进行检测分析。对比分析显示:经过3个月以上的实验,实验学生从原来的“不愿写”“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等,变成“喜欢写”“有的写”“会写”“写得好”。

“三位一体”让写作具象化

那么,新派作文究竟“新”在哪里?它是如何训练学生写作的呢?

“新派作文提出‘情感、思维、语言三位一体’作文教学法,将思想情感作为作文的基础和灵魂,用情感突破语言、思维的二元关系,为作文训练体系建立了立体化的、具有灵魂的生命系统。”容本镇说。

在写作实践中,为了把握、激发和运用情感,新派作文总结出“真情、痴情、激情、煽情”的“四情”理论,并给出数百种情感激发与运用的策略方法。这些方法就地取材,学生灵活运用,就能发现生活的奥秘,提高写作的兴趣,为作文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

“不仅情感可以管理,思维也可以管理。”容本镇告诉记者,新派作文总结出俗称“画圈圈”的思维分级发散方法,引导学生从抽象到具象进行逐级思维发散,以此打开思路,让学生自主找到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没东西可写”和“不会写”的问题。

在讲授以“春节”为话题写作文时,袁刚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春节”两字并逐级“画圈圈”:第一级先发散为人、事、物;第二级将“人”发散为家人、亲戚、同学、邻居、摊贩等,将“事”发散为买年货、放鞭炮、吃年饭、贴春联等,将“物”发散为春联、美食、礼物等。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散,例如人有熟人、陌生人,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好人、坏人等。如果从春节的文化、历史、经济、哲学的角度思考,就是更高一级的思维了。

“思维发散图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找到更为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将思维导向写作训练的点上。”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主任陆云说。比如写作《师恩难忘》,如重点写事,可按图1所示去发散;如重点写人,可如图2去发散。由此打开学生思维的源泉,使作文不再无事可写无话可说。

同样,语言训练也用图示符号方法,通过句法训练、段法训练、篇章训练、符号训练以及给句子“请客”法、列算式训练法、比例线段搭架法等多个复式训练系统,将抽象的写作方法用图示符号表示,促进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同时也增加了写作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

“每个孩子都有写作潜质,一旦这种潜质爆发,能量往往超乎你想象。”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史绍典看来,学生作文写不好,不外乎三个原因:缺少真情实感,思维打不开,句子写不美。而新派作文“三位一体”教学法既符合学生习作的心理特征、表达的情感需要,又暗合了写作学的基本规律,让孩子们愿意写、有话写、会写、写得快而好。

“新派”引领“新风”

“新派作文把写作学从高校请出来,走到广大中小学生的作文学习中去,让写作学找到了更广阔的发展和服务天地,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教授洪威雷说。

近年来,新派作文团队依托百余名专家学者,不仅打造出新派作文的学术品牌、教学改革品牌和协同创新与推广品牌,还建立了新派作文分级标准、教师分级培训标准,在八桂大地掀起一阵“新风”。目前,新派作文在广西建立起10个自治区级实验区,涵盖500多所中小学校的50多万名学生。还在南宁、上思、岑溪等地成立了师资培训基地,可以同时满足数百名实验教师的各种培训。

作为新派作文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实验教材《新派作文》已进入广西教育厅教辅教材推荐目录。这套教材与《新派作文基础理论》《新派作文分级培训教材》等理论与实践丛书,共同构筑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新派作文理论与实践、“教”与“学”实操训练体系,深受师生欢迎。

也有学生家长疑虑,对于应试教育来说,新派作文写法真的实用吗?高考作文这么写,或许是满分,也可能是零分,考生如何才能确保既能“快乐作文”又不至于在考试中“吃亏”呢?对于这样的担忧,袁刚认为,新派作文倡导的是“生命化写作”“大写作”理念,强调情感、思维、语言“三位一体”。高考作文强调个体的温度与社会群体的温度相结合,个人的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相适应,再辅以新派作文写法的指导,往往能让考生写出既符合考试要求又彰显个人见解的文章来。

在梧州市岑溪实验小学,新派作文开设了广西第一个“少年文学桂军”班,将写作课程化,邀请知名作家、记者、教授、名师共同上课。同学们掌握方法后,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佳作迭出。仅2016年,全班50名学生就编写了4本文集,在《广西日报》发表6篇文章。广西著名散文作家严风华说:“这些孩子真的很不错,激情四射,文采飞扬,广西文学后继有人了。”

“上新派作文课后,我现在写作文心中有底了,再也不像以往那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了。”学生周倩君欣喜地说,新派作文解决了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使作文变得既简单又充满乐趣。如今,许多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引入新派作文理念,学生画的发散图五花八门,不少学生一年级就能写一两百字的文章,大多通顺流利,且颇有文采,童趣盎然。在中高考中斩获作文高分的学生比比皆是,还涌现出一批校园“小作家”“小记者”。

