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历年国考中难度最大的申论作文题 居然是它……

2020-11-18 09:30:01
相关推荐

2015年国考副省、地市申论作文试题,考点都是科技伦理,可视为同一试题。该试题展示了命题者的恢弘视野和前瞻眼光、对科技发展和人类未来的深度关切和深刻思考,超越了时空和国界。

该题对考生的理论基础、思维素质、知识积累、生活经验提出很高的要求,故我认为是历年来最难的作文题。深究该题,有助于了解国考申论作文的命题特征。下面以副省题为例进行分析。

一、试题

给定材料6中划线句子写道:“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其它要求略)

二、题意分析

1、题干关键词

科技。科技(科学)指人类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的手段,其本质特征是工具性。

科技的生命化。根据材料6,科技的生命化指科技具备生命的进化特征。进化指从生物低级向高级的发展。科技的进化指科技像生物一样,从低级(单向度、单一功能、工具性)向高级(多向度、多功能、人文性)发展。

“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的意思,指现实世界中科技的发展始终处于进化中,过去在进化,以后也将进化,进化是科技的固有特征。科技进化的本质是科技创新。

科技的人性化。根据材料5,科技的人性化指“科技与人文、个性化与大众化、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其本质指科技发展必须平衡技术与人道、共性和个性、利益和道德。由此可见,科技人性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是科技创新的目标。

中心句的含义。该句意思是:科技始终像生命一样进化,创新是科技的固有特征。未来科技的发展,必然以人性化为目标,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2、试题考点

本题考点。本题的考点是科技伦理,具体是针对科学的现实缺陷(指科技与人的对立、科技对人的异化),探讨与科学有关的价值判断,分析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本题的考点在材料6的A段中有清晰的提示,材料说“我们会不会有一天被科技征服......我们该限制它还是发展它”。

人的异化。人的异化指对人的本质被改变或扭曲。马克思主义“异化论”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任何违背这一原则的现象都是异化。异化意味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丧失,意味着人的片面、甚至畸形发展。异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人的创造物(人的物质或精神产品),例如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虚妄的信仰、物质和金钱、强大的技术等。

科技是新的异化力量。异化主要表现为外在力量对人的心灵奴役。例如,欧洲中世纪时期宗教对人性的压迫,导致人成为宗教的奴隶;再如,资本主义兴起后,资本对人性的压迫,导致人成为资本和金钱的奴隶。当代科技高度发达、力量强大,可能从人的工具变为人的主宰,值得人们警惕。如材料5、6中指出,科技与人存在对立,科技可能是新的异化力量。

如何解决科技异化人。解决科技异化人的关键有二,一是落实以人为本,走科技人性化之路;二是依靠科技创新。它们在材料中有充分的阐述。

材料5中,观察家强调“必须赋予高科技产品以新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即在科技与人的关系中,重申人的主体地位和至高价值。材料6中,凯文强调“科技想要的,就是人类想要的”,意思是科技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符合人类的需要,两者必须相向而行,不可背道而驰。

材料6中,海德格尔认为“救赎即植根并发育于技术的本质之中”,其意指科技的既有缺陷,最终应依靠科技的不断创新加以克服。

3、题意总结

结合上述,本题的题意是:针对科技异化人的倾向,探讨科技创新中科技人性化的重大意义。根据材料5对科技人性化的定义,本题主要要求探讨科技创新中如何贯彻人性化的三个原则:科技与人文的平衡、大众化与个性化的平衡、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三、现有范文的缺陷

本题有效写作基于两个前提:一是深刻认识异化的本质;二是深刻认识科技人性化的内涵。

绝大部分机构和申论名师的范文没有突破以上两前提,基本上近于闭着眼睛说瞎话。这些范文的缺陷表现为:离题偏题、观点含糊、观点错误、认识肤浅、内容空洞、语言浮夸、思路混乱、抄材料、凑字数。有心深究的朋友,建议你去找那些范文对照,一抓一个准。

