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周力5年间写下1000多篇文章记录城市生活 1/3与上海老建筑有关

2020-11-18 08:40:01
相关推荐

从喧嚣的中华路拐进文庙路,向前走两三百米,就来到了一处挂着“市民学习基地”“海派文化实践体验点”“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等7块牌子的地方。这里是文庙路215号,上海文庙所在地。“建筑可阅读”黄浦区宣传大使周力说,“文庙不仅是一座建筑,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之根。”

上海的繁华从老城向外延伸

在周力看来,尽管上海的历史有6000年之久,但真正可触摸的历史,是从老城厢开始的。中华路和人民路,是原来上海老城厢县城的城墙拆除后造出来的环路。从中华路拐进文庙路,瞬间就从喧嚣的大都市进入到了老城厢,文庙正是老城厢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

上海文庙从无到有、直到盛极一时的旧书交易市场,是爱书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周力说,书市红火时,每到周日还未开门,爱书人已经等候在此,希望早些淘到心仪的旧书,甚至孤本、珍本。文庙外的小路上,周日零时左右就聚集起一批私人交易者,成为另一个书市。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文庙在解放后还曾被用作文化宫,开过工厂,上海的市立图书馆曾经设在这里,这里甚至一度被辟作动物园……经历种种变化后,文庙在上世纪90年代回归到原来的功能,以祭祀孔子为主,周围的传统建筑也有翻修或重建。由此,才逐渐兴起了历时近30年的旧书交易市场,也成为上海文化的一种象征。

在周力看来,建筑本身是客观的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人使用它,同样的建筑就会承载不同的功能。无论是当年住过诸多名家的花园洋房,还是功能几经变迁的文庙,都是如此。

“上海的繁华,是从老城向外延伸的。”周力说,在一些人的印象里,上海是从小渔村发展起来的,但董家渡、城隍庙留下的一些历史建筑的遗迹,如始建于300多年前的商船会馆等,可以用文庙前牌楼上写的“文昌物华”来形容。

建筑背后人的故事更有温度

2015年,周力开出了名为“老周望野眼”的公众号,记录自己走街串巷、查访资料获得的信息和故事。5年间,他写下了1000多篇与上海城市生活相关的文章,拍下了数以万计的照片,约1/3的内容与上海的老建筑有关。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中,古老而气势不凡的海关大楼颇为醒目,钟声更被许多人所熟悉。2012年,有媒体报道了海关大楼护钟人魏云寺20余年如一日准时“敲钟”,误差不超过2秒的事迹,很多人都在赞赏他的敬业。通过朋友介绍找到魏云寺后,周力和他聊了很多。周力说,魏云寺身上体现出普通上海人身上的一种特性:生活不容易,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也不容易,要珍惜自己得到的东西。

城市日新月异,城市里的建筑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今天的黄浦区蒙自路169号,有一个名为“智造局”的创意园区。这个由工业厂房改造而成的创意园区,如今遍布着特色小店和网红餐厅。在周力的记忆里,这里原本有一处马路菜场,铺的是“弹格路”,街道两旁的平房大多是工厂,总体相当破旧。今天“智造局”所在地原来是机械厂和刃具厂;鲁班路上曾名噪一时的国光口琴厂大楼,如今成了宾馆和餐厅……城市功能的转换,令建筑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一代人的记忆也随之远去、封存。

周力说,之所以做这些记录,只有知道这些建筑当年的样子,才能让后来的人们知道它们是从什么基础上发展而来,今天城市发展取得的成就也就有了更多参照。

【来源:上观】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声音作文 作文素材大全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200字作文 假如我是一棵树作文 歌声嘹亮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 中学生新作文 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的梦想 校园生活作文600字 什么二三事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剪窗花作文 爱国作文600字 人生价值作文 父亲的爱作文 英语短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作文200字大全 蜕变作文 我爱家乡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端午作文 人物作文素材 国宝大熊猫作文300字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 描写动物的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