新派作文不仅改变了学生,更让教师们找到了作文教学的新方向新路径。“新派作文的培训是从心灵开始的,它让我‘脱胎换骨’。”南宁市园湖路小学教师潘飞感触良深。此前,潘飞的作文课“沉闷呆板,无趣无法”,经过培训后,她上课终于放开了,激情澎湃,思绪飞扬,妙语连珠,成为一位成熟优秀的作文教学名师。

崇左市是广西发展较为滞后的边境市,在省级教学观摩评比中从未拿过好名次。这个“魔咒”被一位乡镇教师打破了——大新县养利镇中心小学教师覃小平,依托新派作文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为崇左市第一次夺得一等奖。“加入新派作文后,有人说我是‘精神病’。我想说,我就从来没这样精神过。”覃小平高兴地说。

在南宁,在桂林,在百色,在钦州,在防城港……新派作文实验教师纷纷在各级教学观摩评比中脱颖而出,成为新派作文实验的骨干研究者和引领者。在他们的引领下,探索出了发散课、符号课、句法训练课、结构训练课等课型,进一步丰富了作文教改的内涵,提高了作文课堂的实效。

“新派作文既有实操体系的打造,又有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摸索出师资培训的六级系统,这一立体化的探索在全国的课改中都是独树一帜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晓霞博士表示,期望更多的学子通过新派作文收获成长、成才。

在创新之路上,新派作文团队永不停歇。他们正在研发新派作文在线教育平台,届时将可实现数万人在平台同步学习、互动交流,让更多的孩子快乐作文,用真情实感和永不枯竭的想象力去放飞文学梦想。(记者 周仕兴)

■新派作文

这边风景独好

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中学 167班 黄丽

清明时节踏春赏花,品味大自然的美好。偶然间,我发现了一座在城市中难得一见的美景。

父亲带着我到处游玩,我玩累了也玩脏了,忽然我看见一条清澈的溪流,溪流并不深,仅仅没过脚踝,我洗了洗手和脸,一股凉意就上来了,说是凉的话并不准确,它不冷,但很清爽。洗着洗着,我竟情不自禁地挽起裤脚走进了小溪,踩着溪底的鹅卵石,看着大大小小的鱼和虾游过我的脚,好舒服啊!

我似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我就这么一直走,一直走,忽然我看见一棵棵桃树,我穿了鞋上岸,到桃树旁边,一阵凉爽的清风吹来,桃花的花瓣缓缓飘落,带着阵阵迷人的花香落在地上,我看着这美丽的桃花,想着会不会到了秋天的时候,树上就结满了甜美多汁的桃子呢?我可真想尝一尝。想到这,我的口水不禁流了出来。

还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不,下起了蒙蒙细雨,我再想看这美景也不能被淋成一个落汤鸡呀!我必须得找个地方躲雨才行。慌乱中,我看到,就在不远的前面,田野旁有一个破旧的茅草屋,不管啦,往前冲。我这种运动傻子居然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茅草屋。我打开门,发现这屋子很久没有人住了,结了蜘蛛网,椅子也被老鼠啃得只剩下一条腿。我出来看了看,发现雨中的桃花,似乎更美了,如银针一样的雨丝打在桃花的花瓣上,花瓣带着雨滴显得更加娇艳欲滴,风来啦,叶子发出“沙沙”声,雨滴在水坑中发出“嗒嗒”的声音,四周都在响,就像是在演奏动听曲子。

雨终于停了,天也快黑了,我就像迷途的羔羊找不到回家的路。还好有那条小溪,不然我就得在这个地方待上十天半个月了。我沿着小溪往回走,看见父亲撑着那把他出门必备的黑伞,我急忙冲过去。父亲责备我说去哪儿啦,也不跟大人说一声,就像小孩子似的,我挠挠头说:“我本来就是个小孩呀。”

很不舍,但是还是得走了。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丽的景色。

评语: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的风景,一个人的美丽,一次心灵的洗礼。作者描写了自己一次沿溪而上的小小旅行,记录了在旅行过程中看到的美丽风景,因为这美景很少有人发现,所以成了“独好”的风景。文章里描写的景物不仅来源于细致的观察,也大量运用了修辞方法,使文章读起来很有味道。(指导老师:朱受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成长轨迹作文 捉龙虾的作文 阅读800字作文 小燕子的作文 菊花小学生作文 读红楼梦有感500字作文 回家作文600字抒情 朱家角游记作文 你温暖了我作文600字 春游二年级作文200字 100米作文 一次惨痛的教训作文 弘扬爱国精神的作文 善良的魅力作文800字 第一次的作文开头 写一篇有关植物的作文 爬山作文600字 三年下册第四单元作文 写感恩的作文 我的家乡宣化作文 平等作文600字 平行作文 三年级作文上学的路上 作文回忆往事600字 做书签的作文 总分总写景作文 描写竹林的作文 初中同学作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书 除草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