不过这次情有可原,因为本题确实难度较大,靠这些“申论名师”的三脚猫功夫,脑皮撑破了也写不好。当然,考生希望从这些范文中得到启发,无异于缘木求鱼。

四、我的范文

人性化——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

20世纪科技突飞猛进,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极大改观。随着其工具向度不断加深,科技日趋强大,甚至可能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化力量。要破解这一科技发展的“悖论”,唯有依靠以人性化为目标的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们应牢牢把握以下原则。

应追求科技与人文的平衡。人文的本质是人道,即人是万物之主、人的价值至高无上。当前科技与人文的对立甚至使人类匍伏于科技脚下,并非危言耸听。例如,现代物理的发展,改变了人类能源利用的面貌,但大量核武器成为人类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现代化学丰富了人类的物质世界,但也带来生化武器和新型毒品。再如,抗生素的应用,使人类战胜疾病的同时降低了自身的免疫力,为下一次疾病埋下伏笔。还有,科技发展助长物质至上主义,使人成为物质的奴仆,造成普遍的精神空虚和道德沦丧。总之,人类在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同时,也造就了可能导致自我毁灭、自我沦陷的异化力量。要扭转这一局面,唯有在科技创新中注入人文精神,重申人的主体地位和无上价值。如此,科技才是人类的真正福音。

应追求大众化与个性化的平衡。个性是个体价值的窗口,舒展个性是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大众化的目标在于普及,是从无到有;个性化的目标在于优化,是从有到优。科技产品的个性化,意味着物的功能和人的意愿“合一”,意味着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及对个性需求的满足,体现科技以人为本的宗旨。因此,平衡大众化和个性化并克服产品的单一呆板,是未来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在这方面,已有不少先行范例。例如,在社交媒体领域,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其他自媒体的大量涌现,既满足了一般表达需求,也彰显了用户个性。在生产领域,汽车和电子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已悄然兴起。在国家层面,德国工业4.0计划深刻洞察科技的未来趋势,大力推广个性化定制和小批量生产。

应追求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科技的社会效益,本质上是科技产品应有的道德价值和社会责任。当前某些科技产品滋生道德危机、加剧社会矛盾、危害生态环境是不争的事实。例如,互联网普及产生“马太效应”,加大城乡和阶层的分化;网络游戏滋长了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和价值虚幻;塑料带来“白色污染”,造成难以补救的环境污染;汽车尾气和空调冰箱中的弗利昂,恶化了大气环境;生长激素、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带来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的健康;高科技产品滋生新型犯罪,如网络诈骗、新型传销等。要改善这一局面,唯有在未来的科技创新中平衡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益,加强研发者、生产者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如此,科技创新才能促进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科技产品才是人类的真正朋友。

青山遮不住,绿水东流去。我们相信,科技和人的矛盾不但无法阻止科技前行的步伐,而且为科技进化提供方向和动力。以人性化为目标的科技创新,预示着科技和人类共同发展、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这个美好愿景,正如未来学家凯文所说的“科技想要的,就是人类想要的”。

欢迎大家关注本号,更多干货,我将一一呈上。本号发表的文章包括:

《2018国考申论作文题深度解读——看命题者如何“挖坑”让你跳》

《再看看我的申论范文——“以水为师”,你不服不行》

《晒晒我的申论范文——2016年国考(副省)》

《晒晒我的申论范文——2018年国考(副省)》

《看看我的2018年国考(地市)申论范文,你不服不行》

《申论小题如何做答才算“深刻、全面”——以2016年国考申论试题为例》

《揭一揭部分机构小题答案的“硬伤”——答题思路漏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机会作文 成长800字作文 梦想的英语作文 作文向日葵 扬州作文 300字作文四年级 英语作文节日 作文1500字 老师作文400字 作文四年级300字 我被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 人性 作文 赛跑作文 风景作文素材 走向作文 奇迹作文 作文自拟 画图作文 个性作文 回归作文 作文精彩片段 假日作文 作文关于青春 三月三作文 落叶作文 小溪作文 乌龟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下册 作文分论点